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绘画活动中的有效评价策略_幼儿园绘画活动方案
幼儿园绘画活动中的有效评价策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幼儿园绘画活动方案”。
幼儿园绘画活动中的有效评价策略
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幼儿园
施玉美
评价是幼儿园教育活动整体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有关因素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借助美术这一载体,促进幼儿的认知、情感、能力、个性诸方面的有效发展。根据《纲要》精神,幼儿美术活动的评价应以评价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兴趣、感受和体验为评价的主要价值取向,强调幼儿愿意表现和表达自己的兴趣,强调以多种方式来展现自己的想法和结论。
对照《纲要》,反思以往绘画活动中的评价,存在以下问题: 1.评价作品的主动权在教师手里,忽视幼儿参与评价。
2.用统一标准,对不同年龄、不同能力、不同个性的幼儿进行评价,忽视幼儿的个体差异和最近发展区,较多地进行横向比较,忽略纵向比较。
3.比较重视作品的评价,忽视绘画过程中的适当评价。更有甚者, 常常是幼儿完成作品后,美术活动就结束了,忽略了作品评价这一环节。
4.以幼儿习得绘画技能为目标,忽视对绘画兴趣、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从以上问题可以看出,以往的美术活动评价存在教师的主观性和片面性问题。那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该如何在绘画活动中正确有效地进行评价呢?
一、重视幼儿的自我评价
幼儿的美术作品 是一件他自己的艺术品,反映的是他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从某种程度上讲,只有幼儿自己才最了解他的作品,故评价活动应以幼儿自身为主体。因此面对孩子们的作品,我们不要贸然简单地下结论,而是要认真倾听他们的心里话,让他讲一讲画中的内容和故事。这样我们才能更多地了解幼儿的想法,在与他们聊天讨论中交流对作品的感受,以锻炼幼儿自己学会品位、学习感受艺术的能力。
如在一次中班的绘画活动“画太阳”中,小朋友边画边讲述着自己的想法。桐桐说:“夏天来了,太阳照在身上火辣辣的。我要画个红太阳!”小宝嘻嘻笑着说:“橙色最暖,我喜欢橙色的太阳。” 而小胖则一边擦汗一边说:“哦,夏天真热,我要帮太阳穿条红黄格子的吊带裙!”嘟嘟呢,她没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小伙伴,而是悄悄地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作品展览时,尖眼的小雨发现了嘟嘟的绿太阳,“嘟嘟华错了,她把红太阳画成了绿太阳”。我示意孩子们安静下来,带着其他孩子共同的疑问,问嘟嘟:“嘟嘟,你画的太阳为什么是绿色的呢?”嘟嘟一脸认真地说:“绿色的太阳能让夏天凉快一点,就像妈妈让我在空调间里吃冰激凌一样”!小伙伴们听了,不但理解了嘟嘟的意图,而且都竖起了大拇指夸奖嘟嘟,“嘟嘟真棒!嘟嘟最棒!”
自评充分发挥了幼儿“自圆其说”的主体涌动作用,更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地位和作用。因此,要正确评价一幅儿童画,就要了解儿童,要以他们的方式和角度去观察世界,放手让儿童自己来说说自己的画,“画了些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你觉得画得怎样呢”。
二、加强同伴间的相互评价
同伴之间在心理和生理上存有极为相似之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表现能力。孩子之间更了解彼此的兴趣、爱好,更容易沟通情感,更能读懂其美术作品的内涵。因此,在儿童绘画评价中我们可以在幼儿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其他孩
子共同评价,让同伴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对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解决。
如,在大班“我生活的小区”主题绘画活动中,唯有龙龙把家建到了空中的云朵上,当他的作品一展出,随即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我将来也要把家建到云朵上去”,“是的,龙龙的图画我也很喜欢,我特别喜欢他的直升机”,“直升机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当然是运输人和物品的喽”,“要是小鸟再小一点,直升飞机就会觉得更大了”,“老师,回家我还要画一张图画,我要把家建到月亮上去”„
听着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自己的看法,相信都对龙龙的新颖构思与空间想象表示赞同,更为龙龙的画面布局提出了合理建议。这就是我班实行的从找优点入手进行评价,再找出不足的同伴评价。即让学生相互评价,用学生的眼光欣赏学生的作品。这样做使幼儿参与到评价作品内容中来的同时,对其本身就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首先,这样的互评过程是知识的复习与提升。其次,它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同时,对培养幼儿欣赏评述能力和口语交际甚至包括人际交往、思维、表达等多方面能力起到很大的帮助和促进,更是美术老师所不可替代的。
三、提炼教师的总结评价
在幼儿心目中,教师的话可谓是“一言九鼎 ”,且由于学生对教师有向导性、依赖感的心理年龄特征,因此教师的评价具有绝对“权威”。如果一个孩子经常受到教师的表扬,会使他感到自己有较强的能力,不断增强把事情做好的自信心。反之,他则会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问题,看不到自己的力量,从而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产生自卑的心理,认为自己干什么都不行。所以说教师的正确评价是对教学成果的检阅,是对学生创作兴趣的激发,并且对帮助幼儿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也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许多教育专家多次呼吁:“评价应多几把尺子,多一把尺子将会多一批好学生。”在美术教学,特别是儿童绘画的美术教育活动中,我们的评价方式也应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情感、态度、习惯、学习方式等的差异性,而呈现出多元的评价状态。
