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病害_番茄常见病害

2020-02-26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番茄病害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番茄常见病害”。

番茄病虫害 2007-10-31 07:24

分类:默认分类

字号: 大中小

番茄脐腐病

属生理性病害,又称蒂腐病

症状:开始在幼果脐部出现水浸状,渐渐扩大至果实顶部凹陷,变褐,通常直径1-2厘米,严重时扩展到小半个果实;生长后期遇湿度大,腐生霉菌寄生其上现黑色霉状物。病果提早变红,同一花序上的果实几乎同时发病。

发病条件:水分供应不正常所致。当果脐部的水分被叶片夺走时,由于果实突然大量失水,导致其生长发育受阻,形成脐腐。或因番茄缺乏钙素和硼素,失去控水能力;或土中氮肥过多营养生长过剩致土壤缺钙,当含钙量低于0.2%即引起发病。此外,干旱条件下喷洒波尔多液发病重。

防治方法:(1)加强管理, 可用地膜覆盖保持土壤水分,减少钙质流失;适量及时灌溉,尤其结果期注意水分均衡,灌水在9-12时进行。根外追施钙肥,尤其在着果后1个月内。在炎热期用遮阳网覆盖。(2)选用抗病品种, 如奇果、长春一号等。

RE:番茄病虫害(1级回复)作者:admin(发表于 2006-4-15 9:50:47)

番茄叶霉病

番茄叶霉病是番茄上较为普遍的病害,俗称“黑毛”,大棚、温室中发生严重时,可减产20-30%。

症状:此病可危害叶片、茎、花、果实等。叶片是主要被害对象,被害时,叶面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性淡黄褪绿斑,叶背面病斑上长出灰紫色至黑褐色的绒状霉层,温湿度合适时,病斑正面也可长出霉层。病情发展严重时,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卷曲,植株呈黄褐色干枯。果实染病,果蒂附近或果面形成黑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斑块,硬化凹陷,不能食用。嫩茎或果柄染病,症状与叶片相似。

病原:称褐孢霉,属半知菌亚门枝孢霉,属真菌,异名Cladosporium , fulvum Cooke.称黄枝孢菌。分生孢子梗成整束由寄主气孔中伸出,多隔。分生孢子串生,孢子链通常分枝

发病条件:该病菌以菌丝体和菌丝块在病残体内或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上或以菌丝潜伏在种皮内越冬。次年传播危害。分生孢子可以靠气流、灌溉水重复传播为害。孢子抗逆性较强。该病从发病到流行成灾,一般需半个月左右。高湿是病害发生的重要条件。病菌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25℃,湿度高于90%时,病害易流行。多雨连阴天,重茬、低洼地,植株丛密,发病重;光照好,温度高,湿度小,发病轻。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 双抗2号和从双抗2号选育的品种系列对叶霉病有较高的抗性,并兼抗病毒病。(2)农业防治番茄与瓜类、豆类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保护地番茄应适当控制灌水,加强通风,以降低温湿度。大田也要注意田间通风透光,不宜种植过密,并适当增 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雨季要及时排水,以降低田间湿度。从无病种株上选种。(3)种子处理 若种子带菌,可用52℃的温水浸种30分钟,晾干备用(4)温室消毒, 连年发病的温室,在番茄定植前应进行消毒处理。具体办法是:每37立方米,用硫磺和锯末各500克,分放几处,点火后密闭熏烟一夜,可起到杀菌作用。(5)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先摘除下部叶片,接着喷药保护。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在叶片背面。可用药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扑海因1500倍液喷雾

RE:番茄病虫害(1级回复)作者:admin(发表于 2006-4-15 9:51:59)

番茄灰霉病

番茄灰霉病是近年来北方保护地番茄上发生严重的病害之一。此病除为害番茄外,还为害黄瓜、茄子、菜豆等多种蔬菜。

症状:病害主要侵害果实,叶和茎也可被害。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面或果柄扩展,致果皮呈灰白色,软腐,病部长出大量灰绿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子实体,果实失水后僵化;叶片染病,多从叶尖端或边缘出现淡黄褐色病斑,呈“V”字形向叶内扩展,形成大小不一的枯斑,有深浅相间的轮纹,病斑边缘与健康部分分界明显,部分叶片萎蔫下垂;茎被害时,初现水浸状小斑,后扩展为长椭圆形,潮湿时病部产生灰褐色霉状物。

