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方案_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格式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格式”。
案例1.《宋词鉴赏》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课程开发背景
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他们能通过自学以及在必要的时候借助于工具书能自己学懂教材中的古诗,体会诗人蕴涵在诗中的思想感情,表明他们已具备了相当的独立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联系生活的能力都已比较强。通过了解,在他们的课内外学习中,我国灿烂的古典文化只有“古诗”为他们所知、所学,而“宋词”,他们还从未曾听说过、接触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学生应具有充满活力、充满激情、充满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又应温文尔雅、有一定的内涵和文学的涵养。“宋词的阅读与欣赏”可以使学生尽情感受我国厚实的古文化底蕴,可以加强学生的文化积累和修养,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表达,可以使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感染,可以打通学生认知世界和文学艺术的联系,并训练他们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感悟力、敏捷的思维和开阔的思路等,充实学生的心灵。
自唐代以来,社会上流行一种新的音乐——燕乐,它节奏明快,曲调优美,热烈活泼。配合流行音乐的歌词也相应地发展起来,这就是长短句形式的词。词的发展经中、晚唐文人的试作和五代词人的努力,使这种新的文学样式在艺术上渐渐走向成熟。而到宋代便进入了繁荣兴盛的时期,艺术成就臻于高峰,因而同唐诗和元曲一样被列为代表一个时期的“时代文学”永远被人们珍视热爱。时代文学每每是一个艺术创新的过程,产生了瑰丽的艺术世界,出现了缤纷的艺术风格。宋词有婉约词,也有豪放词,但这两大风格类型又远远不足以包容宋词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宋词的五光十色,辉煌璀璨,构成了词体文学的范式,成为我国珍贵的文学遗产。
自宋代以来,每个时代的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审美观念去解读和欣赏宋词,去认识古典艺术世界之美,去发现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神本质,为那些善良、美好的情感而引起共鸣,为那些热情奔放的歌声而激发进取的精神。这些古典作品至今犹闪耀着艺术生命之光,令人惊叹和喜爱。因而,引领学生走近宋词,去感受宋词的无限魅力,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是一种美丽的学习。通过宋词的阅读与欣赏,学生必将体悟到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语文世界(文学世界),必将会被唤起空前的探求古文化的浓浓情趣,也必将收获以往的学习、生活经历所不曾带给他们的东西。
宋词的阅读与欣赏,能陪伴学生进入古典艺术美的境界,给人带来尽善尽美的希望,使人获得心灵的小憩,以新的活力与新的精神走向未来。
二、课程开发目标
1、通过宋词的阅读和欣赏,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学的了解,激发学生探求我国古典文化的愿望和兴趣。
2、了解宋词的由来和发展概况以及在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了解宋代的词人和作品大略情况,知道20个以上杰出的词人和他们的代表作。
3、学生能够知道宋词基本的风格类型,了解宋词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
4、满足学生的阅读兴趣需求和精神需求,增加文学积累,提高文学修养。
5、能背诵40首以上优秀的作品(无论长短,题材建议广泛,风格趋向多样)。
6、能够在一定的情境中或者一定的场景中联想到相应的名句,实现积累基础上的适当运用。
三、课程开发内容的选编和课时安排
1、教材内容的选编原则:从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思想内容健康的、情感蕴涵丰富的、能激发人积极向上的;艺术价值高,能给人以较高的艺术享受的;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的优秀词作品。
2、编排的原则:
(1)以不同词作者的作品为序;(2)以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作品为序;(3)以时间为序。
3、课时的安排:
全部课程共10讲,一个学期完成,每周1讲(包含2课时)
第一讲:宋词的由来、宋词的创作以及在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阅读和欣赏晏殊的《浣溪沙》、《蝶恋花》两首名词,了解词人的概况,品评这两首宋词。
第二讲:阅读和欣赏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了解苏轼在我国古典文学——诗、词、文等方面的杰出造诣,了解苏轼的词的风格,并通过品评《念奴娇 赤壁怀古》直观感受豪放派词的意韵。介绍苏轼的另一些词作:《水调歌头》、《江城子 密州出猎》等,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
第三讲:阅读和欣赏李清照的名篇《声声慢》、《如梦令》,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了解她 的“易安体”的特点,感受李清照的词中蕴涵的独特真切的情感。介绍李清照的另一些词作,如《武陵春》等。
第四讲:阅读和欣赏辛弃疾的名作《摸鱼儿》、《魂奴儿》、《青玉案》、《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等,感受辛弃疾的词作的风格,了解辛弃疾的生平。感知辛弃疾的另一些词作。
第五讲:阅读和欣赏欧阳修的《蝶恋花》、《生查子》两首词作,了解欧阳修的生平和创作以及其他的词作等。
第六讲:阅读和欣赏柳永的《蝶恋花》、《雨霖铃》、《八声甘州》三首代表性的词。第七讲:阅读和欣赏范仲淹的《苏幕遮》、《渔家傲》,了解范仲淹的词风。第八讲:阅读和欣赏秦观的《鹊桥仙》、《望海潮》两首名作,了解秦观的创作。第九讲:阅读和欣赏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诉衷情》,了解陆游不仅在诗作上有杰出的创作,在词的创作上也为后人所敬仰。
