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课堂”建设中信息技术的作用_卓越课堂建设问题
“卓越课堂”建设中信息技术的作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卓越课堂建设问题”。
“卓越课堂”建设中教育信息化的作用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至2013年起,全国各地掀起了用信息技术打造卓越课堂的教学研究和实践。
为了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有效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重庆市教委在2012年酝酿出台了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
如何利用好信息技术打造“卓越课堂”,本人将从个人体会的角度从以下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怎样理解“卓越课堂”?
“卓越课堂”除了亘古不变的知识性外,互动性:卓越的课堂不是教师“一言堂”,也不是少数学生的“多言堂”,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全体学生进行充分的表达、交流、思维、分享的师生、生生之间多维互动的课堂。它还有生命性:卓越的课堂是充分尊重师生生命、释放师生生命激情的课堂。超越性:正如海明威所言:“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卓越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不断超越自我的课堂。个性化:卓越的课堂必然深刻地打上教师本人独特的个性与风格。生成性:卓越的课堂相对于传统课程的载体——教材而言,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具有增值性。这里的“增值”既来源于学生课外学习知识与经验的分享,更来源于师生、生生互动中发现的“新知识”。
二、信息技术与“卓越课堂”的有效的契合。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为科技服务,而科技反哺教育,二者在“信息技术打造卓越课堂”这一论题上结合得更为有机。把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它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兴趣的源泉是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说:认识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惊讶、诧异和感到神奇的过程,能激起高昂而持久的兴趣。多媒体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具有
处理文本、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的综合能力,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它的出现往往能让学生感到惊讶、诧异,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上课伊始,让学生欣赏声情并茂的画外音和生动绚丽的电视画面,将学生的兴趣引人课堂。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是一首描绘初春景色的诗。如果仅从字面上分析理解,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即使背诵下来,也很难体会的美感。教学这首诗时,我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先用多媒体放一段有古筝伴奏的诗文朗读,接着用投影仪放上一段事先剪辑好的春意盎然的美丽图画:那翠绿的青山,如因的绿草,荡漾的碧波,烂漫的春花,莺歌燕舞,马蹄轻快,牧笛悠扬使学生身处早春的氛围之中,从直观形象的教学形式中感到春意绵绵,春光无限。然后再让学生随朗读录音朗读诗文,加深对古诗的理解。这时进行朗读和说话等历史能力训练,训练充分到位,教学效果良好。在这堂课中,学生伴随着春意盎然的画面,主动参与,兴趣盎然。
2、运用信息技术,启迪学生思维。
现代信息技术能无限地延伸人的各种感官、思维;无限地拓宽时空领域,虚拟现实,为师生的现实之门架设情感的桥梁。我们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的优势,丰富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思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教《荷花》这篇课文时,学到描写荷花的姿态时,首先出示三幅图片,感受荷花不同的姿态美。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示课件:荷花冲出淤泥,从荷叶之间冒出的动画图,配上声乐,从视觉、听觉上感受荷花的高洁,从而领悟作者描写的含义。
3、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爱因斯坦曾深有感触地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盖过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前进,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对课外内容进行分析的同时,必须注意引导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体验,大胆进行创造性想象。例如:作文教学《感受母爱》时,首先用大屏幕投出一段作文材料:根据你现实生活的经历,回忆你与妈妈之间发生的一些或‘恨’、或‘爱’、或‘悲’或‘喜’的故事,根据此材料拟定题目并立意。开始,学生只是拟出来一些很一般的题目。这时,采用放声像的方法,把有关歌颂妈妈的声像内容用大屏幕展示出来。画面是
《懂你》这首歌,歌词背后的背境画面非常感人。那位在生活重压下面容憔悴的母亲,随着感人的音乐和动人的歌词一起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当然,再观察画面之前要让学生带着目的去看,告诉学生边看边想,抓住人物的特征来拟题。大屏幕的信息结束后,这次学生拟出的题目与前文就大不一样了,如:泪,痕,手,盼望,别泪一个个动人的题目和深刻的立意从学生的脑子里全都涌了出来。看来巧用媒体创设写作的情境,不仅可以挖掘学生的想象资源,还可以唤醒学生的沉睡的材料资源。使他们在作文课上尽情发挥自己的优势,尽情表达自己的情感。
