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_高二政治期中考试卷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二政治期中考试卷”。

周口中英文学校2015--2016学年下期高二期中考试

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30×2=60分)

1.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建设“书香社会”,已经刻不容缓。这表明()A.文化对社会发展能产生深刻影响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 C.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D.文化是一种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2.2016年4月17日,成都市某小学46名学生走进杜甫草堂学习活字印刷术。老师讲完活字印刷的历史和工艺后,就安排学生动手操作。在悠扬的古乐声中,小学生们涂墨,覆纸,轻刷,《春望》《春夜喜雨》等杜甫诗作跃然纸上,成为学生们亲手完成的印刷作品。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接受文化熏陶,体味传统文化 ②丰富传播途径,推动文化交流

③立足社会实践,实现文化创新 ④改进教育方式,促进文化传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路怒”(road rage)是形容在交通阻塞情况下,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路怒症发作的人经常会口出威胁、动粗甚至毁损他人财物。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汽车文 化,在一定程度上可消除“路怒”现象,这是由于 A.汽车文化对驾驶员的影响是有形的 B.汽车文化是驾驶员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 C.健康的汽车文化有利于提升驾驶员的素养

D.汽车文化是驾驶员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4.因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特点,微博、微信等被称为“自媒体”、“公民媒体”。基于这一平台,一些通俗的“乡村诗歌”、“打工小说”等来自泥土、流水线上的草根作品,有机会走向更多大众。这说明

①旧传媒在文化传播中不再发生作用 ②新传媒手段具有更强大的共享功能 ③大众传媒已不是文化传播主要手段 ④新传媒助推多种风格文化的传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2016 年元旦,火箭军官兵整齐列队高唱《火箭军进行曲》,“东风浩荡,雷霆万钧,我 们是光荣的火箭军。大国长剑,威震苍穹,我们是钢铁铸就的长城„„”三级军士长向建 平当即表示要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以适应部队发展的需要,为实现强军强国梦而奋斗。材料表明

A.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D.优秀文化以其特有的感召力,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6.嵩山论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系列讲座开讲。新加坡国立大学特级教授兼东亚 研究所主席、香港大学前校长王赓武指出:没有文化的根,海外华人也会不自信。这主要启示我们

A.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B.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C.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D.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7.如果有外国人问你,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 影响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什么?你的回答应该是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

8.2015年4月,一位教师的辞职信被公布到了网上,只有十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之后被网友疯狂转发,称其为“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申请”,这句话也逐渐在我们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这体现了

A.文化对人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 B.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C.互联网成为了当代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D.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9.目前,我国已进入汽车社会行列,但人车争路的现象屡见不鲜。“行人第一,脚踏车第二,汽车最后”这一发达国家普遍遵循的道路原则,值得我们借鉴。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①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健康的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④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A.①③ 据此回答10~11题。

10.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身着新款中式服装参加了在美期间的重要活动,其中习主席的服装在传统中山装样式的基础上加入西式礼服中的口袋巾元素,为庄重的外交场合带来时尚气息。这一服装设计说明文化创新要

①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承袭传统,求异求新 ④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习近平与夫人彭丽媛离开北京时,专门带上了一批钓鱼台月饼。这些月饼在他们抵达西雅图次日晚上,就摆在了威斯汀酒店里美国侨界欢迎招待会的餐桌上。海峡两岸和海外华人华侨共度中秋佳节。同一个祖先血浓于水,同一个中华情重于山。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12.在当地时间10月22日举行的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习近平 平主席强调,作为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梁,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为世界各国民众 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推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文交流、促进多元 多彩的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由此可见,在国外开办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9月22日至9月25日对美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并在美国度过了不同寻常的中秋节。2 ①尊重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促进了世界文化相互融合 ③推进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④拓宽了中华文化传播渠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首届中国国际汉字文化节在郑州盛大开幕。本次汉字文化节以“弘扬汉字文化·传承 华夏文明”为宗旨,以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大力宣传推广汉字文化、展示汉字的独特文化 魅力。我们之所以要热爱汉字、写好汉字,是因为

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④写好汉字对传承优秀中华文化、抵制庸俗文化具有关键性意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其中能集中展示民族文化和表达民族情感的 是

A.语言文字 B.民族习惯 C.民族遗产 D.民族节日

15.2015 年 11 月 7 日下午,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会面。这是 1949 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首次会面。马英九在致辞中讲到:我们依然能够努力在 双方这些年来建构的“制度性协商”之下,达成了两岸和解与合作,推动了永续和平与繁 荣,而这也是两岸及国际社会共同的期待。这一期待表明

①两岸对中华文化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②加强文化交流实现了两岸文化趋同 ③两岸应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④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决于文化认同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中国是茶的故乡,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以茶代礼的风俗。这主要体现了我国的茶文化()A.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 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D.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17.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打动了全国各族观众,抒发亲情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演变成全方位的“去哪儿体”,人们开出了长长的去哪儿了清单,有戏谑,有吐槽,有感伤,更有真真切切的疑问。这说明()①贴近现实生活的文化作品更能唤起人们的共鸣 ②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 ③各民族文化逐步走向趋同,中华民族认同感增强 ④大众传媒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8.齐白石的一位朋友曾给他写信说:“无论作诗作文,或作画刻印,均须于游历中求进境,作画尤应多游历,实地考察方能得其中之真谛„„”这一观点启示我们()①艺术创作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艺术创作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要充分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创新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9.2015年11月1日,韩国首尔韩电艺术中心举行“中国旅游年”闭幕仪式。李玉刚应邀为国际友人献唱《梨花颂》、《莲花》等东方唯美歌曲。他的妆容歌舞和对中国特色文化的诠释令中韩嘉宾赞叹不已。李玉刚的表演()

