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编—教育学—人物主要观点_教师考编教育学基础
教师考编—教育学—人物主要观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师考编教育学基础”。
中国
一、孟子
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10)
2、持“性善论”。(22)
3、“大丈夫”人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2)
4、内发论的代表人物。“万物皆有备于我”。(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43)
5、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还有马利坦、赫钦斯、奈勒、马斯洛、萨特等)(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60)
6、儒家思孟学派在《礼记*中庸》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139)
二、朱熹
1、支持神话起源说。(教育的起源)(13)
2、朱熹:“愤者,„„;悱者,„„;启,„„;发,„„”。(启发诱导)(22)
3、《朱子全书*论学》“宽着期限,紧着课程”。首次使用“课程”一词,这与我们现在许多人对课程的理解有相似之处。(课程)(108)
4、“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146)
5、“孔子施教,各因其材”。(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原则)(146)
三、孔子
1、儒家思想代表人物。(22)
2、“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22)
3、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22)(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145)
4、学、思、行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2)
5、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2)
6、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也是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人。(22)
7、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139)
8、“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巩固性原则)(146)
9、颜回评价孔子“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疏导原则)(181)
10、孔子很早就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育。(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因材施教原则)(181)
四、荀子
1、持“性恶论”。“化性起伪”(22)
2、闻——见——知——行。“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如知之,知之不如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
3、外铄论代表人物,“今人生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43)
4、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还有涂尔干、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等)(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60)
5、“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145)
五、墨翟
1、“兼爱”“非攻”。(22)
2、“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量力性原则)(146)
六、蔡元培
1、毛“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28)
2、最早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教育”的教育家。(28)
3、“五育并举”教育方针。(28)
4、强调“超美育”功能。(63)
七、黄炎培
1、“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28)
2、“学校无不用之成材,社会无不学之执业,国无不教之民,民无不乐之生”。(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28)
3、职业教育的先驱。(28)
八、晏阳初
1、“国际平民教育之父”。(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28)
2、“四大教育”: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三大方式”:学校式、家庭式、社会式。(28)
九、梁漱溟
1、“创造新文化,救活旧农村”。(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28)
2、乡村建设。(28)
3、乡村建设的实质是中国文化改造的问题。
十、陈鹤琴
1、“活教育”的目标。(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28)
2、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28)
3、学前教育,中国的“福禄贝尔”。(28)
十一、陶行知
1、毛“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万世师表”。(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28)
2、“生活即教育”、“社会几学校”、“把学校里的一切延伸到大自然界中去”、“教学做合一”。(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29)
3、人民教育家、民主主义战士、中国创造教育的先驱。(29)
十二、《学记》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146)
2、“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146)
十三、杨贤江
1、《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27)
美国
一、孟禄(教育学家)
1、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教育的起源)(13)
二、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1、外铄论代表人物,“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43)
三、杜威
1、《民主主义与教育》。(25)
2、提出了“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25)
3、教育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25)
4、教育目的:从“教育即生活”引出“教育无目的论”。(26)
5、提出了“从做中学”。(25)
6、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27)
7、区分“内在目的论”与“外在目的论”。(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60)
8、反对“教育准备学说”,提倡“教育适应学说”。(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60)
9、儿童中心论(学生中心论)的代表人物。(99)
10、活动课程的主要代表人物》(109)
9、学生中心课程理论(活动课程理论、经验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儿童经验主义课程理论)(主要课程理论流派)(112)
10、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加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139)
11、设计教学法,杜威首创。(其他教学组织形式)(157)
四、霍尔
1、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25)
2、内发论代表人物,“一两的基因胜过一顿的教育”。(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43)
五、桑代克
1、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25)
六、克伯屈
1、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27)
2、设计教学法,杜威首创,克伯屈扩大。(其他教学组织形式)(157)
七、鲍尔斯
1、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批判教育学)(27)
八、金蒂斯
1、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批判教育学)(27)
九、阿普尔
1、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批判教育学)(27)
十、布鲁纳