4、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前苏联教育学院巴班斯基院士认为:最优化的教学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效果,一个是时间。我们通过大量的课堂实践深刻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一节课的时间内发挥媒体的整体效能,让学生精神兴奋,思维活跃,堂上能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丰富的教学内容,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在教学《长征》时,以往的教学往往只是单调的以老师讲学生听,强迫理解为主。这样的教学早已不能适应教改形势的需要。为此,在上这堂课时,创造了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环境,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更好借助网络开发校本资源。首先,课前要求学生从各种渠道去收集有关长征的资料。同学们在教师布置的任务驱动下,纷纷行动起来,从网上收集、下载有关征的资料;当然,在同学们收集资料的同时,老师也到校图书馆查资料,晚上回家上网下载资料在我们师生共同的努力下,我们收集到许多相关资料,如,长征何时开始,所走的路线,长征中的故事、英雄事迹等,长征的歌曲、图片等。一时间,同学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被大大激发了。收集到资料的同学,想收集得更多;未收集到资料的同学看到其他同学都有成果,急着打听网址、书名,争取早日收集到相关资料。甚至那些平时学习不主动的同学,看到其他同学们的表现后,也有很大的触动,积极行动起来。收集资料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
指导和帮助学生正确处理资料信息,是同学们自主学习成功的基础。利用每天早读的时间,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习,互相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内容。在同学们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也培养、锻炼了同学们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同时这一过程也是同学间相互协作学习,资源共享的过程。这样的学习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学生的学习具有更多的主动与自由,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又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网络技术在这里真正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工具。
5、信息技术的隐性作用。
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无穷的,往往幼年时代的一个想法就会造就一个天才的爱因斯坦。这样的结果和我们打造“卓越课堂”的目的也就异曲同工了。经常在“无所不能”的信息技术感染下,谁不想来做一下这部万能机器的操作者呢?来吧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试着让他们学学制作小课件,学着在交互系统的书页中插入自己认为合适的资料,这或许能算是信息技术所打造的“卓越课堂”背后的“增值”效果。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强了,有了自己的想法,愿意主动查找资料来分析教材内容,并把自己这样的想法展示出来,这不也是我们“卓越课堂”所需要的吗?
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中,更容易张扬教师的个性,也更容易让教师与学生的个性擦出灵感的火花,这将不再是“一言堂”或者少数学生的“多言堂”而是一个引导者与学习主体的“大会场”。越是张扬教师个性的课堂,越是教师智慧潜能发挥到极致的课堂,越是具有卓越品质的课堂。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无法一一列举的,这个教师个人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有关,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信息技术的确走进了课堂,并且在“卓越课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教育信息技术建设的保证。
我市“五年行动计划”中的现代教育技术助推计划明确提出:到2013年,完成义务教育学校音乐、体育、美术、卫生、综合实践、科技活动等六大功能室建设和教学器材配备,配齐率达90%以上。到2015年,义务教育学校功能室建设、教学设备配备达标,中小学校园网建设覆盖率达到90%,“班班通”建设率达到90%以上。这种大力度的助推计划为我们“卓越课堂”建设实施提供了信息化保障。
四、信息技术应用中应注意的几点。
江苏省信息技术韦有江老师的《关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三无”现象》值得所有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老师注意。
文中提到在打造“卓越课堂”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结合本学科的实际,对传统
教学进行合理扬弃。避免“无板书”:在教学中没有利用黑板或者白板,对知识重难点进行必要的条理性书写;“无书看”:让视频广播演示主导课堂;“无作业”:课堂教学中没有预留必要的书写作业来强化学生对新知的认知,可以布置适当的开放性作业,例如结合课本让学生采集一些数码图片,影像视频等。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缩短由“有效课堂”到“高效课堂”直至“卓越课堂”的进程。
重庆市沙坪坝区“学本式卓越课堂”“八校联盟”行动方案重庆市沙坪坝区“学本式卓越课堂”“八校联盟”行动方案(重庆15中、重庆64中、重庆68中、重庆69中、重庆71中、沙坪坝......
我的卓越课堂观汤继发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除了让我们学习到数学基本知识外,还可以陶冶我妈的情操,锻炼我们的思维。有效的数学教学能让学生轻松的学到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方......
信息技术教师在中学生德育建设中的作用内容摘要:二十一世纪是网络时代。那么,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尤其是对处在一线的信息技......
三个教学案例中信息技术在其中起什么作用从以下句子中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 案例1风筝“在大屏幕上展示课文“放风筝”的插图,同时播放《春之声》圆舞曲。......
恰当运用信息技术 构建小学语文卓越课堂摘 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成为新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在任务化的学习环境中,将小学信息课程与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