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农村宅基地管理模式_工程创新管理模式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创新农村宅基地管理模式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工程创新管理模式”。

创新农村宅基地管理模式,重在规划与审批 农村流行一句话“农村工作两台戏,计划生育与土地”。这句话说明农村土地管理工作与被人们视为“天下第一难”计划生育具有难管的共性;同时也说明农村土地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农村宅基地管理因历史原因,农村居户分散,村与村、户与户之间情况纷繁芜杂,管理难度很大。应该说目前农村宅基地管理仍是土地管理中一个薄弱环节。本人从从事多年的土地管理工作中总结出一点经验,与大家共同学习。

一、宅基地管理和审批

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本着集约节约用地,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原则,加大农村建设用地的管理力度。在工作中,我们采取“1+2+3”的工作模式来对宅基地实施管理和监控,即“1个规划,2个引导,3个到场”。

1个规划:就是在本辖区内,作好居民点的规划,集中建房,从而可以更好的避让地质灾害和有效地控制用地。就高楠乡为例,涉及5个村一个场镇,我们规划了5个居民群居点和1个生态移民点。由于高楠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就是大坝平原较多,因此我们在每一个村都规划了一个100亩左右的居民群居点。同时按照高楠乡党委政府提出的把高楠乡场镇建设成“滨水风情小镇”的发展理念,因此将场镇确定为生态移民点,解决高山移民的问题。

2个引导:一是引导建房户向我们确定的居民群居点和生态移民点迁移。这样可以降低政府对公共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和扩大公共基础设施的覆盖面,避开地质灾害。因此我们近年来对单户选址建房的已经停止审批。二是引导建房户将当前建房与长远发展有效结合,将个体布局与整体规划有效结合,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严要求管理,始终坚持在规范指引下建设,在建设中强化规范,尽量做到建筑标高、层高、色泽、外观形象四个统一。同时,积极引导农户建造适宜旅游业发展的建筑,注意门市与住房适当搭配,设计与旅游需求相适应,引导农户树立经营意识,为高楠打造“滨水风情小镇”奠定基础。

3个到场:就是我们宅基地审批过程中的“三到场”制度。即:受理宅基地申请后,国土员到实地审查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拟用地是否符合规划,征询土地承包权人意见等;宅基地经依法批准后,国土员到实地丈量划拨宅基地,并打柱钉界;村民住宅建成后,国土员到实地检查是否按批准的面积和要求使用土地,进行现场勘测登记发证。宅基地一律实行“先划拨,后用地”的原则。

通过以上的“1+2+3”的工作模式,有效的控制了以往的乱建房和滥建房的现象,大大地减少了违法占地和违章建房的行为。同时我们极积配合路政大队、防洪办、国土执法大队和建委等职能部门,借助他们的执法手段,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如团结村村民李八一在今年年初,未经土地审批,不按公路管理的规定,随意占道建房,通过政府和国土人员到场查处,向他讲清他的违法违规事实,经过做思想工作,自行将其拆除,恢复土地原貌,为此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肓作用。自成立国土房管所以来,巴山片区共办理587宗宅基地,其中高楠乡共审批办理农村宅基175宗,同时为6个单位办理了土地手续;纠正违规建房38宗,查处违占地5宗。

在宅基地申报条件上我们严格把关,坚决贯彻“一户一宅”的法律规定,即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在宅基地的审批程序上我们更加严格,就是按4审批2公示的审批程序,即拟建房户向村民小组提出建房用地审请,经2/3的社员同意后报村委会审批,进行第一次公示,公示7日后,报国土房管所,国土员受在理申请7个工作日内,按“三到场”的要求进行初审,报政府分管领导,通过党委会研究审批,报县国土房管局审查登记发证,之后进行第二次公示。通过我们的“4+2”的审批程序,杜绝了乱批地和审批时的随意性。在宅基地用地标准上我们也进行严格控制,每人30平方米,三人以下算3个人,5人以上算5个人。

二、在宅基地管理中的问题和难度

一是农民的法律意识较低,传统守旧观念较强。在我们宣传、解释,纠正、查处的时候,部份农民不理解,认为我们在为难他们,整他们,很大一部分村民,建房受封建迷信的影响,听从风水先生“讲水法、讲山向”不按规划修建,随心所欲,有的农民

建房,台阶、层高要比别人高几尺几寸,认为高人一等等等,什么都是以“风水先生”说了算。为此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无不体现出国土工作人员的艰辛,实际上我们不仅仅是“三到场”,也许是“六到场”,甚至是“八到场”都有可能,以达到工作目的为准。二是国土没有强制执行的执法权,这是一个机制体制问题。在发现一起违法占地建房时,只能作工作给予制止和按法律程序下发停建通知书,讲理的会停下来,按要求整改,不讲理的,会不理不采,继续施工,等按程序走完后,一幢房子早以拔地而起,增加了执行上的难度。三是缺少一本居民点规划蓝图(即村镇建设规划图),结合新农村建设,编制村镇建设规划图,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控制用地、集中建设。而我们现在所说的规划只能叫大致的,粗线条的,没有科学规划文本。

农村宅基地管理任重道远,需要多级联动,共同努力,国土管理人员要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和方法,打破传统思维。

创新管理模式

敬业奉献,探索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未来世纪的勾画要靠创造,未来世纪的发展要靠创造,未来世纪的资源也要靠创造,未来世纪的人必须要会创造......

创新管理模式

创新管理模式,构建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体系山东省梁山县预算外资金管理局 师青霞内容摘要:在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下,按照“强化主题、综合预算、集中支付、全面监督”的原则,统一......

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大坡乡赶场坡村民自治议事会运转情况调研报告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5月30日在中央政治局集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着重研究加强......

创新农村服务社区化管理模式

创新农村服务社区化管理模式王传雄在“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中,我们就农村服务社区化问题开展了调研,摸索了一些方式方法。深入开展“推进农村服务社区化”工作,要以转变......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模式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模式促进农村社会稳定二、云石山乡农村‚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实践模式及维稳成效当前农村社会稳定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求我们必须适应农村的新变......

《创新农村宅基地管理模式.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创新农村宅基地管理模式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工程创新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 宅基地 农村 工程创新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 宅基地 农村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