1、《教育过程》提出“结构教学论”。(现代教育理论三大流派)(29)
2、提倡发现法学习。(29)
3、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主要课程理论流派——学科中心课程理论)(112)
4、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146)
5、(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量力性原则)(146)
6、发现学习模式。(教学模式的种类——折中于两者之间的教学模式)(162)
7、探究式教学依据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163)
十一、威尔逊(社会生物学家)
1、内发论代表人物,“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43)
十二、格塞尔(心理学家)
1、内发论代表人物,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43)
十三、吴伟士(心理学家)
1、辐和论(二因素论),“人的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的乘积。”(44)
十四、巴格莱
1、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60)
2、要素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主要课程理论流派——学科中心课程理论)(112)
十五、博比特1、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奠定课程理论的研究基础,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课程)(108)
十六、赫钦斯
1、永恒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主要课程理论流派——学科中心课程理论)(112)
十七、布拉梅尔德
1、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主要课程理论流派)(113)
十八、泰勒(课程评价专家)
1、课程设计中目标模式的代表人物。(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125)
2、课程评价中目标评价模式代表人物,“课程评价之父”。(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128)
十九、斯克里文(学者)
1、课程评价中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代表人物。(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128)
二十、斯塔弗尔比姆(教育评价家)
1、课程评价中GIPP评价模式代表人物。(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128)
二十一、加德纳
1、提出并阐明“多元智能理论”。(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原则)(146)
二十二、柏克赫斯特
1、道尔顿是由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156)
二十三、劳伊德*特朗普
1、特朗普制是美国教育家劳伊德*特朗普于20C50S提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156)
二十四、科尔伯格
1、道德认知发展论证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48)
2、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皮亚杰提出的,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德育模式)(184)
二十五、班杜拉
1、社会模仿模式主要是由美国的班杜拉创立的,该模式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体,人既能对刺激做出反应,也能主动地解释并作用于情境。(德育模式——社会模仿模式)(184)
二十六、德鲁克
1、提出班级目标管理。(班级管理的模式)(196)
二十七、布卢姆
1、《教育目标分类学》。(29)
2、掌握学习理论,它假设只要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相应的教学,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学会学校里的科目,是一种适应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教学方法。(29)
3、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29)
二十八、伊里奇
1、“贬抑学校教育”的激进改革派代表人物,还有伊凡。
二十九、罗杰斯
1、活动课程理论(儿童中心课程理论、经验课程理论)代表人(人本主义课程理论)。(113)
法国
一、利托尔诺(社会学家)
1、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教育的起源)(13)
二、拉伯雷
1、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教育代表人物。(古代社会教育的发展)(17)
三、蒙田
1、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教育代表人物。(古代社会教育的发展)(17)
四、卢梭
1、“性善论”者。(24)
2、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这是其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24)
3、《爱弥儿》“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24)
第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24)
4、他认为理想国家中的教育“必须给予人民心灵以民族的形式”,其目标是培养忠诚的爱国者。(24)
5、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60)
6、儿童中心论(学生中心论)的代表人物。(99)
7、活动课程理论(儿童中心课程理论、经验课程理论)代表人(自然主义课程理论)。(113)
五、比纳
1、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25)
六、布厄迪尔
1、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批判教育学)(27)
七、保罗*朗格朗(成人教育家)
1、《终身教育引论》。(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29)
八、涂尔干
1、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60)
2、“社会学之父”。(60)
英国
一、沛西*能(教育学家)
1、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教育的起源)(13)
二、培根(哲学家)
1、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了贡献。是“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24)
2、提出了“归纳法”,为方法论奠定了基础。(24)
3、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24)
4、《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24)
三、高尔顿
1、内发论代表人物及其个性品质早在基因中就决定了,个体的发展。(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43)
2、优生学创始人,遗传决定论的“鼻祖”。
四、洛克(哲学家)
1、反对天赋观念,提出了“白板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24)
2、《教育漫画》。(25)
3、提出了“绅士教育”。通过家庭教育培养。(25)
4、外铄论代表人物。(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43)
5、形式教育论代表人物。(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42)
五、斯宾塞
1、“教育准备生活说”。(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60)
2、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课程)(108)
3、实质教育论代表人物。(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42)
六、斯腾豪斯
1、课程设计过程模式的代表人物。(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125)
七、贝尔——兰
斯特制
1、贝尔——兰
斯特制,也称为导生制
八、彼得*麦克费尔
1、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20C70S,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德育模式——体谅模式)(184)
德国
一、康德
1、《康德论教育》。(24)
2、教育的根本就是对人的本性进行控制,“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24)
3、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有影响的学者之一。(24)
