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违法行为分别裁量合并处罚案_分别裁量合并处罚
多种违法行为分别裁量合并处罚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分别裁量合并处罚”。
多种违法行为分别裁量合并处罚案
案情
某涂料公司持有《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等有效证件,某市安全监管局执法人员在执法检查时发现该公司有如下行为:
一、生产三车间有固化剂分装场所及设备,现场有刚分装好的危险化学品7110甲聚氨酯固化剂成品,仓促内存放大量贴有该公司标签的7110甲聚氨酯固化剂成品,同时还发现该涂料公司自去年以来擅自经营7110甲聚氨酯固化剂成品的单句;
二、材料仓与厂区正门围墙之间通道处,搭建了一个面积约为80平方米的仓库,仓库与材料仓相通,搭建仓库内储存有丁酮、四甲苯、醇酸树脂等危险化学品原料;
三、危险化学品原料储存混乱,车库(棚)内储存有危险化学品醇酸树脂。
经查证,该涂料公司存在三种违法行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分装及销售危险化学品7110甲聚氨酯固化剂,违法所得达8万元;在未经安全监管部门审查批准的情况下,擅自扩建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危险化学品储存混乱,未将危险化学品储存在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仓库内。
鉴于该案案情相对较复杂,涉案公司是一家证件齐全、具有合法生产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且案件涉及到三种违法行为,为依法作出适当处罚,某市安全监管局执法人员对案情作了如下梳理:
一、擅自分装及销售危险化学品7110甲聚氨酯固化剂的行为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八十四条,参照《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应给予责令停止经营危险化学品7110甲聚氨酯固化剂,没收违法所得,并处8万元罚款(自由裁量标准:违法所得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没收违法所得,单处或并处8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的行政处罚;
二、擅自扩建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的行为违反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一条的规定,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五十七条,参照《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应给予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罚款(自由裁量标准: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的罚款)的行政处罚;
三、未将危险化学品储存在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仓库内的行为违反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六十一条,参照《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应责令限期改正,处4万元罚款(自由裁量标准:未将3种以上危险化学品储存在专用仓库内,处4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最后,某市安全监管局对该公司的三种违法行为分别裁量,合并出发,作出如下行政处罚:
一、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二、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8万元,并处15万元的罚款,合计23万元。 分歧
在办理本案的过程中,一些执法人员对于合并处罚提出了不同的理解,尤其是对罚款的合并处罚存在分歧,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
第一种方法:在有两种以上需罚款的违法行为时分别裁量后,在两种以上罚款中选择执行一种数额较大的罚款;
第二种方法:合并处罚是在两种以上违法行为分别裁量后所罚金额之和;
第三种方法:合并处罚不作简单相加,而是再次裁量,其罚款金额应在各单项罚额中最高单项罚款额以上,各单项罚款额之和以下的幅度内给予处罚。 评析
何必处罚类似于刑事法律理论和实践中的“数罪并罚”。类比“数罪并罚”的概念,所谓合并处罚是指一个行政相对人(组织或个人)在某一个行政法律关系中,存在两种以上应当受到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对其违法行为分别裁量后,按照法定的原则,决定应给予何种、何程度的行政处罚的适用制度。参照“数罪并罚”的做法,在安全生产行政处罚实践中,合并处罚应把握以下3个原则:
一、吸收原则。即将两种以上应当处罚的违法行为分别定性裁量,然后选择相同罚种中最种的一种罚项执行处罚,其余较轻的罚项被吸收而不予执行。适用吸收并罚的情况主要是行为罚。所谓行为罚(又称能力罚),是指行政机关限制或剥夺违法行为人特定的行为能力的特裁形式。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行为罚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责令改正、责令限期改正、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停止建设、责令停止施工、暂扣或者吊销有关许可证、暂停或者撤销有关执业资格、岗位证书等。本案对于三种违法行为的行为罚中既有较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又有稍次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责令限期改正。因此依据吸收原则,只需执行停产停业整顿,其它两种处罚被吸收而不需执行。
二、限制加重原则。该原则仅限于财产罚中的罚款处罚。所谓财产罚,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或法定组织依法对违法行为人给予的剥夺财产权的处罚形式。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财产罚主要包括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在实际操作中应依照上述的第三种方法,即“在对数种违法行为分别采取罚款的行政处罚时,其罚款金额应在各单项罚额中最高单项罚款额以上、各单项罚款额和以下的幅度内给予处罚”。本案对于三种违法行为的罚款金额分别为:8万、5万、4万,给予行政相对人15万的罚款符合限制加重原则。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第一种方法容易造成有两种以上的违法行为的处罚金额与只有一种违法行为的处罚金额相近,显然有失公平;同时,仅以最重的处罚定论,使得同时还存在其他同等或较轻违法行为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客观上无异于鼓励行为人多违法。
第二种方法采取简单相加的方法对违法行为人进行处罚,可能产生处罚金额偏大,而违法行为人并不具备应当接受较大金额处罚的违法事实,这就违背了处罚与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有失公正,同时,在实践中也很难执行。
第三种方法(限制加重原则)综合考虑了违法行为人的多种情形和情节,对违法行为人的数种违法行为分别量罚,然后按照限制加重的原则,在各单项罚额中最高单项罚款额以上、各单项罚款额之和以下的幅度内确定具体的罚款额,这样的合并处罚不仅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也能体现自由裁量的公正、合理,违法行为人也易于接受。
三、并科原则。即在数种违法行为需给予不同罚种的行政处罚(既不能吸收,又不能限制加重)时,分别裁量后,并列给予行政处罚。本案中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既不能和其他罚项相互吸收,又不能限制加重,因此作为一种并科处罚。
综上所述,本案中某市安全监管局对某涂料公司三种违法行为作出的行政处罚符合合并处罚的基本原则。 启示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15号令)第52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触犯不同的法律规定,有两个以上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定,分别裁量,合并处罚。”《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适用规定(试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31号令)第10条也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违反不同的法律规定,或者违反同一条款的不同违法情形,有两个以上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应当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定或者同一法律条款规定的不同违法情形,分别裁量,合并处罚。“目前,由于法律、法规、规章未对行政处罚的“分别裁量,合并处罚”作出明确的规定,安全生产执法监察人员在工作中对上述规定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在实际适用中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本案例通过对案情的梳理,根据法学原理,参考刑事司法实践,对什么是合并处罚、合并处罚的原则和正确适用作了有益探讨。
浅谈对多种违法行为的合并处罚在质监行政执法中,经常会遇到在一个案子中行政相对人存在多种违法行为的情况。多种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大,若是简单的择一重罚,而不合并处......
违法建设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羁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规范城乡规划行政处罚裁量权的指导意见》解读王达 广州大学公法研究中心违法建设行为,是指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一、《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四十二条的行政处罚裁量......
河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建设系统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为办法(试行)》的通知(冀建法〔2009〕49号)各设区市建设局、城乡规划局、城管(公用)局、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住房公......
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于1990年08月25日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14号公布,根据2015年8月2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修订。目 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