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基本概念培训_项目质量管理培训内容
质量管理基本概念培训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项目质量管理培训内容”。
一、质量管理基本概念(掌握)
1、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产品:是指“过程的结果”,产品的类型可分为服务、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
3、体系(系统):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4、管理: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管理的主要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5、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6、一般包括制订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7、质量策划: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8、质量控制: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9、质量保证: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10、质量改进: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11、全面质量管理(TQM):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全员、全过程、全企业、方法多种多样)
12、检验:通过观察和判断,必要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13、合格:满足要求
14、不合格(不符合):未满足要求
A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要求。B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要求。C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质量义务与权利
△ 动履行质量职责,预防为主,严把质量关;
△ 主动学习质量知识,掌握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 △ 主动了解质量信息,掌握质量变化趋势; △ 主动发现问题,组织质量改进,并确保改进效果; △ 主动优化流程、提高运作效率; △ 主动提升工作质量;、△ 主动沟通、协调; △ 开展质量工作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成本、效率。
△ 流程之间、工序之间为“供方”与“顾客”的关系,任何“供方”都应积极主动为其“顾客”提供必须的产品、服务或信息。△ 有权拒绝执行不合理的作业指令;
△ 有权要求各职能部门给予技术、资源等支持服务; △ 有权对无效配合、无效处理进行投诉; △ 有权获得本部门有关质量信息。 质量管理的天条(禁令)
△ 未经过设计评审的新产品不锝移交、批量生产。△ 未经评审合格的供应商、ODM/OEM厂商不得向其采购。△ 未经过物料确认的零部件不得投入使用。△ 未经检验的产品、零部件不得放行或使用。△ 不合格品未经批准不得放行。△ 不得相互扯皮推委。
△ 对“应知不知、知而不行、行而无效”造成的一切后果负责。△ 对未按要求执行或执行不力所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并承担相应的损失。
△ 即便没有明文规定,也将因质量意识淡薄、扯皮推委、未能有效履行应尽的质量义务而承担相应的责任。
任何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或一组活动可视为过程。为使组织有效运行,必须识别和管理许多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系统的识别和管理组织所使用的 质量管理涉及的范畴
△ 文件要求:质量手册、文件控制、质量记录的控制;
△ 管理职责:管理承诺、以客户为中心、质量方针、质量策划(质量目标、质量体系策划)、职责和权限和沟通(职责和权限、管理者代表、内部沟通)、管理评审;
△ 资源管理:资源的提供、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工作环境; △ 产品实现:产品实现的策划、与顾客有关的过程、设计和开发、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标识和可追溯、客户财产、产品防护)、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 测量、分析和改进:测量和监视(顾客满意、内部审核、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不合格的控制、改进(持续改进、纠正措施、预防措施)。
质量管理方法
△ 目标管理 △ 激励与约束机制 △ 教育(意识、方法)△ 系统管理 △ 流程管理 △ 过程管理 △ 信息管理 △ 改进项目管理 △ 技术状态管理 △ 标准化管理 不合格品控制
△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目的:对产品实现过程中发生的不合格品进行识别、标识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和交付。△ 不合格品:指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外协外购件、半成品或成品。△ 挑选使用:将批不合格物料中的合格品挑选出来使用,不合格品退货或报废的一种处理方式。
△ 让步接收:在不影响整机主要性能,而又生产急需的情况下,对批不合格物料采取让步许可使用的一种处理方式。
△ 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纠正措施,返工后的产品可作为合格品。
△ 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使用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修复措施,返修会影响或改变不合格产品的某些部分。
△ 批量不合格物料处理原则:不合格物料采购业务员应优先采取换货方式进行处理,尽量不办理让步接收,只有生产急需且无法及时组织新物料的前提下不影响产品使用性能、不会引起顾客投诉的方可提出让步接收。
△ 批量不合格物料处理流程,谁提出是否让步接收的申请→谁负责技术评估→谁负责质量风险评估→谁确定处理方式→谁审批? △ 批量不合格技术评估、质量风险评估。
△ 批量不合格物料处理方式包括:退货、报废、返工/返修、让步使用、挑选使用等。品质管理的意识
一、产品品质与制程品质的差异 1.产品品质与制程品质的差异
产品品质是什幺?
是指产品的机能、作用、寿命、形象。-产品完成后显示出来。
即产品的功用、使用法、使用期限、品牌信誉。制程品质是什幺?
