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活动中的有效指导策略_美术活动教师指导策略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美术活动中的有效指导策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美术活动教师指导策略”。

美术活动中的有效指导策略

《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理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如何让孩子的这颗种子发芽成长,使他们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创造能力和情操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必须对他们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孩子们乐于用绘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意愿,在创作中发挥潜能,建立自信,享受成功。由此可见,美术活动在幼儿健康成长的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同样,为了使他们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美得感受力和表现力,教师在活动中的有效指导策略尤为显得重要。

指导策略非常多,在一节美术活动中我们都要采用到多种指导策略,那哪些指导策略是有效的呢?怎样指导才是最合适的呢?对于不同的活动有着不一样的要求。下面根据我们班级开展的几个活动谈谈我认为比较有效的指导策略。

一、导入指导策略

在每一节美术活动中,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活动的内容,都能同时运用到多种指导策略,而一些常见的教师指导策略在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

1.语言讲述法。

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总是先讲解今天的活动主题,让孩子一下子就了解了活动内容,接下来教师的步骤讲解让孩子更深一步知道了操作方法。例如色彩活动《送给妈妈的花》《表情罐》,一开始就告诉小朋友今天要送给妈妈的花,并且请小朋友用皱纹纸来为自己的妈妈和奶奶做一朵花,并让孩子边听边跟着学习如何折;而表情罐也是向孩子解说今天在罐子上画出各种不一样的表情,然后孩子根据要求开始作画。教师的语言是否生动也决定整个活动是否在宽松的环境中进行,只有老师的语言丰富了,整个导入才是成功的。

2.图片视频欣赏法。

图片欣赏法和视频欣赏法最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比以上的语言讲述法更为适合幼儿园的孩子。美术活动主要就是培养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幼儿热爱生活,促进知、情、意和谐发展,追求真、善、美相结合的人生境界。通过线条、色彩、构图、造型来再现现实反映生活,表达孩子的审美情趣,总的说来就是审美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可以说在美术活动中,美术欣赏法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这种指导方法也更好体现《纲要》中讲到过的适合幼儿理解的形象直观特点,孩子们在观看后就马上能理解操作的内容,不过这样的方法也是需要一点语言讲解才能起到超级效果。例如在色彩活动《牙刷蜻蜓》中,让孩子观看真正的蜻蜓与牙刷蜻蜓,孩子们马上就发现了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为它装饰上又薄又大的翅膀和圆鼓鼓的大眼睛,因为长长的牙刷就是蜻蜓那细长的身体。通过直观的观看,不要老师一直在那讲,孩子们都能看出来操作要求是什么。

3.情境导入法。

美术本就以其作品的静态性、可视性、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性为主要特点而区别于其他艺术。美术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反映人的精神和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因此,创设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在美术教学中积极运用情境教学,充分调动起学生视觉、听学、触觉等感受,让儿童主动投入到美术活动中,使他们由“被动角色”转化为“主动角色”。情境导入法是颇受孩子们喜欢的,这样的方法更活泼,直接把孩子们带入到设置的情境中了,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例如在色彩活动《炎热的夏天》中,我请两位幼儿扮演在沙滩散步的人们,以太阳太毒辣可以怎样办呢?有什么东西可以挡住它的光芒引起幼儿的想象;同时让他们赤着脚假装沙子烫脚有啥好办法,从而引起孩子们为他们设计拖鞋的欲望;同时孩子们自己也能想出为他们设计扇子,不一样的冰激凌车子等,充分调动起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介入指导策略

在孩子们的创作过程中我们的指导既不能干预太多,又不能错失具有教育价值的机会,经过实践我们可以尝试做到:活动前心中有目标,环境及时换,活动中观察分析同步走,注重因材施教,活动的主体是幼儿。在了解了这些后,我们还要注意介入指导的时机,我们要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介入,而不是干预。这时我们除了运用语言介入策略,欣赏介入策略,在一些色彩创意活动中,我还用到了一些特殊的指导策略。

1.模特示范法。

合作游戏是孩子们进行创作活动的提神良药。在活动中,如果好朋友能做自己的小模特可是件让人高兴的事情,瞧,孩子们在色彩活动《表情罐》中,有的孩子对于表情有一些困难,只对嘴巴有点了解,其他呢?看,面对面的便宜相互做模特,笑一个、生气一下、沮丧一会、吼叫一下„„小模特丰富的表情给作画困难的孩子一个大大的帮助。这样及时的指导策略,一下子就解决了孩子们之间一些小小困难。

