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炼字_古诗鉴赏炼字篇
古诗鉴赏——炼字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古诗鉴赏炼字篇”。
马鞍山市第六中学汤胜 教学目的:
1、探讨古代诗人炼字的妙处
2、品味语言,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古代诗人炼字的作用 教学难点: 品味古诗的语言 教学方法: 悟导结合 教学工具:
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鉴赏诗歌的语言是高考古诗鉴赏题的考点之一,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难点。而鉴赏诗歌的语言不外乎分为两种题型:
1、推敲字词,即炼字题;
2、语言风格题。
今天,我们重点探讨古诗鉴赏中的“炼字”问题。我们先来看一段文坛趣话。大家看大屏幕,这上面有一副对联,这副对联的来历可不简单。
传说啊,苏东坡有个聪明的妹妹苏小妹,其诗才不在苏东坡之下。一次妹妹出题考哥哥,要大哥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以便于更好地体现对联的意境。下面我想请大家来尝试加一加。学生讨论,教师点评。我们来看苏轼的回答。
苏东坡一看对联,不假思索,张口就来:“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不屑,讥笑为两字加得太俗。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再来两句:“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虽好,但仍不属上品。”东坡哑然。苏小妹不慌不忙,念出了答案:“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东坡吟诵玩味之后,不禁叫绝。东坡叫绝必然有他的理由,我想请同学们品味一下说说出二字的妙处。明确:“轻风”徐徐,若有若无,“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不堪的柔美之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映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映照下,也就淡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浓浓的意境。也难怪苏轼玩味之后不禁叫绝。
从以上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人写作诗歌其实是非常讲究炼字的。我们在中学阶段也接触过这方面许多范例,大家能不能举两个例子来?(“春风又绿江南岸”,这是2004年全国高考卷试题,“红杏枝头春意闹”等)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名诗佳作,是因为在这些诗作背后,是许多诗人的炼字佳话,比如杜甫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感叹“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更是为创作激动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二、初步感知
听完了故事,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古人炼字的魅力。出示例诗 早梅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学生朗诵,同桌交流: 问题:诗题为“早梅”,你认为哪个字还不能准确地体现“早”字? 老师适时引导;“数”改为“一”。“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从而传达出准确的诗意。诗人郑谷把齐己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深为叹服,便拜郑谷为“一字师”。
三、抽象归纳
一字之改,便把“早梅”的诗意准确的表达出来,如果我们总结一下,古人这般讲究炼字,主要有哪些作用呢?大屏幕上这段文字中有个准确的概括,请大家找出来。是因为通过炼字可以传达准确的诗意(板书)。
问题
一、下面我们再来品味几句诗,看看诗人炼字到底还有哪些作用呢?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生生交流;自由发言。师生共同分析。
①“出”写出了鱼儿的欢欣;“斜”写出了燕子的轻盈,两句细致地描绘了微风细雨中鱼和燕子的动态,刻画细腻,描写了生动的形象。②“直”字展现一种寂寞苍凉之境,“圆”映衬在万里戈壁之上,给人一种苍茫之感,营造了一种塞外辽阔苍凉的意境。
③诗中的“红”和“绿”应该用作动词,诗人通过樱桃变红、蕉叶变绿的动态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抒写了独特的情感。
归纳总结:炼字是古人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而传达准确的诗意、描绘生动的形象、创设恰当的意境、抒发独特的情感则是古人追求的目的,而我们如果能够从一字出发,把握准确的诗意,赏析生动的形象,体会恰当的意境,感受独特的情感,就已深得古诗鉴赏的真谛。问题
二、老师提问:体会完了炼字的妙处,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简单的问题,不知有没有同学留心,古代诗人一般都注重在哪些字上下功夫呢?也就是说诗人炼字,大多锤炼哪一类的词语?
学生讨论、回答刚学过的诗句,老师参与。
师生小结:大多为动词、形容词,还有一些如数词、副词等。
好,这节课学到这儿,下面该到我们运用这些知识的时候了。请看大屏幕。
四、拓展延伸
1、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南通市高考模拟题)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开头两句中“送”“动”两字用语巧妙,请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湖北省高考语文模拟题)如梦令 苏轼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词人为什么不用“一蓑春雨”,而用“一犁春雨”? 解答:
1、“送”“动”二字将梧叶秋风拟人化了,使无情变得有情,诗人触景生情,抒发了游子漂泊在外,孤单寂寞之情。
2、“一犁春雨”恰当地表现了农人春雨后的耕作,也与前面的“东坡”相呼应,饱含了词人向往农耕生活的轻松愉悦的情感。
总结:从苏东坡的故事中走来,我们又接触了齐己、郑谷“一字师”的故事,这两个故事都向我们传达了古人炼字的魅力。同时,我们又深入学习了古诗炼字的作用及炼字类型。同学们思维活跃,表现优秀。古人写诗“一花一叶见世界,一字一词总关情”,希望大家能用自己的积累把握这个美妙的世界,体会这份动人的情感。谢谢大家。
五、课余巩固: 附:板书设计 古诗鉴赏——炼字 传达准确的诗意 描绘生动的形象 创设恰当的意境 抒发独特的情感
古诗鉴赏·炼字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刘俊波教学目的:1、探讨古代诗人炼字的妙处2、品味语言,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教学重点:古代诗人炼字的作用 教学难点:品味古诗的语言 教学方法......
《古诗鉴赏·炼字》教学实录执教:刘俊波课前准备工作1、收集古人锤炼语言的故事,如韩愈与贾岛、郑谷与齐己、苏东坡与苏小妹等。2、多媒体课件。 课堂教学实录师:传说中,苏东坡......
“古代诗歌鉴赏——炼字”教案学习目标鉴赏诗歌语言答题规范全面 学习重点难点答题规范全面一 高考考点解析与展望1.对诗歌中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2、当题干要求品......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古诗鉴赏--炼字(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马鞍山市第六中学汤胜教学目的:1、探讨古代诗人炼字的妙处2、品味语言,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教学重点:古代诗人炼字的作用教学难点:品味古诗的语言教学方法:悟导结合教学工具:pow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