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其的归纳_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归纳
游褒禅山记其的归纳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归纳”。
《游褒禅山记》“其”的归纳
文言虚词中的“其”在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竟然出现了二十次。归纳整理这些“其”的用法,对理解课文,全面掌握“其”的用法,很有帮助。为了讨论归纳方便,现将课文中带“其”字的句子摘录如下: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表领属关系的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它的”
2、以故其名后之曰“褒禅”
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些”
3、距其院东五里
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些”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第三人称代词,译为“它”、“他们”
5、其文漫灭
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些”
6、独其为文犹可识
第三人称代词,译为“它”、“他们”
7、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第三人称代词,译为“它”、“他们”
8、问其深
表领属关系的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它的”
9、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些”
10、其进愈难
助词,虚指,无义
11、而其见愈奇
助词,虚指,无义
12、然视其左右
表领属关系的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它的”
13、盖其又深
第三人称代词,译为“它”、“他们”
14、则其至又加少矣
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些”
15、既其出
助词,虚指,无义
16、则或咎其欲出者
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些”
1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第一人称代词,译为“自己”
18、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第三人称代词,译为“它”、“他们”
19、其孰能讥之乎
表反诘,译为“难道”。
20、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第三人称代词,译为“它”、“他们”
归纳以上二十个“其”字,有三大类用法。
一、代词
1、表领属关系的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它的”。(1句、8句、12句)
2、第三人称代词,译为“它”、“他们”。(4句、6句、7句、13句、18句、20句)
3、第一人称代词,译为“自己”。(17句)
4、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些”。(2句、3句、5句、9句、14句、16句)
补充: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其:其中的,指示代词
二、副词
1、表反诘,译为“难道”。(19句)
补充:
2、表希望,译为“还是”。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3、表强调,译为“一定”。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4、表推测,译为“大概”。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三、助词,虚指,无义。(10句、11句、15句)
《游褒禅山记》教案长兴技师学院 沈燕燕教学目标:1、掌握“道”、“之”、“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2、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
游褒禅山记(释译)王安石1 ① 褒(bāo)禅(chán)山亦谓之华山。②唐 浮图 慧褒 始舍(shâ舍,筑舍定居,动词)于其址(山麓),而卒(卒,死) 葬之(死后葬在那里),以故 其后 名(名,取名)之曰褒禅。③今所谓......
《游褒禅山记》“问题化生态课堂”学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诵读文本,初步感知。疏通全文,积累相关的文言字词;2.学习叙事和议论相结合的方法,体会作者有事说理,循理布事......
游褒禅山记课时3+作业1 「 课文分析 」1.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句的难点在于虚词,本文单是“其”字就出现了十几处。要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重点弄清几个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如“其”......
游褒禅山记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掌握主要词语和词类活用现象。2、掌握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作特点。3、领会文章主旨,感悟尽志深思的为人做事治学的道理。说明:《游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