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扩大党内民主途经和措施的思考_论党内民主的实现途径
对扩大党内民主途经和措施的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论党内民主的实现途径”。
对扩大党内民主途经和措施的思考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什么时候党内民主坚持和发扬得好,我们党和党所领导的事业就充满生机,蒸蒸日上,即使出了错误,出了偏差也能及时纠正;什么时候党内民主受到削弱和破坏,党就会犯错误,党的事业就会遭受严重挫折。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内民主建设,但也仍然存在一些不民主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保证各级党代会和党代表充分履行职责、行使民主权利的制度和机制不完备;家长制、一言堂、重大决策和政策提出由个别领导或少数几个人说了算的现象依然存在;对事关百姓当前利益和社会稳定的问题比较注意倾听群众的意见,对涉及全党全国全民长远利益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决策,往往只重视征求高级领导干部、知名专家学者、民主党派和社会强势群体代表人物的意见,而大多数普通干部、工农群众和弱势群体中的党员则很少有向上级和高层领导直接反映情况和表达意见要求的机会;不少党员包括领导干部,在党的会议上不敢或不愿讲真话、心里话,却在会下随心所欲地发表议论;相当数量的基层党组织涣散,不按党章规定开展组织生活;大量脱离原单位、原居住地在非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就业的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不参加或无法参加党组织生活;部分党员只关心自己的个人利益,不积极参与党内政治生活。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党内民主的发展进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巩固执政地位,发展和扩大党内民主,意义非常重大。
第一,进一步增强党员的民主意识。人的言论行动是受思想意识
支配的,先要有民主意识,才能提出民主要求,进而才能维护民主权利。因此,扩大党内民主,培养和提高党员的民主意识是基础。培养和提高党员的民主意识,重点要帮助广大党员树立权利观念、平等观念、参与观念、法律观念。权利观念是党内民主意识的基础,体现了党员的价值和尊严,它主要包括党员对党内的基本权利的认识以及对基本权利及行使的方式途径、程序的把握。平等观念是党内民主意识的核心,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只有党员群众有了平等观念才敢于以权利制约权力,监督党的干部依法行政;党的领导干部有了平等观念,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参与党内事务是实现党员民主权利的根本途径,其观念的树立是党内民主意识的重要表现,而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具体形式,是党员享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民主权利,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标志,是党员参与党的组织生活的重要表现。只有强化党员的参与意识,重视选举权利的行使,才能够充分调动党员参与党内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选出德才兼备的干部。法律观念是实现党员民主权利的重要保证,也是构成党内民主意识的主要内容,党员权利运作的制度化有赖于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
第二,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扩大党内民主,关键在上面。在于党的领导者把民主权利还归全体党员。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在实际中要以自上而下为主,强调从中央做起,这不仅是由我们党的组织状况所决定的,而且是由党的领导体制内部功能所决定的。一般说来,越往上层,人数越少,层次越高,民主意识越
强,开展民主就越容易。同时,这也是由党所处的地位决定的。党是全社会的表率,党中央是全党的表率,在发扬党内民主方面,也不例外。党中央和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在发展党内民主方面做出了表率,就能推动全党的民主化进程。党内民主扩大了,国家的民主政治生活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障。
第三,进一步完善党内选举制度。选举权是党员最基本的民主权利。近年来,各级党组织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积极推进差额选举,探索出了“公推直选”、“两推一选”、“无候选人直选”等选举方式,在实践过程中,对扩大党内民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扩大党内民主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方面,今后着重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一把手的权力该有多大,采取什么形式保障和制约;组织意图和选举人意志之间的关系应当如何协调;选举中领导调动问题怎么解决;如何规范候选人的提名权;如何让选举人更好地了解候选人;如何防止选举人“拉票”、“贿选”等现象发生;如何看待和防止“惟票取人”现象等等。在推进党内选举民主化的进程中,今后应着重在更高层次上实行差额选举的原则,以充分发扬民主选举原则。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充分注意到,在不少地方和单位仍然存在着压制民主、弄虚作假的现象,甚至有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者把换届选举作为组织帮派体系、培植个人势力、打击和排斥持不同意见者的一种手段。特别是在当前,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委换届过程中,党的一些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仍然存在着跑官、买官和卖官现象,存在着一些党员干部只对上负责而不对下负责的现象。之所以这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与我们现行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有关。干部委任制是造成上述弊端的制度性原因。纠正这些弊端,铲除这些不良现象,关键是要将干部委任制改为民主选举制,如允许党员和代表联名提出候选人;允许党员和代表个人选聘党内各级领导职务;进一步扩大差额的层次和人数等等。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党的领导层的活力,也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增强党内民主的氛围。
第四,必须健全党内决策机制。健全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就是在实行决策的论证和责任制的基础上,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建立与党员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要形成一种深入了解党情、民情,充分反映党情民意,广泛集中党力民智的决策机制。
第五,进一步推行党务公开,扩大党内民主。近年来,许多地方对加强党务公开进行了积极探索,如对领导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干部任职前进行公示、倾听群众意见等。这些都是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有效措施。但这还很不够,尤其是党员民主权利还没有得到充分保障。党员的权利义务是相对称的,党员只有享受了党内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利,才能正确履行自己的应尽义务。要使党员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就要扩大党内民主,实行党务公开,让党员具有知情权。除了确属党内机密之外,凡是与党员权利相关的事宜,凡是党内的工作事务,都要让党员了解内情。尤其是在干部任用问题上要公开。一些地方之所以出现买官卖官和“跑官”现象,主要是暗箱操作导致的结果。为了从根本上克服这个弊端,必须继续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做到重要文
件、重要事情党内先传达,重大问题的决定要充分征求党内意见,从而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拓宽党内下情上报渠道,保证党员和下级党组织的意见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到上级党组织中来。对基层党员和下级党组织反映的重大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上级党组织要将办理情况及时通报有关党组织和党员。对压制批评、对敢于反映真实情况的党员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要严肃查处,以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
第六,牢固建立制度保障。从当前发展形势来看,新一轮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将要从党内民主改革开始。党内民主建设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中国政治改革的主题。党内民主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革;二是决策方式的改革,即决策过程的民主化、科学化。三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的健全完善十分关键,它不仅是前两方面改革能够顺利开展的保障,也是党内民主顺利发展的保障。党内民主如果没有制度化,即使有了民主也会夭折。扩大党内民主,实现党内民主制度化,当前最关键、最紧迫的是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健全切实保障党员和各级党组织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进一步拓宽党内民主渠道,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二是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在试点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实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三是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正确处理常委会与全委会的关系,充分发挥全委会的作用;四是
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候选人产生办法和差额选举办法,切实体现选举人的意志;五是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等;六是健全党内民主监督制度。总之,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以完备的制度来保证党内民主的实行,扩大党内民主。
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几点思考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刚才,王部长在讲话中又着重强调了党内民主建设的有关......
创新机制注重实效 不断提高基层党内民主水平——仪陇县加强和扩大基层党内民主探索实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
如何进一步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完善基层党组织议事协商制度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工程。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中的基础层级,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推......
打造阳光党务 扩大党内民主青理东近年来,南江县以打造阳光党务为抓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坚持定期公开、随时公开、逐步公开、及时公开的原则,以阳光决策、阳光......
一、党务公开背景长期以来,由于党务工作的特殊性质,党内事务通常在组织内部进行通报,存在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