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编教育学考试大纲_教师考编之教育学知识

2020-02-27 教学试卷 下载本文

教师考编教育学考试大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师考编之教育学知识”。

考点纲要

绪 论

第一节什么是教育学

1、什么是教育学

2、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3、教育学的任务

4、教育学与教育科学的区别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阶段

2、各阶段的代表作、代表人物和主要理论及派别

第三节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1、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2、学习教育学的方法

第一章教育基本原理第一节教育概述

1、什么是教育:教育词义溯源;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联系;教育的含义

2、教育的产生:教育的起源论;学校教育的产生

3、教育的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性质和特征

第二节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

1、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政治对教育的决定作用;教育适应政治发展的途径

2、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对教育的决定作用;教育适应经济发展的途径

3、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作用;教育适应文化发展的途径

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第三节教育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关系

1、学生身心发展概述:身体与心理的发展内容与特征

2、学校教育在学生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遗传素质是学生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个人努力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心理条件;社会环境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外在条件;学校教育在学生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教育要适应

学生发展的阶段性,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选用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可塑性,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抓住学生身心发展在关键时期或关键方面的优势,及时地或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第二章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意义

1、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2、教育目的的重要性

第二节我国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1、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目的的内容和性质特征

2、教育目的的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制约性

第三节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渊源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人的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人的发展;人的片面发展是旧的劳动分工和阶级对立的产物;大工业生产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要求并提供了条件;资本主义制度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社会使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涵义;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四节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和全面发展教育

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表述

2、我国中学的教育任务

3、全面发展教育:各育的目标、内容

第三章教师与学生第一节教 师

1、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2、教师的社会地位

3、教师的作用

4、教师工作的特点

5、教师资格及素质要求

6、关于教师职业专业化问题

第二节学 生

1、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2、学生的年龄特征

3、当前学生存在的困扰问题

第三节师生关系

1、师生关系的涵义及具体表现

2、师生的沟通和互动:师生间的相互沟通;师生间的相互作用

3、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课 程

第一节课程的基本理论

1、课程的概念:课程的定义和类型

2、制约课程内容的各种因素: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社会的政治经济需要;社会文化传统及教育传统;儿童身心的发展;学校类型和制度;教育宗旨和培养目标

3、几种课程理论的评述:学科课程论;活动课程论;结构课程论;综合课程论

第二节现代课程的改革

1、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2、现代课程改革的趋势

第三节我国学校的课程

1、教学计划(与课程计划)

2、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

3、教科书

第五章教学过程 第一节教学的作用和任务

1、教学的概念:教学的定义及特点

2、教学的作用

3、现代教学的基本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发展学生的智能和个性;发展学生的体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奠定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第二节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理论的历史概述

2、我国探讨教学过程本质的几种观点

3、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和发展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和发展过程;教学过程又是学生的发展过程

第三节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辩证统一规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

2、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互作用的规律:学生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需要有一定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互作用

3、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辩证统一的规律:知识与智力相互促进,具有联系性;知识与智力又有差异性;知识与智力的统一

4、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的规律:教书育人相统一是一条教学客观规律;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第四节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直观性原则

4、启发性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

6、巩固性原则

7、因材施教原则

第六章教学的形式与方法第一节教学形式概述

1、班级上课

2、其他教学形式

第二节教学方法概述

1、讲授法:讲授法的概念、种类特点与技能技巧

2、其他教学方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参观法,讨论法

3、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的趋势;新的教学方法

第三节备 课

1、备课方式: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准备教具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4、正面教育、积极疏导

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2、备课程序:学期备课;单元课程;课时备课

第四节上 课

1、上课的意义

2、课的类型和结构

3、一节好课的标准:教学目的明确,完成任务好;教学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关键;教学方法适合,教师善“启”善“导”;上课组织得好,具有教学机智性;语言表达清晰,具有感染力;师生积极性高,配合默契

4、课堂教学常规

5、上课的技能:驾驭教学信息的技能;运用语言的技能;把握课堂反馈信息的技能;处理偶发事件的技能;控制情绪与教态的技能;板书和运用教具的技能

第五节学校指导

1、学习指导的意义

2、指导学生掌握常用学习方法:记忆法;阅读法;笔记法

3、指导学生抓好几个学习环节:计划、预习、听课、复习、作业

第七章学校德育过程

第一节学校德育过程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1、学校德育过程的基本特点

2、学校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学校德育过程的社会历史制约性;学校德育过程中知、情、行、意等心理要素发展的辩证统一性;学校德育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和交往的过程;学校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学校德育过程是多方面教育影响实行优化组合的过程;学校德育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第二节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1、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性与改革开放现实性相结合6、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7、教育影响的阶段性、连贯性

第八章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第一节学校德育的途径

思想政治课;其他各科教学;课外与校内活动;劳动与社会实践;共青团、少先队、学生、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的优化第二节

