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医药学的发展_人性论在中国的发展
论中国医药学的发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人性论在中国的发展”。
论中国医药学的发展
中国是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且具有多元性的特点。下面,我将就自己的观点简述中国医药学的发展。
首先,从起源上讲,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繁衍,在猎取食物的过程中,在同自然灾害、猛兽、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已经开始了医疗和保健活动。例如人们在寻找和识别食物的过程中,误食了一些有毒的药草,在毒性反应过后,却治好了某些病痛,而发明了能治病的药草,这就是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我国第一部药物学《神农本草经》,就是后人为了纪念原始社会人们的贡献,托名神农而写的。《神农本草经》共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该书根据药物性能功效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这是中国药物学最早、最原始的药物分类方法。书中概括地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
在使用石器的过程中,我们的祖先逐步发明了石针来治病,所谓砭石这是针灸疗法的起源。殷商时期,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有了显著的发展,青铜器的广泛应用,促使发明了银针、金针医疗工具。
在理论上,中国医药学有着独特的一面,那就是“辨证论治。”
春秋战国以后,临床医学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黄帝内经》的产生,代表了当时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标志着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在两汉时期,《五十二病方》、淳于意“诊籍”、《治百方病》等的出现也促进了中国医学的发展,同时也为张仲景作出《伤寒杂病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伤寒杂病论》,则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
张仲景继承了《黄帝内经》等古黄医籍的基本理论,结合当时人民同疾病做斗争的丰富经验,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辨证论治原则,使祖国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
从整部《伤寒杂病论》来看,实际上已经概括了中国的望、闻、问、切四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钢,以及汗、下、吐、和、清、温、补、消等八种治疗方法。此书理、法、方、药齐备,正式确立了辨证论治法则,并具体指导临床实践,为我国临证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者,从公元3-10世纪,即我国隋唐时期,医药学有了全面的发展,在脉学、病因、证候、临床治疗学等方面。出现了不少专著。如晋代著名医学家王叔和著《脉学》十卷,进一步使脉学理论与方法系统化。对于病源的探讨和证候的描述,到隋代已取得相当成就。巢元方(公元610年)等人集体编写的“诸病源候论”,总结了晋魏以来的医疗和成就,就是这方面的代表著作。书中记述绦虫病,认为是吃不熟的肉类所致,患漆疮与人体的过敏体质有关,患某些传染病是外界有害物质(乖戾之气)所致;患麻风病有初、中、晚三期之分等内容共有50卷之多,反映了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进一步提高
下面,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关于针灸学的发展。
针灸来源于石器的发明,最早使用的是砭石和石针。石针是古代针刺的原始工具,发明了金属,才出现了金属针。我国第一部针灸书是“灵枢”,这本书成于战国时期。
晋代皇甫谧(公元215-282)著针灸专书《甲乙经》,总结了前人和本人的实践经验,阐述经络理论,明确穴位和位置,并详述疾病针灸取穴等。可称为第二次总结性的针灸专著。宋代针灸学家王惟一,在总结前人针灸医疗实践的基础上,考定了明堂图经络孔穴,并主持设计铸作立体铜人孔穴模型,刻有十四经的经穴名称和位置,对于学习和运用针灸学有很大贡献。这尊铜人孔穴模型,在八国联国入侵时被日本军国主义者掠走,现仍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针灸疗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民间流传了几千年,一向为群众所喜用,因而能广泛传播,并不断发展。
近年来中医、中药、针灸学术的对外交流与日俱增。中医、中药、针灸专家应邀出国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以及国外学者来访和进修的人员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多。现在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学习研究推广中医临床医学。日本、英国、德国、美国、苏联、朝鲜、泰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十四个国家出版中医针灸期刊有68种之多。不少国家和地区还设立了中医学会和针灸学会。有的国家和地区除设有针灸专科外,还成立了研究中医、中药、针灸的专门机构,并多次召开国际性的中医和针灸学术会议。1987年11月在北京召开成立了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有利于我国针灸学术在世界各国的交流和发展。
传统的中医学愈来愈受到各国医药界及至科技界的重视,出现了世界性的“中医热”、“中药热”、“针灸热”,说明中国传统医药学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强大生命力。可以预料,中医学将发展成为一门属于全人类的、开放型的应用性医学。
论中国合同法的发展1《经济合同法》《经济合同法》作为我国建国以来颁布的第一部合同法,但其毕竟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其虽有商品经济的气息,但正如《经济合同法》的起草......
论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现状谈及中国近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无论历史轮替到哪一个朝代,都有着一大批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学与文化思想继承的国人存在。正是如此,中国的千年文化圣火才......
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内容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经济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也有着明显的短处。自2008年来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经济受到重......
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暨临床药理学研究进展培训班中国·乌鲁木齐2006..8.7~12维吾尔医药学的发展历史、现状顾政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物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0)1维吾尔药学发展......
论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对有形文化遗产的保护从2009年看过一部韩剧之后,便喜欢上韩国,这个小而精悍的国家,它有着太多吸引人的地方,韩国人对文化、礼仪、传统节日、文化遗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