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的医院感染管理_产房医院感染管理
产房的医院感染管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产房医院感染管理”。
产房感染管理
一、产房基本要求
产房周围环境必须清洁、无污染源,与母婴室和新儿室相邻,相对独立。
每日接生前必须湿式清扫,全部物体表面,如门、窗、桌、椅、产床、新生儿抢救台、无影灯、新生儿磅称,遇污染用含氯消毒剂(500mg/L)擦拭。
空气保洁,注意通风,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二次或用紫外线循环风消毒机消毒。每月做一次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表面的环境卫生学监测,毎季度做一次消毒剂的微生物学监测。
二、产房布局要求
布局合理,严格划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标志明确。•限制区:正常分娩室、隔离分娩室、无菌物品存放间、刷手间; •半限制区:待产室、隔离待产室、器械室、办公室;
•非限制区内设置更衣室、产妇接待区、污物间、卫生间、车辆转换处。
三、产房基本设置要求
分娩室最多设两张产床,每张产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6平方米;
室内配备动态空气消毒装置;
墙壁、天花板、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便于清洁和消毒;
四、刷手间要求
•水龙头采用非接触开关(脚踏式、肘式、感应式)•手刷、擦手毛巾一人一用一灭菌; •操作前按照外科手消毒方法进行;
•刷手间要与分娩室相隔,不要穿越太长走廊。
五、做好标准预防与消毒隔离
对患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应隔离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用使用物品单独固定,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 • 接产完房间严格终末消毒。
• 产房每周有卫生日,要求达到环境整洁,无污染源,无卫生死角,空气新鲜。
六、医疗废物处理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医疗垃圾管理要求
对患有或疑是传染病产妇的胎盘按医疗废弃物处置
七、温馨提示
•非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分娩室。
•工作人员进入分娩室要求衣帽整洁,穿专用的工作服及专用鞋,外出需更换。专用鞋每周刷洗消毒两次,刷洗后用含有效氯300-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若专用鞋被分泌物、排泄物、血液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产妇使用的拖鞋每人用后要刷洗消毒。
产房的医院感染管理
妇产科
李春丽
在医院环境中,由于病原微生物相对集中,各种医疗新技术的开展,大量抗生素的应用等,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因素增多,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年来,医院感染爆发事件频频发生,已成为影响病人安全,医疗质量和增加医疗费用的重要原因,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也使医院感染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现将产房的医院感染简述如下:
一、建立二级监控体系
在医院感染科的领导下,建立职责明确的二级护理管理体系。一级管理:病区护士长和兼职护士;二级管理:医院感染科的负责人,护理部主任,负责评估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性,及时发现、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二、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
与产房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制度,清洁卫生制度,消毒灭菌制度,隔离制度,消毒灭菌效果检测制度,参观制度,感染管理报告制度等。
三、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
1、产房的环境
1)产房周围必须清洁无污染源,与母婴室和新生儿室相邻,相对独立。2)布局合理,严格划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标志明确。
限制区:正常分娩室、隔离分娩室、无菌物品存放间、刷手间,各类浸泡桶区; 半限制区:待产室、隔离待产室、器械室、办公室;
非限制区内设置更衣室、产妇接待区、污物间、卫生间、车辆转换处。做到区域物品放置有序,洁污分开,强化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意识。
3)分娩室最多设两张产床,每张产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6平方米,室内配备动态空气消毒装置,墙壁、天花板,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与消毒。
4)刷手间要求:水龙头采用非接触开关(脚踏式、肘式、感应式),手刷、擦手毛巾一人一用一灭菌,操作前按照外科手消毒方法进行;刷手间要与分娩室相隔,不要穿越太长走廊。
2、产房的清洁
每日湿式清扫地面,定时通风换气,地面遇病人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污染时立即清扫,并用含氯消毒剂(500mg/L)拖地。全部物体表面,如:门、窗、桌、椅产床,新生儿抢救台,无影灯,新生儿磅称,遇污染立即用含氯消毒剂(500mg/L)擦拭,且必须用产房专用抹布,拖把,有明显标记,每次用后清水冲洗,悬挂晾干备用。
3、产房所用器械的消毒灭菌
对于耐高温,耐高压,耐潮湿的物品采用压力蒸汽灭菌,尽量避免使用化学消毒剂,塑料制品使用环氧乙烷气体密闭消毒,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4、产房空气消毒 1)紫外线灯管消毒法:每天定时照射消毒2次,每次1小时,每次治疗活动结束后照射1小时。并注意紫外线消毒的湿度40%-60%,温度20以上,紫外线灯管每两周用乙醇纱布或棉球檫拭1次,定期测定紫外线照射的强度并记录使用累计时间。
2)循环风动态空气消毒装置:每日两次,每次1小时,治疗活动后消毒1小时。