4、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60)
二、赫尔巴特(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
1、性恶论。(25)
2、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25)
3、传统教育学的创始者和近代资产阶级科学教育学奠基人。(25)
4、他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这本书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25)
伦理学和心理学。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25)明了、联合、系统、方法的教学四阶段论。(25)
5、“旧三中心论”: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25)
6、第一次 提出了“教育性教学”概念。(25)
7、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60)
8、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99)
9、提出教学过程由“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阶段构成,这一理论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139)
10、实质教育论代表人物。(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4211、“我想不到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142)
7、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家提出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班级授课制得以进一步完善而基本定型。(153)
三、梅伊曼
1、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25)
四、拉伊
1、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25)
五、狄尔泰
1、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25)
六、斯普兰格
1、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25)
七、利特
1、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25)
八、瓦*根因舍(教育家)
1、《范例教学原理》。(29)
2、创立了范例方式教学理论,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现代教育理论三大流派)(29)
3、范例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种类——折中于两者之间的教学模式)(162,163)
九、施泰伦(心理学家)
1、辐和论(二因素论),“人的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43)
十、福禄贝尔(教育家)
1、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60))
2、“幼儿园教育之父”。(60)
十一、第斯多惠
1、“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145)
瑞士
一、裴斯泰洛齐
1、教育是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9)
2、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发展”(要素教育论)。(24)
3、在西方教育史上,他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24)
4、虽不是第一个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人,却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24)
5、是小学各科教学法的奠基人。(24)
6、、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60))
7、形式教育论代表人物。(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42)
5、很重视“知识与知识的应用”(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45)
二、皮亚杰(教育家)
1、《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关系的理论。(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29)
2、教学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智力。(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29)
3、发生认识论证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48)
4、探究式教学依据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163)
5、皮亚杰提出的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德育模式)(184)
苏联
一、克鲁普斯卡娅
1、《国民教育与民主教育》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学)(27)
二、凯洛夫
1、《教育学》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学)(27)
2、教师中心论。(99)
3、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139)
4、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的概念,使班级授课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153)
三、加里宁
1、《论共产主义教育》。(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学)(27)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81)
四、马卡连柯
1、《论共产主义教育》《教育诗》,专门从事流浪犯罪儿童教育。(20c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学)(27)
2、“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平行教育原则”。(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182)
3、“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可要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182)
4、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196)
五、赞科夫(教育家)
1、《教学与发展》。(现代教育理论三大流派)(29)
2、理论核心是“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3、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现代教育理论三大流派)(29)
4、教学与发展理论的教学过程理论。(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139)
5、以自己进行的小学教学改革实验和所做的理论阐述,充分证实了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可行性。(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量力性原则)(146)
六、苏霍姆斯林(教育家)
1、《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2、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29)
七、乌申斯基(俄国)
1、“空洞地毫无根据的真理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45)
2、指出直观性原则的重要性。(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145)
3、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146)
4、“复习是学习之母”。(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巩固性原则)(146)
八、巴班斯基
1、《教学过程最优化》。
2、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原理。
九、维果斯基
1、提出“最近发展区”,证明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跳一跳,摘个桃)。
古希腊
一、苏格拉底(哲学家)
1、以其雄辩和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西方教育学思想主要来源。(23)
2、西方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23)
