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_当代文学史上复习资料
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当代文学史上复习资料”。
朦胧诗: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一个现代主义诗歌群落。朦胧诗呈现的是怀疑、反叛、个性自由精神和崭新的理想主义的光辉,它显示的是新时期中国人的心灵的苏醒,也是对“五四”新诗的现代传统精神的承继和张扬。在艺术上,选择瞬间闪现的意象和充满隐喻变形的语言构成整体象征,使诗对情绪内涵的表达获得一个充满张力的空间和载体。(以长达十年的“*”*为背景,它的诗情凝聚着对于当代社会灾难的严峻反思和批判精神。它的出现宣告了受限定的艺术规范从此被冲破,揭开了多元的个人化抒情的序曲。)代表诗人有舒婷、顾城、北岛、江河、杨炼等。
特点 1. 自我形象的主体性特征:诗人们崇尚人的价值、人的意志和应享有的一切权力,认为诗人首先是人,“人”是一个会思考、怀疑、有七情六欲的“自我”,“表现自我”成为他们共同遵循的诗学主张。他们固有的信仰失落过,也曾一度产生过彷徨和迷惘,但他们没有绝望和沉沦,而是开始了更执著的探索和寻找,并且确立了新的理想。他们所具有的历史意识、民族忧患意识、怀疑意识和现实批判意识,都奠基于一种新的理想之上,带有强烈的自我主体意识,这是一个诗人能自觉融入历史和社会中去的产物。他们正是在充分个体性的前提下,才与历史和社会相融为一体的,因而,他们诗中的“自我”,既是“个人”,又是具有充分主体性的社会个体。
2. 独特的意象艺术:朦胧诗表现自我的主体性诗学,必然要与传统直白的协作方式不同,他们更加关注透过自我折射的心理现实,从而形成自然与人、主体与客体融合为一的意象艺术。大量运用象征、通感、抽象与具象的搭配等手法,使意象蕴含丰富。☆“新诗潮”标志的自办刊物——1978年12月北岛、芒克等主编刊印民间刊物《今天》,作为朦胧诗群最初的半公开亮相。1979年3月,《诗刊》发表了北岛的《回答》,标志着朦胧诗由地下正式走上诗坛,从而形成了强烈的艺术冲击波。
.寻根文学: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其突出特点是理论与创作并行,主要内容是包括文化守成和文化反思两个方面,整个寻根文学思潮中担任主要角色的是知青作家。代表作家作品有阿城《棋王》、韩少功《爸爸爸》王安忆的《小鲍庄》
寻根小说特点(1)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2)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3)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
寻根文学的历史意义
首先,它打破了当代文学此前各种思潮所体现出的单一的政治视角,而生成了更为开阔的文化视野。其次,“„寻根文学”的创作实践,打破了现实主义独尊的格局。总体精神上表现出浪漫主义倾向,但其艺术取向却是多元的,“寻根小说”在糅合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多种表现手法。
对寻根文学的评价
“文化寻根”在倡导之初得到热烈欢迎的同时,也受到诘难和批评。批评者担忧它的“回归”倾向会导致对传统文化不加批判的复古,取材上的偏颇可能导致对现实的漠视。事实上这种批评有其合理性,有些贵远残近、向虚背实的作品多少表现出猎奇的趣昧。其实,“寻根文学”也表现出现代人的文化困惑及因困惑而引发的焦躁心态。虽然它企图借助传统来解答现代人的文化困惑,但它并没有弄清楚传统就是流动的现实,就是过去与现实的不断融合,仅
仅沉迷在古老的传统中,很难对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做出有力的回应。
“改革文学”是当代文坛上反映改革风云、描绘改革开放年代从体制变革到普通人生活与情感、思想与心理变革壮丽图景的文学。它兴起于70年代末,在80年代前半期盛极一时。改革开放的时代为它的兴起提供了现实的基础,作家感应时代、呼唤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则直接催生了“改革文学”。
思想艺术特点: 1.“改革文学”真实地反映了历史的变革在神州大地上引起的回响,多层面、多角度地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壮丽画面。2.在“改革文学”中,作家在写出改革的必然性的同时,也有力地揭示了这样的真实:改革是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精神世界都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事件。3.“改革文学”的作家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改革家形象,给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新的艺术形象。4.“改革文学”常常在广阔的社会生活背景下描写改革的进程,这样既反映了当代生活的巨变,又开掘出当代生活与历史的深刻联系。“改革文学”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有些“改革文学”作品是急就章,难免有粗陋之笔。《沉重的翅膀》中的过多议论,《新星》中流露出的“清官意识”,都曾经受到过评论界的批评。
双百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指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该方针是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目的的,是人民内部的自由在文艺工作和科研工作领域的表现,文艺工作者在为工农兵服务的前提下,可以运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来创作。在该方针的鼓舞下,文艺理论批评和文学创作逐步活跃起来