5、产房护理人员手的消毒
产房护理人员经常接触产妇的血液,羊水、分泌物等,易被大量细菌污染,极易引起感染和交叉感染,洗手是防止医院感染传播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产房护理人员在进入或离开产房前,处理污染物品后,护理特殊感染产妇前后,无菌操作前后均应按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并在洗手后进行手的消毒,必要时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
6、无菌技术
无菌技术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而基础的技术,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违规,每个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并严格遵守。
1)严格无菌观念,保持慎独精神 进入产房必须更换产房专用衣裤、戴口罩、帽子、换鞋,必须严格无菌观念,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手臂不可跨越无菌区;无菌物品如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以更换并重新灭菌。
2)无菌物品的管理
无菌物品放置在无菌柜里,并有明显标志无菌包外需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按灭菌日期有序放置,无菌包的有效期一般为7天,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无菌容器(浸泡碘酊、酒精、碘伏)每周消毒、更换2次,并有开启时间。
3)无菌技术基本操作必须规范
如无菌持物钳的应用、穿脱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取无菌溶液法等。
4)做好标准预防与消毒隔离
对患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应在隔离室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有物品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产房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常用的隔离技术有:戴口罩帽子;手的消毒;穿脱隔离衣和无菌手术衣;戴手套等。
5)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效果的监测是评价消毒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产房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产房空气消毒效果监测;(2)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3)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4)医疗物品消毒效果监测;(5)红外线消毒效果监测;(6)消毒液的监测。
6)产房污物的处理
(1)将医用垃圾装入黄色塑料袋,密闭运送,采用焚烧处理。使用的污物袋坚韧耐用,不漏水。(2)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和输血器等物品进行初步消毒后送供应室集中毁形处理。
四、加强医院感染学教育,明确产房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对产科所有护理人员加强医院感染学的教育,每月组织1次医院感染知识学习,提高其理论技术水平,增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自觉性。做好产房的感染管理,能有效降低新生儿脐炎、脓疱病等医院感染的发生,以减少病人的痛苦和负担。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具体措施跟护理工作密切相关,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所以,产房作为医院Ⅱ类环境,产科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应该是感染管理者,都应该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履行自己的职责,在产房的医院感染管理中,要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一、建筑布局1.应当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区域,与母婴室和新生儿室邻近,周围环境安静、清洁。2.分医疗区和辅助区,医疗区包括分娩室、待产室、治疗室,辅助区包括无菌物......
产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在医院环境中,由于病原微生物相对集中,各种医疗新技术的开展,大量抗生素的应用等,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因素增多,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医院感染能明显增加......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SOP 持有部门:妇产科制订者:医院感染管理科审核者:尹书保制订日期:2013年5月26日审核日期:2013年5月28日 执行日期:2013年6月3日一、人员管理1、医务人员上岗前应......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布局合理,严格划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区域之间标志明确,人物流向符合要求。二、分设生理、隔离待产室、产房;急诊产房按感染产妇对待。三、医......
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制度1、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积极组织专业人员参与省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医院感染专业人员岗位规范化培训和考核,加强继续教育,提高医院感染专业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