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第一次作业答案(第1—2章)_社区治理综合作业答案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社区治理》第一次作业答案(第1—2章)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社区治理综合作业答案”。

《《社区治理》第二次作业答案(第3—4章)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市场失灵:是指仅运用市场的手段(如竞争、效率等),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既不能达到“帕雷托最优”。

2.第三部门:指除政府和企业以外的第三种社会组织,其性质主要为“非政府性”和“非营利”性。

3.社区党建:即社区党组织的建设,是指以中国共产党的基层党委或工委和社区党支部为主体的,由社区范围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种组织的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党的建设。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简述古代传统社会社区治理的基本特征。

答题要点:

古代传统社会主要指还没有实现现代化的社会也包括当代的一些仍然保留着传统力量的乡村社区。其基本特征有:

(1)社区经济活动受社区需求的调节,同时因为传统生产技术的低下,社区经济活动一般是环境资源依附性的。

(2)社区的政治活动通常是由社区中的有身份的人来主持的,他们形成了乡土社区的精英;(3)社区的社会组织是通过家庭势力来形成和维系的;(4)社区中的普通民众一般缺乏民主意识和民主行为,习惯于社区中的家庭伦理的规范和宗法势力的左右。

2.简述我国社会转型中街居体制受到的挑战。

答题要点:(1)职能超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我国城市基层管理出现了很多新的领域,街居制的负载量越来越重。首先,单位制的瓦解导致单位职能的外移,要求街居来承接。其次,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无单位归属人员以及外来人口的增多,给街居增添了更多的管理、服务工作。再次,我国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出了管理重心的下移,由此带来了原来实行“条条”管理的很多部门将任务下放到街区,给街区增加了很多新的管理内容,(2)职权有限。虽然街居体系承担了原来单位外移的职能以及新出现新增加的工作任务,但街居的权力却依旧十分有限。从街道办事处来说,区级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漏斗效应”将大量的事务“漏”到街道一级,但街道办事处却没有相应的法定地位和权力来承接这些事务,从居民委员会来说,其工作人员的津贴、办公经费、活动开支等都是经由街道下拨控制,居委会一般没有财务支配权,此外,有些街道实行给居委会编制的做法,进一步加重了街道与居委会“上下级”关系的色彩,居委会的工作相当被动。

(3)角色尴尬。职能超载,但职权又十分有限,使得街居的角色出现了尴尬。街居组织处于政府和居民之间,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街居倾向于政府一边,只是被动地执行市、区一级政府下派的任务。在这一点上,居委会的尴尬地位更加突出。居委会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地位实际上被虚化,居委会除了按照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日常工作外,还要承担区、街道各部门交办的名目繁多的工作任务,尤其在出现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等组织后,居委会的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3.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题要点:第一,市场的垄断,而市场机制本身无法克服垄断;第二,无法有效提供公共物品。因为公共物品没有市场价格,因而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是没人生产的;第三,导致外部不经济行为,单纯的市场机制无法克服个人配置资源最优和社会配置资源不一定最优的矛盾;第四,影响社会的公平与安定,单纯的市场机制会导致贫富悬殊,影响社会安定;第五,无法满足市场机制运行的外部环境条件。单纯的市场机制无法制定政策来保证市场交易的效率和公正性。

4.第三部门崛起的背景是什么?

答题要点: 在我国,第三部门是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而出现的。第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类民间社会组织衍生和发展的道路基本被阻断;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单位化社会开始瓦解,资源配置组合方式开始出现重大变化,民间组织发育的条件逐渐具备。第三,20世纪末的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更是为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提供了新机会和新机遇。

5.民间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题要点: 第一,拓展、提供各种社区服务,因为社区产生基础是居民需要,更能得到居民的认可和支持;第二,协助政府提供公共和公益服务,以增强民间组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三,协助居民表达和维护自身利益,这是由于民间组织介于政府与居民的中介地位决定的;第四,动员和组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民间组织可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水平。

四、论述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

1.论述社会转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的形成和发育过程。

答题要点:

我国城市基层社区是在城市街道办事处辖区和居民委员会辖区这种特定法定社区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

1)社区概念的出现。1978年以后,我国经济体制开始进行改革,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这必然引起政治体制的改

革,处于城市基层的街居进行改革也是必然的。这种变革提出了社区服务,由此,“社区”的概念被引入我国城市基层工作,并将其定位于居民委员会层次上。2)社区建设的形成和发育。A、背景:社区服务的开展带动了多项社区工作的产生和发展,从而使得各种社区工作的范围远远超出社区服务的范畴,人们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社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B、提出:1991年,受国外“社区发展”基本理念的启迪及中国社区服务拓展的实际需求,有关理论研究者和民政部门提出了“社区建设”的概念和思路,以顺利开展社区工作。C、发展:“社区建设”的思路提出后,民政部进行了试点。1998年,政府认可了社区建设是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2000年,政府发文对社区建设的意义、指导思想等内容进行了系统阐述,这标志着我为城市社区建设开始大力推进。3)社区的形成和发育。它是跟社区建设的开展同步的。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的范围已经有所拓展。

2.怎样理解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答题要点:

1)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时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执政党地位的需要;

2)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在社区工作中发挥正确政治思想导向作用的需要;

3)搞好社区党建工作是新时期落实党密切联系群众工作的必然选择;

4)搞好社区党建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社区治理》第一次作业答案(第1—2章)

《社区治理》第一次作业答案(第1—2章)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德国社会学家( A )早在1887年就曾经著有《社区与社会》一书,探讨古代社区群落和现代社会的分别。 A.腾尼......

《电大社区治理》第三次作业答案(第56章

《社区治理》第三次作业答案(第5-6章)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按照有关法规规定,我国城乡基层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为( B )。A.2年B.3年C.4年D.5年2.按照......

《电大社区治理》第四次作业答案(第79章

《社区治理》第四次作业答案(第7-9章)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居民委员会六项工作任务中,第四项工作任务......

社区治理作业一答案

答案:1、城市基层群众性居民组织2、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3、乡(行政村)管理机制4、贾尔宾5、滕尼斯6、美国学者华伦7、詹姆斯·N·罗西瑙8、市辖区或者不设区的市的人民委员......

《电大社区治理》第二次作业答案(第3—4章)

《社区治理》第二次作业答案(第3—4章)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1.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规定:街道办事处是( C )。A.城市最......

《《社区治理》第一次作业答案(第1—2章).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社区治理》第一次作业答案(第1—2章)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社区治理综合作业答案 社区 作业 答案 社区治理综合作业答案 社区 作业 答案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