病原:称灰葡萄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孢子梗数根丛生,具隔,褐色。在寄主上通常少见菌核,但当田间条件恶化后,则可产生黑色片状菌核。

发病条件: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病菌靠风雨、气流、灌溉及农事作业传播,沾花是主要的人为途径。花期是侵染高峰期。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3℃左右,对湿度的要求较高。相对湿度94以上,温度20℃左右,病害易流行,北方冬春保护地内,低温度高湿的年份,病害重。温度高于30℃或低于2℃,湿度在90%以下,病害停止蔓延。

防治方法:(1)加强管理:保护地番茄在晴天上午延缓放风,以提高温度到30度以上,下午加大放风量降低棚内湿度,夜间保持棚温在15-17度,以免叶面结露。在发病初期节制浇水。发病后摘除病果、病叶和侧枝,集中处理。(2)无病床育苗,旧床土用50%福美双粉剂结合播种撒施,亩用量1-1.5公斤。(3)药剂防治:定植前用50%速克灵粉剂1500倍或50%多菌灵粉剂500倍喷洒;沾花时在番茄灵或2.4D丁酯中加50%速克灵0.1%使花器在沾花时带药。在棚室番茄发病初期,施用特克多烟剂,每100立方米用量50克(1片);或10%速克灵烟剂、45%百菌清烟剂,每亩次250克,隔7-8天一次。初发病时选用50%扑海因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每隔7-10天一次,视病情再连续防治2-3次。

RE:番茄病虫害(1级回复)作者:admin(发表于 2006-4-15 9:52:53)

番茄病毒病

番茄病毒病是我省番茄种植中常见的病害,尤其是秋番茄受害严重,甚至绝收。

症状:田间主要通过六种症状来识别番茄病毒病。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斑驳,叶脉透明,叶略有皱缩的不正常现象,病株较健株略矮;蕨叶型:植株不同程度矮化,由上部叶片开始全部或部分变成线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花冠加长增大,形成巨花;条斑型:可发生在叶、茎、果上,在叶片上为茶褐色的斑点或云纹,在茎蔓上为黑褐色斑块,变色部分仅自在表层,不深入茎、果内部,在高温与强光下易发生;巨芽型:顶部及叶腋长出的芽大量分枝或叶片呈线状、色淡,致芽变大且畸形,不结果或小坚果;卷叶型:叶脉间黄化,叶片边缘向上弯卷,小叶扭成螺旋状小球状,植株萎缩,有时丛生,发病早的,多不能开花结果;黄顶型:病株顶叶色褪绿或黄化,叶片变小,叶面皱缩,中部稍突起,边缘多向下或向上卷起,病株矮化,不定枝丛生。

病原:引起番茄病毒病的病毒主要有烟草花叶病毒(简称TM V)、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卷叶病毒(TLCV)、苜蓿花叶病毒(AMV)等20多种。

发病条件:番茄病毒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一般高温干旱天气利于病害发生,此外,氮肥过量,植株柔嫩或地块条件不良发病重。病毒从植株伤口侵入。烟草花叶病毒在多种植物上越冬,种子带毒,成为初侵染源,附着在种子上的果屑也能带毒,此外,土壤中的病残体、田间越冬寄主残体、烤晒后的烟叶、烟丝均可成为该病的初侵染源,但蚜虫不传毒。黄瓜花叶病毒主要由蚜虫传染,冬季病毒多在宿根杂草上越冬,春季蚜虫迁飞传毒致病。该病毒源在一年内常有周期性变化。春夏烟草花叶病毒比例较大,而秋季黄瓜花叶病毒为主。

