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论文_关于音乐鉴赏的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关于音乐鉴赏的论文”。
我所理解的作为文化的音乐
音乐中的文化底蕴
——以周杰伦《东风破》为例
摘要: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正是人类学和音乐学的结合,使得音乐与文化安置在了一起。从此,我们开始关注到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问题。这,也许是一个复杂且永恒的命题,但更是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现象。音乐是集声音,时间,情感,表演为一体的艺术。它是以丰富的音箱构成而形成的一种音乐语言来作为表现的手段,直接诉诸人们的听觉,进入人们的大脑,使之产生联想。音乐语言是通过漫长岁月的探索和实践才形成的特殊语言,他最初带有时代的,民族的以及意识形态的痕迹,通过音乐中长期运用的音符组合,才形成了一种固有的音乐词汇,并通过思维将音乐词汇不断的储存,形成语言,向人们传递信息。
关键词:文化 音乐
正文:关于“音乐”,它的起源已不可考。但它的发展、功用以及地位,不容小觑。莫扎特曾说“如果爱是一种力量,那音乐是一种动力。”在中国的古籍《毛诗序》中也有这样记载:“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作为人类精神财富的一种形式和一个部分,音乐所包含的不仅仅是节奏变化、曲调组合而形成的听觉感官美,还蕴含着深层次的文化底蕴,这种底蕴深藏于音乐旋律之中,总是能够与接受者产生共鸣,这是美的享受,同时也是文化的领悟。
在音乐的欣赏上,我是比较青睐流行歌曲的,作为曾经乐坛的翘楚,如今演唱的经典,周杰伦的歌曲总是在我脑海印象深刻,而且挥着不去,难以割舍。在这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他的《东风破》,是第一首被大家广泛喜爱并引起轰动的中国风歌曲。在其中,我总是能够听到很多东西,不仅仅是音乐本身·这些东西关乎感情、关乎心灵、关乎人生,总是有一种现世生命的映照和参悟。
文化中音乐的别离——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别离,乐观地说,是为了美丽的重逢。像诗里说的那样,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悲观地讲,是天各一方海角天涯的思念,两情不能暮暮朝朝。或悲或喜,离别之际,我们总会临别赠言、折柳送别、长歌当哭。
《东风破》的离别,是深邃、含蓄,同时,字里行间的忧郁气质,十分浓重。歌曲第一句便是“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奠定了感伤离别的基调。这样的离别之情、忧伤之感,古已有之。撷取古人的诗句作为证据,我们不难发现,真可谓不胜枚举。我记得李白的一首《金陵酒肆留别》就是一篇很出名的送别诗歌。风吹着柳花,正是春浓之时,酒肆里面的空气满是香味,但是酒肆里面的人却都是忧伤,离别之际,要欲行不行各尽觞了。
由音乐触及到文化,由音乐来抒发中国传统文化的离别,要更加抒情,也更加含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悲欢离合无穷尽,唱离歌也罢,赠诗也罢,歌成泪,诗成痛,对于离别似乎很无力。
离情别绪贯穿古今,离别诗演绎了人间百态。是从军远赴的决然之别,还是游侠学道的潇洒无牵;是故交旧友的依依惜别,还是夫妇恋人的离苦别恨,道尽了人间真情。或感伤或劝慰,或深情或惆怅,或祝愿或留恋,或期盼或关切。古人又以“学优则仕”为人生信仰而奔波劳碌,难免有仕途坎坷,人生迷惘,世事变迁,人生短暂等诸多感慨映射在他们的离愁别绪中,正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文化中音乐的惜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时间的流逝,是你感觉不到的。钟表的秒针,慢慢的转圈圈,谁又会直勾勾盯着它转个不停呢。从曾经的此间少年,经历过似水流年,当过后听雨僧庐下的时候,鬓已星星也了。那些红烛昏罗帐,那些断雁叫西风,都成往事,只可追忆,不可重来。时间留给我们的,应该是无尽的怅惋、是绵长的思忆。
“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任何生命都逃不过早已经注定的宿命,因为时间就像东流的一江春水,试问怎样去偷,任何的都是竹篮打水,这年岁里开遍山坡的花,也常常害怕秋天的到来,人又何尝不是?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很久很久之前就有古人曾说过要珍惜时光,例如“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花开的一次成熟,劝你不要错过。“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这样的感触与蒋婕的《虞美人》是何等相似。年幼的时候,我们幻想未来遥不可及。长大了发现,我们追忆流年虽触手可及,但却无从挽回。墙上斑驳,时光在上面演绎一幕幕悲欢离合、一幕幕生离死别。关于时间的概念,应该是以有些事情的发生作为界定的。
文化中音乐的情殇——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作为人类感情的一种,爱情,是十分美好的,同时又是十分难以捉摸的。因此,在追爱的路上,才会有那么多难以名状的酸楚、有那么多欲言又止的思念。
