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_新闻学概论复习要点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闻学概论复习要点”。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绪论
1、从新闻学的内容来说,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历史、应用三部分。
2、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这是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素质。
3、辨析是要专才还是广学?对于立志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来说,除了学好新闻学外,应该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令,学习其他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到新闻实践中刻苦磨炼,从而建构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4、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主要观点:
1、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3、“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
4、对事实的信念
第一章
1、新闻活动的渠道:
一、亲身传播
二、大众传播
三、群体传播
第二章
1、新闻的定义: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的基本特点:一是真实,二是新鲜
3、新闻的本源:即事实的变动新闻的来源:指新闻从何处获得,所以又称新闻出处。
4、新闻来源一般有三条路径:一是记者采访他人;二是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三是查阅有关资料或他人来信。
5、新闻要素是指构成新闻的必需材料。新闻五要素是指发生新闻的主角、发生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
6、明确新闻五要素的作用:第一,有助于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迅速地弄清每一个事实的要点。第二,有助于记者迅速地抓住新闻的重点,尤其在新闻导语的写作中。
7、导语:是相对于新消息而言的,现代新闻写作中,导语通常保留新闻中二个或几个要素。突出哪一些要素取决于新闻价值在哪,哪些要素最能引起读者、观众或网民兴趣。
8、硬新闻是指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则具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第三章
1、在新闻学里,信息这一概念就是指狭义信息即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2、信息最基本的特点是“新”。共享性是信息最重要、最本质的特性。
3、信息与新闻的异同之处异:①信息的范围外沿比新闻大 ②信息的时效性要求不及新闻强 ③信息的传播形式比新闻多 ④信息提供的服务效果更直接。同:①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②都是受者预先未知的事理 ③都讲求新鲜、真实和准确 ④都是可传递的4、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是物质与信息的又一显著区别
5、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提供信息新闻的工作是消除受众的不确定性
6、当代新闻工作在业务上体现出的新要求:⑴变一次性的终端报道为分阶段的连续报道 ⑵加强深度报道 ⑶加强新闻的综合评述 ⑷加强全方位报道
7、新闻: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的基本职能是告知人们所需要的信息。宣传: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为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
8、宣传与新闻的异同之处同:①都属于传播范畴 ②现代宣传主要通过新闻媒介来进行 ③新闻事业脱胎于宣传活动异:①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这是最基本的区别 ②出发点不同,新闻的传播过程是:事实—事实,宣传是:观念—事实—观念 ③归宿点不同,宣传有很强烈的主体意图,而新闻没有 ④选用的事实不同,新闻选择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宣传选择是新近的和过去的都可以,只要达到宣传效果即可 ⑤传播的要求不同,信息沟通要求定量的准确,而宣传要求定性的准确。
9、如何正确处理新闻和宣传的关系?
①努力实现新闻与宣传的双重价值 ②讲究宣传艺术,善于用事实说话 ③坚持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结合10、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11、新闻与舆论的异同之处同:公开传播,对新近发生的事实作反应异:①新闻:着眼于新近发生变动的事实,舆论是众人针对特定事实所表示的意见 ②新闻尽可能客观、公正、全面,舆论则带有鲜明的倾向性和感情色彩 ③新闻传播越广越好,舆论传播具有一定影响企图,往往在利益相近人群间传播。
12、舆论的社会功能:①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 ②对公众行为的鼓舞或约束
13、新闻媒介与舆论的关系:一是反映并代表舆论 二是引发舆论 三是引导舆论
第四章
1、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
报刊作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却在封建社会末期出现。
2、1663年,德国莱比锡出版了《莱比锡新闻》,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早报,它采用书本形式。
3、KDKA是匹兹堡电台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亚历山大宫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共电视发射台。
第五章
1、“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
2、自媒体:以人传播为主的媒介时代,具有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使新闻自由度显著提高。
3、报业:回归精英
报纸回归精英的表现:深度解读的解释性报道、揭示事件真相的调查性
报道和深度评论恰恰是对事物全面、细致、深入了解的关键。
第六章
1、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
两者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其原因是: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分工日益精细,人们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需要日益迫切,这就大大刺激了新闻事业的发展。⑵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受教育面扩大,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这必然使读者群越来越大。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广告越来越多,新闻事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中获利丰厚的企业,这就刺激了投资和扩大再生产。⑷同时,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日益先进的物质手段。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加速运用到新闻事业上来,新闻手段日益现代化。
2、了解一下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的特点
