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素—蛋白酶体与蛋白酶体抑制剂_蛋白酶体抑制剂
泛素—蛋白酶体与蛋白酶体抑制剂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蛋白酶体抑制剂”。
泛素-蛋白酶体及其抑制剂
沈子珒 许啸声 李稻审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摘要:蛋白酶体与泛素化信号系统一起构成的泛素—蛋白酶体(UPP)是哺乳动物细胞内主要的蛋白水解酶体系,参与和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蛋白酶体是一个由20S催化颗粒、11S调控因子和2个19S调节颗粒组成的ATP依赖性蛋白水解酶复合体。蛋白酶体的活性状态对细胞功能正常维持是非常重要的。26S蛋白酶体对蛋白的降解依赖于靶蛋白的泛素化和泛素化蛋白识别。蛋白酶体抑制剂能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活性进而干扰和影响细胞原有的功能,尤其对肿瘤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利用蛋白酶体抑制剂改变蛋白酶体的酶切位点活性也成为免疫、炎症等研究的热点。蛋白酶体的抑制剂可分为天然化合物和合成化合物两类,其中Bonezomib(Velcade,PS-341)是近年研究较多的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
关键词:肿瘤
蛋白酶体
泛素 蛋白酶体抑制剂
PS-341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UPP)的蛋白酶体(proteasome)是一种具有多个亚单位组成的蛋白酶复合体,蛋白酶体沉降系数为26S,故又称26S蛋白酶体。蛋白酶体水解蛋白的前提是靶蛋白的泛素化。在UPP中,各种靶蛋白质泛素化后,先被26S蛋白酶体的19S亚单位识别,随后泛素化靶蛋白脱泛素链和变性,进入20S亚单位的筒状结构内被降解成3~22个多肽。由于蛋白酶体具有精确降解细胞内各种目的靶蛋白,进而参与基因转录和细胞周期调节,以及受体胞吞、抗原呈递等各种细胞生理过程 [1]。因此,应用蛋白酶体抑制剂改变其酶切位点活性已成为抗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蛋白酶体是影响和改变细胞功能重要的目的靶标。
1. 蛋白酶体组成 1979年,Goldberg等首先报道在大鼠肝脏和网织红细胞中存在一种分子质量为700 kD的受ATP激活的中性蛋白水解酶。此后,一些在形态、功能及免疫学特征上与之相同的颗粒通
[2]过不同途径被分离出来,被统一命名为蛋白酶体。在真核生物进化中,蛋白酶体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其简单形式甚至存在于古细菌和真细菌中。真核细胞内的蛋白酶体分布于胞质与胞核内,有的与内质网或细胞骨架相结合,约占细胞蛋白质总量的1%。有功能的26S蛋白酶体是由20S催化颗粒(catalytic particle, CP)、11S调控因子(11S regulator)和2个19S调节颗粒(regulatory particle, RP)组成,其分子量为2.4MD,是ATP依赖性蛋白水解酶复合体。
1.1 20S催化颗粒(20S CP)
