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地方税务局欠缴税款管理办法_税款缴库退库管理办法
六安市地方税务局欠缴税款管理办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税款缴库退库管理办法”。
六安市地方税务局欠缴税款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严密监控和有效清缴欠缴税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和国家税务总局《欠税公告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结合六安市地方税收的征管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欠缴税款分为一般欠缴税款和呆帐税金、核销死欠。
一般欠缴税款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期限(以下简称税款缴纳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的税款,以及纳税担保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所担保的税款。下列情形属于欠税:
(一)办理纳税申报后,纳税人未在税款缴纳期限内缴纳或解缴的税款;
(二)经批准延期缴纳的税款期限已满,纳税人未在批准的期限内缴纳的税款;
(三)税务检查已查定纳税人的应补税额,纳税人未在税款缴纳期限内缴纳的税款;
(四)实行定期定额纳税的,到期未缴纳的税款。
(五)提供纳税担保后,纳税担保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所担保的税款;
(六)其他未在税款缴纳期限内缴纳或解缴的税款。
呆帐税金和核销死欠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欠缴税金核算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的规定,申请上级税务机关予以确认后将符合条件的欠税转为呆帐税金的欠缴税金和核销的死欠税款。本办法未特别说明的欠税是制一般欠缴税款(以下简称欠税)。
本办法所称欠税包括欠缴税款应加收的滞纳金。
主管税务机关对前款规定的欠税数额应当及时核实。
第三条有上述欠税情形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为本办法所称的欠税人。
第二章欠税登记
第四条主管税务机关对欠税人按规定的要求实施欠税登记,建立分类、分户、分税种、分所属时期的《欠税登记台帐》。《欠税登记台帐》全面反映欠税人的基本信息及税务机关在欠税管理过程中采取相关措施的执行情况。并对纳税人所欠税款、罚款、滞纳金进行明细核算。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欠缴税金核算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规定,申请上级税务机关确认符合条件转为呆欠税金的欠缴税金和死欠税款,管理部门建立备案底册,序时逐笔登记反映。
第五条对于发生欠税情形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主管税务机关应向其送达《限期纳税通知书》,同时制作《税务文书送达回证》,并将已掌握的欠税人的信息登记《欠税登记台帐》。对于在欠税管理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主管税务机关应及时将相关信息登记《欠税登记台帐》。
第三章欠税管理
第六条主管税务机关在欠税管理过程中应履行下列职责:
(一)经县(区)级地税局局长批准,凭全国统一格式的检查存款帐户许可证明到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查询欠税人帐户开立情况,并与欠税人申报情况进行核对;
(二)根据上期资产负债表和欠税人提供的有关资料,调查不动产和单价五万元以上资产的变动情况;了解处分财产的对象是否是关联企业;核查交易的价格是否合理。对有明显低价转让财产情形的,可以将转让人有欠税情形发函告知受让人;
(三)了解企业合并分立情况,调查欠税人是否按规定报告。欠税人报告其合并、分立情形的,主管税务所应及时清缴欠税,未结清的税款依照《征管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处理;
(四)发现欠税人以自己拥有的财产设定担保的,通过欠税人所签定的合同了解有关担保设定的日期;
(五)调查欠税人应收帐款、应收票据、投资收益的有关期限;对逾期超过半年不予行使或放弃行使到期债权的情形进行调查。
第七条主管税务机关发现欠税人或其法定代表人需要出境但未结清税款、滞纳金的,可以责成欠税人提供纳税担保。
第八条纳税担保人为欠税人提供担保的,或欠税人以其财产提供担保的,应按《实施细则》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的规定执行。
第九条欠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抵押权人、质押权人要求了解其欠税情况的,主管税务机关应予以提供。
第十条主管税务机关应及时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欠税信息报告县(区)纳税信誉等级评审小组,由评审小组根据情况对其纳税信用等级进行调整。
第十一条主管税务机关对欠税人可以限售发票或由税务机关代开发票。欠税人补缴欠税后,主管税务机关应立即恢复发票的正常供应。
第十二条欠税发生后,除依照本办法公告外,税务机关应当依法催缴并严格按日计算加收滞纳金,直至采取税收保全、税收强制执行措施清缴欠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欠税公告代替税收保全、税收强制执行等法定措施的实施,干扰清缴欠税。各县(区)局应指定部门负责欠税公告工作,并明确其他有关职能部门的相关责任,加强欠税管理。
第十三条县(区)局应公告不公告或者应上报不上报,给国家税款造成损失的,市局除责令其改正外,应按《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人事部关于国家公务员纪律惩戒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予以处理。
第四章欠税公告
第十四条欠税公告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欠缴应纳税款,税务机关在一定时期内采取特定的形式对外公布其欠税情况,督促其履行纳税义务。
市、县(区)两级税务机关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欠税公告办法(试行)》规定的范围和权限对欠税人依法实施欠税公告。
对不属于《国家税务总局欠税公告办法(试行)》公告范围的欠税,应依照《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对纳税人的有关情况进行保密。
第十五条欠税一经确定,公告机关应当以正式文书的形式签发公告决定,向社会公告。
(一)公告形式
1、在办税场所或税务机关在社会公共场所设置的宣传定期进行公告。
2、在报纸、期刊、税务公报上定期刊登。
3、在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定期公告。
4、采取其他形式进行公告。
(二)公告内容
欠税公告的内容包括:纳税人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欠税金额、欠税所属时期、形成欠税的原因等。
欠税人是自然人的,还应 公告其身份证或护照号码,其他内容不得公告。
(三)公告执行方式
1、确认欠税。管理部门根据纳税人申报情况和税务检查情况,确认征收期届满,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催缴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欠缴的分税种应纳税款金额。