防治方法:(1)优选良种:目前抗烟草花叶病毒的丰产品种有:中蔬4号、5号、6号,中杂4号,毛粉802、中丰、542粉红番茄,茄

抗5号、7号,西粉3号、晋红1号等。耐黄瓜花叶病毒的有:542粉红番茄、中蔬5号等。(2)种子消毒:播前用清水浸种3-4个小时,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40-5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净再催芽播种,或用0.1%高锰酸钾浸种30分钟。(3)加强管理,适期播种,培育壮苗,早期防止缺水,后期增施磷钾肥,防止早衰,增强抗性。整枝打杈时先整健株,后整病株,每次作业后用肥皂水洗手以钝化病毒。(4)防治蚜虫,可用20%氰戊菊酯乳油1000-1500倍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防治,以减少病毒传媒。(5)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用病毒A粉剂1000-1500倍防治。还可用83增抗剂50倍液,在番茄定植前后各喷1次,对病毒病有防治的效果。

RE:番茄病虫害(1级回复)作者:admin(发表于 2006-4-15 9:53:48)

番茄早疫病

番茄早疫病又称轮纹病,是番茄上的重要病害,我省南北部发生为害都较普遍,严重的可减产30%以上。

症状:整个番茄生长期都可以发病。病菌侵害叶、茎、果实各部位,以叶片和茎叶分枝处最易发病。病害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渐向上扩展,最初叶片上出现深褐色小点,扩大发展为圆形至椭圆形病斑,外缘多具黄色或黄绿色的晕环,病斑灰褐色,有深褐色的同心轮纹,有时多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大型不规则病斑,且轮纹表面生毛刺状不平坦物;茎部染病,多在分枝处产生褐色至深褐色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凹或 不凹,表面生灰黑色霉状物,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柄受害,生椭圆形轮纹斑,深褐色或黑色,一般不将茎包住;青果染病,始于花萼附近,初为椭圆形或不定形褐色或黑色斑,凹陷,直径10-20毫米,后期果实开裂,病部较硬,密生黑色霉层。

病原: 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真菌,称茄链格孢Altermaria

solani(Ellis et Martin)Jones et Gront.异名:A.solani Sorauer.菌丝丝状,有隔膜。分生孢子梗圆筒形或短杆状,暗褐色。

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可从气孔、皮孔、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分生孢子通过气流、雨水或灌溉水等进行多次重复侵染

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温度15℃,相对湿度80%以上,开始发病,温度20-25℃,多雾或阴雨天,该病即开始流行。每年雨季到来的迟早,雨日的多少,降雨量的大小和分布,均影响该病的扩展。保护地栽培的番茄,晚春和早秋浇水多,通风不良的发病重,露地番茄,重茬地、低洼地、排水不良、作物生长差,发病也重。此外,该菌属兼性腐生菌,田间管理不当或大田改种番茄后,常因基肥不足发病重

防治方法:(1)选用耐病品种,如茄抗5号、粤胜、奇果、矮立元、密植红等。(2)大棚、温室栽培的番茄,应重点调整好棚内温湿度,尤其是定植初期,要防止棚内湿度过大温度过高(3)轮作:与非茄科作物实行三年以上的轮作。(4)加强管理:选种无病壮苗,深沟高畦栽培,合理密植,每亩4000株。施足基肥,可减轻发病。铺盖地膜,对减轻前期发病有较好的效果(5)药剂防治:施药应在发病早期,药剂可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胶悬剂干粉500倍液,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也可在发病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液。

番茄生理性病害教案

番茄常见生理病害的诊断及防治 教案刘学芳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莘县分校 二〇一四年八月五日1 番茄常见生理病害的诊断及防治 一、教学目的:让学员能够正确诊断番茄生理性......

温室番茄病害防治研究的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温室番茄病害防治研究的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温室番茄病害防治研究的论文

温室番茄病害防治研究的论文论文关键词温室番茄;病害;发生特点;防治措施论文摘要日光温室等保护地番茄病害种类多、危害重,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及多年种植,病害发生呈现出新的......

温室番茄病害防治研究的论文(材料)

论文关键词温室番茄;病害;发生特点;防治措施论文摘要日光温室等保护地番茄病害种类多、危害重,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及多年种植,病害发生呈现出新的规律性,老病害逐步加重,新病害......

番茄生理性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止对策

番茄生理性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止对策现代园艺 2012年21期摘 要:针对番茄几种生理性病害的发生症状、病因,分别提出了适时灌水、增施钾肥、加强管理等防治措施关键词:番茄生理性病......

《番茄病害.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番茄病害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番茄常见病害 病害 番茄 番茄常见病害 病害 番茄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