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知识产权转化与保护_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大学生知识产权转化与保护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

大学生知识产权的转化与保护

高校是科技成果的重要发源地,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带来高校知识产权事业的繁荣。高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影响和决定着高校在国际国内的地位及在科教兴国中的作用。随着我国对高等教育投入的进一步加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有条件、有机会在大学里从事部分科学研究工作。这些研究工作的开展,不仅为大学生科研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也为我国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增添了新的活力,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如何正确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如何保护广大学子的利益及积极性,以及如何将广大学子创造出的最新成果充分地转生产力,如何对这些拥有强大挖掘潜力的科研成果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是摆在我国教育界和法律界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对这些科技成果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现状的深入分析探讨,力求探索出一些促进和保护并重的方式方法,以加强对大学生科技成果产权的保护,推动科技成果尽快向生产力正常转化。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已经很多年了,然而对于科技实力雄厚的高等院校来说,宣传工作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在高校领导层和管理人员当中,知识产权意识比较淡薄。这使他们在工作思路上不可能超前于科研人员做出明确决策,并对大学生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行积极有效地管理。甚至还有人对专利持有偏见,认为专利技术只是一种发明构想,技术不成熟、实施率低。而事实上,即使在发达国家,专利实施率也仅占20%左右,但这并未影响他们对专利的积极保护。我国高校现有的体制还没有完全与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接轨,学校的科研活动似乎是一个独立的行为,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否并不影响科研人员的切身利益。因此,对于自己智力成果的价值、保护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自己的权益遭到侵犯时还毫不知晓,即使知晓也无可奈何。

随着对本科教育认识的深化,高校越来越多地下大力气挖掘本科生的科研潜力。许多高校通过低年级引导科研、高年级参与科研的形式提高本科教育水平,从而为提高学校整体的研究规模提供了有效保障。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生肩负着创新理论、创新思维、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任。许多大学在有限的办学条件下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力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学术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1展示的平台,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大量虽显稚嫩却充满创意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出来。

目前我国对于大学生科研成果的做法是,先转化再保护,或者是边转化边保护,即在科研成果产生效益后才去考虑保护,导致科研成果长时间处于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境地。以绝大多数高校组织的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为例,学生科技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创造力,展现科研水平的平台,同时它也将学生的科研信息毫无保留的呈献在社会公众面前。在这种无条件的信息发布过程中,有的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就利用其中的一些开发成果,或者进一步开发,或者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获取巨大利益,却不对原创者———大学生支付丝毫报酬。

这里反映的主要不是一个转化力度的问题,而是转化模式的问题。从一些高校开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规模和水平上看,我国高等学校已经走出了一条有特色、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教育道路。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以及新闻媒体都把目光投向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但是我们发现,在大学生科技成果展览现场参观的人较多,准备签约引进的很少。很多单位只是来学习借鉴,因为这种信息平台提供的是无偿服务,而且对外完全公开,引进和使用时不必担心会存在侵权问题。这就导致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研究成果在不经意间流向了市场。成果流向市场会自然会带来一定的效益,即使成果水平不足以上升为产品,企事业单位与科研机构只要加以研究改进,同样也可以创造出丰厚的利润价值。只不过,这些利润价值是通过事实上的剽窃、侵权途径获得的。

二、影响大学生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要素

缺乏必要的知识产权保护经费和转化知识产权所需的时间是制约大学生科技成果产权保护的两个关键要素。从资金角度看,申请知识产权保护需要一定数额的资金,这对于没有经济收入的大学生来讲,显然是一个障碍。不少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佳,能够读大学已经很不容易,从事科活动又要耗费资金,再投资申请产权保护就更加力不从心。加之部分大学生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对自己辛苦科研创新出来的成果保护不积极,致使对科技成果产权的保护大打折扣。时间对所有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单位与个人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要素。谁的技术专利在第一时间得到法律的确认,谁就可以独占性地使用该技术,排斥他人使用,从而获取巨额利润,因此时间要素对于实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其他科技成果相比,大学生科技成果保护具有许多特殊之处。例如,在知识产权的申报方面,由于大学生的成果具有区分度不够、直接应用水平不高等特点,带来技术论证周期长、论证复杂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不利于及时地得到知识产权保护。除此之外,绝大多数

大学生缺少科技成果产权保护的有关知识,自身的科技成果也往往停留于展示阶段,缺少进一步深入开发应用与加强保护的意识,这就必然丧失掉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最佳时机。科技成果失去了保护,就谈不上顺利实现成果的转化,因为别人可以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管拿来据为己有或任意使用。现实生活中,由于科技成果权利所有人没有及时申请专利或者采取其他保护措施,被别人捷足先登申请了专利保护,从而致使自己的成果无法顺利实现转化的事情屡有发生。所以,强化专利申请或其他保护措施的时间意识,对于大学生科技成果保护的极端重要性不容忽视。

