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幸福_论幸福生活
论幸福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论幸福生活”。
论幸福
看《罗素论幸福人生》个把小时后,其中写的幸福,边看边思考,就马上想把自己想到的记下来。才看了20来页,就急忙写自己的。也不知道之后的内容会不会改变我的看法,但还是决定写下自己想的。
对于我,思考哲学,是为了明明白白地做自己将要做的事情,不管做这个事情,我将是幸福,还是不幸福。以前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常常会产生一些困惑,自己为什么非要做这个事情?做这个事情,我的目的何在?做这个事情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他人,还是同时为了自己和他人?做这个事情,我能学到什么?如果是不幸福的,自己常常会退缩,停止这件事情。当我透彻个中道理、对哲学开始有了思考的时候,即使它不幸福,我也不会退缩,我仍会继续做下去,并且我明白它不幸福的时间,不是在过程中,而是在未开始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已经很清楚了,但是自己必须要去做。好比那个故事,两个登山的人,一个走很安全的路,一个走很危险的路。结果,走安全的路的人没有什么好的收获,但应该可以说他一路很幸福,很安全;对于走危险的路的人,有很多收获,但应该可以说他一路是不幸福的,危险的(对于他来说,到底是幸福还是不幸福,我只能从我的立场看),他明知走那样的路不幸福、危险,他仍要走,走那样的路,他能学到更多的东西,见识到更多的事物,扩大心胸。
霍金都说了:地球在200年内会灭亡。
不过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了,对于高手的言论总是会持批判态度。。,但是,对于自己的思想,很难会有批判态度。霍金也会怀疑所有人的观点,除了他自己的观点。霍金幸不幸福,我不知道。不管他幸不幸福,他预见了地球200年内会灭亡,200年后他的学说就永不存在了,但他仍然在研究物理,即使这些在200年后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如果让他不做这些事情,他真的还不如死掉,而做这些事情也并不意味着幸福,但他仍然在继续,我假定他明白做这些事情到底幸不幸福,我也充分相信他明白。
很多聪明的孩子,遨游在游戏中,对学术爱理不理,能离自己多远,就离自己多远;一听说某些学术新言论就持批判态度。
新一代孩子就有这样的血液,一边对别人的学术不屑一顾,一边不思进取,一边认为自己很有大脑。
不过也反应出了现在人的乐观态度,说到消极的观点,就不会相信,就会批判。殊不知,他们自身的生活轨迹,才真的是消极。或许他们的行为在社会上不算消极,是正常的,这是以我的标准来衡量的(有时候我也会消极)。
我,大体对两类人感兴趣,一是学术名人,二是商场名人。其他类人,关注的很少。
虽然很多言论都说商人不幸福。我相信有些商人当初选择作为商人的时候,完全知道将来的路是幸福还是不幸福的。如果是幸福的,那当然好;如果是不幸福的,可是他们依然选择了,他们明白将会遇到的痛苦,但是他们可以为社会制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可以算是幸福,他们可以为社会提升财富,提升人们生活水平,这可以算是幸福,等等。
至于那些当初选择作为商人的时候,没想到日后尽然是如此不幸福,让这些人思考哲学,我认为确实可以减轻他们不幸福的感觉,但他们未必会放弃作为商人。
歌星,离开了他的独特的喉咙,他就成不了歌手。他,有了独特的喉咙,他就很有潜力成为歌星。这种不需要大脑、不需要经验的东西,我实在不屑。说白了,这是天生的,不是后天努力的,凡是天生的,我都不屑。一个人钢琴弹得再好。如果没有特别的歌喉,他也只能作钢琴家,成不了歌星。就拿我自己的声喉说,即使我苦练20年,也没人想听。声喉独特的人,每个时代都会有,已经是歌星的人,如果想保持自己的名气,还是祈祷下个歌喉独特的人晚点出现吧,要晚点啊。