是指产品生产的准备、制造、确认、管理。-产品制造中隐藏着的。
即工程标准、作业安全性、检验能力、品质意识。
2.品质管制系统简介 2.1 设计管制 * * * 检讨,制订产品制造中各个工程阶段应达到标准。鉴定样品,印证制造程序。评核制造工程变异大小。
2.2 进料管制 * * 鉴定材料,零件进厂是否维持合用的水准-不接受不良。
提供生产者(供应厂商)有关生产产品的品质情报,协助生产者改善管理。
2.3 制程管制(含最终检查)* 维持正常的生产力与检查能力
不制造不良也不流出不良。* 机会教育的实施-制程规定的稽核、检查结果的稽核。
2.4 成品管制(含出货管制)* * 产品机能测试、评比、报告与成本统计之回馈。客户使用时之服务、分析。
2.5 品管稽核 * 品管作业程序、品保系统、品质标准的检讨。* 品管方针,目标的管理。
3.作业中的品管责任 3.1 三不责位-作业意识 * * * 不接受不良:阻止不良延伸,扩散。不制造不良:预防不良发生。不流出不良:确认没有不良现象。
质量检验的培训
一.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
质量检验,对样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的诸如测量、检查、实验或度量,或者与标准样品进行比对,并将其结果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各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活动。
1.质量检验的方式
1)质量检验的方式按检验的数量、质量特性值以及检查方法的特征可有如下几种划分: a.全数检验:就是对待检产品批100%的逐一进行检验。全数检验存在如下一些缺点和局限性:
检验工作量大,周期长,成本高,占用的检验人员和设备多,难以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虽然投入了很大的检验力量,但由于受检个体多,往往导致每个受检个体检验标准降低,或检验项目减少,因此反而消弱检验工作的质量保证程度;检验的质量鉴别能力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差错难以完全避免,在全数检验中,这个问题往往更加突出,由于错检和漏检的客观存在,全数检查的结果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可靠;不能适用于破坏性的或检验费用昂贵、时间长的检验项目;对批量大,但出现不合格品不会引起严重后果的产品,全数检验在经济上得不偿失。
由于上述原因,在质量检验中,一般不采用全数检验的方式,全数检验常用于下列场合: 精度要求较高的产品和零部件;对后续工序影响较大的质量项目;质量不太稳定的工序;需要对不合格交验批进行100%重检及筛选的场合。
b.抽样检验:是按数理统计原理预先设计的抽样方案,从待检总体(一批产品、一个生产过程等)取得一个随机样本,对样本中每一个个体进行检验,获得选题特性值的样本统计值,并和相应标准比较,从而对总体质量作出判断(接受或拒受,受控或失控等)。由于抽样检验只检验总体中的一部分个体,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认为,全数检验的缺点或局限性恰恰是抽检检验的优点和长处。然而,抽样检验也有其固有的缺点。抽样检验的缺点主要反映在2个方面,一方面,在被判为的总体中会混杂一些不合格品,或反之;另一方面,抽检检验的结论是对整批产品而言,因此错判(如将合格批判为不合格批而拒收,将不合格批判为合格批面接收)造成的损失往往很大。虽然运用数量统原理精心设计抽样方案可以减少和控制错判风险,但不可能绝对避免。一般而言,抽检检验适用于全数检验不必要、不经济工无法实施的场合,应用非常广泛,一般企业生产中都是采用抽样检验。2)按检验的质量特性值特征划分:为计数检验和计量检验 计数检验适用于质量特性值为计点值或计件值的场合 计量检验适用于质量特性值为计量值的场合。3)按检验方法的特征划分
a.理化检验,是应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依靠量具、仪器及设备装置对受检物进行检验,理化检验通常测得检验项目的具体数据,精度高,人为误差小。理化检验是各种检验方式的主题,特别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理化检验的技术和装备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
b.感官检验,是依靠人的感官器官对质量特性或特征作出的评价和评判,如对产品的形状、颜色、气味、伤痕、污损、锈蚀和老化程度等,往往要靠人的感官器官来进行检查一评价。感官质量的判定基准不易用数值表达,在把感觉数量化及比较判断时也常受到人的自身“及个性及状态”的影响,因此,感官检验的结果往往依赖于检验人员的经验,并有很大的波动性,虽然如此,但由于目前理化检验技术发展的局限性以及质量检验问题的多样性,感觉检验在某些场合仍然是质量检验方式的一种选择或补充。2.质量检验的基本类型
实际的企业生产活动中质量检验可分3种类型,即来料检验(Incoming Quality Control,IQC),工序检验(In Proce Quality Control,IPQC或PQC)和成品检验(Out going Quality Control,OQC)
a.来料检验,是对外购物料的质量验证,即对采购的原材料,辅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套件等入库前的接收检验。
b.工序检验,目的是在加工过程中防止出现大批不合格品,避免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工序检验不仅要检验在制品是否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还要检定影响质量的主要工序因素(5M1E),以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正常的受控状态。工序检验的意义并不是单纯剔除不合格品,还是在工序质量控制乃至质量改进中的作用。