3、电视的新闻文体:消息报道、现场新闻直播、纪录片、新闻述评、新闻特写。
4、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是“三真”、“三公”和“三度”三真是真实、真相、真情。三公是公开、公平、公正。三度是速度、广度、深度。
5、187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在英文系开办新闻专业课。中国的新闻教育始于1918年。
第七章
1、新闻媒介的共性是:真实地、及时地反映世界新近变动的大众传播工具。
2、公共利益至上是新闻媒体的第一诉求。
3、传媒事业至高无上的宗旨、社会主义制度对于传媒业的本质要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主要表现为道德谴责、社会劝诫和舆论制约。
5、新闻媒介是以采集和公开向社会提供新闻为主的传播机构。
6、“事业性质,企业管理”这双重属性是当前我国新闻事业的外在表现形式。
7、按办报方针来分,报纸可以分为三种:商业性报纸,政治性报纸,企业性的政治报纸。
8、新闻事业有阶级性,不等于说任何新闻都有阶级性。
第八章
1、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
一、沟通情况,提供信息
二、进行宣传、整合社会
三、实施舆论监督
四、传播知识、提供娱乐
五、作为企业,赢得利润
2、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和受众定位是筹划、设计新闻媒介两项最主要的工作。
3、西方学者对新闻媒介传播效果的研究经历过三个时期,即强效果—弱效果—适度效果。(了解这三个阶段的内容)
4、“二级传播”理论是美国著名的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及其同事意外收获。“二级传播理论”的关键是舆论领袖。
5、议题设置:是指新闻媒介选择并突出报道某些内容,从而使这些内容引起公众的注意和重视。
第九章
1、大众传媒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供全社会共享的价值观念 二是协调社会各个利益集团以求平衡
2、当代中国传媒业新的生态环境:⑴全球化时代 ⑵高风险社会 ⑶多元社会
3、媒介所有制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国有制、私有制、公有制。
4、新闻体制的焦点问题之一是媒介、政府以及公众三者之间的关系。
5、政治活动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政界通过持续不断地新闻发布活动,使自己成为媒介最重要的新闻来源之一;政府将媒介作为公众传达自身观念和主张的工具;政府通过操纵媒介引导和控制社会舆论。
6、经济发展推动了大众传媒快速扩张其直接表现两方面:第一,为大众传媒提供大量的广告,使得大众传媒得以维持日常运转和不断发展;第二,为大众传媒提供大量消费者。
7、“文化帝国主义”现象也是现代大众文化传播中值得忧虑的现象。文化霸权的形成,其中最大的驱动力是商业原则。
第十章
1、新闻自由就是公民拥有出版权、采访权、发布权。这种自由不是完全的或绝对的自由,而是人类所能达到的自由,即必须从各国所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所能提供的社会环境出发,实现新闻自由。新闻自由必定受到特定的、具体的社会环境的制约和控制。
2、新闻法规有三种形式:一是以立法形式正式颁布的《新闻法》,二是以最高法院和上级法院的判例为标准来审理新闻案件,三是有些国家并没有单独成文的《新闻法》。
第十一章
1、国家对传媒业的管理需要考虑国家、公众和传媒业三者得益的平衡。
2、国家对传媒业的管理,一般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市场准入层面的管理,二是内容层面的管理,三是结构层面管理。
第十二章
1、传媒业的经营活动三大原则:一是普遍服务原则二是编营分离原则三是受众中心原则
2、公信力:获得受众长期的青睐和信任,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媒体有归属感。
3、能让受众信任的新闻媒体最关键的就是做到:①新闻真实、及时;②新闻有吸引力,满足受众的需要;③说真话,反映公众的要求、愿望;
④敢担当,勇于揭露损害国家、公众利益的不良行为和不法之徒;⑤有责任心,对受众服务到位。
4、公信力的建设是长年累月不懈追求和努力的结果,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结果。然而,几条不良新闻、几个不当举措却可以让信誉毁于一旦。
5、当前传媒业的经营三大基本潮流:集约化、专业化以及跨区域、跨行业、跨媒体经营。
第十三章
1、受众是学生
2、受众是接受指挥的芸芸众生
3、受众是消费者4受众是公民
2、受众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其中最主要的,是指三大新闻媒介即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
3、受众对于新闻媒介有决定性的影响:
1、决定着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
2、决定着新闻媒介的风格定位
3、决定着新闻媒介变革的方向和进程
4、受众是传媒财富之源,传媒权力之源
4、新闻媒介受众的特征:
1、广泛性
2、混杂性
3、隐藏性
5、受众的权利:
一、知情权
二、表达权
三、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第十四章
1、我国新闻工作的五项基本原则:新闻的真实性、指导性、群众性、战斗性和党性
2、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
3、辨析题:新闻真实和本质真实
本质真实具有代表性的四种说法:第一种是本质真实指的是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 第二种是本质真实指的是全面反映情况 第三种是本质真实指的是正确的立场 第四种是本质真实指的是舍去假象、偶然性的事实,而必须报道真实、必然性的事实。
4、新闻失实最突出表现:①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②添枝加叶,层层拔高 ③要件残缺,隐瞒事实 ④偷梁换柱,移花接木 ⑤因果不符
第十五章
1、新闻学是一门选择事实的艺术光有一个新闻定义还不能解决报纸所面对的难以尽数的新近发生的事实与有限版面的矛盾。新闻选择的四项主要标准: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则。
2、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
这些素质包括五个“性” :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
3、对新闻事业有强制性,目的在于约束新闻报道,以免危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
第十六章
1、新闻专业理念是:新闻媒介必须以服务大众为宗旨,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
绪论1、语言的出现是人类新闻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2、文字是第二个。3、1845年德国学者普尔兹写了世界上第一部新闻学专著《德国新闻事业史》,它标志新闻学研究的真正开始。4......
名词解释1.新闻的倾向性:指的是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反映客观事实时的立场、态度在新闻中所表现的一种特性。2.新闻事业管理:是指对新闻传播活动所实施的领导、调控、规范等职......
广播电视新闻学广电记者素质:一、空间意识1、追踪热点空间2、第一线“空间意识”3、开拓新空间的意识能否迅速准确的判断新闻事实的政治意义;能否迅速准确的判断新闻事实能否......
课程代码:XWC521体育新闻学概论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共32学时,2学分。 二、课程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新闻学的基础理论,对体育......
第一章 新闻本源第一节 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是在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实践中,为适应人们的信息需求而产生的。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变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