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宪估算课堂实录_吴正宪估算评课
吴正宪估算课堂实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吴正宪估算评课”。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有关估算的问题。(板书:估算)关于估算大家已经学过,但是我不知道在你们过去的学习当中碰到过哪些困难、问题?还有你今天特别想和我们一起讨论讨论的,凡是有关估算的事儿都可以提出来。听懂了吗?(预设 1
限制学生围绕估算进行提问题,并没有让学生随便提)
2生成,那个学生要直接说出估算方法时,老师让学生待会再提
师:这节课就来研究估算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吗?(板书:估算的方法)
生:什么叫估算?
师:对呀,什么是估算?(板书:什么是估算?)
生:估算的时候用哪些符号?
生:比如:精确计算要用“=”,估的时候会不会出现其它符号?
师:平时计算用的是直直的等号,估算用什么符号呢?好,记在这儿,看今天能不能遇到这问题?碰到了就站起来提醒大家哦!板书(“=”?)
生:把我们想估的数字估成什么样的数字呢?
师:估成几就合适了?有什么好的方法?是吗?(板书:怎样估?)
生:为什么要估算?
师(板书:为什么要估算?)
生:估算与实际算有什么不同?
师:是呀,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有什么不同呢?(板书:有什么不同?)
生:估算在什么时候能够用上了呢?
师:我们学习过精确计算,那到底什么时候才估?什么时候用精确计算?这个问题提得就更有思考了!(板书:在什么时候)
生:什么样的估算比我们的准确计算还值得?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这估算学了半天,到底值得不值得呢?(板书:值得?)
生:估算和准确算谁算得快?
生10:估算和准确计算它们的相同是什么?不同是什么?
师:真是名不虚传呐!我在北京就听说你们是最棒的,所以选你们来上课。我们班的同学真会思考,还没有上课,你们就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走进估算。
(吴老师预设到学生大概会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表述是现场生成的。板书是预设的,学生的表述不是简洁明了,吴老师的引导语言是现场生成的)
二 购物称象 形成估算方法
购物:体会估算与精算
【课件视频演示】青青和妈妈去超市购物。
师:请看小青青在超市里遇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展示】五种商品的价格。
牛奶48元/盒 果汁23元/盒
巧克力69元/盒 饼干16元/盒
水杯 31元/个
(出示商品的价格是现场生成的)八月份视频显示商品价格时间久一些,十一月份那个时间就会短一些)
师:青青和妈妈买了五种商品。妈妈在想:我只带了200元,这钱到底够不够?收银员阿姨在想:我怎么把数据输入到收银机里?
师:吴老师想请小朋友们考虑什么问题呢?
【课件展示】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估算比精确计算有意义?
A: 当青青想确认200元钱是不是够用时;
B:当销售员将每种食品的钱输入收银机时;
C:当青青被告知应付多少钱的时候。
师:在下列三种情况下,你认为哪种情况下用估算?是估还是精呐?用手势告诉我。(吴老师了解学生情况及课堂,预设用手势用回答他们认为他们的方法。)
学生都选A,(吴老师预设有A,还有其他选项,学生全选A是现场生成的)
师:对给钱记账的时候一定是精确数。估计钱够不够的时候,估算就可以了。到底什么时候估一估,什么时候精确算?我们来慢慢体会,好吗?
称象:探究算理与算法
【课件演示】曹冲称象的故事。
师:好眼力啊,他发现红的标志在同一位置上。说明船装大象和石头都是在同样的刻度上。他们的质量相等吗?
生:相等。
【课件展示】六次称石头的质量如下(单位:千克)
你能估计出这头大象大约有多重吗?
师:现在我们要研究有什么好的估算方法?你有什么招,把你估的过程记在你的练习本上,也可以到前面来写在黑板上。谁来?(在学生做题时,巡视时预设的,叫学生上去写是现场生成的。老师关关注每个学生,让不同的方法都上去写出来。老师预设有几种方法,但具体的方法是现场生成的。)
学生做题,请几名学生上黑板写,教师巡视。
学生分别回答:1800、2400、2100、2200…
师:有一千多的,有两千多的,没有估出来的。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黑板上这些同学写的,到底有什么好的方法?我们来总结总结哈!先看这位同学的。(圈出300×6=1800)这谁写的?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你把这6个数都怎么样了?
生:先都看成300,300×6=1800 师:你们能不能把他的做法起个名字?
师:那你能给它起一个简洁点的你名字吗?(当学生回答不上来时,老师去引导学生的语言是现场生成的。)
(圈出400×6=2400)这谁写的?师:哦,你这个估法是把这6个数都看成几了?300多,多得多,就把它看成400了,是吗?
生:6个400很快算出来是2400。
师:你们能不能把他的做法起个名字?本来这数有大点的,有小点的,有中点的,他这是往哪里估啊?
生:往400估。
师:那你能给它起一个简洁点的你名字吗?
生:我给他起个名字叫做大数估算法
师:(圈出300+300+300+400+400+400=2100)这个算式谁写的,你是怎么估的?有的怎么样?有的怎么样?