人类蛋白酶体CP的沉降系数为20S,分子量700~750kD。它由α环和β环组成,每个环各有7个相同的亚单位,分别以α1-7β1-7β1-7α1-7顺序排列成圆桶状结构,20S CP中间由两个β亚单位环组成。几乎所有β亚单位都含有一个N 端前导序列,尽管此序列在20S CP装配过程中被切除,但在引导真核生物β亚单位的正确折叠以及β与α亚单位的组装中有重要[3]作用。当β亚单位的N端前导序列被切除后,Thr残基被暴露出来,Thr是酶的活性位点,分别存在于β环的内表面,使β亚单位具有类似的丝氨酸蛋白酶的催化作用。例如,β亚单位N端的折叠方式允许Thr的-OH对底物发动亲核反应形成半缩醛,而Thr的α-NH3可代替丝氨酸蛋白酶中His的咪唑基作为质子受体。此外,活性位点附近的一个Lys残基与特定的丝氨酸蛋白酶中一样,也起着催化剂的作用。目前认为,在20S CP内起催化作用的亚单位主要是
1、
2、5。不同的β亚单位的催化活性尽管不同,但能互相协调使蛋白酶体具有多种蛋
2.2 靶蛋白脱泛素化
泛素化也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已经发现真核细胞内存在多种脱泛素酶(DUB),能够水解泛素和蛋白质间的硫酯键。DUB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泛素羧端水解酶,水解泛素C端的连接小肽,也参与由泛素前体产生泛素单体的过程;另一类是泛素特异性加工酶,参与去除泛素化蛋白上的多聚泛素链,从而防止泛素化蛋白蓄积[13]。当蛋白酶体功能受抑制时,泛素化蛋白水解减少,蓄积的泛素化蛋白可出现脱泛素,如泛素化c-JNK激酶水解减少时,蓄积的泛素化c-JNK激酶可过脱泛素途径使c-JNK激酶复活,结果导致c-Jun的磷酸化增加,从而增加核转录因子AP-1的DNA结合活性,使Fas表达增加。
3.蛋白酶体抑制剂
由于蛋白酶体活性状态对细胞执行不同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蛋白酶体将成为影响细胞功能的重要药物靶标,而其抑制剂有可能成为抗肿瘤的先导药物
。实验也证实,恶性增殖细胞对蛋白酶体阻断的敏感性比非肿瘤细胞更为强烈,如乳胞素(Lactacystin)对正常的淋巴细胞无明显的作用。Masdehors等人发现B-CLL细胞中,ChTL活性水平是正常淋巴细胞的三倍,其蛋白的泛素化水平也高于正常细胞[4]。蛋白酶体的抑制剂可分为天然化合物和合成化合物两类。
3.1 天然化合物
3.1.1 3,4-二氯异香豆素(DCI)DCI是丝氨酸蛋白酶的不可逆抑制剂。近来发现,DCI也能抑制20S CP几种肽酶,如ChTL活性。由于DCI在抑制蛋白酶体的ChTL活性时,也能激活20S CP的酪蛋白酶活性和其他的肽酶活性,因此是一种选择性较差的抑制剂
[15]。
3.1.2
乳胞素(Lactacystin)
乳胞素是链霉菌属的天然代谢物,是一种选择性的20S CP抑制剂,具有抑制细胞周期和诱导神经母细胞分化的功能。乳胞素的活性位点可能涉及其内酰胺环上的甲基和异丁基侧链[15]上的第二个羟基。痔疮偏方乳胞素及其活性中间体的β-内酯可选择性和不可逆地结合于蛋白酶体的5亚单位,从而抑制蛋白酶体多种肽酶活性,其中ChTL活性最先被抑制,TL和PGPH的活性抑制较慢,丝氨酸和酪氨酸蛋白酶活性则不受抑制。Qiao等人发现,乳胞素可以阻止动物和人类的结肠肿瘤形成,并通过脱氧胆酸抑制p53降解,导致核内p53积聚和相应的促凋亡基因的表达[16]。
3.1.3 Aclacinomycin
Aclacinomycin是一种Aklavinone化学结构,抑制蛋白酶体的ChTL活性,对组织蛋白酶B无抑制效应,能激活胰岛素,但对calpain作用范围较小
[14]。
3.1.
4Eponemycin
Eponemycin能以共价键方式结合到20S CP的
5、5i 和1i亚单位,选择性抑制蛋白水解酶活性,进而抑制ChTL活性。当Eponemycin浓度上升到50 nmol/L,也不抑制其他蛋白酶(calpain、组织蛋白酶B、木瓜蛋白酶、胰岛素、糜蛋白酶)的活性[14]。
3.1.
5PR-39
PR-39是一种富含精氨酸/脯氨酸的多肽,它能可逆性与蛋白酶体的7亚单位结合[14]。3.