不过长时间练歌,本身就对嗓子不好。这种行为,对生理上是种损伤,对精神上是种怡情,如果有人认为这个行为完全对人有益,没有害处,那是无知,那是个“书呆子”一一没有亲身体验过,只是自以为是地凭借自己所谓自信的莫须有的经验。在KTV唱歌几个小时以上,即使是再柔和的歌,嗓子也会不舒服。歌星长时间练歌,甚至会增加失声的几率。以前看的电影《台北飘雪》,那个歌手就是练歌导致失声,虽然只是个电影,但也总能反应出点什么。平时看那些歌手很投入、很深情唱歌的视频的时候,我常会说那是“玩命!”,虽然歌手唱歌的时候,的确很陶醉,的确很怡情,但也的的确确对嗓子不好,所以我说是“玩命!”,另一方面,过于投入唱歌的情绪中,久而久之,很容易导致精神疲劳,影响健康。但是,他们在唱歌的时候,精神上应该是幸福的,但是生理上是不幸福的,那到底该说他们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福的。他们可以通过规律的练歌时间,科学安排,来减轻不幸福,但我相信不会杜绝不幸福。我假定相信他们练歌的时候,完全知道嗓子的痛苦,但是他们依然继续走那条路。幸福与不幸福是相伴的。
不过,我也承认,自己平时挺喜欢唱歌的,虽然唱的很难听。
对歌星的看法常常带有个人强烈的看法。
这样的论述,或许不好,或许有违哲学理念。不过,这样的话,或许适用于辩论。毕竟,在哲学里,价值观是多元的。很多辩论题目一旦碰到哲学、真理,就没有了辩论的意义,现在很多大学里的辩论比赛,真的是没什么意思,各说各的,好像是在自言自语。这里就不想讨论辩论的意义有哪些了。辩论有辩论的意义,哲学更有它永存的道理。
人生本没有意义。意义是自己赋予的。我在不同的阶段,会赋予自己不同的意义,或许一个阶段长达几十年,或许只是几个月。自己将要做的事情,或许自己原先预计会让自己幸福,结果却发现不幸福、或是不如原先预计的那般幸福,当然,结果也许就是自己预计的那样幸福;或许自己原先预计会让自己不幸福,结果却比自己原先预计的要更好些、或是很幸福的,当然,结果也许就是自己预计的那样不幸福。它对我到底幸不幸福,或许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当事态趋于向好的一面、幸福的一面发展的时候,不能忘形,要清楚这个过程,要知道它是偶然性,还是必然性,还是偶然与必然的结合,脑子不要只存在结果里的幸福、好;当事态趋于像坏的一面、不幸福的一面发展的时候,不要绝望,也要清楚这个过程,清晰、清楚地明白自己当初选择做这个事情的自己所赋予的意义,也要知道它是偶然性,还是必然性,还是偶然与必然的结合,脑子不要只存在结果里的不幸福、坏。
人一般是会希望幸福的。但是正如上面所说,那个走险路的人走的是不幸福的路线,但结果,或许他也是幸福的。一辈子什么都不做,不一定不幸福,也不一定幸福。对于某些富裕家庭的孩子,即使一辈子什么都不做,他也可能过得幸福。
人选择幸福地生活,有他的原因;选择不幸福地生活,也有他的原因。客观说,生活是否幸福,没有好坏之分,有因就有果。
下面写写对里面几句话的感想一一“美好的文学知识在受过教育的人当中很普及,可是今天只有少数几个教授才对此通晓。所有高雅的娱乐都被抛弃了。春天里,几个美国学生带我到他们的校园边上的树林里散步,那里鲜花灿烂,可是我的向导中没有一个能叫出哪怕是其中一种花的名称。这样的知识有什么用?它又不能给任何人带来收人。”
以前在QQ空间里写过,看马克思,在看书前,最好已经对相应的思想有过思考,这样看起来,才像是真正的在了解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像在看一堆堆的教条。在看马克思前,我也只是对其中有那么一、二章的领域有过思考,但是当看那些内容的时候,就感觉挺亲切的,因为我也是往那方面想的。当我思考过这些领域后,再去看看马克思,会让我觉得比较有意义,我会想对比名家的思想,看看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足,甚至还会批判名家的不足。同样的,当我还不想了解花的时候,如果硬是让我去记花的名字,那跟一堆堆的教条差不多,在这个时候,花的名字对我来说,只是一堆堆的代号而已,知道不知道没什么差别。如果我家有种很多不同的花,我肯定会亲自浇花,会了解各种花的习性、怎么养护。这时候,花的名字,我就不是背下来的了,而是因为平时太熟悉了,熟的就像家人的名字一样。而它说“这样的知识有什么用?它又不能给任何人带来收人。”,跟我所想的是不一样的。