.新写实小说: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新写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有池莉《烦恼人生》、方方《桃花灿烂》、刘震云《一地鸡毛》
三崛起新时期诗坛的争鸣空前活跃从1979年《星星》复刊号发表公刘的《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开始围绕着以“朦胧诗”为代表的新诗潮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朦胧诗”本身的评价第二阶段是关于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等三篇文章的争论这三篇文章即“三个崛起”它们都是支持朦胧诗的。
新历史小说:1987年前后,对“历史题材”的关注成为文坛的一个新的热点。这些作品以对传统历史的3重新述说和新鲜的叙述视角与手法而区别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历史小说”。小说的作者以转型后的先锋派作家和致力于拓展题材的新写实小说家们为主,其创作的最大特征是不再把自己的小说作为演绎“官方历史”的工具,而是从各个角度对史有实录或乏人问津的往事做出种种设想,表现出解构历史的强烈愿望及以现代哲学思想认识历史的新观念。这种重新审视历史的思想方法,被称为是“新历史主义”,体现这种思想的作品被称为“新历史
小说”
三突出三突出也是江青一伙在对社会主义文学批判时对“样板戏”“创作经验”的总结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帮派“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思想之一。它最早出现于《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一文。它的内容是“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新历史主义小说
年代末出现的文学思潮;莫言的《红高粱》被认为是新历史主义的“开山之作”;其他主要作家作品有黎汝清的《皖南事变》、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等;新历史主义在真实观、历史观和艺术观上都带有明显的反传统色彩,追求对题材的抽象和超越,把题材、人物、事件仅仅当作一种背景,主要表现主观体验和人物心灵,拓展了作品的思想容量。
新历史小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逐渐走向低谷的时候,作家将目光转向历史,受新历史主义思潮影响产生一种新的创作思潮,新历史主义小说。首先,作家将历史当作意念中的历史,按自己的理解篡改历史,做元历史思考;其次,否定历史的客观真是性,充分发挥想象之能事以虚构故事,历史变成一个标志一个符号,一个作家虚构故事的借口;再次,受新历史主义启发,主体认识能力的有限性、相对性和片面性有清醒的认识。代表作有陈忠实《白鹿原》,莫言红高粱系列
分析茹志鹃《百合花》的的思想主题及其艺术特色。
思想主题《百合花》通过对人民战争广阔背景下前沿包扎所里通讯员和新媳妇这两个平凡人物精心的描绘从一个侧面热情地讴歌了子弟兵对人民的忠诚和人民对子弟兵的热爱表现了军民团结一体、生死与共的思想主题。
艺术特色①构思新颖独特选取生活激流中的一片微澜-----通过一床绣有百合花的被子的故事表现了拥军爱民的重大主题②语言精练、流畅、委婉而饱含情感同时运用第一人称叙事表现出浓浓的抒情味③全篇结构严密层次清晰自然而巧妙地安排了一系列前后呼应的细节充分表现了人物风貌④擅长于针脚细密的心理描写。通过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在借被子过程中引起的细微、隐蔽的感情波澜层层揭开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之美。
一·名词解释: 山药蛋派:“山药蛋派”也就是山西作家群,指的是活跃于五十.六十年代文坛的以赵树理等为代表的山西籍小说家群体,这批小说家以《人民文学》.《火花》为阵地,继承《......
1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作者王蒙在理想主义的陶醉中敏锐而朦胧地感受到一种潜藏在社会心脏部分的不和谐性。 一篇旨在揭露和批判社会主义条件下官僚主义作风的小说。刘世......
当代文学史一、填空题1.1949年7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至今的中国文学。2.《相信未来》的作者是食指 3.《一代人》的作者是顾城4."黑夜给了我......
外国文学复习资料★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l899~1961),美国小说家。中学毕业后做新闻记者 工作。代表作有《太阳照样升起》The Sun Also Rises (1926),《永别了,......
简明中国文学史1.、文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与生命本真密切关联。2、文学的根本价值在于它是人类求证其自由本质、创造其自身生活的一种特殊方式。3、现代的考古研究证明中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