2合成化合物
3.2.1 醛基肽
醛基肽一类蛋白酶体抑制剂,其中包括:MLN-519、MG-132、CEP-1612、CVT-634等。多数醛基肽抑制剂可以抑制20S CP中ChTL活性,阻止蛋白酶体对泛素化蛋白的降解。随后研究表明,怎么减肚子此类蛋抑制剂的P2和P3位置均为疏水性氨基酸,如Ac-Leu-Leu-Nie-H和Z-Leu-Leu-Phe-H。通过对Z-Leu-Leu-Xaa-H的研究表明,当P1位置为Leu或Phe(疏水性氨基酸残基)时,其抑制活性最强。目前认为,MG-132(Z-leu-leu-leu-CHO,三肽基乙醛)
[5] Knowlton JR, Jolnston SC, Whitby FG, et al.Structure of the proteasome activator REGalpha(PA28alpha).Nature.1997;Dec 11;390(6660):639-43.[6] Wilke S, Chen WF, Magnuon RP,.Properties of the beta subunit of the proteasome activator PA28(11S REG).Arch Biochem Biophys.2000;Dec 1;384(1):174-80.[7]Schwartz A L, Ciechanover A,.The 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 and pathogenesis of human diseases.Annu Rev Med, 1999;50:57-74.[8] Strous GJ,Govers R.The 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 and endocytosis.Cell Sci ,1999;112:1417-1423.[9]Skowyra, D., et al.(1997).F-box proteins are receptors that recruit phosphorylated substrates to the SCF ubiquitin-ligase complex.Cell 91, 209-219.[10]Hicke L.Gettin down with ubiquitin:turn ing off cell—surface,receptors.transporters and channels.Trends Ce ll Biol 1999;9:107-112.[11]Koepp DM, Harper JW, EledgeSJ,.How the cyclin became a cyclir:regulated proteolysis in the cell cycle.C 1999;97:431-434.[12] Kwon YT, Kashina AS & Varshavsky A,.Alternative splicing results in differential expreion, activity, and localization of the two forms of arginyl-tRNA-protein transferase, a component of the N-end rule pathway.Mol Cell Biol 1999: 19:182–193.[13]Wilkinson, K.D., Ubiquitination and deubiquitination: targeting of proteins for degradation by the proteasome.Semin.Cell Dev.Biol..2000;11: 141-148.[14] Julian A,.The proteasome: A suitable antineoplastic target.Cancer, 2004;4: 349-360.[15] Skata N.Dixon JL,.Ubiquifin-proteasome-dependent degradation of apolipoprotein B100 in vitro [J].Biochem Biophys Acta, 1999;1437(1):7I一79.[16] Qiao D,Gaitonde SV,Qi w,et a1.Deoxycholic acid supprees p53 by stimulating proteasome-mediated p53 protein degradation.Carcinogenesis, 2001;22(6):957-964.[17] Desai SD.Li TK,Rodriguez Bauman A,et a1. Ubiquitin/26S proteasome-mediated degradation of topoisomerase I as a resistance mechanism to camptothecin in tumor cells.Cancer Res, 2001;61(15):5926-5932.[18] He Q,Huang Y, Sheikh MS,.Proteasome inhibitor MGI32 upregulates death receptor 5 and cooperates with Apo2L/TRAIL to induce apoptosis in Bax-proficient and –deficient cells.Oncogene,2004;23(14): 2554-2558.[19] Kim OH,Lim JH,Woo KJ,et a1.Influence of p53 and p21Waft expreion on G2/M phase arrest of colorectal carcinoma HCT116 cells to proteasome inhibitors.Int J Oncol, 2004;24(4): 935-941.[20] Zavrski I, Jakob C,et al.Proteasome: an emerging target for cancer therapy.Anticancer Drugs, 2005 Jun;16(5): 475-81.[21] Vorhees PM,Dees EC,O Nell B,et a1.The proteasome as a target for cancer therapy.Clin Cancer Res, 2003;9(17):6316-6325.性细胞分化模型发现诱导分化治疗白血病的药物靶标(2002CB512806)负责人。编辑: 您好!,得到你们的反馈,十分感谢。
沈子珒和许啸声是在读硕士学生,在上基础课期间,结合我们的研究方向写了本篇综述,可能存在不足。
我们教研室主要研究方向是肿瘤发病的分子机制和药物的靶基因探讨。承担《基于生物信息学的药物新靶标的发现和功能研究》的国家973项目。
现按贵刊要求把材料寄出,20元审稿费通过邮局寄出。
谢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2006.03.20
泛素-蛋白酶体及其抑制剂沈子珒 许啸声 李稻审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摘要:蛋白酶体与泛素化信号系统一起构成的泛素—蛋白酶体(UPP)是哺乳动物细胞内主要的蛋......
小分子靶点药物蛋白酶体抑制剂Bortezomib 目前认为,肿瘤发生的特征在于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功能和凋亡的正常细胞信号通路发生了异常改变。其中,蛋白质的降解起着非常重要的......
泛素结合酶UbcH1 0与肿瘤(文献综述)陈世敏 罗南萍 (综述) 刘贤锡 (审校) 泛素结合酶UbcH10(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s,UbcH10)又称周期蛋白选择性泛素载体蛋白E2.C,属于......
泛素的发现及其背后的故事2004年 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
我院~质子泵抑制剂用药分析论文(精选11篇)由网友“W的毛衣”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我院~质子泵抑制剂用药分析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篇1:我院~质子泵抑制剂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