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概论单元教学辅导(一)_社会工作概论教学计划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社会工作概论单元教学辅导(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社会工作概论教学计划”。

《社会工作概论》单元教学辅导

(一)(1—3 章)第一章 绪论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社会工作的含义、特点及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等。社会工作的含义 对社会工作的定义的理解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 人专业必须有一定的价值观作指导,其核心是利他主义。第二,科学知识在助人活动中发挥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可看作专业的社会工作与一般的助人服务活动的区别之一。

第三,助人活动必须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的方法。社会工作的含义使得社会工作区别于 一般的助人活动,成为一种现代的职业。为加深对社会工作含义的理解,有必要了解与它相 关的另两种关于社会工作的定义。第一种是把社会工作视为一种个人慈善事业,第二种则将 社会工作视为由政府或私人团体举办的、以解决各种因经济困难所导致的问题为目的的各种 有组织的活动。此两种定义都将社会工作的对象局限于贫困者或遭遇其他社会问题的人,而 现代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则将工作对象扩大到了一般大众甚至全体公民。但从社会工作的发展 历史来看,前两种情况正是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出现之前必经的两个发展阶段。

社会工作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社会工作者引导案主、启发案主,但不直接为案主做 决定。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直接施予只是权宜之计,其重点在于与案主一起工作,为案主 提供充分发表各种不同意见的空间或作出选择的可能性。与此相关的第二个特点是,社会工 作的最终目的是助人自助。社会工作坚守这样的价值前提:人类有自我改变和自我进步的能 力。因而,社会的最终目的是让案主能够依靠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依赖别人的帮助。社会工作的精髓在于:消除案主悲观、自暴自弃等颓废心理和行为,引导他们认清自身的长 处和弱点;给案主以希望、信心和决心,充分调动案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给案 主战胜困难的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案主自助并在自助中得以发展的境界。第三个特点是,社 会工作尊重人,相信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社会工作要做到“助人自助”,对人的态度 是第一位的。社会工作尊重人,用整体的观点看待在这个生生不息的世界舞台上扮演着各种 不同角色的个人,承认他们的需要和权利。社会工作者相信人的潜能是十分巨大的,不仅正 常的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就是智力残障人士也有难以预料的潜力。社会工作者强调以平 等的态度对待人,并认为这是助人活动取得效果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第四个特点是,社会工 作重视运用社会环境资源。社会工作者不是把案主的问题归结为个人的“本性不好”或“道 德问题”,而是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理解人的各种行为,相信生活环境对个人的影响很 大,许多个人问题是由社会环境造成的。因此,社会工作者在解决案主问题的过程中十分重 视运用社会环境资源,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为案主提供物质的与精神的支持,协调案主 与方方面面的联系,以增强案主的主观能动性,调动案主的潜在能力。社会工作的这些特点 使社会工作成为现代职业体系中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组织部分。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重点掌握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英美的睦邻组织运动等。英国 1601 年制定的伊丽莎白济贫法被称为西方社会救济立法和贫民救济事业史上的一个重要里 2 程碑,对各国社会工作制度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应理解其基本条款的内容和它在社 会工作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应了解德国的汉堡制和爱尔福伯制的基本情况。1869 年,英 国伦敦成立了慈善组织会社,之后,英、美等纷纷成立慈善组织协会。1877 年,美国的布 法罗市建立了美国第一个慈善组织协会。慈善组织会社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建立作出了极 大的贡献。一方面,会社促进了社会个案工作的产生;另一方面,会社采取协调合作的方式 使各救济机构的作用得以有效发挥,这为社区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英美的睦邻组织运动的倡导者主要是宗教界

