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 郝建萍_坐井观天罗美华
坐井观天 郝建萍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坐井观天罗美华”。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师:郝建萍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抓住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朗读感悟,了解他们对天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从中受到启发。
3、发挥想象,理解寓意。
4、分角色朗读对话,通过表演读,读出它们各自的语气。
重点:通过第2—7自然段,围绕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品读课文,读出青蛙和小鸟各自的语气。难点:了解动物们对天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理解寓意,懂得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教学方法:粗读到细读,层层体会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看图猜成语
2、引入话题:同样的天,它们看到的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一起去探个究竟。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理解题目中“观”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
二、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生词。(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老师先来检查检查上节课我们学的生字词)㈠通过猜谜的形式猜出“沿、际、信”,强调沿的第五笔。
㈡快速抢答说字“抬、还、答、错、娃”强调还和答是多音字,给娃换偏旁记忆,错的反义词。㈢检查词语,开火车的形式。(注意奖励)
2、初学课文
大家真的很棒,那么大家有信心学好这篇课文吗?(有)听,这是谁的叫声?(青蛙),那么听,这是谁的叫声(小鸟)
那么小鸟和青蛙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先来阅读它们见面时的第一次对话。㈠先自由读,找同学读 ㈡男女分角色读 ㈢带着动作、表情读
师:那么可爱的小鸟落在了哪里呢?(井沿上),青蛙蹲在哪里?(井里)
师:好了,我们来看黑板上这口井,我们先来观察,井的最下面叫做井底,井的最上面叫做井口,那么在井口的周围用石头砌成的石壁就叫做井沿,那么接下来我找同学来标出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师:非常棒,看辛苦的小鸟飞了一百多里,这一百多里足足要飞一天一夜呢,这么远的路,小鸟都飞到哪里了呢?它都看到什么了呢?下面请同学们一边欣赏画面一边用“小鸟飞过_____看到了______”来进行说话。(学生观看,练习说话)
小鸟飞过这么多的地方,看到这么多的事物,真好!那么你们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呢?(见多识广)
三、深入感悟。
师:这样一只见多识广的鸟,在井里的青蛙会相信他们?接下来,我们来看他们的第二次对话。注意变电,不同的标点语气表达不同。(学生练读,找学生读,分角色读,加上动作读)师:青蛙根本就没相信小鸟说的话,对于你来讲,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呢?(自以为是)师:青蛙怎么能这样呢,我们来看青蛙说的这句话(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比较)
师:唉,青蛙真是太自满了,任凭小鸟怎么说它都不停,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是呢,请阅读它们的第三次对话,注意:它们的表情,都笑了,它们的笑一样吗?它们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讨论:青蛙笑着对小鸟说心里怎么想的?小鸟笑着对青蛙说心里怎么想的?
师:可怜的井底之蛙呀,它眼里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我们来一起感受感受。学着老师的动作把注音本卷起来,看看你周边的一切,感觉怎样,看到了什么?
师:哦!青蛙眼前的世界太小了,看到的只是一部分,难怪它会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你们能不能想一想办法,让青蛙看见无边无际的天,真正感受这美丽的世界。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师:真棒!那么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大家课下认真的思考思考吧!好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下课!
广州车队广九组调研报告一、班组基本状况广九组现有职工51人,其中客运职工45人,列车乘警3人,检车乘务员4人。车班共有党员11人,团员12人。由于他们现有的职工主要由我段原有职工......
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新观念“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程那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教师的心田。这次的课程改革是一次......
让童心与习作齐飞——观摩课心得体会李建萍 2014年11月21日—22日,我有幸前往沧州参加了“2014年小学作文全国名师教学艺术观摩展示活动”。在此次活动中观摩了全国特级教师......
收获时节 收获收获-----2016国培脱产置换项目小学语文培训体会 荥阳一小 袁建萍 国培计划教师培训的学习期间,我认真观看了几位专家的精彩讲座,认真做好学习笔记,积极完成作业......
工作总结乡镇农技站是国家在基层的 事业单位,而农技推广又是县与村联系的纽带。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和全县农技干部一样,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政治觉悟和业务技能。加强上下级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