第十讲:阅读和欣赏范成大的《眼儿媚》,了解范成大在宋词创作中的重要地位。第十一讲:阅读和欣赏文天祥的《酹lei江月 和友驿中言别》和岳飞的《满江红》,感受词中透出的浩大气势。
四、课程开发实施的原则
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活动的真正的主体,学生拥有自己的选择权,决定自己的学习过程,课程目标的实现是由学生的学习活动来完成的。
五、课程开发实施的准备 挑选好课程内容,并印好教材。创设良好的阅读、欣赏氛围。做好第一节课前的前测工作,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知晓情况和兴趣情况,以利于课程的顺利实施。授课对象: 9年级学生
班级组成:30人(每班送5人)教学场地:东多媒体教室
六、课程开发实施的方法 讲授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 个别辅导
七、课程开发的评价标准
评价原则:注重课程实施的过程和结果及目标的达成,注重学生的内在收获和体验。评价标准:能背诵10首优秀的宋词,能说出10个著名的词作者和他们的作品;朗诵宋词准备充分,认真积极,朗诵过程中感情充沛,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受到内心的艺术熏陶和生活态度的积极影响
案例2.《感受家乡新变化》校本课程纲要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为了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方式搜集、整理资料信息,统计分析制表,写调查报告和政治 论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动口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及自觉承担 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二、总体目标
1、会利用多种方式搜集、整理资料信息,统计分析制表,写调查报告和政治论文的能力。
2、锻炼动手制作能力、动口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3、逐步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及自觉承担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三、课程门类和内容
(一)门类:政治。
(二)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生产力发展了,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威海市的变化更是大,各项发展指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作为威海的中学生应该感受到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 变化,并能分析出发生变化的原因,并自觉承担起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具体内容如下:
1、调查我市城乡居民自1978年以来工资增长情况,制成统计表。
2、收集我市城乡家庭生活各项消费支出,制成统计表。
3、通过访谈长辈或观察法归纳出我市环境建设、城市建设、文化发展方面的变化,制成课件或拍成照片
4、上网查阅我市1978年以来历年经济增长率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
5、享受养老、医疗保障、城市低保人数的比重的变化。
6、家用电脑、手机、VCD等现代家用电器的普及率。
四、课程实施设想
学生分组活动,每组同学各自分工。
1、根据调查内容不同分别采用收集数据、图片、照片,访谈长辈等不同方式开展活动。
2、将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DV、FLASH短片、多媒体课件、手抄报、演讲稿、政治论文、诗词、漫画、其他绘画作品等多种形式
展示家乡成就。
3、针对展示资料谈感想。
4、谈谈作为当代中学生的打算,写成政治小论文,或调查报告。
六、课程评价设想
(一)分类评价。
1、学习态度。
优秀:态度明确,积极参与,大胆质疑,主动探究。
良好:态度端正,主动参与,认真完成各项任务。
合格:态度较端正,能参与活动,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2、实践作品。
优秀:主题明确有创意,材料详细,统计详细。
良好:材料详细,统计详细,能完成作品。
及格:能完成作品。
(二)反思性评价。
在期末,每班以“我的幸福体验---感受家乡新变化”为主题的反思性评价,主要让学生描述自己的经历与体会,引导学生自觉反思过去 的得与失。从而为今后不断完善、改进做准备。掌握探究式学习方法。反思性评价后,全班采用民主评议的方式,对表现突出的学生 进行适当的奖励。
(三)综合性评价
这一课程涉及到多种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鼓励、表扬,以赏识为核心。
七、课程开发保证
进行这一课程前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发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也要尽量参与到讨论、制作、评价中,及时给予学生以指导、鼓励,这是 这一课程能否进行的保证。
宜都市陆城一小“中华楹联及乡土诗谜校园行”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实施背景中华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功能。近年来,陆城一......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一、开发背景新的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每一位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我校多......
大水子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我校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了......
王舍人实验小学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这一总目标,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