《东风破》在讲述一个心底的故事,一种绵长的思念,一腔忧郁的愁苦。“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是辛酸的、是愁苦的,这样的心境流露,同时又是自负和偏执的。这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悲剧故事。离别总发生在不经意之间,也仿佛早已经命中注定,故事的主人公能够做的,除了孤独等候,还能有什么选择呢?这样的等候,又多少带有自负的意味的。“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故地重游的时候,月亮还是那么圆,唯独不同的是,曾经一起赏这般姹紫嫣红开遍的那个人,以及曾经的景象,恐怕都赋予这般断壁残垣。所以,月圆才会更加寂寞,更加感触颇多。“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这段爱情,终究以分手告终,这个故事,也终归回到原点。荒烟漫草的年头,分手也显得尤为沉默。沉默的背后,又有那么多回忆,譬如,我曾牵着你的手,走过那篱笆外的古道。
文化中音乐的酒香——酒逢知己千杯少,酒入愁肠醉相思
酒,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神奇的东西。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中国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又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李白有举杯邀明月的雅兴,而苏轼有把酒问青天的胸怀。欧扬修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迈,曹操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苍凉。杜甫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真好还乡的潇洒。酒是好东西,高兴的时候他能助兴,而悲伤的时候,它能为你解忧;《东风破》里的酒是“一壶漂泊”,饮下这坛陈年的佳酿,慢慢品出岁月的味道,里面藏着过往,淹没过许多希望。偏偏又在你走之后,温酒欲饮,但思念总是不能,让你喝下这杯酒,所谓欲言又止。喝酒的时候,总会想到知己,即使千杯,谁又也不会畏惧。面对面坐着,你有你的微笑,我有我的倾诉,我们一起对酒当歌,一起沉醉在这样的氛围中。但是,当这样的知己,突然有一天,在你视线里面消失,不见了踪影。则是十分恼人的。人事如此,岁月也会如此。
作为一首流行歌曲,《东风破》所产生的影响、所蕴含的含义,是发人深省的。对于,心中胸臆的表达,对于人世沧桑的感叹,对于世界现实的思考,都是难能可贵的。《东风破》是一种文化,或者说,它就蕴含着很多文化的东西。别离之情,惜时之感,爱情烦恼以及传统酒文化,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在字里行间。带给听众的不仅仅是音乐上的听觉美,还有文化体验、人生思考。
总结:音乐的文本就是文化与生命。生命是音乐乃至一切艺术的根,只有把艺术的创造深深地扎根于自身的生命冲动、生命感悟之中,才会创造出对别人的生命状态具有冲击力的作品;而文化,则决定着生命是以何种方式,遵循着何种轨迹进行运作并作出物化表现的。所以,可以这样说,生命是音乐的终极本体和最深层的动力,文化是生命得以表现的一种方式,而音乐则仅仅是生命和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当然,如果倒过来说也同样能够成立:音乐的存在方式,从本质上说也就是人的生命的张力结构和文化的运作方式。而音乐与文化的关系,说明音乐首先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存在的,文化的存在方式才是音乐的最深刻的存在方式。
音乐鉴赏论文姓名:李隆巍 学号:120703109触动心灵的情弦有一句话说得很美:音乐,不仅仅是一种音与韵,而是在于聆听者用心聆听时,能真实地享受音乐给自己带来的那份美丽心境。只有把......
音乐鉴赏论文郑紫外国语学院英语4班(共6页)一、1.音乐:Just like fire(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2》)歌曲充满着积极向上,表现了爱丽丝在拯救疯帽子父母过程中的艰辛,但不放弃,坚定的信......
《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音乐分析摘要:《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杜鸣心于1956年根据著名诗人艾青先生的一首速写短诗而创作的艺术歌曲。这是一首精致而具欣赏价......
音乐鉴赏论文《动物狂欢节》赏析音乐是一门以声音为主的艺术,它不同于一般的声音,它以一定的旋律、节奏,和声和音色等组成了不同的乐曲,其中各种乐器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例如木......
音乐鉴赏—卡农卡农Canon——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规律”。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