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 ._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 .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

第一课时 倍数与因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以及热爱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重 点 理解倍数与因数的概念。

难 点 理解倍数与因数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游戏:让学生参与,自己找到题目并给予解决,引出乘法运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问题:书本31页,算一算两班各有多少人? 生1:第一个班级排成4行,每行9人,9×4=36(人)。教师:在这个乘法算式中的三个数分别叫什么?

学生:等号左边的两个数(9和4)是乘数,等号右边的数(36)是积。

教师:对了,在乘法算式中的两类数,这两类数的关系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倍数与因数关系。其中积是乘数的倍数,乘数是积的因数。即:36是9和4的倍数,9和4是36的因数。

板书 倍数与因数

板书 在乘法算式中,积是乘数的倍数,乘数是积的因数。生2:第二个班级排成7行,每行5人,7×5 =35(人)教师:你们能类似找到其中的倍数与因数关系吗? 学生同桌讨论、交流,教师提问学生。学生:在7×5 =35中,35是7和5的倍数,7和5是35的因数。

2、巩固练习:

①根据算式说一说下面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25×3=75 20×5 =100 学生同桌讨论、交流,教师提问学生。②帮7找找它的倍数?你是如何找到的? 7 14 17 25 77 教师提示:找倍数就是找乘法算式中的积。学生交流后,教师指名回答,并提问其判断依据。生1: 7×1=7,7是7的倍数。7×2=14,14是7的倍数。

7×11=77,77是7的倍数。

板书 依据:①列乘法算式,找出乘数和积。

教师:回答的很好,有同学可以说出不同的方法吗? 学生思考讨论后,教师提问。生2: 14÷7=2,能整除,所以14是7的倍数。17÷7=2„„3,不能整除,所以17不是7的倍数。板书 依据: ②列除法算式,一个数的倍数能将这个数整除,如果出现有余数的情况,这两个数就不能构成倍数与因数的关系。

互动:找老师的小帮手(手中拿到的数字是3的倍数的同学就是老师的小帮手),从中选出三位小帮手,帮帮小兔子过河。

小兔子将要如何过河呢?你能帮它找到路线吗?(学生连线)③出示下面的算式 0 × 3 = 0 0 × 10 = 0 0 ÷ 3 = 0 0 ÷ 10 = 0 教师:观察这几个算式,你有何发现?

学生:零乘任意一个数都是零,零除以任何一个数也为零。补充:零不能做除数。

教师:0不是我们研究倍数和因数的范围。那哪一类数是我们今天所研究的范围呢?

④出示下面数字

0 1 2 3 4„„ 自然数

板书 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的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⑤出示问题:淘气去商店买水果,每千克梨4元,5千克多少元? 学生: 5×4=20(元)

教师:回答的很好!刚学完这一课的淘气就说:“20是倍数,5和4是因数。”他讲的对吗?

学生交流讨论后,老师提问。

生1:可以,因为20是积,5和4是乘数。

生2:不对,应该讲20是5和4的倍数,5和4是20的因数。教师:这两位同学谁讲的有道理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来找个同学来配合我一下。

互动:比如“你在家里是儿子(女儿)”,这句话就有问题。你的称谓是随着你的角色在改变的。

板书 在研究倍数和因数的关系时,应该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不能独立说谁是因数,谁就是倍数。

举例:5×4=20 ,20是积,是5和4的倍数。可在20×2=40中20又充当了乘数的角色,是40的因数了。所以角色不同,得到的结果就不同,不能独立说谁是因数,谁就是倍数。

作业:课本32页1、2、5 授课教师:吴兰兰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倍数与因数

一、在乘法算式中,积是乘数的倍数,乘数是积的因数。

二、判断某个数倍数的依据: ①列乘法算式,找出乘数和积。

②列除法算式,一个数的倍数能将这个数整除,如果出现有余数的情况,这两个数就不能构成倍数与因数的关系。

三、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的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四、在研究倍数和因数的关系时,应该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不能独立说谁是因数,谁就是倍数。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背景导读】《乘法分配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它是小学阶段学到的第五个运算定律,是学生学习两位数乘两......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新开路小学 杨寿华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乘法的意义和定律”中的“乘法分配律“,教材64—66页的例6和例7及练习十四的......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师(出示主题图):图中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生答(略)师:要求5条裤子和5件夹克衫一共多少钱,怎样列式?学生尝试独立练习,选两生板演。65×+45×5=325+225=550(65+45)×5 =11......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牛会琴《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由于该定律的归纳、总结和运用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能力的提高,它区别于一般计算的学习,需要学生有更强......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优秀)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1、歌谣引路(播放录音)同学们好,我叫小芳。我家有三口人,爸爸、妈妈和我。每天早晨,喊我起床的是妈妈,给我买早点、冲牛奶的也是妈妈。送我上学的是爸爸,辅......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 ..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 .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 分配律 乘法 教学案例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 分配律 乘法 教学案例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