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创新重在基层_社会管理创新基础知识
社会管理创新重在基层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社会管理创新基础知识”。
社会管理创新重在基层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客观要求。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深刻阐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要按照中央的部署,结合县域实际,准确把握社会管理创新的着力点,努力提高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水平。
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仅历史长期积累起来的深层次社会问题不断凸显,而且随时还会出现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和不确定因素,新旧问题相互交织在一起,使社会系统性的风险加大,社会的脆弱性加剧,成为社会发展中隐含潜伏的风险因素。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等,这些都是基本的民生问题,都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在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解决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最根本的要靠发展。坚持科学发展,不但把“蛋糕”做大,而且把“蛋糕”分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加强社会管理,需要科学确定方向与重点。基层是社会管理的“基石”,基层是引发社会问题的重点。我们要认清当前社会管理形势,坚持社会管理工作重心下移,社会管理问题要到基层找根源,社会管理创新要到基层寻对策。
基层是干部和群众面对面接触的地方,是干部学习的地方,也是出真知的地方。同时,基层也是激发我们干部意志的地方,看到基层社会管理问题较多、广大群众反映强烈,会激发我们立志奋发图强,不断创新思路,更好地搞好社会管理。尤其是基层直接触摸到社会管理发展的脉搏,蕴藏着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发展的强烈愿望和聪明才智;只有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基层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改革创新,才能为社会管理创新带来不竭动力。
当前,在社会管理创新浪潮中,基层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正在成为创新源头。为此,我们在坚持社会管理创新正确方向的同时,要坚持走基层路线开展社会管理创新。要立足基层实际,让广大群众从社会管理创新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尤其是搞社会管理创新不能赶时髦,不能盲目瞎干,否则就会劳民伤财,将会被基层民众唾弃。要让基层说话,更重要的是尊重民意,把群众意愿作为搞好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依据,努力营造保证广大基层群众愿意发言、主动参言、献策建言的良好氛围。要善听基层意见,让基层同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改革创新实践,广泛集中方方面面意见,再进行研究决策,从而避免出现乱出点子、乱出规定的情况。
要问计于基层,拓宽沟通渠道,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社会情绪和社会问题,为提升社会管理的针对性、预见性、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既不断地提高群众满意度,也有效地提高社会管理成效。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在基层,力量在基层。基层社会管理工作抓好了,就能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有效协调利益群体的各种关系,进而推进社会和谐。中央提出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按照这一要求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就要把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同时要加强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建设,增强城乡社区的自治和服务功能,提高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意识,培育公众参与社会管理能力,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
社会管理既是管理,更是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现管理,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为此,要建立和完善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和完善为民服务体系。牢固树立以民为本、服务为重的工作理念,构建全天候畅通的服务渠道,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推行网络问政,建立工作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对群众反映的事项集中归口,责成有关部门限期办理、答复;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身“爱心联盟”,扩大爱心系列工程的实施效果;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帮扶群众制度,做到真帮真扶真服务。二是建立和完善维护稳定体系。全面落实维护稳定工作领导责任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化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抓好平安岑溪建设,抓好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社会闲散青少年的教育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诱发违法犯罪的社会消极因素;强化预防预警,制定出台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围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整治等重点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和可行性论证,从源头上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而管理又包含着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的高度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协调好各种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过越好。这既是社会管理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搞好社会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合理制定社会政策,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权益,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特别是要高度关注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活。近年来,岑溪市制定帮扶困难群众、惠及民生的各类政策措施近100项,收到很好效果。比如,坚持每年实施10项以上为民办实事工程,群众多方面受益;采取积极措施做好住房保障;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简化新农合报销流程,实现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出台强农惠农政策,增加群众收入;统筹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积极发展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征地拆迁平稳有序,群众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实践表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完善惠及民生的政策体系,扎实推进各项民心工程,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积极性。
基层创新社会管理浅谈创新有多层的内涵,有多元的指向。发展有多重的难题,有多样的选择。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三十多年间,社会矛盾在步入新世纪后集中体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不健......
德阳:基层管理创新促进社会管理创新试点一年,德阳已从社区破题,走上了基层管理创新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之路。 德阳,辖6个县(市、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边缘,距省会成都41公里,幅员......
加强基层党建 创新社会管理以构建和谐党群、干群关系为目标,创新社会服务管理,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使基层党建创新与社会服务管理新有机融合起来。第一,以换届选举为抓手,夯实......
关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调研与思考当前,我国正处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利益格局、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管理面临诸多新问题。基层社会管理如何加强?如何走出新的路......
加强基层党建 创新社会管理当前,我们正处于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加快、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城乡体制改革加快的新时期,社会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利益关系多样化,对党的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