b.1首件检验,是指每个生产班次刚开始加工的第一个工件,或加工过程中因的换人、换料、换活以及换工装、调整设备等改变工序条件后加工的第一个工件。对于大批量生产,“首件”往往是指一定数量的样品。首件检验的制度是一项尽早发现问题,防止系统性质量因素导致产品成批报废的有效措施。采用“三检制”的办法,即先由操作者自检,再由班组长或下道工序操作人员复检,最后由检验员专检。
b.2巡回检验,要求检验人员在生产现场对制造工序进行巡回质量检验。检验人员应按检验指导书规定的检验频次和数量进行,并做好记录。
b.3末件检验,是指主要靠模具、工装保证质量的零部件加工场合,当批量加工完成后,对最后加工的一件或几件进行检查验证的活动。末件检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下批生产做好生产技术准备,保证下批生产时能有较好的生产技术状态。
c.成品检验,是全面考核半成品工成品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规范标准的重要手段。由于是供方验证产品是否符合顾客要求的最后一次机会,所以是质量保证活动的重要内容。
二、质量检验规程
1.质量检验规程的内容
编制合格的质量检验规程,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产品名称、规格、型号;计量单位、批次大小;总体抽样方案;检验项目;分抽样方案;检验方法、步骤、示意图;检测设备、仪器、仪表;合格状态描述;不合格状态描述;合格判定依据或不合格判定依据(量化)总体合格判定依据或不合格判定依据或允收水准;编制审批栏。
2.质量检验文件
根据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以及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质量检验的实施要求形成文件,有关检验要求应在文件中详细规定:
检验项目;抽样方案及数量(包括取样方法);检验方法(测量位置、测量方法及测量设备和仪器);检验环境;检验器具;检验数据的处理;结果的评定;检验后的处理。3.编制质量检验报表
是记录检验结果的一种格式清晰、明了、详实的检验报表,对企业的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4.质量检验标准
一个完整的质量检验规程,检验标准是不可或缺的。检验标准,载于检验文件,用于规定及指导检验作业的执行,以便在繁杂的检验作业中,不易招致遗漏及处理上的混乱。分企业内部使用和来自企业自问验收用。
三质量检验的实际操作
1.制程检验管理程序
一般包括规划、实施、不合格的处理以及质量分析等内容。1)规划,新产品制程;就在制程中适当定点实施检验;制程中的检验就依据产品的特性;使用管理图表;强调工艺标准 2)实施
A每日首件产品须经检验人员检验合格后才能继续生产,B制造单位的作业人员依据检验规范要求执行检验工作
C制程检验人员使用最新版本的质量文件、检验规范等执行检验与测试工作
D制程检验人员或班组长依规定频率检查作业人员的使用材料、作业方法、机器设备、工装夹具及测试设备(5M1E)是否符合生产和检验规范的要求,同事抽检在制品以随时了解质量状况,适时发现问题,做好防治不良作业
E使用图表等以点线的变动监视产品及制程的善,并提供调查问题与解决对策有用信息。3)不合格的处理
A作业人员或制程检验员发现产品不合格时,要求予以区分或隔离生产线
B当发现属制程不良,即重复不良或5M1E生产条件失控时,应立即反馈,并通知生产线改善。
C若为制程本身或材料问题,必须采取措施以防止事件的再发生,立即发现生产异常单给相关责任单位要求在取其内处理完毕
D当制程变异对产品质量有不良影响时,经确认后,立即停止生产并采取相应措施,待问题解决并经相关部门确认后恢复生产。2.成品检验管理程序
包括入库检验和出库检验2道程序
1)入库检验
A核对待检品,制造部门要对待检品进行报检,OQC核对报检单与待检品的型号、数量等是否符合检验规范要求
B检验准备,根据单的型号民,使用相应的检验规范,准备必要的设备与测试程序 C执行检验,根据检验规范要求的批进行抽检 D允收批处理,OQC依照检验规范检查允收后,在该批粘贴经OQC签名的允收标签,并填写检验报告,交车间办理入库手续。E拒收处理
E1.OQC依检验规范检验后,检验批为不合格水准时,即拒收该批,并粘贴经OQC签名的不合格标签。
E2.OQC对该拒收批填写OQC返工通知单和成品检验报告,传递给制造部门。E3.制造部门初步分析不良原因,若为可控因素,应立即改善,或非可控因素,转交工艺或研发部门分析,并由责任部门指定改善方案。
E4.责任单位填妥返工通知单后传递给OQC,经OQC确认改善对策有效后,制造部门方可进行返工返修。2)出货检验
按公司规定,库存半年上的产品出货前需要仓库报检,合格后方可出货。
四不合格品处理
不合格品,是指产品未满足规定的要求。不合格品管理就是要规范不合格品能由责权单位迅速加以管制,防止不良品流出,确保出货产品质量符合客户的要求。1.不合格品签定 2.不合格品标识 3.不合格品隔离
拒收处理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4.5.不合格品的统计
质量管理培训 目录• • • •一、质量意识的概念。二、提高质量意识的重要性。三、实际案质量意识的概念•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 质量意识: 员工对质量和......
秦皇岛质量管理培训报告本次参加的培训主题全称为《现代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培训班》大体包括两大部分内容:1、医疗质量管理大队概念与架构核心内容国家颁布的《医疗质量管......
6S培训内容9月2日班前会对6S管理知识手册中的第一章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学习的方法是宣读及讨论,学习的内容如下:6S的含义、目的、推行“6S”的意义。6S是指在工作现场对材料、设......
质量管理培训考试题一、是非题(每题3分,对的划√,错的划Ⅹ)1、SSOP的中文意思为优良操作规范。()2、GMP的中文意思为卫生标准操作规范。()3、在食品加工车间内生产操作人员可以将直......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质量管理培训心得体会,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