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基迎国检知识2_两基国检知识
两基迎国检知识2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两基国检知识”。
两基迎国检知识
“两基”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简称。
一、两基迎国检内涵介绍
(一)“两基”国检的含义
指国家教育督导团对省级政府“两基”工作进行的全面督导检查。按国家“两基”验收工作程序规定,在全省以县为单位实现“两基”后,要以省为单位,整体接受国家教育督导团的全面督导检查,简称“两基”国检。“两基”国检是国家在教育方面最权威、最全面、最高规格的一种检查,是国家依法对省级“两基”工作的整体评估和确认,是对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督导检查和考核,是各省(市、县、区)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国检标准高、要求严、涉及面广、任务重,是国家“两基”评估验收制度的一项主要任务,“两基”国检=(基本普九+基本脱盲)+国家检查验收。
(二)、两基国检的性质和任务
1、国检的性质:“两基”“国检”是国家对各省(区、市)“两基”工作整体水平的评估和确认。
2、国检的目的:以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督导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完成“两基”任务,提高“两基”水平。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3、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全区“两基”水平为目标,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巩固提高”的方针,抓住“两基”工作接受国家督导检查的契机,进一步调动各级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办学积极性,把全区“两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4、国检的任务:国检是对省级实现“两基”的全面督导检查,是对省级实现“两基”目标的认定。接受“国检”的主体是省级人民政府。“两基”评估验收是以县为单位。而“国检”不是对县级单位的再验收,而是通过抽查县、乡“两基”工作,对全省(自治区、直辖市)“两基”工作进行评估认定,是接受国检的组成部分,只有每个地市的抽查通过,才能确保全自治区国检的通过。地(市)、县两级政府在迎接国检中也承担重要职责。
通过对不同区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市、县“两基”情况的督导检查,印证全区“两基”水平,展示成绩与进步,发现薄弱环节与不足。
(三)、“两基”通过国检的条件:“两通过、一达标”。
“两基”通过国检的条件是:全区所有县的“两基”均通过国家教育督导团的审查,并由教育部公布;自治区上报的“两基”自查材料通过国家审查;所抽查地区(地、市、县)的“两基”各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四)、“两基”迎国检工作的特点:
1、严肃性:依法督导,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2、权威性:由省部级领导带队,国家督学组成检查组。
3、公开公正性:检查前公告,检查中随机抽查乡镇和学校,检查后公报。
4、指导性:既肯定成绩又指出问题,同时提出整改意见。
二、国检的内容介绍
(一)、七项重点内容
1.普及程度。2.教师队伍。3.办学条件。4.教育经费。
5.教育质量。6.学校安全管理。7.扫盲工作。
(二)、国检的五个一票否决指标: ——普及程度不达标的一票否决;
——由于工作不到位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一票否决;
——教育费投入不到位的一票否决
——有D级危房的一票否决(D级危房的确定以自治区校安工程检查结果为准,口径要与地区教育局项目办统一);
——弄虚作假的一票否决。
(三)国检组在检查中高度关注的九个问题
国检组在对各省级单位进行检查时,高度关注以下九个问题:(1)政府职责落实情况;(2)合力迎“国检”氛围;(3)是否建立和完善促进“两基”巩固提高的体制机制;(4)经费依法投入到位情况;(5)典型事例、经验、亮点和特色;(6)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7)学校管理细节精细程度;(8)教职工和学生的精神状态与学生养成教育情况;(9)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一致性及有效性。
(四)在国检工作过程中坚持的九项原则
——随机抽样,点面结合的原则;
——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原则;
——重在过程,兼顾结果的原则;
——政府行为的原则,切实强化各级政府在“两基”迎“国检”中的职责与任务;
——保证投入的原则;
——全面布置,突出重点的原则,所有的县(区、市)都是被检对象,克服侥幸心理;
——实事求是,总体评价的原则;
——“两基”工作与干部政绩挂钩的原则,实行“两基”工作“一票否决”制度;
——坚持验收标准的原则,严格按“两基”验收标准,不降格以求。
