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不准_七不准七做到
七不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七不准七做到”。
合水县国土局制定农村建宅七不准
农村有句谚语:“农村工作两台戏,计划生育宅基地。”近几年,宅基地问题日渐成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建房用地由于线长、面广、需求量大,始终是基层土地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保护耕地,保障科学发展,合水县国土资源局就农民宅基地问题进一步对乡镇国土资源所的责任和任务做了明确规定,提出农民建房七不准的要求,其主要内容是:
(一)不准违反规划建房。过去,由于建房缺乏科学的、长远的统一规划,致使一些地方农民建房杂乱无章,地乱占、房乱建的现象比较普遍。一方面,村内无序发展,农民建房常常见缝插针、造型各异,呈现出星罗棋布、分散杂乱的状态。另一方面,村庄外延扩张,往往是公路通到哪里,新房就建到哪里,造成“外看楼房林立,内看残墙断壁”,形成一个个“空心村”。因此,农民建房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和林地建房。凡按要求应编制规划而未编制规划的村庄,不予受理农民新增建设用地建房申请,虽有规划但不按规划选址建设的,不得办理相关审批手续;规划已列入撤并范围的村庄,除危房改造外,停止审批新建、重建、改建住宅。
(二)不准未经批准建房。农村宅基地无限期的无偿使用,客观上加深了宅基地私有的传统观念,许多农民存在“农村土地想到哪建就到哪建,要用多少就用多少”的错误意识,片面地认为只要交了建房申请表,就认为办了手续,不管批不批都可以建房;只要交了钱给乡(镇)村(组),就认为已批准,想什么时候建就什么时候建。因此,各地要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在思想观念上,破除宅基地私有传统观念,树立集体土地公有制意识。农民建房应严格按照程序报批,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建房。农民建房应在取得批准建房文件之日起一年内开工建设,逾期不开工建设的,无偿收回宅基地,未经批准又不符合规划的一律拆除。
(三)不准超规定面积建房。在建房过程中,有的农户以“三圈一所”(牛、猪、鸡圈和厕所)的名义多占土地;有的新房子要建,老祖屋又不愿拆;有的将旧屋改成猪圈、牛栏,或者干脆堆放柴草,建新不拆旧,浪费了大量土地资源。因此,农民建房要严格执行“一户一宅”的规定执行。其他一并无条件拆除。
(四)不准占用基本农田建房。农民新建房屋必须严格按照村庄建设规划选址,并尽可能利用村内空闲地、老宅基地以及荒坡地、废弃地。农民建房需要使用耕地的,必须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对任何违法占用基本农田建房的行为,要按照“谁批准、谁负责、谁赔偿”的原则,坚决制止、及时纠正;对在基本农田开“天窗”的,必须依法坚决执行,切实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坚决杜绝耕地“一年闲、二年荒、三年建新房”的现象。
(五)不准超越“红线”或损毁历史文化遗址建房。农民建房不得擅自将应保护的历史文化遗存拆除或损毁。已被列入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要及时编制保护规划并严格实施。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重点保护区范围内不准建新房。零散分布的村庄,单体具有传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遗址应进行重点保护和修缮。距高速公路1000米可视范围内不准建新村,距国道边缘线20米以内、省道边缘15米以内、县(乡)道边缘线10米以内、新修道路两旁一律不得建房。
(六)不准破坏生态环境或在地质灾害区等危险区域建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农民认为建房背靠“大山”是有靠山之说。加上国家严格土地管理,为了减少宅基地占用耕地,一些农民便往山边建房,而在清基时处理不当,切坡角度过大,留下了地质灾害隐患。因此,农民建房选址应避开地质灾害点,严格控制切山、切坡建住宅。农民建住宅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的前提下,必须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相衔接。农民建房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山林、水体、耕地、树木、植被等的破坏,做到不挖山、不填坡,不砍树。
(七)不准姑息迁就违法建房。对于违反此项要求的,要坚持既查事又查人,让违法违规的当事人在经济上付出高成本,在政治上付出高代价。对违反规定和非法取得土地或违法建设者提供便利条件的,由监察部门查处;除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外,还要追究单位分管领导和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触犯刑法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开发企业或个人非法取得土地或违法建设的,由当地政府依据相关法律,无条件收回土地,拆除、没收或处以高额罚款;触犯刑法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七不准:不准以贷转存、不准存贷挂钩、不准以贷收费、不准浮利分费、不准借贷搭售、不准一浮到顶,不准转嫁成本。 四公开:收费项目公开、服务质价公开、效用功能公开、优惠政策......
“七不准”活动月工作计划针对学生上课讲小话,搞小动作,走位和课余乱扔垃圾、乱拿他人东西、追逐吵闹和打人骂人等现象,开展“七不准”活动。一、活动内容:课堂“三不准”: 不准......
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七不准”公 示1、不得以贷转存。银行信贷业务要坚持实贷实付和受托支付原则,将贷款资金足额直接支付给借款人的交易对手,不得强制设定条款或协商约......
一、贷款业务“七不准”(一)不得以贷转存。银行信贷业务要坚持实贷实付和受托支付原则,将贷款资金足额直接支付给借款人的交易对手,不得强制设定条款或协商约定将部分贷款转为存......
关于中国银监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七不准”、“四公开”规定的公告七不准:(一)不得以贷转存。银行信贷业务要坚持实贷实付和受托支付原则,将贷款资金足额直接支付给借款人的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