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师在中学生德育建设中的作用_信息技术教师德育论文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信息技术教师在中学生德育建设中的作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信息技术教师德育论文”。

信息技术教师在中学生德育建设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二十一世纪是网络时代。那么,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尤其是对处在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说是挑战和机遇并存。就网络而言,说到底还是一种新的技术工具,是由人发明出来的,本身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它给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机遇。利用网络开展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具有传统政治思想工作不可替代的优势。作为一名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加强引导,把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工作与现代网络结合起来,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寓教育于网络,通过网络来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政治思想工作。

关键字:信息技术、德育、网络道德、作用

从德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出发,对我校在校的初中三个年级和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了无记名的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其中有超过30%的学生使用网络是为了打游戏和网络聊天,而在网上看电影的也有将近20%;有29%的学生每次上网时间超过2小时,每周上网3次以上的有14%;有12%的学生会接触一些不良的网站,如黄色和暴力的网站,而还有23%的学生是曾经误入过这些网站。看到这些,深深感觉到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强我国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已刻不容缓。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该如何适时、适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呢?

一、中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心理的发育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时期,他们思想单纯、追求上进、充满幻想、富于理想,可塑性强,但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都比较弱,易冲动,容易受各种思想道德影响。中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较少,对于经过伪装的思想和言论的识别能力较差,加之特有的好奇心、猎奇心,他们会比较容易被受到诱导,进而产生错误的伦理道德倾向。久而久之,还会把错误的伦理道德倾向带到现实生活中;更甚者,还容易对现实世界的伦理道德标准产生排斥心理。对于中学生来说,网络始终是一把双刃剑,就看我们如何选择和应用。

二、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短短20年间从无到有,异常迅猛地扩展到了全球的每个角落。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同时对传统理念和运作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是高科技的产物,是现代文明的结晶,作为信息化传递的主要载体,其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目前,青少年是上网的最大群体,是上网的主力军。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正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也左右着他们日常行为准则,网上许多内容不健康、不文明的信息,已经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影响了学生的学业,致使其道德意识、法律意识逐渐淡化。点击网络,文明与污染随着鼠标的移动而展现,有灿烂的阳光,也有黑暗的角落。这就需要教育者运用正确的思想和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依据学生特点,以适当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将相应的社会规范转化为学生的品德,以使他们提高自身的分辨力,增强抵制错误思想道德影响的能力,自觉规范上网行为,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素养。

三、网络道德问题在学生中的表现及成因:

1、网络上言行随意放纵。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学生的言行,并通过和学生单独的交谈中得知,绝大多数学生表示上网时使用过脏话或不文明语言。其中有的学生是因为“不痛快的时侯发泄一下”;有的学生是“别人对我用时我才用”;有的学生则是“大家都用我也用”。这主要由于网络文化的特殊性。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共享性、虚拟性的特点。网络的开放性既提供了许多有用的资源,也容纳了大量丑恶的垃圾信息。网络的共享性,特别是在我国网络信息分级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各种信息都同时作用于学生的身心。网络的虚拟性使学生认为无须对自己在网络上的行为承担后果。同时,在网络世界也容易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然而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并不是现实的,又往往造成了学生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失落感。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和信息接受、传播的隐蔽性,使中学生在网络上没有传统道德约束、没有师长管束,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却了社会责任。

2、有少数学生会去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如黄色网站和暴力网站。这主要是因为部分中学生好奇心强,辨别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较弱。他们自主意识增强,逆反思维膨胀,辨别能力不强,往往会作出错误的选择。他们追求刺激,标新立异却无力承担后果,容易离经叛道,做出越轨行为而又受到很大的伤害,不能主动地去抵制不良信息的入侵。

3、网络上价值观念模糊。在网络上,很多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认同为了保护自己,可以欺骗别人;还有的学生认为相互欺骗是正常的。有部分学生在网上生龙活虎,如鱼得水,但平时和人交往却很少。有的人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脱离时代,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从而表现为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与他人相处不融洽等症状。由于传统的道德教育缺乏对学生个体的足够重视,缺乏对学生个体作为独立主体的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并未真正形成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基本道德品质,更未能把这种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内在道德要求。

