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人才高地 夯实发展资本(论文)_民间资本的发展论文
构筑人才高地 夯实发展资本(论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民间资本的发展论文”。
构筑人才高地
夯实发展资本
——关于人才队伍建设的一点体会
**日报社
跨入新世纪门槛,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方位竞争与挑战的世界。就县市报而言,既要面对同城媒体的肉搏式挑战,又要面对省市强势媒体的渗透式挑战,还要面对新兴媒体的颠覆式挑战,我们的竞争对手正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应对挑战,提升报业的竞争力,最关键的还是靠人才。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谁拥有更多更好的人才,谁就能在挑战与竞争中赢得主动;反之,谁失去人才,谁就会失去一切。因此,如何从自身实际出发,抓紧做好人才开发与建设,构筑人才高地,夯实发展的资本,走“人才强社”之路,这是县市报必须思考和解决的课题。对此,我们《**日报》也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更新观念,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新理念
人才是人力资源中具有较高学识和总体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取得突出实绩的群体,它是事业发展的关键。报纸已进入到品牌竞争的时代,品牌报纸需要名记者、名编辑支撑;搞好经营管理,增强经济实力,需要经营管理人才。以人为本,人才制胜,建立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拥有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已经成为县市报应对媒体竞争的基础和利器。
当今,县市报正处在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各家报社都在抢抓机遇,抢占时代潮头,抢抓人才资源开发。但是总得来说,县市报人才资源相对不足,人才结构和层次还不合理,还不能适应竞争的需要,表现为一般采编人员多,名编辑、名记者少,编稿子的人多,会经营的人少,一般经营的人有,但是懂得市场规律的人缺乏,复合型的人才缺乏。从我们**日报的情况看,随着报社的不断发展壮大,人才队伍已经跟不上事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在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45人中,新闻高级职称的只有1人,新闻中级职称的也仅有6人,其他的都是初级的或还未获得职称的。近年虽然新录用了一批本科以上毕业生,但由于从事新闻工作时间较短,缺少实践经验。经营人才尤其缺乏,多年来,由于找不到合适人选,广告部主任一职很长时间只能由副总编辑兼任,直到今年,这一问题才初步得到解决。
因此,县市报要加快更新观念,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到突出的位置来抓,坚持以人才为本,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战略是第一战略的观念,积极开创队伍建设的新局面。一方面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人力资源的培训教育,提高其工作技能和工作水平,使现有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人才资源。近年来,我们《**日报》不拘一格,广开门路、渠道引进人才,我们抓住少数县市报关停、人员出现富余这一契机,大胆吸收引进具有采编、管理经验的人员到本报工作。并通过公开招考的形式招聘了新闻、中文专业本科以上的毕业生。在引进人才的同时,针对报社自身实际,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抓教育、抓培训,激发员工岗位成才的热情,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狠抓关键,建立促进人才活力迸发的新机制
人才工作的活力取决于机制。县市报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遵循人力资源开发规律,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为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一要建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全面打开员工的入口关、出口关,实行人才合理流动。切实做到“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近年来,我们《**日报》积极探索用人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强化岗位管理,实行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普通职工双向选择、末位淘汰等制度,做到“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通过在晚报上发布招聘信息,在全国范围公开招聘人才,仅去年和今年就在100多名大学毕业生中通过笔试和面试择优录用了13人。报社人员有进有出,个别平时工作表现不好的人失去了工作岗位。一批年轻人挑起了大梁,成为报社的骨干力量。