(五)“两基”迎国检几个重要指标解释
1、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在招生与控辍保学工作中,要注意将学生到位率与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区别开来,这是两个有联系但更有区别的概念。
学年初在校适龄儿童数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学年初正常适龄儿童数
2、初中入学率 初中在校学生数
初中入学率=——————————×100% 正常适龄少年数
3、小学在校生年辍学率(根据普九38项指标要求,结合我地实际,小学在校生辍学率要低于2%)学年内小学辍学学生数
小学在校生年辍学率=————————————×100% 学年初小学在校学生数
4、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根据普九38项指标要求,结合我地实际,初在校生辍学率不得高于3%)学年内初中辍学学生数
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100% 学年初初中在校学生数5、15周岁人口中小学教育完成率
15周岁[小学毕(结)业人数+读满规定年限人数] 15周岁人口中小学教育完成率=————————————————————×100% 15周岁(人口数-残疾人数)
6、17周岁人口中初中教育完成率(根据“普九”38项指标要求,17周岁人口初中教育完成率要达到85%)
17周岁[初中毕(结)业人数+读满规定年限人数] 17周岁人中初中教育完成率=—————————————————————×100% 17周岁(人口数-残疾人数)
7、15周岁人口中文盲率
15周岁人口中文盲人数
15周岁人口中文盲率=——————————————×100% 15周岁(人口数-残疾人数)
8、15-50周岁人口中文盲率 15-50周岁人口中文盲数
15-50周岁人口中文盲率=———————————×100% 15-50周岁(人口数-残疾人数)
三、“两基”国检的程序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省级实现“两基”进行全面督导检查的意见》(教督[2007]4号)规定,对省级实现“两基”的全面督导检查,是对全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两基”目标的认定。为保证公正性和严肃性,“两基”督导检查要严格按照以下程序:
(一)基本程序
1、全面自查。凡所辖县(市、区)全部实现“两基”,拟接受教育部“两基”督导检查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事前进行自查。
2、提出申报。根据自查情况,由省级人民政府向教育部提出接受“两基”督导检查的要求。国家教育督导团将对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两基”主要指标进行初步审查,根据时间,可能安排对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个别情况进行抽查。申报前提是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辖所有县(市、区)“两基”工作全部都达标并经教育部公布名单。(2010年8月国家教育督导办赴藏“两基”迎“国检”工作调研组对我区“两基”迎国检工作进行实地调研,提出了许多问题,各县要认真学习这次调研的反馈意见,查找工作中的问题,加快整改进度,尽最大努力,在自治区预检前完成大部分整改工作。)
3、检前公告。对将要进行“两基”督导检查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于检查前20天左右,由国家教育督导团在《中国教育报》和该省主要报刊(主要版面)等新闻媒体上发布公告,接受群众提出的意见。
4、组织检查。对决定进行“两基”督导检查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国家教育督导团组成检查组,进行督导检查。检查组听取全省(自治区、直辖市)“两基”工作的汇报,采取随机的方式,对不同经济、教育发展水平的县进行抽查,一般每省抽查6个县左右(也有例外,如云南等),每县抽查若干乡镇和学校。
国检组一般由国家总督学顾问(副部级)任组长,成员十几人,时间7-10天。
5、做出结论。根据督导检查情况,国家教育督导团对接受检查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提出“两基”督导检查的意见,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整改要求进行整改。教育部根据检查和整改情况,认定该省(自治区、直辖市)是否全面实现“两基”。
6、发布公报。对通过“两基”督导检查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教育部发布公报,并授予全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两基”纪念牌。
(二)具体程序是:
一要听取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工作报告(半天)。一般由分管副省长(主席、市长)向国检组报告全区“两基”攻坚工作情况。“两基”迎接国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政协参加。汇报后现场质询,主要由有关职能部门回答。