四、教师在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

1、信息技术教师是学校信息技术的指导者和推广者。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自己先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提高网络道德素养,做好学生的表率。所谓“先莫先于修德”,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年龄段的少年,会对教师产生崇拜感,可以利用教师权威言传身教,掌握德育主动权,同时鼓励进步学生,开展学习先进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试想假如教师自己上课时经常上网聊天,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如何教育学生文明上网。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普及和应用,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一要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不断吸取新的理论和营养,不断提高自已的网络素养,努力推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和学校道德教育工作。二要结合教学实际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指导我们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和德育工作研究,提高自身教学业务水平。三要博览群书,广泛阅读百科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为丰富自身网络道德教育服务。掌握了这一网络工具,信息技术教师能与学生共用同一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学生上网的指导。

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网络的起源和发展,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向学生揭示网络的本质是利用互连的物理设备,通过电子信号传递信息,提供信息服务的一套人工信息系统。让学生理解到网络从物理设备到信息服务都是技术人员为了工作、生活和学习的需要而设计出来的,为人提供便利。并进一步指出网络上所有的东西都来自于现实社会,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网络上的信息同样有真假好坏、善恶美丑之分,提醒学生注意加以识别。

2、要在学生中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良好习惯。目前虽然网络法制建设相对滞后,但网络方面也不是全无法规或规范。可以在上网学生群体中选拔出网络管理员,为他们普及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而且,需要用道德这种无形的约束力去引导规定学生的网上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自觉地遵守网络法规或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络人。在学习《计算机安全与病毒防治》这一节时可组织同学讨论该怎样维护计算机安全,以使学生们达成共识:只有每个计算机使用者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才能更好的维护计算机和网络的安全。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应用”时,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来做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把网络的主要目的看成仅仅是打游戏和聊天。对学生网上道德问题不能“堵”,而要“疏”。中学生正处于摆脱依赖、独立性增强的时期。只强调纪律规范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不强调约束纪律规范又管不住自己。所以教师要以教育学心理学为依据,心中有度。然而,现在一些家长和学校在对待学生上网的问题上,处理的方法过于简单,有的学校和家长明令学生不许上网,甚至把上网学生列入“问题学生”。这种堵的方式是不可取的,疏导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学校应开设专门的课程,对学生进行行为方式和道德价值方面的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通过学习讨论,获得一些网络基本的防身术,如上网聊天不要暴露自己的真实信息;不要轻易与网友见面;学会使用软件对付“黑客”袭击;如何过滤不健康网站等等。

3、当前我们应大力推行广泛而丰富多彩的社会道德实践活动。这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能满足青少年强烈的自主、成长、表现自我的心理需要,有利于其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的形成,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把青少年的注意力转移到好的方面上来,使青少年使用网络更加理性。根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的需要,设定一些积极、健康的上网“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使用网络,在健康上网的过程中享受快乐的感觉,获得成功的体验,自觉形成健康上网的习惯。

面对网络,要充分利用其积极的一面,引导学生多浏览一些教育网站和较正规的科技、文化类网站,这样就可以挤掉学生进入不良网站的时间,同时也会不断提升他们分辨网络信息好坏的能力,增强对网络不良诱惑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总的来说,教师和德育工作者必须行动起来,主动占领网上阵地,变堵为导,成效地开展网络时代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又要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规范。同时,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更要依靠国家、社会、家庭、学校的力量。党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包括网络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政府和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也对网络公共道德进行了大力的宣传、倡导和管理,封堵不健康网站,建立“绿色网站”;家庭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全面提高网络道德规范。只有我们全社会都动员起来,行动起来,共同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上网环境!

“卓越课堂”建设中信息技术的作用

“卓越课堂”建设中教育信息化的作用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

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摘要:随着全世界企业的不断发展,现如今,“企业文化”成为时下各种企业之间最热门的词汇之一,究其原因是因为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了,而且很多人都看到......

互联网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通过网络了解信息、互通商情、反映情况、抨击时弊的人越来越多,网络文化正日趋成熟。胡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会上指示:“加强网......

廉政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作用

廉政文化建设在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作用郑州市园林局 郭书君【摘要】:廉政文化建设,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关党风廉政建......

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cn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作者:李 学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年第03期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文化已成为未来企业兴衰存亡......

《信息技术教师在中学生德育建设中的作用.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信息技术教师在中学生德育建设中的作用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信息技术教师德育论文 学生 教师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教师德育论文 学生 教师 信息技术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