3、“产婆术“。(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145)
二、柏拉图(哲学家)
1、《理想国》,(与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称为三个里程碑),西方教育学思想主要来源。(23)
2、“教育就是回忆”。(23)
3、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23)
4、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60)
三、亚里士多德(哲学家)
1、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政治学》,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23)
2、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23)
3、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23)
4、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的教育,成为后来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源泉。(23)
5、“灵魂说”
古罗马
一、昆体良(教与学法大师)
1、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23)
2、《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或《论演说家的培养》)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 部教育学论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教法的著作。(23)
3、《论演说家的教育》提出“模仿、理论、练习”的教学过程。(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139)
捷克
一、夸美纽斯(教育家)
1、“教育学之父”。(24)
2、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24)
泛指教育,“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班级授课制、教育适应自然、教育原则。(24)
3、神学教育目的论,关注人的内在灵魂,今生来世,“今生只为永生做准备”。(雅克*马利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个体获得内在的和精神的自由”)
4、教师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的职业。(教师职业的性质)(80)
3、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之上,“先去运用他们的感觉,然后去运用记忆,再去运用理解,最后才去运用判断”。(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139)
4、在《大教学论》指出直观性原则“看看、摸摸、听听、闻闻”。(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145)
5、指出循序渐进的重要性。(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146)
6、“教与学的巩固性原则”。(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巩固性原则)(146)
7、《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153)
8、《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194)
意大利
一、维多利诺
1、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教育代表人物。(古代社会教育的发展)(17)
奥地利
一、弗洛伊德
1、内发论代表人物,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43)
尼德兰
一、埃拉斯莫斯
1、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教育代表人物。(古代社会教育的发展)(17)
20C教育学的多元发展
实验教育学:梅伊曼、拉伊、比纳、霍尔、桑代克 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教育学):狄尔泰、斯普兰格、利特 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克伯屈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克鲁普斯卡娅、加里宁、凯洛夫、杨贤江 批判教育学: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布尔迪尔 制度教育学:乌里、洛布罗
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因
內发论:“原罪说”(基督教的)
孟子:“万物皆有备于我”、“树大自然直” 弗洛伊德: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
威尔逊:基因复制,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高尔顿:遗传决定论的“鼻祖”
格赛尔: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外铄论:
荀子:化性起伪,“今人生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洛克:白板说 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
教育万能论代表人物:康德、华生、爱尔维修。教育无用论代表人物:高尔顿。
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个人本位论: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洛克、泰勒、约翰*霍尔、马利坦、赫钦斯、奈勒、马斯洛、萨特
社会本位论:荀子、柏拉图、康德、赫尔巴特、涂尔干、巴格莱、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
形式教育论代表人物:洛克、裴斯泰洛齐。实质教育论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
我国目前中小学的主要教学原则
思想性(教育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裴斯泰洛齐“知识与知识的应用”。
2、乌申斯基“空洞地毫无根据的真理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直观性原则
1、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
2、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指出直观性原则“看看、摸摸、听听、闻闻”。
3、乌申斯基指出了直观性原则的重要性。启发性原则
1、苏格拉底“产婆术”。
2、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4、第斯多惠“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循序渐进原则
1、《学记》“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2、朱熹“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3、夸美纽斯指出循序渐进的重要性。
4、乌申斯基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巩固性原则
1、孔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夸美纽斯“教与学的巩固性原则”。
3、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因材施教原则
1、朱熹“孔子施教,各因其材”。
2、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量力性原则
1、墨子“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
2、赞科夫以自己进行的小学教学改革实验和所做的理论阐述,充分证实了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可行性。
3、布鲁纳、罗素。
教育心理学常考人物及观点冯特——心理学之父、构造心理学派、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生理心理学原理》桑代克——教......
教师专业知识试题:精选知识点练习1.中学生学完英语单词后,教师要求他们课后立即背诵。这里教师所运用的记忆规律是( )。 A.多感官参与 B.学习程度适当C.复习方式的多样化 D.及......
1.1什么是教育、教育学、学校教育?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训、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
考点纲要绪 论第一节什么是教育学1、什么是教育学2、教育学研究的对象3、教育学的任务4、教育学与教育科学的区别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阶段2、各......
教师考编心理学教育学试题汇编(二)选择题 选择题: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A.中国 B.埃及C.希腊 D.罗马( B) 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