二是抽查县。国检组再分小组,抽查县,由地(市、县)政府分管领导、教育局长、省厅副厅长和工作人员全程陪同。贵州省9个州88个县市抽查了6个州市6个县市,云南16个州市129个县(市)抽查了10州(市)15个县,西藏只有7地(市)74个县(市、区),抽查的地(市、县)也许会更多,问题是谁也不知道会是谁,所以大家都不能有侥幸心理。重点为“两基”攻坚县,尤其是最后一年达标的县,也包括前几年达标的巩固提高县;有不同经济水平的县;人口以及各种地理状况都要考虑。在县级检查时:
⑴安排听取县级政府工作报告(半天),一般由县长向国检组报告全县“两基”工作。“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邀请县级人大、政协参加。专家组到达后当天就应该把汇报材料、汇总表格等各种材料送到房间,专家晚上就要看材料,准备第二天的会议,检查组要召开全体会议,分组并安排各组员任务。
各县、乡(镇)、学校的汇报材料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准备,要对所做的工作和教育发展成就用精准的文字表达出来,通过数字对比、典型描述等方式把材料写好。要认真整理提炼典型经验、先进事迹,要有鲜活的事例以达到整体效果。汇报材料要突出重点,把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情况、教育工作的特色与亮点、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与困难等充分体现出来。
汇报后现场质询,专家非常关注“五个一票否决”和七项重点内容,特别关注中小学的入学率、巩固率和扫盲工作是否达到国家要求,是否依法实现了教育投入“三个增长”等,提问十分注重细节,数字、文字、表格、逻辑关系,问的非常仔细,因此,质询准备材料上的数字一定要相符,涉及到的相关政策措施等口径要一致。被质询单位和个人要熟悉相关政策措施和数据,尽量做到对答如流,能脱稿讲的尽量脱稿,能自己回答的就不要让人带劳。要使涉及“两基”工作的人员对“两基”基本常识做到应知应会。提问时,涉及相关部门的情况,要由相关部门回答,如果一时回答不上来,过后要有文字材料补上,书面答复必须在专家组返回之前整理出来,职能部门的答复材料上的数据必须与县人民政府汇报数据一致。
⑵查阅县“两基”档案材料(国检工作一项重要任务)。必要时,国检组会要求提供原始账目、资料。各县在资料准备中要做到底数要清楚,情况要明,效果要好,档案资料的分类要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分县、乡、校按八大类进行归类整理。
⑶随机抽查乡镇、学校。一般抽查2个乡镇,也有沿途随机抽查(云南就是这样进行的)。县里要向国检组提供全县乡镇、学校分布图,由国检小组确定要抽查的乡镇,在乡镇一般查初中(含完中、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心小学、村小、教学点。在学校需要对“两基”有关情况全面进行了解。可能召开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座谈会。乡镇和学校要提供充分的档案材料,负责档案管理的人员(必须熟悉自己所管理的材料)必须在场。检查中专家比较注重直观的东西,学校情况、指标和图表展示在墙上比较好,专家关注校舍安全、远程教育设备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记录、学生食堂、学生宿舍、厕所、医务室、体育设施、运动场、学校文体活动、校园环境的美化、绿化,并通过与农牧区老百姓谈话,了解青壮年的识字情况。
对乡镇和学校不进行反馈,对县政府不安排正式反馈,有可能由国检小组组长视检查工作情况,集中检查组的意见后,非正式向县政府领导提出整改意见。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各县、乡、校在迎接国检工作组时,一定要注意节俭迎检,避免跟随人员过多。到县后不安排各类表演,不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也不安排学生列队欢迎,更不能为了迎检而任意调整课程。总的原则是不能给国检组留下不好的印象。
“两基”迎国检知识问答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大范围的教育普及,是最宏伟的计划、最伟大的壮举、最艰巨的工程,也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
“两基”迎国检知识问答1、什么叫“两基”?答: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 2、“两基”国检的意义是什么? 答:“两基”国检既是对我省“两基”工作......
“两基”迎国检知识问答 1、什么是“两基”? 答:“两基”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简称。2、什么是“两基”国检? 答:国家教育督导团在一个省级行政区域内......
两基国检\“两基”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简称。我地区于2007年实现“两基”目标,其中洛隆县是我地第一个实现“两基”目标的县(2004年),2005年实现“两......
“两基”迎国检整改方案一、存在问题昨天,在县教育局李副书记带领下,一行相关领导对我校“两基”迎国检准备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指导。查出了四方面问题:1、档案资料要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