第一单元参考答案_第一单元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参考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一单元练习参考答案”。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答案
【自主学习】 1.yìng jiàn chóu lēi 2.婉 设 费 脱 驱 仪
3.①应景:为适应某种场合或情况而勉强做某事。
②天文数字:用以表示天体间距离的数字,常借指极大的数字。③老皇历:过时的历书,比喻不合时宜的规矩。
【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思考并概括钱学森的主要事迹。
明确:文章主要写了五件事:一是抵制不正之风(不走后门,不坐享特权,拒绝变相的公费旅游);二是拒绝美国邀请;三是对金钱的淡漠(哪怕是自己的合法稿费,哪怕是已故父亲的补发工资,都拿来交党费);四是对权位的不在乎;五是待遇问题,不搬新房。
2.通过再读课文,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学森高尚思想境界的事迹是什么?并说说这些事迹体现了钱学森怎样的思想品格?
明确:第一问:学生自己发挥,教师点拨。
钱学森的思想品格是:作风正派、坚持原则、大公无私、淡漠金钱、不在乎权位、关心科研工作者、爱国、敬业、朴实等。
3.钱学森作为科学家在科学方面贡献卓著,文章不写作为科学家的钱学森在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写的都是钱学森日常工作学习中的一些平凡的事迹,为什么?
明确:钱学森在科学方面的成就是众所周知的,所以文章的中心不在其科学成就上着手,而在许多众所周知的事情上花费笔墨毫无新意;钱学森在小事上都这样严格要求自己,那么对待科学研究就可想而知了;作者是钱老的秘书,在钱老身边工作,亲历的一些事迹是鲜为人知的,更何况钱老在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是和他高尚的思想境界风不开的。
【拓展延伸】
比较《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与《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在写法和内容上的区别。甲:《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从钱学森对待不正之风,对待美国的邀请,对待金钱地位三个方面列举大量的事例来表现钱学森崇高的精神境界,事例较多,篇幅较长。乙:《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以时间为顺序,讲述了钱学森回国的曲折经历和回国后对中国的贡献,语言精练,全文多用概括性的语句,没有大段的事例叙述。
《梁思成的故事》答案
【自主学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勘查(kān)巍峨(wēi’é)
黯淡(àn)
耸立(sǒng)锈蚀(shí)
逻辑(luójī)
轩昂(xuān)
惋惜(wān)2.通读课文, 具体概括作者刻画了梁思成的几件事?
明确:两件事:梁思成六十年前考察应县古塔;梁思成保护奈良古城。【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梁思成只能属于这个世纪”?
明确:1)这是一种抒情的、诗意的语言。强调他是独一无二的只有这个世纪才有,以后再也不会出现第二个梁思成了;另一方面个也是对历史富有智慧的思考,是一种情致交融的写法。2)表达了对重视人类文化精神、文化遗产的历史的肯定,对梁思成的思想精神的赞赏,对梁思成故事的时代的令人遗憾的感叹。
2.六十年前梁思成考察应县古塔,作者没有亲历却写得生动传神,作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手法?
明确:1)从自己身临古塔的情景展开历史的想象;2)主观想象缺乏可信度,作者用当事人的回忆弥补不足;3)作者不光叙事、抒情,还有智慧的思索,作者的议论“木塔建成之后,能够„„梁思成肯定是历史第一人”肯定梁思成考察的意义;4)作者除了想象、抒情、思考还想要表现梁思成的内心,他怀着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对于作者无法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作者采取和旅游者心情来对比:旅游者眼中的古迹只是一些不同的建筑物,梁思成首先把这些建筑看成有生命的(“一砖一瓦,一根„„都是活生生的存在”);其次他把自己的生命与古迹结合为一个整体(“他绝不是„„对象融为一体了”)
3.作者写完了梁思成考察应县古塔的事后,又写了梁思成保护奈良古城的事,作者为什么说“人们一般都愿意以无比钦佩的心情”提及?
明确:作者在写这件事的时候特别强调了做这件事的不平凡之处:一是国耻,日本侵略者为祖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二是家恨,妻子的弟弟牺牲于对日空战。这从反面着笔。正面的笔墨则是对于梁思成的思想境界的概括。古建筑是“民族的象征”,但是,又不仅仅是属于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的,是不可再生的。正是因为这样“理性战胜了仇恨”,国耻、家仇就不能不退居其次了。
4.作者没有亲眼见梁思成的所作所为,所以许多地方用到了想象的手法,但是我们并不觉得虚假,都和作者一样“相信他是真的。”这是为什么?
明确: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生活真实和主人公思想逻辑的合理联想、想象;即使梁思成的言行有更多的虚构,也因符合主人公的思想逻辑和现当代人们的思想、情感而觉得应该是这样。这种前提下,文中联想、想象那些细节就会历历在目,也很有生活的真实性,即使主人公的言行虚构的成分多,也因其符合主人公的思想逻辑以及文章着重讲的现代建筑思想的灵魂,所写出的梁思成保护文化遗产的精神、胆识符合现当代人们的思想情感而居的应该是这样。
【比较探究】与《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相比,本文与它有什么异同?