目前我国大学生通过代理机构申报知识产权存在着许多困难,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如前所述大学生不具备相应的经济条件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外,国家与社会资助大学生进行申报的制度缺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知识产权申报的代理机构,为从事科学研究的企业、单位和个人提供专业服务,有利于加强对科技成果的及时保护。因此,为了促进与鼓励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专门为大学生的科技成果保护采取特殊的措施,提供专门帮助与服务,例如,由政府出资或者鼓励社会力量出资帮助大学生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的申报,帮助他们顺利实现成果的转化等。

三、大学生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目前在社会上存在着违背知识产权保护的做法,不少单位或个人只要觉得有用就对大学生科技成果采取“拿来主义”、无偿占有和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既防止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同时又确保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1.重视对人才的管理和保护

人才是知识产权的创造者,是科研的关键,知识产权的保护首先应体现在对高校人才的管理和保护。高校要想上档次,多出科研成果,首先必须大力引进人才,尤其是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其次要重视对现有人才的管理和保护。第一,对现有研究能力较强的科研人才或技术骨干,减轻教学工作量,因科研减少的收入可另作补贴;第二,要集中科研力量,引导他们在关键项目上发挥“团队精神”集体攻关;第三,学校应为教师开展科研创造良好的环境,大力改善科研与实验条件,在经费、场地、设备等各方面为科研早出成果和多出成果做好铺垫。第四,要搞好对现有人才的再教育和进修工作。高校现有一大批本科、专科学历教职工,以前为评职称所进行的课程进修大多流于形势,况且现在评高职也有高学位的要求,因此应鼓励青年教工以在职、委培等形式攻读硕士以上学位或是作访问学

者到国内外进修。另外,也应鼓励在校研究人员多参加国内外有关组织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交流会,以开阔视野,提高科研水平。总之,学校在人才方面要两手抓,一手抓引进,一手抓提高,多为在职科研人员提供各种条件,这也是对现有人才的一种开发利用,否则单靠引进的人才来进行科研成果的研究和转化是远远不够的。

2.建立健全保障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机制

以法律为载体,强化制度建设,建立一整套适合高等教育和大学生创业的资助体系,是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措施。目前,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法律法规,从制度上规范成果转化的途径和原则,为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保驾护航。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从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和知识产权的归属界定出发,为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法律保障。此外,大学生的科技成果转化及知识产权保护需要很多部门的配合,其中教育部、科技部是其中关键的环节和决定力量。在各部委工作中,建立健全各联动机制,形成专项的管理体系是降低成本的关键,同时也是促进大学生科技成果水平提高的基础。

在对制度进行细化和规范的同时,我们还要把资助体系作为重要的辅助力量加以推广。通过专项的科技基金和产权基金,保障知识产权的及时确认,从“钱”的方面提高大学生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申报的效果。当然,有一个好的资金链条贯穿于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始终,不仅是防备新“拿来主义”的需要,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各高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需要。

3.以大学生为本,战略化、服务化看待知识产权保护

如何挖掘这样一个群体的创新性和创新成果,关系着国家创新动力的形成和延续。所以在对待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上,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结合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制度化服务要以人为本,要有一系列适合大学生发展进步的保障机制。大学生在社会各类群体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社会关注度高,创新力量强大。战略化就是要集合全部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来完成一个关系着集体和个人未来发展和生存地位的工程。当我们在寻求战略化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时候,它所具备的服务型属性同样要凸显和明确起来。以大学生为本,就是将知识产权保护看作是一种服务型的保护行为。面对着这么一个年轻和富有朝气的群体,唯有以服务化的理念看待知识产权保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们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4.提高大学生风险保护意识,将转化与保护同步进行

大学生风险保护意识不高是对高校提出的一项严峻的考验。反思我们的工作,在高校

提供丰富、有效的科技竞争平台下,学校是否忽视了对大学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培养?他们是否在转化自身成果的同时,充分重视对成果价值的保护?我们说“抓项目不如抓作者”,尤其对于原始成果,能否建立起长效的保护机制,关键看作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情况。所以,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培养过程中,每一名教育者都要为建立大学生风险保护意识而做一些工作,同时建立健全相关各项保护制度,使大学生的科技成果保护变得更加规范,更加法制化。

加强大学生知识产权管理、宣传、保护和运用,顺应了时代潮流,是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有力保障,是保护高校无形资产,防止智力成果流失、侵权的有力保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会更加突出,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加强学习和研究,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做好大学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促进高校的健康发展,为科学技术进步做出贡献。

大学生创业与知识产权保护

大学生创业与知识产权保护创业, 就是开创一个新企业的过程。对于大学生来说, 创业不仅可以实现其自我价值,而且对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了......

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正 文]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中,创新(Innovation)和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的话题格外引起学者们和宏观管理的决策者们的关注。那么什么是创新?其内......

知识产权转化工作总结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知识产权转化工作总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保护知识产权

保护知识产权成都7中育才学校2009级7班温祥宇现在的中学生,还不知道怎么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也不知道怎样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或者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知识产权。这样也导致了大家......

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之我见上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看了关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主要是从中国的很多商标被国外提前注册方面来讲的,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少林寺这个商标,在我们的意识里......

《大学生知识产权转化与保护.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大学生知识产权转化与保护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 大学生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 大学生 知识产权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