①说明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③创新了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手段 ④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多年前的一天,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正在喝下午茶,有人向她报告说,中国电视机销往英国,言外之意应当重视中国的竞争力。但撒切尔夫人却说了这样一段令人深省的话:这算什么?等中国电影大片进入英国时你再向我报告。材料表明()①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②应坚决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民族精神不是虚幻的、虚无缥缈的。在我国的古代经典著作《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认真读它,都能受到它的熏陶。这段话说明()①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

②只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③我国的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④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2.针对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依靠键盘书写,汉字书写能力下降的情况,中央电视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大型电视活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下列关于汉字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①汉字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汉字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和集中展示

③汉字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④汉字传承了中华文明,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文化创作必须坚持“走下去、走进去、走出去”的道路,与之相对应的有效做法是()

①深入基层、立足社会实践 ②加强交流、推动文化传播

③高举旗帜、引领先进方向 ④深入人心、反映群众呼声

A.④-③-① B.①-③-④ C.①-④-② D.②-④-③

24.针对一些地方在语文教材中删减旧体诗词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之所以要重视古典诗词教学,是因为古典诗词()A.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B.被人们称为凝固的艺术C.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D.是中华文化创造的源泉

25.我国首部动漫音乐情景剧《雁归巢》是旅美艺术家尤雁子回国创作的首个音乐剧目,该剧以中国水墨为基调,用拟人化的手笔,讲述了寓意人类和大自然之间和谐共存的感恩故事。《雁归巢》既不是普通形式的演唱会,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音乐剧,而是融汇了演唱、动漫、童话等元素,最终以“动漫音乐()①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③外来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 ④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汉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蕴藏着丰富的艺术内涵。汉字的艺术内涵大致包括形美、音美、义美、意美和情美几个方面,其无穷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汉语的词根、词构、读音、方言的独特性等方面。汉字的上述特点从一个侧面说明()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B.中华文化兼收并蓄 D.中华文化与时俱进 情景剧”来表达内容,给观众带来梦幻而又浪漫的时尚感。这表明

27.哲学家任继愈先生说,有了中国文化历史知识基础以后,爱国主义就有了根。章士钊有句话叫“灭人()①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培育民族精神要珍惜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

③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只存在于传统文化之中

④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8.“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9.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这一“中国梦”()①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②蕴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凝聚民族力量 ③作为一种物质力量,能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产生巨大作用 ④能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激励我国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0.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孙中山的“救国图存,振兴中华”;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自觉肩负起救国救民的重任;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国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们的伟大思想和光辉实践都说明()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之国先去其史”。中华民族的伟大在于文化传统,而继承传统最重要的是靠历史教育。这表明 ②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内涵

③民族精神产生于悠久的文化传统之中

④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40分)

31.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老子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太平天国的“无处不均匀”和康有为的《大同书》,至建国后的人民公社、“大锅饭”,都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平均”的文化基因。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阶级社会,极端贫困的人们企盼平均分享财富,企盼有尊严的生活,这种思想对摧毁和瓦解封建制度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今天对我们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仍有启示和警示意义。

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种传统文化。(10分)

32.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创作是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一部好的作品应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要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用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

33.《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统一、鼓励人们奋发进取的精神旗帜。中华民族在辉煌灿烂的历史进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升华这一民族精神。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6分)

高二期中政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BCCD 6-10 ADBCC 11-15 CDBDC 16-20 BADBD 21-25 CCCAA 26-30 CACCA

二、非选择题

31、[答案] ①对待传统思想,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要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对追求社会公平的观念要继续保持和发扬。(4分)②对待传统思想,要革故鼎新,推陈出新。对传统公平思想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赋予其新的结合材料,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讲话精神”对文艺创作者的启示。(14分)6 时代内涵。(3分)③对待传统思想,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3分)

32、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2分)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文艺作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文艺工作者进行文化创作提供了深厚的实践基础。(1分)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2分)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文艺工作者,就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1分)

③文化创新要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2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光辉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提供了宝贵资源,文艺创作要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1分)

④文化创新要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2分)文艺创作要在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中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1分)

⑤在文化创作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既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同时也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2分)

33.(16分)答: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充分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有了“主心骨”,才有了民族精神之魂,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4分)

②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包括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4分)

③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吸收各国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和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4分)

④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分)

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n(adbc)2参考公式:K,(参考公式:yabx,其中)(ab)(cd)(ac)(bd)2bxyii1nninnx2,abxi1i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版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2019学年上期高三期中试卷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诚信教育。孔子......

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参数方程为表示的曲线是()A.线段B.双曲线一支C.圆D.射线2,极坐标方程表示的曲线为()A.一条射线和一个圆B.两条直线C.一......

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共12篇)由网友“扶姜”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希望能帮助大家!篇1: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一,......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卷 学校 周口 河南省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卷 学校 周口 河南省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