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论文_我的音乐鉴赏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我的音乐鉴赏论文”。
提起西方音乐,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等耳熟能详的音乐门派。在这场突如其来的人类灾难来临之前,我有幸听到老师讲授的关于巴洛克音乐、维也纳古典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的相关知识,在认识西方音乐风格和发展过程的同时,也对其中的各种门派有了一定的了解。出于对音乐大师莫扎特和贝多芬人格魅力的高度崇拜,我决定将维也纳古典乐派作为本课最后一次论文的分析主题。
在讨论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的问题之前,很有必要对古典音乐的概念加以解释和说明。音乐界对于古典音乐的定义是不尽相同的,但概括起来基本都以其时间段限、基本特点和代表人物为要素进行阐释。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定义就是:古典主义音乐泛指历史上具有典范意义或代表性的专业音乐创作。在西方,通常指18世纪到19世纪初的音乐。广义上是指与爵士音乐等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相对的西方艺术音乐,有时也专指巴洛克音乐、古典乐派(包括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和浪漫乐派的音乐。古典音乐的发展大致从巴赫到早期的贝多芬,这一时期称为古典音乐时期。古典主义音乐分为四个主要乐派,分别是:古典派、浪漫派、民族派和印象派。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在古典主义音乐的古典派中,包括了“早期维也纳乐派”、“盛期维也纳乐派”等分支派系。而我们一般所说的古典乐派也主要是指盛期的古典乐派——即由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可见,维也纳乐派在西方古典音乐发展史上具有颇为重要的地位。下面就对维也纳古典乐派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定义
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是指产生于18世纪下半叶以维也纳为地域中心的表现在音乐艺术领域内的流派。维也纳乐派分为“早期维也纳乐派”和“盛期维也纳乐派”。海顿(1732-1809)、莫扎特(1756-1791)、贝多芬(1770-1827)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二、维也纳古典乐派产生的社会背景
每一事物的产生都有相关的条件和基础,而这些事物产生的前提也将恰恰成为推动事物发展壮大的动力。从维也纳乐派产生的时间上来看,它产生于18世纪中后期,这个时期正值欧洲社会大变革,无论从经济、政治还是思想文化方面,欧洲社会的变迁都对音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
从经济上讲,18世纪下半叶的欧洲,正处于科技发现和发明不断涌现的时期。电、氧的发现,蒸汽机、纺纱机的发明,都为工业革命的来临奠定了基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也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物质支持。同时,新兴资产阶级代替了旧贵族,控制国家工业生产命脉,也为经济发展进行的资源管理上的保障。在社会经济发展一片繁荣的欧洲,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增强了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人们已经不满足原有的艺术形式,而开始追求更高雅的艺术氛围,这也就从客观上促进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诞生和发展。音乐家们利用较从前更有利的物质条件,得以创作出更加顺应社会发展和听众思维需求的独具特色的新音乐派别。
从政治上讲,自18世纪下半叶开始,欧洲各国相继进入了资产阶级革命阶段。资产阶级取代贵族势力,夺取政权,使资本主义逐步取代封建主义,成为新的政权形式。同时也将资产阶级的思维方式和统治模式灌输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当时的音乐创作中也不乏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状态的体现。维也纳古典乐派在这样动荡的政治环境下,创作出与社会进程密切相关的音乐艺术,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其顽强和旺盛的生命力。
从思想文化上讲,当时正值欧洲启蒙运动的兴盛时期,具有资产阶级思维的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博爱”、“平等”、“人权”、“理性”等新兴口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维也纳古典乐派的诞生也大大受到了这场思想运动的洗礼。下面将要分析的维也纳古典音乐的特点就将充分诠释思想革命为其灌输的“理性”和“自我克制”。