人士和一些社会科学的研究者。他们认为让 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和贫民共同生活,可以更好地实现政治上的民主和平等,还可以使贫 民获得接受教育和享受文化生活的机会,并最终促进对贫穷问题的深入了解与合理解决。睦 邻组织运动的发起人是东伦敦教区牧师巴涅特,1884 年,他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睦邻组织 “汤恩比馆”。1886 年,美国第一家睦邻组织协会在纽约成立。1889 年,简·亚当斯在芝加 哥创办赫尔馆,之后,睦邻组织运动便迅速在美国传播开来。睦邻组织运动实际上是一场社 区改良运动。应理解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发展与社会工作发展的深刻关系。社会保障 制度为现代社会工作奠定了组织与制度基础。英国1942 年发表的《贝弗里奇报告书》提出 了一个满足国民基本需要的社会保险方案,即正式提出了普及性的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 全面社会保障计划设想,从而成为现代福利国家模式的基础。到 1948 年,英国建立了全国 性的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成为最早的福利国家。1935 年,美国政府制定了历史上著名的 《社会保障法案》,使美国社会保障有了永久性的立法与制度。可以说,随着社会保障和社 会福利制度的建立,社会工作已经成为维持社会正常运转、造福于民的不可或缺的职业。在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史上,重点把握以下三个知识点。在 1915 年召开的美国慈善与 矫治委员会大会上,Abraham Flexner 发表了著名演说《社会工作是专业吗》,提出社会工作 的专业化问题。这以后,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才得到普遍的认同。1917 年玛丽·里士满 出版了《社会诊断》一书,该书试图将社会工作的方法技术作为一套独立的知识系统加以传 授,并首次把这种助人的工作加以专门研究和讲授。这无疑是社会工作专业化的一个正式起 点,也是社会工作的一个新的里程碑。1939 年罗伯特·莱恩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美国社会工 作会议上提出研究报告(《莱恩报告》),认为社区组织这一有着悠久发展历史背景的概念代 表着社会工作的一种基本形式,从而使社会社区工作与社会个案工作、社会小组工作共同被 确认为社会工作的三大传统方法。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功能 本章重点掌握社会工作者扮演的社会角色、社会工作的功能等内容。其他内容作为一般 了解层次来学习。社会工作者在不同的情况下扮演不同的角色,但却实现着同样的一个目标:更好地服务 于案主。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主要有以下几类: 1.组织者 社会工作者根据案主的情况召开座谈会,开展小组活动,建立相关组织间 3 的合作关系等。2.调停者 社会工作者在冲突双方之间活动,调节争执,化解分歧。3.行动者 社会工作者关心社会不公平现象,试图提高民众的认识,设法实现有利于 困难群众的工作目标。4.教育者 社会工作者向案主传授知识和技能,提供信息和感情支持。5.呼吁者 社会工作者向有关机构或部门呼吁,争取调整政策,满足案主的需求。6.发起者 社会工作者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以引起社会对某一问题的关注。7.协调者 社会工作者系统地综合相关的因素,以求实现某一目标。8.谈判者 社会工作者把冲突的双方召集在一起,就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协商,最终 达成一致的意见。9.经纪人 社会工作者把那些需要接受服务而又不知道到哪里去寻找资源的案主与其 所需要的资源联系起来。10.公共发言人 社会工作者有时需向不同的群体发表讲话,或唤起大家对于某一社会 问题的关注,或寻求对于某困难群体的社会支持。社会工作的直接功能,也即社会工作的目的,是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 和社区,发展个人潜能,改善个人生活,调适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增进社会福利,促进社会进步,最终达到服务对象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工作的直接功能 主要有三方面:预防社会问题的发生,治疗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社会成员,促进 人的发展。第一,预防的功能。即预防新的社会问题的产生或者旧的社会问题再生。预防以社会问 题的可能发生为前提,发现问题的早期症状,分析它们的原因,通过干预、防止或者减少社 会问题的产生。预防是一种积极的社会工作功能。第二,恢复(治疗)的功能。即帮助服务对象恢复受损的社会功能,包括治疗及康复两 个层面。社会工作通过治疗,激发服务对象的潜能,恢复他们的生活自信,让他们回归社会; 通过康复,帮助服务对象恢复失去的生活功能,达到正常的生活状

态。从恢复这个层面讲,社会工作的功能发生在社会问题产生之后,所以它是一种消极的社会工作功能。第三,发展的功能。发展的功能,又可以称为提供社会资源的功能。通过挖掘社会资源,开发个人潜能,提高个人的能力,积极地发展社会生活,提升社会大众的生活质量,最终实 现社会的繁荣与公平。发展的功能是社会工作更为积极的一种功能。另外,从社会工作的制度层面上讲,社会工作的功能还包括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 定;保障公民权利,推动社会公义;促进社会整合,实现社会进步等。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第一,宏观层面。它是社会工作在制度层面的实现过程,即通过制订社会政策、组织社 会资源、开展公共教育、实施公共福利等形式,为社会提供服务,实现社会进步的目的。它 是社会工作功能实现的组织模式,是一个社会提供福利服务的基本方式。第二,微观层面。它是社会工作在实务层面的实现过程,也是社会工作提供直接服务的 4 实务模式,即通过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跟进服务等环节,帮助那些面对 生活困难和问题的个人、家庭、社区,激发潜能,解决问题。它是社会工作功能实现的过程 模式,是社会工作提供服务的经验总结。

《社会工作概论》单元教学辅导(三)

《社会工作概论》单元教学辅导(三)(8—11 章) 第八章 儿童社会工作本章的重点是理解儿童社会工作的内涵和内容;理解儿童社会工作的传统社会工作方法 和特殊实务方法,儿童的社会工......

社会工作概论单元教学辅导(二)

《社会工作概论》单元教学辅导(二)(4—7 章) 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本章的重点是掌握社会工作的几大理论流派。 一、心理分析理论 创始人是弗洛伊德。它的基本理论主要有:1.无意识......

《比较文学概论》单元教学辅导(三)

《比较文学概论》单元教学辅导(三)第八章至第十章 要求:了解比较文学视野中中西诗歌、小说、戏剧的不同,了解中西文类的划分情况;熟悉、掌握中西诗学关于文学存在方式、文学存在......

教学辅导一

教学辅导一第1章 绪论 [考核知识点] 1.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2.网络多媒体素材的分类、特点与用途; 3.网络多媒体素材加工的软、硬件环境; 4.从互联网上采集多媒体素材的基本方法。......

社会工作概论

青少年社会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一)研究背景作为社会分工体系的一部分,社会工作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社会工作本质上是外来经验在中国本土的现实......

《社会工作概论单元教学辅导(一).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社会工作概论单元教学辅导(一)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社会工作概论教学计划 社会工作 教学辅导 概论 社会工作概论教学计划 社会工作 教学辅导 概论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