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建议(推荐)_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新形势下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建议(推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新形势下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建议

2012年11月9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60号),定于2013年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目的是为了全面调查了解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了解我国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进一步查实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摸清我国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全面更新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

一、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内容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13年年度资料,普查的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从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原材料和能源及主要资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

二、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重要意义

自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以来,全国社会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统计数据生产过程也从原来的逐级层层汇总上报变更为企业在同一平台上,通过互联网,向国家统计局直接报送数据。新的形势下,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组织模式和社会宣传动员等与第一次、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大体相同,同时又与统计新兴产物“一套表”改革和“四大工程”建设全面接轨,巩固和拓展统计联网直报系统成果,积极推广使用手持电子数据采集设备(PDA),努力提高普查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效率。因此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对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提升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经济普查存在的问题

经济普查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根据前两次经济普查的经验,普遍存在着“四难”:

(一)组织协调难。实际工作中,各种大型普查基本都是统计部门的事,各级各部门缺乏实质性的支持和行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统计涉及面越来越广,领导要求也越来越高,统计部门既要完成日常统计工作,还要完成经济普查任务,统计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二)经费落实难。《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虽然明确规定了普查经费筹措原则,但缺乏科学的量化标准,各级各部门重视程度不尽相同,以及地方财力的差距,部分地区特别是中西部的县和乡镇一级经费落实存在一定困难。

(三)普查方案实施难。经济普查中,个体经营户经营性质、状况难以确定,普查对象配合程度差,基层普查人员经济专业知识缺乏、统计基础薄弱、普查对象难以摸清、填报数据难以全面准确、信息化技术难以运用等,使经济普查方案在实际实施中存在较大困难。

(四)普查数据审核难。经济普查表种类多、内容杂、指标繁、要求高、难度大,特别是表内、表间的平衡关系和逻辑关系的审查,都需要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才能完成。

四、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建议

经济普查不仅是一次系统性、复杂性、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政府行为,需要多部门的参与、支持和配合,各级各部门要坚决破除经济普查就是统计部门业务和工作的思想,以保证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突出政府作为,健全保障机制。要把经济普查作为各级政府的行政行为,坚决实行政府工作责任制,健全工作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一要健全领导机制,要把普查作为政府“一把手”工程,纳入同级政府重点工作来抓;二要健全考核机制,各级政府要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把经济普查工作纳入相关考核中;对普查不重视,工作不扎实,数据质量不合格以及未按要求完成各阶段普查工作任务的单位或个人要予以通报批评,追究有关领导责任;对不予配合协作的部门要追究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对工作失职,弄虚作假,造成严重后果的普查人员予以通报批评,严厉处罚。三要健全部门联动机制,由政府统一协调工商、质监、国税、地税、经信等相关部门参与到经济普查中,真正实现部门协作配合、齐抓共管,避免统计部门唱独角戏的现象。

(二)加大宣传力度,确保调查对象配合。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宣传效果,确保宣传到位。要利用电视、电台、网络、秧歌队、宣传车、黑板报等多种形式,深层次的宣传经济普查的知识内容、工作要求和目的意义。特别对个体经营户相对集中的场所,宣传要有针对性,使其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特别是对那些怕增加税费负担,不愿如实申报普查登记信息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既要宣传经济普查的相关内容,还要宣传统计法及保密原则等,尽量消除普查对象的顾虑和担心。其次,要强化执法。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行使政府行政职能和监管职能,利用法律武器和行政手段开展行政执法检查,对拒不配合经济普查,拒报、虚报、瞒报统计数据的单位负责人、经办人或个体工商户业主进行行政或经济处罚,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宣传报道,着力解决调查对象不配合问题。

(三)保证普查经费,确保普查工作质量。普查经费是普查工作的基本保障。由于各地的财政财力不同,有的地方财力有限,无法为普查提供充足的经费,甚至“两员”补助也无法保障,削弱了普查员的工作积极性。各级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普查工作的实际,合理安排普查经费,确保及时足额到位。对中西部欠发达和贫困地区,普查经费可以采用国家多出一点、地方少配套一点的办法,保证足额筹措普查经费,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要切实加强普查经费的使用管理,做到资金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发挥最大效益。

(四)强化队伍建设,注重普查业务培训。县级普查办要以统计局专业人员为主体,选调经信、工商、质监、国税、地税、民政等部门的业务骨干,脱产参加经济普查工作;乡镇普查办可以采取招聘方式,聘用当地的企业会计、统计和有经济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普查员或普查指导员,确保普查队伍精干高效。各级普查机构要建立越级培训制度,特别是在对县级和乡镇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培训时要注重实用性,少讲空洞理论,要对照报表,结合实际,多讲实例,直观易懂。尽最大努力让“两员”吃透教材,弄懂业务,学会操作,达到学懂会用的目的。同时,在各级培训结束后,必须对参训人员进行考试,考试合格方能上岗。

(五)科学设计方案,提高普查工作效率。普查方案设计能否贴近调查对象的实际,对于达到调查目的至关重要。普查正式方案出台前,应广泛征求意见,同时通过试点,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普查方案。要做到:普查指标力求精炼,不要因为普查而面面俱到;指标解释详尽、清晰,不要太专业化;数据处理程序录入方便,汇总快捷;普查表中最基本的逻辑关系、平衡关系等能通过计算机直接审核,减少人工审核的工作量,提高普查工作效率。

如何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如何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为了全面掌握我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布局等情况,进一步查实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建立健全基本单位......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总结

樱花社区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总结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有关规......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汇报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汇报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汇报一、上级总体部署和安排经济普查工作五年一次。建国以来,我国已先后于2003年、2008年进行了两次经济普查,今年开展的是......

河南省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附件1河南省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研究课题招标和管理办法为充分开发利用第三次经济普查资料,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普查的社会效益,河南省第三次经济普查资料的课题研究工作决定采......

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总结

大关镇经济发展办公室 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总结至2013年12月以来,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大关镇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以下简称经普)工作顺利开展,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

《新形势下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建议(推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新形势下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建议(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新形势下 经济普查 建议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新形势下 经济普查 建议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