三、维也纳古典乐派音乐思维的特点
崇尚理性和自然抒情性。由于西方古典音乐主要产生于德国、奥地利两个国家。而众所周知,德国的古典哲学是深入人心的,其理论性在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的同时,也逐步渗透到人们的思维中去,使人们开始崇尚高度的抽象和理性,努力形成新的精神和思想体系。而德国和奥地利人冷静、爱思考和保守的一贯作风,也贯彻到音乐领域中去,使维也纳音乐思维无不带有浓烈的理性的光辉。其创始人之一“交响曲之父”海顿,就以其音乐的和谐性和秩序性充分表现了理性和自我克制的音乐思维,如他创作的十二部《伦敦交响曲》中,就用整个第二乐章进行抒情,给人以自由、舒适、流畅的感觉。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堪称抒情交响曲的典范,《安魂曲》也充分表达了其对未尽事业的遗憾和心灵的难以平静。贝多芬的音乐中也不乏哲学思维的影响,音乐在他的眼中成为可以消除现实矛盾的工具。他的《第六交响曲》——《田园》,就充分体现了他对理想美和崇高精神生活的向往和描绘。
强调逻辑,追求形式的严谨。维也纳古典音乐力图通过清晰的音乐语言及其戏剧性的展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单纯明了的规律性的外在形式与具有现实内容的内在体验有机地结合,体现了当时提倡的新人文主义精神和启蒙运动时期理性主义的审美观点。如自海顿确立了交响曲和四重奏的作品结构形式,维也纳古典乐派就一直沿袭这种结构进行创作,强调工整与对称。直到贝多芬创作后期,才开始逐渐打破这个模式。从《创世纪》、《魔笛》、《费加罗的婚礼》、等作品中都可以在戏剧性的氛围中体会到音乐家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达到了各种艺术要素的完美结合。
宗教性与世俗性。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后期维也纳音乐的创作上。启蒙运动中将旧宗教作为批判对象之一,这对于音乐家的创作也具有一定影响。音乐家在宗教与个性之间游离,创作出具有双重特色的音乐作品。莫扎特说过:“无论在什么场合,即便是最惊心动魄的时刻,都不能让音乐听起来刺耳。”这完全是其个性的真实体现。因此他可以把《后宫诱逃》、《费加罗的婚礼》演绎成现实主义喜歌剧而开辟了又一音乐史上的先河。如果我们将世俗性理解为个性,那么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就体现得更加明显了。他不但打破了传统的维也纳古典音乐的创作结构,同时开创了“大型变奏曲”的新曲式,使古典主义音乐过渡到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
四、维也纳古典音乐创作特点
音乐具有一定的规模。充分展示了音乐家的思想空间,给音乐家提供更广阔的发挥余地,创作者可以运用多个乐章对思想感情进行完整的诠释,对音乐手法和演奏方法进行充分的发挥。从交响曲的“主题——乐段——乐章——音乐诗篇”的发展过渡,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出音乐规模的不断加大。
创作手法比较丰富。维也纳古典音乐中切分音的大胆使用、转调的运用、速度的变化起伏和力度强弱的强烈对比,都促进了调式、调性的完善和音乐色彩及风格的多变。这一特点在贝多芬的作品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他的“命运”、“英雄”等交响曲中都大胆采用音响的强烈对比和结构的宏大比例,使作品形成戏剧化的尖锐冲突和鲜明的创作热情。
乐器的综合运用。在维也纳古典音乐创作中,加入了长号、单簧管等从前较少使用的乐器,海顿还将弦乐四重奏取代了钢琴,管弦乐队取代了管风琴,开创了新型器乐体裁的演奏形式。这些变化都使音乐色彩变得更加浓厚,大大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音乐鉴赏论文姓名:李隆巍 学号:120703109触动心灵的情弦有一句话说得很美:音乐,不仅仅是一种音与韵,而是在于聆听者用心聆听时,能真实地享受音乐给自己带来的那份美丽心境。只有把......
音乐鉴赏论文郑紫外国语学院英语4班(共6页)一、1.音乐:Just like fire(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2》)歌曲充满着积极向上,表现了爱丽丝在拯救疯帽子父母过程中的艰辛,但不放弃,坚定的信......
《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音乐分析摘要:《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杜鸣心于1956年根据著名诗人艾青先生的一首速写短诗而创作的艺术歌曲。这是一首精致而具欣赏价......
音乐鉴赏论文《动物狂欢节》赏析音乐是一门以声音为主的艺术,它不同于一般的声音,它以一定的旋律、节奏,和声和音色等组成了不同的乐曲,其中各种乐器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例如木......
音乐鉴赏—卡农卡农Canon——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规律”。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