2.重复反问法。

在美术创作活动中,我们成人往往习惯于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事物自身特征来表现事物。例如校草是绿色的,车子的轮子是圆形的等等,这样的情况在整个活动中会引起幼儿的不自信,然而不自信会导致孩子们频频向教室提出问题,“老师,这个是不是这样画?”“老师,这个是不是这样贴?”“老师,我这样放对不对啊?”„„然而这时老师的指导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让孩子得到不同的感受。例如在色彩创意活动《彩色陀螺》中,孩子在自由探索大胆操作中,有的孩子发现了我的陀螺可以灵活转动,而他们的陀螺只能转一圈,有的甚至一圈也转不起来。有的孩子就问“老师,为什么我的陀螺转不了,你的却能转呢?”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而是不断反问“我的怎么可以转呢?你的怎么转不了呢?”孩子们见我没有告诉他,自己研究起我的陀螺来,从而知道了牙签必须戳在中心,下面必须绑上透明胶,就不会松动了。这样他们较容易地完成活动内容,体验成功的乐趣。慢慢地,愉快的情绪会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帮助幼儿对自身能力有正确的认识和肯定,从而树立自信心。瞧,这样不断从夫反问的指导策略可是不错的哦。

三、评价指导策略

评价是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幼儿,使他们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幼儿对美得感受力和表现力。对成人评价的依赖性与他们的年龄成反比,他们自我评价的独立性仍然较差,他们往往是将成人的评价尤其是教师的评价作为认识自己的重要依据。因此,在组织幼儿开展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多运用积极的评价和反馈方式表扬幼儿,同时多用肯定的语言与幼儿交流。尤其是对那些能力较差的幼儿,从不轻易否定,而是注重在语言和情感上给予更多的鼓励、支持和关注。这样,孩子就会在美术活动中愉快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并逐渐从教师正确的评价中认识自己,肯定自己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

1.鼓励式指导策略。

及时对幼儿作品进行表扬,鼓励,使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只要是纵向比较进步了,那么就是应该表扬,让孩子充满自信心。

2.游戏式指导策略。

用游戏的方法结束整个活动,可以提高孩子的兴趣。就如《牙刷蜻蜓》活动,最后孩子做好了自己认为最可爱的蜻蜓,那么就请你的蜻蜓到草地上去嬉戏吧来结束,孩子们带着自己制作的蜻蜓,一会飞到树干上,一会飞到草地上,开心极了,同时也对工具大变身活动充满了期待。

在每一节美术活动中,我们都要善于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合理指导幼儿创作,激发他们大胆想象,鼓励他们大胆的表现。同时,要关注每位幼儿的作品,重视幼儿参与活动的情感、态度,关注幼儿在活动中对美的情绪体验,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允许幼儿在创作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接纳孩子不同的创作结果,以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同时激发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大胆表现的勇气,让他们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快乐的表达和成长!

美术活动教师指导策略

三种类型美术活动的教师指导策略学习时间:2009、11、23一、美术欣赏活动(发言人:游琳)一、如何激发兴趣,引起幼儿对欣赏对象的关注策略:1、情感带动,积极关注2、设置疑问,创设问题情......

区域活动中幼儿教师有效指导策略探讨教学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区域活动中幼儿教师有效指导策略探讨教学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区域活动中幼儿教师有效指导策略探讨教学论文

区域活动中幼儿教师有效指导策略探讨教学论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2012年颁布的《3-6岁儿......

区域活动中幼儿教师有效指导策略探讨教学论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明确提出:“要珍视游戏和......

美术区域活动教师指导策略

指导策略——“教幼儿学会修改图像” 很多时候幼儿在进行美术绘画创作时,经常一画错或一不满意就换一个地方画,或把纸翻过来重画。在美术活动区中总会捡到画了一个圆圈、画了......

《美术活动中的有效指导策略.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美术活动中的有效指导策略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美术活动教师指导策略 美术 策略 活动中 美术活动教师指导策略 美术 策略 活动中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