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了解“吴音”,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插图读懂课文,描绘村居画面。运用朗读、想象感受词的意境,体会安宁美好乡村生活。
3.激发学生学习、积累古诗词的兴趣,弘扬传统文化。
【教学实录】
一、对诗热身,导入新课
师:课前,我们已经见过面了。老师从北方哈尔滨来到江南金太仓,这里的春天真是太美了,大街上到处盛开着樱花。我国古代诗词中就有许多描写江南风光和春景的诗句,你知道哪些?谁能背上句?
生:“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师:这是白居易的《忆江南》,这首词还有两节: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词中的“吴宫”指的就是苏州。
生: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师:这是唐朝诗人杜牧的《江南春绝句》。真了不起,看来同学们很喜欢积累古诗词。这节课,我们再学一首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上课!
二、释题,猜想“居”意
师:请大家看老师写课题(板书:清平乐村居)谁愿意读一读?(指名读)
师:读得真好,在这里“乐”读“yuè”。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清平乐村居”。
师:“清平乐”是词牌名,而“村居”是词的题目。这个“居”在古代金文里是这样写的。(出示“居”象形字)看着这两个象形字,你能想到什么?
生:我能想到一个人住在房子里。
师:你的想象真丰富,人有了房子住,有了立足之地就是“居”。瞧,汉字多有魅力! 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看自形就能明白意思。那么,“村居”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呢?
三、初读,知晓词意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读不懂的词标注出来,同桌互相交流。(出示全文)
生:自由读《清平乐村居》。
师:谁愿意读这首词?(指名读)
师: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流利,比较有感情。
师:你真会评价,哪一句读出了感情?
生:“最喜小儿无赖”中的“最喜”读得好。
师:老师有个问题,你为什么把“剥”读成“bāo”而不读“bō”?
生:一时不语。
师:请同学们查字典,看看字典是怎么说的?
生:去掉物体的皮或壳,读“bāo”。
师:吃香蕉前要把香蕉皮去掉,那叫“剥(bāo)香蕉”;吃芒果前要把芒果皮去掉,那叫--
生:剥(bāo)芒果。
师:文中的小儿在干什么?
生:剥(bāo)莲蓬。
师:你读得这么好,老师奖励你推荐一名同学来读。
生:我推荐王新月。
师:你可不要辜负××同学对你的期望。
生:朗读《清平乐村居》。
师:读得真好,怪不得××同学推荐你。来,我们全班都来读一读。(齐读)
师:读得字正腔圆,真不错。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生:沉默不语。
师:没有读不懂的?那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了?能禁得住考吗?
生:能!
师:词中的“翁媪”指什么人?
生:“翁”指老翁,也就是老爷爷;“媪”指的是老妇人,也就是老奶奶。
师:你怎能么知道“媪”就是老妇人?
生:因为“媪”是“女”字部。
师:你真会学习。这对老夫妻。他们在干什么呢?
生:他们在聊天,在说家常。
师:你是从哪个词儿知道的?
生:吴音。
师:你知道什么是“吴音”吗?
生:我想就是当地的方言吧?
师:真是无巧不成书,“吴音”就是以我们苏州话为代表的南方方言。因为春秋时期这里是吴国的都城,所以这儿的方言又叫“吴音”。谁愿意用“吴音”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说几句话?
生:欢迎老师们来到太仓,祝你们在这里生活得开心。
师:多好听的“吴音”,老师代台下的老师谢谢你,懂事的孩子。
师:最后一个问题,“无赖”是什么意思?老师注意到你笑了,说说你为什么笑?
生:“无赖”是骂人的话,说人的品质不好。
师:文中也是这个意思吗?
生:不是的,文中是说那个小孩子天真、活泼。
师:理解了关键词的意思,再读这首词,你会有新的收获。(齐读)
师: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辛弃疾的这首词就是一幅村居图(出示插图)。大家看,这是文中的插图。看着这幅图,你读懂了词中的哪几句?
生:我读懂了“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说的是这家人住的茅屋又低又矮,屋前有一条小溪,溪上长着一丛一丛的青草。
师:是呀,你描绘了这一家人的生活环境。
生:我读懂了第二句,描写了老翁和老妇人,他们没什么事,喝着酒,悠闲地说着话,逗乐。
师:词中除了写这老两口,还写了哪些人?
生:还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在溪东的豆田里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小儿子很惹人喜爱,一边玩一边剥莲蓬。
师:这幅图有景有人,人景相融。(板书:景、人)
四、品读,感悟词境
师:短短几分钟,同学们自己把这首词读准了,读顺了,还了解了大意。那么,怎样才能把这首词读出味,读出情,读出意境美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边听边想象,用心感受这是一幅怎样的村居图?(教师配乐范读)
师:你感受到这是一幅怎样的村居图?
生:美丽的村居图。
师:你刚才一定看到许多美景,就请你一边想象美景一边读这首词。(学生朗读整首词)
生:我觉得这是一幅幽静的村居图。
师:你在用心感受,请你读出村居的幽静。(学生朗读整首词)
生:我感受到这是一幅幸福的村居图。
师:你就带着幸福之情读一读吧。(学生朗读整首词)
师:就这样,按照词的韵律,把自己的感受和想象都送到词中去,就能读得有滋有味。
师:有的同学说这是美丽的村居,你是从哪句感受到的?
生:从“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感受到的
窦桂梅教授《清平乐•村居》课堂实录作者:未知文章来源:本站搜集点击数:517更新时间:2008-1-7★★★窦桂梅教授《清平乐•村居》课堂实录: 师:板书:居 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什么? 生:想到......
《清平乐村居》清平乐村居 教材简解: 苏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清平乐村居》一课,第一次让学生接触到“词”这一文学形式。这是辛弃疾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之一。它用纯粹的......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宋代】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 村居》教学实录[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崔兴君]一、故事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师:想听故事吗? 生(立马坐直,目光炯炯):想! 师(满怀激情地):话说宋朝时,金兵大举入侵,国家山......
清平乐·村居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亡赖、卧剥”。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词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词的大意,并能用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