1.多鼓励
如图三与图一,同一班的孩子画同样的主体,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图一画面描绘出了小兔一家欢庆的热烈场面。不管是从兔爸、兔妈咧嘴大笑的表情中,还是从空中徐徐上升的气球上,都不难发现,在长耳朵兔的大家族里,刚发生了令人兴奋、愉悦的大事情,兔子们正共同分享着这份幸福与快乐!当然也可看出小作者有较强的美术表现功底,如近大远小,前后层次等。而图三与之相比则相差甚远,很明显根本不在同一水平上。但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由于环境、遗传、教育的影响,其个性特征与能力有很大差异,因此我们教师在评价时,要避免用同一标准来评价不同的幼儿,要多做纵向比较。所以我还是表扬的图三的小作者,因为他比以前画画更认真了,而且可以看出,就这幅作品他也做了很大的努力。离园前他拉着妈妈的手一定要妈妈看看今天的作品,从他自豪的表情也不难猜出,他正向妈妈说着,“今天老师表扬我画得很好!”
只有这样,给孩子以自信心,让幼儿有继续作画的愿望,才能使每一位幼儿都有成功的体验。
2.多形式
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表达能力有限,教师评价幼儿作品时,应多采用拟人化及情境化的语言。中班幼儿具有初步的审美意识,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教师评价时,可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要这样画?”引导幼儿边画边想,表达自己的构思,启发幼儿进一步创作。大班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较快,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及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教师应把评价幼儿作品的主动权交给孩子,适当引导幼儿参与评价,以达 到互相学习,共同分享的目的。
3.允许个性差异
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人,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观察的眼光,教师应尊重幼儿自由的表现方式,以保护幼儿的个性,培养幼儿的求异思维。就如上面提及的“嘟嘟的绿太阳”,要是以成人的眼光来审视,是违背常理的,而且是不可能存在的,但5岁的嘟嘟却以其独特的孩童视角描画了一个“凉爽的绿太阳”。这符合幼儿的表现特点,教师要尊重幼儿,让幼儿画自己想画的东西,不管他们画的与现实是否一致。再如图四咋一看画面显得凌乱、粗糙,但只要仔细品位,这种不受轮廓与技法的表达却更突显出了儿童画的稚拙美。“小金鱼”一反平日里被惯用的侧面描绘,独到地与人进行着正面对视,圆鼓鼓的眼睛,胖乎乎的身体,着实可爱。
四、评价要伴随活动的全过程
以往我们关注的更多的只是结果评价,即最后的作品评价,而忽视了对幼儿绘画过程的评价。《纲要》中指出“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在过程中评价能够给予幼儿及时的点拨,从而激发幼儿的灵感及进一步创作的欲望,如:绘画《太空旅行》,由于很多孩子缺少这方面的知识经验,在作画时,有些幼儿仅画了架飞机,上面坐着个人去空中旅行。有些幼儿显得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就应在绘画过程中,及时评价有特点的、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品,这样不但开阔了其他幼儿的思维,同时也激励了这些幼儿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来。
让我们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鼓励功能,俯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努力寻找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与闪光点,正确的引导他们,为他们的想象插上翅膀,在绘画这一艺术天空中健康、自由自在的飞翔!
幼儿美术活动评价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与幼儿园其它任何一种教育活动的评价相比较,其应用的程度最高,受到的重视程度却较低。我们剖析教师在美术活动中的评价行......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注重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设计幼儿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我们要精心设计提出的问题,点燃幼儿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并有意识地......
课堂教学中有效评价策略的研究课题方案一、课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和实践意义传统的课堂评价往往只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形式单一,内容狭窄,方......
绘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石榴班(大班张月华幼儿绘画活动, 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一种活动, 幼儿绘画的过程是幼 儿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本文以幼儿绘画......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有效策略音乐活动中的有效学习主要是指孩子能自主的、探究性的学习,这也是我们要着重发展的学习活动。一、教师的情绪情感表达让音乐和幼儿发生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