二要建立收入与贡献挂钩的激励机制。要以业绩论英雄,按贡献取报酬,真正使一流的人才、一流的贡献获得一流的报酬,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推行绩效挂勾的考评体系,坚持每日评报制度,对工作量、业绩进行打分,每天评出“四好作品”,即当日好稿、好版面、好标题、好照片。对当日报纸中策划得较好、社会反响良好作品的进行肯定,并给予奖励,对在各级各类优秀作品评比中获奖的作品给予重奖。最近,我们又制定了采编新秀、采编能手的评选制度,每月分别在从事采编工作未满两年和超过两年的人员中评选采编新秀和采编能手,并给予奖励,对获得年度采编新秀、采编能手的人员在提拔、晋级、转入正式编制中优先予以考虑。由于某种原因,报社非事业编制人员和事业编制在收入上有一定的差距,这是体制造成的,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积极向上争取,通过有关程序解决优秀人才的事业编制问题,进而提高他们的经济待遇。近年来,由于人员调动和退休等原因,报社事业编制有了空缺,我们计划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事业编制进行公开招考,去年有2名优秀人才进入事业编制,收入待遇有了较大提高。
三要完善加强人才的培养机制。现代社会中知识与技术的更新都在不断加速,新闻工作的特点恰恰要求其从业者与科学文化知识的最新发展保持同步,这便使继续教育越来越显得重要。近年来,我们《**日报》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鼓励职工“终身学习”,并出台了《关于鼓励职工参加继续教育的规定》,鼓励员工参加学历教育。目前,在采编人员中,达到本科学历的已达到95%以上。我社还每年组织采编人员学习两本业务书籍,并组织考试;不定期举办各类业务讲座,邀请专家老师作辅导讲课;抽调业务骨干到有关学校或单位脱产进修、研修,开展“以老带新”,传、帮、带活动,让年轻人尽快成才。我们还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做到人职匹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给优秀人才以施展才能的舞台。一位原在采编岗位的副主任公关能力强,有一定的管理经验,今年下半年我们把他放到广告部主任的位置上,让他发挥自身的特长,上任伊始,广告部工作就有了不少起色。
三、深化改革,建立促进引才聚才的新环境
环境是吸引人才、造就人才、充分发挥人才能量的客观条件。人才的竞争,也是环境的竞争。因此,县市报要千方百计改善人才发展环境,真正体现出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艺,用深厚的感情和实际行动来吸引、凝聚人才。
一要营造良好的人才创业环境。大力创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用人环境,创造干事有舞台的工作环境,对他们的工作要给予关心支持。我们的一位摄影记者是从一家大企业引进的,业务能力强,工作兢兢业业,除了保证本报图片新闻需要外,每年都能在各级新闻媒体上刊发大量新闻图片,连续两年获得**市市外发新闻状元,为了激发他的工作热情,对他提出的改善摄影器材的要求,我们都尽可能满足,两年中,仅摄影器材就投资了10多万元。
二要真心诚意关心爱护人才。要了解、理解他们的愿望,努力为他们实现愿望和要求创造条件,并在生活上给予适当照顾。近年来,我们《**日报》出台了一系列引才、聚才的优惠政策,凡是引进的人才如举家迁居**市的,暂时没有住房的,报社给予租房补贴。每年,优秀人才还可免费参加单位组织的健康体检。我们还积极与有关部门协商,为优秀人才购买经济适用房提供便利。爱护人才还体现在对待人才“跳槽”的问题上,我们的态度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才来我们欢迎,人才走,我们也能理解,并给予方便,该给的待遇照常给,不会克扣。
三是坚持标准,严格管理。年轻人的可塑性很强,要想一个人才成长起来,没有培养、教育和管理是万万不行的。世界上没有天然生长的人才。现在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对人才只注重使用,不太注重培养和管理。有些人才苗子很不错,开始趋势很好,可由于忽视管理,放松培养,慢慢变得不够理想,最后终于未能成为人才。近年来,我们对队伍中涌现出来的好苗子,总是满腔热情地去关心和栽培。在政治、思想、业务、作风等各个方面,缺什么我们就给他补什么;有了毛病及时指出,决不护短;有了成绩热情鼓励,发扬光大;做到工作上高标准,纪律上严要求。近两年,先后有5位同志得到提拔任用,其中有2名同志走上了报社领导岗位。
总体来讲,我社的人才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今后还要结合开展思想作风建设,把人才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做到“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建立一套人才发现、培养、奖励的机制,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进而提升队伍的整体形象,真正形成人才高地,为报社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雄厚的人才资本。
上海构筑国际人才高地对策研究 _蔡哲人 一、国际人才资源高地的指标体系“国际人才高地”不能顾名思义地理解为 “国际人才的高地”,而指的是 “国际的人才资源高地”,即以人......
着力构筑“精神高地”,提升发展“精气神”贵州省第十一届党代会已经顺利闭幕,然而,栗战书书记题为《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 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
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加快发展实现新跨域----遵义县实施人才培养工程构筑人才新高地材料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富民强县,人才为先。在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中,近年来,遵义县深入贯彻......
构建人才高地之势 夯实科学发展之基中共靖江市委组织部近年来,我市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最具潜力、最可持续、最可依靠的发展资源,......
构筑道德高地,建设精神家园最近,浙江卫视在转播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后播放的第一个广告“最美浙江人”让人印象深刻:世界上什么最美?杭州人说,孙杨、叶诗文最美;衢州人说,教师陈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