有时候,有些人会说,那些花是公共场合的花,身为市民,要为本市的美丽感到自豪,难道光凭这点,还不足以让市民了解那些花名吗?既然是公共的花,那大家都有一份,那就也算是自己的了,那就该去了解了解。当我探究这样的想法的时候,得出了一个结论,不知道对不对一一持这样想法的人,如果他家里有这样的花,那他熟悉这样的花,是很正常的,他一定也不忍心看到自己家里的花枯萎,如果当他看到公共的花枯萎了,他对自己家里花的爱心可能就会转到长的差不多的公共的花上,那他爱惜公共的花,也是很正常的,那他说的话就不没什么地位了;如果他家里没有这样的花,虽然说他为了这公民的“自豪”,去了解那些花,1、我相信当他家里也种上这样的花后,他很可能不会再关心那些他曾经看过的花了,因为他家里已经真正拥有了自己的花,但我也相信有例外;
2、如果他是因为花让城市更加美丽了,而去了解花,我也认为他内心并不完全是出于这样的原因,至少这样的原因已经不高雅了,而更像是向别的城市炫耀的资本。我也承认,是有部分人确实从小喜欢看花,但很多人并不这样。
虽然某种程度上说,只当我拥有那些东西的时候,我才会想去了解。虽然说有点自私的味道,但我相信多数人都是这样的。
学习知识有几个阶段:记住、理解、掌握、应用。而我感觉到的是,作者只是在说记住知识,单纯的记一些东西,本来就很无聊,也不是要考虑这个知识会不会带来多少收入。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也因此有不同的爱好和不接触的事情。就拿种田来说,高效率地种田也是需要很多经验的,这样的经验也是需要继承的,但是这样的种田经验对多数都市百姓有什么意义呢,多数都市百姓一辈子都不会去接触种田这样的事情,那拥有这样的种田的知识,对都市百姓有什么意义呢。
还有菜,虽然已经21岁了,可是我还是没记过几个菜。当我自己独立成家后,我肯定会自己亲自煮,那我会为了家人的健康,去了解各种菜,搭配不同的营养,那时候,我也不算是在死记了,而是因为那时候对那些太熟了。虽然现在,有时候我会因为不知道菜名,而被人笑,但我相信,以后,那些人会被我笑死的,那时候那些人就不要跟我比了。
还有专业知识,我平时没什么兴趣记那些专业术语,我专注点在:用。VB考试的时候,我根本不想复习,因为平时那些东西已经被我用的很烂、很多遍了,根本不需要记。但不喜欢C,所以要复习。
在回到哲学,那些平时不思考哲学上的问题的人,看哲学方面的书,肯定头大。但是当他们开始思考后,很可能就会很想接触哲学方面的书。
崔健曾经喊过:“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蒙住了双眼也蒙住了天,你问我看见了什么,我说我看见了幸福”。郑钧曾经唱过:“幸福总是可望又不可及”。夹着尾巴过了几十年,好像没怎么幸福过......
论幸福论幸福1幸福是什么?幸福是老师严厉的教导,幸福是拥有真挚的友谊,幸福是父母细心的呵护。回想起来,我每一天都在幸福中度过。清晨,迈着轻盈的步伐,带着愉悦的心情走入教室,便......
论幸福——读《幸福的方法》有感生活本身的目的就是获得幸福。追求幸福,让众生殊途同归。——题记无意中在爸爸的书架上看到了一本名为《幸福的方法》的书,被封面上“最受欢迎......
议论文《论幸福》何谓幸福?现代汉语词典作如下解释:幸福是使人心情舒畅的环境和生活。从字面上讲,其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生存的现实空间各要素让人感到愉快、舒服、痛快;二是指人......
论幸福征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