明确:相似之处:
1、都是表现当代学者的精神风貌(境界);
2、都以叙述主人公的事迹为主。
不同之处:涂元季氏钱老的秘书,与钱老朝夕相处,应该说对钱老的言谈举止,声音笑貌很熟悉,但涂元季侧重写事情本身,少有肖像、行动描写,很少用华丽的形容来抒情。李辉与梁思成并没有多少交往,作者构思此文时,梁启超已过世21年,作者不可能与林梁思成有直接交往,但却写得比涂元季精彩。李辉是作家对梁思成的事迹不仅仅是记叙描写,而且是带着自己的想象、感受、理解、评论。文章除了诗意的抒情、智慧的评书、饱含热情构成了一种解有感情强度又有智性深度的风格。
《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答案
(编码3)【自主学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克隆(lóng)畸形(jī)
哺乳(bǔ)概率(lǜ)干预(gān)伦理()移植()纳粹()
鉴别()2.细读课文,理清结构 这篇议论文,结构层次条理清晰。文章首先提出了人格是不能复制的、克隆不出来问题,然后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论证:先从反面没有什么理由可以为克隆人进行辩护驳斥,再从正面 对克隆人的反论证辨析,最后得出结论:发展克隆技术、不要克隆人的方针是正确的。
【合作探究】
1.指出本文各项推理论证的共同前提。
此前提为:克隆人也是人,一样是具有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特定人格,具有特殊心理、行为、社会特征的人。
2.本文运用反面例证的具体情况及其作用。
“辩护”全节及“反论证”节的前半部分均为反面例证。以反面例证为主,最后才推出正面例证,各种可能情况特别是一般论证未予考虑的情形尽可能考虑了,使全文论证更加全面、严密、彻底,结论显得更为雄辩。
3.作者在提出对克隆人的根本性的反论证之前,为什么要列举不成立或不是根本性反对克隆人的理由,并进行驳论呢?
纵观全文,作者首先对赞同克隆人的各种理由进行逐一批驳,再列举五条不成立或不是根本性反对克隆人的理由,并指出这些理由不科学,不严密,不成立,就把推理中的各种漏洞堵上了,自然得出对克隆人的根本性的反论证,这使文章的推理显得更全面,更严密。【拓展延伸】
比较本文“反论证”节与《梁思成的故事》文奈良故事节表达方式的异同。
同在“非一般”和“彻底”:一般论证未予考虑的,反论证节涉及了,显示出论证的彻底性;亦因奈良故事非同一般的特殊性,而把主人公思想行为的彻底性表现了。异在前者为典型的议论推理,后者为饱含抒情、议论的叙事。
《我们这双手》《科学家的数字武器》答案(编码4)【自主学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胚(pēi)
鳍(qí)
蹼(pú)
挠(náo)
溯(sù)
赭(zhě)
腺(xiàn)
枢(shū)捍卫(hàn)
解剖(pōu)
纠正(jiū)
永葆青春(bǎo)焕发(huàn)
晦涩(huì)
笨拙(zhuō)
受益匪浅(fēi)2.辨析词语。
不厌其烦:不嫌麻烦的意思。
乐此不疲:对某事发生兴趣,沉溺其中,不觉疲倦。独具只眼:形容具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眼光。
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常指文艺方面。
【合作探究】
1.《我们这双手》课文讲了哪些内容?本文用小标题有什么好处? 本文从四个角度说明了我们这双手的功用。
即手是最完美的工具,手是文明的反映,手与健康关联,手能充分表达感情。用小标题文章显得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内容一目了然。
2.《科学家的数字武器》文所阐述的数字与科学研究的关系,给读者怎样的印象? 举例说明。数字形成比较,使结论非常鲜明深刻;数字精细具体且为多组,给人揭示规律的铁的事实的印象;化抽象为浅显易懂。可举米老鼠形象的研究为例。
3.《我们这双手》读起来饶有趣味的原因和《科学家的数字武器》一样吗?具体说说? 两文读来饶有趣味的共同原因是:科普作品给一般读者提供了鲜为人知的新颖知识。不同:《我》文得力于大量的解说、述说,使读者具体入微地生动地看到了人手的奇妙;《科》文是对象(数字武器,特别是数字的比较关系)本身及其所相关的结论、所依附的故事(米老鼠)本身就很有趣。
【课堂检测】
1.瞭 肖 宜 匿 伦 副
葆 晦 匪 慧(只)疲 了 独避
2.D
第一单元家庭教育:法规文件学习(10课时)第一课时到第十课时作业答案第一章 第一课时作业1、单选1 网络家长学校不具有(E )的优势。A.孩子的良师 B.家长的益友 C.学校的助手 D.......
参考答案1.A【解析】题目中,“时代楷模”张超和张楠的先进事迹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以他们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奋斗精神,使中华民族焕发新的......
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选择题:1-5、ACBCD6-10、BDCDD11-15、BCCBC16-20、ADBCD21-25、DBBAB26-30、BADDB31、材料一:山西临汾“90后”女孩孟佩杰,有着不幸的童年。5岁时,生父因车祸......
第一单元测试卷一、数一数,写一写。二、连一连。三、找规律,填一填。1.(1)四、直接写出得数。1+3= 5+0= 2+2= 0+5= 4-2=4-3=5-0=4-1=5-5=2+3=五、比一比,写一写。1.□□......
第一单元复习题及答案一、知识积累与运用(16分)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第一单元复习测试(A卷)。(4分)鄂( ) 濂( )瓦 砾( ) 阻遏( )同胞( ) 血腥( ) 果酱( ) 屠杀( )2.根据拼音填汉字。(3分)晨xī( ) 地j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