2、公告机关。县以上税务机关根据需要确定每年进行欠税公告的期限,定期对所属单位确认、上报的分税种欠税金额进行汇总、审核,确定进行公告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名单。
(四)定期公告
根据确定的期限,选择上述任何一种形式,对外公告纳税人欠缴各税种应纳税总额。
(一)企业或单位欠税的,每季公告一次。
(二)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欠税的,每半年公告一次。
(三)走逃、失踪的纳税户以及其他税务机关查无下落的非正常户欠税的,随时公告。
公告决定应当列为税收征管资料档案,妥善保存。
第十六条欠税公告的数额实行欠税余额和新增欠税相结合的办法,对纳税人的以下欠税,可不公告:
一、已宣告破产,经法定清算后,依法注销其法人资格的企业欠税;
二、被责令撤消、关闭,经法定清算后,被依法注销或吊销其法人资格的企业欠税;
三、已经连续停止生产经营一年(按日历日期计算)以上的企业欠税;
四、失踪两年以上的纳税人的欠税。
第十七条公告机关在欠税公告前,应当深入细致地对纳税人欠税情况进行确认,重点要就欠税统计清单数据与纳税人分户台帐记载数据、帐簿记载书面数据与信息系统记录电子数据逐一进行核对,确保公告数据地真实、准确。
第五章欠税追缴
第十八条欠税人在欠税公告发布一个月内仍未结清欠税的,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采取税收保全或强制执行措施。
欠税人在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纳税期满后,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收入的迹象的,主管税务机关可以不受前款时间限制采取税收保全或强制执行措施。
第十九条税收保全、强制执行措施经县(区)以上税务局长批准后,由主管税务机关管理部门和稽查部门负责对欠税人采取相应的税收保全或强制执行措施。
第二十条欠税人或其法定代表人需要出境的,主管税务机关应责令其结清税款、滞纳金或提供担保。未结清税款、滞纳金又不提供担保的,税务机关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
第二十一条欠税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地住房和用品以及单价5000元以下的其他生活用品,不在上述强制执行措施范围内。
第二十二条对价值超过应纳税额且不可分割的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只有在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纳税担保人无其他可共强制执行的财产时,才可以整体扣押、查封、拍卖。
第二十三条拍卖、变卖欠税人商品、货物或财产的,拍卖、变卖所得抵缴税款、滞纳金、罚款和扣押、查封、拍卖、变卖等费用后,剩余部分应及时退还被执行人。
第二十四条欠税人的债权超过半年不予行使又无正当理由的,或欠税人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或以明显不合理低价转让财产的,主管税务机关可以在调查取证后向法院提请行使代位权或撤消权。第二十五条欠税企业发生破产、解散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及时向负责清算的机构提出清偿欠税请求,依法主张税收优先权。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欠税人未依法在合并分立、处分大额资产或解散、撤销、破产前履行报告义务的;未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如实反映情况或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依照《征管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七条欠税人采取转移或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税款的,依照《征管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处理。采取上述手段造成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在一万元以上,构成犯罪的,应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八条欠税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和滞纳金,并依照《征管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应依法依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九条欠税人在规定期限内不缴或少缴应纳或应解缴的税款的,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除对其采取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外,还应依照《征管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条欠税人逃避、拒绝或以其他方式阻挠税务机关检查的,由主管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依照《征管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处理。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由六安市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其他未尽事宜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发生改变后,相关条款自行废止,各地应依据新的法律、法规、规章执行。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大连市地方税收欠缴税金管理办法(大地税发[2002]102号)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欠缴税金的征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国家税......
附:欠缴税金核算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如实核算反映欠缴税金情况,严密监控和有效清缴欠缴税金,加强 组织收入工作和税收征管工作,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
县区地税局绩效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地方税务局、市地方税务局关于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的要求,结合区地税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
普陀地方税务局办公大楼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普陀地方税务局办公大楼管理,确保各部门工作的正常运转和财产安全,根据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大楼内各有......
地方税务局干部职责管理办法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局干部队伍建设,严肃工作纪律、促进干部素质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建立一支“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地税干部队伍,根据国家公务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