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课评价模式的探索和思考_信息技术课堂评价标准
新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课评价模式的探索和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信息技术课堂评价标准”。
新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课评价模式的探索和思考 发布时间:2010-11-25 22:38:00 责任编辑:彭州中学
四川省彭州中学任开全
【摘要】
评价是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改革和健全信息技术课的评价机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合理的评价,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评价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讲究一定的方法,应做到合理的评价,全面的评价;同时,还要注意评价的组织实施。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信息技术课评价模式探索思考
评价是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改革和健全信息技术课教学的评价机制,是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我们只有通过合理的评价,才能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课教学要求我们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因此信息技术课教学的评价目的就要从这三个方面去检验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和效果。信息技术课教学的评价体系既要关注评价结果,更要关注整个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要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注重对学生信息意识和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信息科学技术常识和信息能力的全面评价。
一、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1、评价要多元化
我们应从多方面以各种形式进行评价,如针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的随堂练习,评价学生当堂课的学习情况,另外还有每章节的形成性练习,学期末的总结性测试都可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另外要进行多样化的评价,除了常规评价手段外,可采取项目制作、调查研究汇报等开放性的测评方法。
2、要注重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时,我们应充分肯定关注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给予认可,这样才能有效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注重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结合,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对学习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有着重大的意义。
3、评价要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
教育学生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信息技术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全面评估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二、评价的方法
1、量规表评价
应根据评价内容和相应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的评价目的,然后根据评价目的确定评价标准,并将评价标准进一步分解为评价指标,并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构建规范的评价量规表,量规表的指标要全面、精练、可行,评价要面向学生说明量规和评价标准,以引导和激励学生的学习。
2、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主要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做出评
价的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反思、还有其他相关的证据与材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态,信息技术学习的档案袋可以包括: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档案袋评价对学习的教育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3、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引导学生所掌握的内容,激励学生学习,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因此形成性评价更能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所以在评价时我们要充分肯定关注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给予认可,这样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持续发展有促进作用,对学习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有着重大的意义。
4、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一般与期末综合评价相结合,每学期末对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进行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要结合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和过程性评价结果,并制定期末成绩的评定方法:如平时成绩占60%,期中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20%,评定学生一学期中的学习情况时,应适度加大过程性评价在期末成绩评定中的比重。
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学习模块决定选用相应的评价方法,当然,这几种评价方法可以独立使用,也可渗透使用。
三、评价的组织实施
1、基于教师的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可以有效的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应该包括教师的备课质量、采取的教学模式、教师个人能力及素质。可以采取的方式有:自评,他评及学生的评价及反应。
2、基于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有利于个性及创造精神发展的原则进行。包括学生的道德培养、知识掌握、能力形成等。可以采取的方式: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自我评价可以使被评估者主动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寻找问题对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是十分有利的。同学间的互评可以得出相对客观的结果,且能够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
3、基于教学效果的评价
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是信息技术课评价的重点。教学效果的评价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评价起点、评价方向和评价测度构成。其中起点、方向是客观的,测度是主观的,三者统一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评价起点、方向是既定的内容,而评价测度是最难把握的。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采取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采取的方式有考试、考查、学生作品、综合评价。
总之,信息技术教学同其他中小学课程相比,信息技术更具有实践性、学生的参与性、创造性和合作性。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具有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以及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因此,只有广大信息技术课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素质教育来不断探索,研究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模式,不断创新,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最佳结合,才能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小学阶段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
识。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基本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模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取拓展模块的内容。课时安排: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学时,建议102学时;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
三、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会考试科目考试实行等级制。
四、课程教学内容小学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1)初步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采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如录音机、电话机、传真机、电视机、磁盘、光盘、照相机、雷达、计算机等。(2)从外观上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作用。(3)比较熟练地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4)初步了解承载信息的几种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5)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1)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方法。(2)学会一种汉字输入方法。(3)学会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1)学会使用基本的绘图工具;(2)学会绘制图形。(3)学会给图形着色。(4)学会编辑修饰图形。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1)掌握一种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2)学会文章编辑、排版和保存的基本方法。(3)学会插入图片、艺术字(美术字)和表格。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1)了
解有关网络的基本常识。(2)学会使用浏览器浏览信息、下载并保存有用信息。(3)学会收发电子邮件。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1)了解多媒体素材类型。(2)学会一种常用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制作、编辑简单的多媒体作品。(3)学会展示多媒体作品。*模块
七 LOGO绘图(1)学会用LOGO基本绘图命令绘制基本图形;添加颜色;并组成组合图形。(2)学会用LOGO音乐命令演奏乐曲。(3)了解用控制命令操作机器人的方法。(4)了解LOGO简单编程。
新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浅析蒋坝小学 付启春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强、创造性强,具有明显时代发展特征的课程。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和......
新课程标准下普通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常德市鼎城区第六中学 江德胜【摘要】新课程改革是向原有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而新的学习理论尤其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又给......
新课程标准下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思考桃源县第三中学 翦素芬 职务:高中英语教师 职称:中二在21世纪地球村时代,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工具之一就是掌握一门或几门外语,而掌握英......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发展性评价的思考和探索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应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发展观”是数学教育理念精髓之所在。那么,小学......
信息技术课活动教学模式的评价彭南京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活动教学模式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一种有效模式,该模式既适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特征,又适合其工具性和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