学校德育的方法

说服;榜样;锻炼;陶冶;自我修养以及评价

第三节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管理

1、更新德育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指导思想

2、建立和健全学校德育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3、做好学校德育计划和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4、加强德育专职工作队伍建设,提高素质和效能

第九章课外教育活动

第一节课外教育活动的特点和意义

1、课外教育活动的特点

2、课外教育活动的意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与健全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发展学生的开拓意识和创造才能,实现人才资源的早期发现与开发;指导学生正确进行职业定向

第二节课外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1、课外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政治教育活动;科技活动;文学艺术活动;文娱体育活动;公益劳动

2、课外教育活动的形式: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第三节课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和领导

1、开展课外教育活动应遵循的基本要求:要具有明确的政治思想性、方向性和教育目的性;要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形式灵活多样;充分依靠、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条件

2、课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和领导:要把课外教育活动纳入学校、班级总体教育计划之中;加强学校领导、教师和班主任的指导和辅导作用;为课外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时间、地点与其他物质条件;争取家庭、校外教育机构的支持与合作

第十章班主任工作第一节班主任工作概述

1、班主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2、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实施班级德育,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抓好班级智育,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督促体育卫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指导班级活动,促进学生的自立和自主;安排日常事务,处理偶发事件;统整教育力量,评定学生操行

3、班主任的修养

第二节班主任工作方法

1、教育和激励各类学生: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针对性地做好个别教育工作;有效地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开展班级活动,增强同学的了解和沟通;选拔和培养骨干,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确定奋斗目标,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开好主题班会,树立良好的班风

3、协调和统整教育影响:利用学校教育的各种因素;争取亲职教育的力量;调动社会教育力量

第三节班级组织及管理

1、班级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班级组织的结构;班级组织的功能

2、班级的管理目标和工作原则:班级管理的目标;班级管理工作原则

3、班级管理的基本环节

第十一章教育测评 第一节考试

1、高考与会考

2、标准化考试和非标准化考试

3、考试的条件和指标: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4、考试的命题:考试目标的确定;考试题型的确定;命题计划的制定;试卷题目的编制

5、考试成绩评定

第二节德育测量

1、德育测量的意义

2、德育测量的方法:定时考核法;问卷测量法;项目评分法;行为观测法;情境测验法;社会关系测量法

第三节教育评价的种类和原则

1、教育评价的种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2、教育评价的原则: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节教育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1、教育评价的标准

2、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总体要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方法;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3.教育评价的方法:绝对评价法、相对评价法与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分析评价法与综合判断法;评等法、评语法与写实法;综合评分法

第十二章 学校管理

第一节学校管理的意义和目标

1、学校管理的意义

2、学校管理的目标:学校管理目标的内容;落实学校管理目标的要求

第二节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以教学为中心的全面质量管理原则

3、工作责任制原则

4、民主管理原则

5、有效利用资源原则

第三节学校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1、学校管理制度:学校的领导体制;学校的组织机构;学校的规章制度

2、学校管理方法:行政方法;法规方法;思想教育方法;学术方法;经济方法;社会心理方法

第四节对学校领导管理人的要求

1、对学校行政领导管理人员的一般要求

2、中小学校长的任职条件和基本职责:校长任职的基本条件;校长的主要职责

第十三章教师的科研方法 第一节文献法和思辨法

1、文献法:教育文献的分类和搜集

2、思辨法:因果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结构—功能分析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法和综合法

3、教育论文的撰写:选题;定提纲;搜集资料;行文;修改与誊清

第二节教育调查法

1、教育调查的意义

2、教育调查的选题

3、教育调查计划与提纲的制订

4、常用的调查分方法:查阅有关资料;访问;开调查会;发问卷和调查表

5、教育调查报告的撰写

第三节教育实验法

1、教育实验概述

2、实验效度及实验控制

3、教育实验设计与实施: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轮组实验法

4、实验报告的撰写

第四节教育经验总结法

1、教育经验总结的意义

2、教育经验总结的种类

3、教育经验总结的步骤和方法

4、教育经验总结报告的撰写:教育经验总结报告的基本结构;撰写教育经验总结报告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题库

教师专业知识试题:精选知识点练习1.中学生学完英语单词后,教师要求他们课后立即背诵。这里教师所运用的记忆规律是( )。 A.多感官参与 B.学习程度适当C.复习方式的多样化 D.及......

教育学重点 (教师考编必备)

1.1什么是教育、教育学、学校教育?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训、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

教师考编心理学教育学试题

教师考编心理学教育学试题汇编(二)选择题 选择题: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A.中国 B.埃及C.希腊 D.罗马( B) 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试大纲

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试大纲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

考编 教育学(优秀)

1 18世纪法国著名的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A.《爱弥尔》2 ()提出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C.洛克批评幼儿教育机构“外国病”、“花......

《教师考编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教师考编教育学考试大纲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教师考编之教育学知识 教师 教育学 考试大纲 教师考编之教育学知识 教师 教育学 考试大纲
[教学试卷]相关推荐
[教学试卷]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