生:大小估
师:(圈329+347+308+377+399+353),这谁写的,每个数都加1,再算?加了这么多没算出来?有劲吗?再琢磨琢磨吧!(板书:?)
师:还有一个,(指300×7)这是谁写的?6个数啊?怎么多了1个300呢?别急!你懂了,你支持他?你也支持他?你不支持?支持的小朋友,你来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先看有6个300。在把个位和十位那些数加起来就有300。
生:我觉得先估6个300,再把减下那些数凑起来,但是我觉得应该上300乘8,再往上长两个300。
师:先算6个300,剩下的28、46……凑合凑合又怎么样了?大声点,解铃还需系铃人,你来说。
生:把十位和个位凑合凑合凑成了300。
师:明明是6个数,他却整来整去整成了7个数,整得这么精彩。他不是全部都估,他估当中怎么了?凑一凑,调一调,可以吗?
生齐答:可以。
师:那你们说他的方法叫什么方法?
生:调整估。
师:凑一凑,调一调,真就是它的特点。干脆,我们就叫你“调整估”。(板书:调整估)师:哦,我们先不看结果,先看她的想法对不对。你把328估成了330,你怎么不估成320啊?在你的心中一定悄悄有个标准,看到328的时候?
生:它非常接近330。
师:那352你怎么不把它估成360,却估成了350了呢?
生:因为它接近350。
师:哦,个位是2的时候,你就看成什么呐?
生:小数。
师:你们知道吗?这个2还要不要了?
生:不要,看成0了。
师:碰到8的时候呢?
生:向上推了。
师:哦,28就是30了。那你要是碰到1的时候,你是升呢?还是降?
生:我是降。因为……
师:不用讲理由了。那你要是碰到9的时候,你是升呢?还是降?6呢?
生:升。还是升。
师:8呢?3呢?4呢?5呢?
生:升!降!降!还是降!
师:从几开始升?几开始降?
生:6开始升,5开始降。
师:(下面有学生不同意)哦?你不同意?
生:5就该开始上推了,5看成6了,应该升。
师:哦,到5这儿有争论了。1234降,6789升,没意见?到5这儿?(学生很多人同意升)其实啊,升也罢,降也罢,不升不降也罢,都没关系的。关键是看你应用时怎么选择。不过,一般的情况下呢,1234就——(降),56789就——(升)。那按照这样的估法我们能给它起个名字吧?它叫什么法?(生议论)把标准说出来。
生:四下五上法,四降五升法。(当学生说不四舍五入的估算方法时,吴老师很有耐心的去引导学生,老师可能预设有引导,学生反应是现场生成的。还有听课的老师回应也是现场生成的。老师的肢体语言也是生成)
就是1234——(降,舍),56789——(升,入)。
对照:辨析合理与适用
师:小朋友们,在你们估的时候,我的电脑也在悄悄地工作。像这个同学一样,它可没这样折腾,它是一步一步精确计算的。你看,(出示20108千克,2108千克)它算出了两个结果:第一次两万多,第二次两千多。你认为是哪一个结果,用手势告诉我是第一还是第二?
生齐答:第二。
师:第一个怎么不可能呢?
生:太多了。再怎么估也估也估不上啊?
师:哎呀,直观的感觉到太多了,你呢?
生:我把百位上的6个3看成6个300,才1800,1800只有进位才能到2108,也不可能进位到20000多。
师:你们听懂了他的意思了吗?他说,我根据我估的结果,再进位估大点才两千多。这位小朋友你很会思考。虽然你和他们的意见是一致的,但是你能够利用你刚才的解题的经验来阐述这个观点,我建议把掌声送给这个会用经验的小朋友。(鼓掌)多好啊!他说不可能是两万多,你还想说什么?
(预设学生解释他们选择的答案,让学生活跃积极参与解释过程
师:那好!同学们,先前有人问:什么是估算?这就是估算!方法就在你的中间!一起说。
师:不管怎么估,凑整估
三 乘车过桥 论辩估算策略
师:有人问估算有没有用?我们来看看。
【课件出示情境图】350名同学要外出参观,有7辆车,每辆车有56个座位,估一估够不够坐?
师:350个人外出参观,7辆车,每车56个座位,这个座位够吗?
生:够。不够。够!
师:说不够的同学把手举起来。你来说,你把56看作多少?
生:我把56看成60,7辆车,7×60=420,肯定够了。
师:他说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词语“肯定”,把56估成60这是大估了,还可以怎么估?
生:小估。把56估成50,7×50=350,刚好350个座位,肯定够了。
师:估成50都够了,估成60就更够了。请问这个问题,估成50好,还是60好?
生:小估好。56个座位看成50都够了,那56个座位就肯定够了。
生:我觉得小估点好。因为看作60,万一……
师:万一怎么样?快到前面来说说。
生:估成60估大了,万一多的4个,有人要来坐,就不够坐了。
师:看你都把我说糊涂了,都看作60了还不够坐?那4个是没有的?
生:那4个没有的,多估28个,万一有人来,就不够坐了。
师:哦,你认为小估好。要是估成60,多估了坐位,万一有人来就不够了。所以,小估就肯定够了。小估点好!(板书:肯定)
师:上课的时候,有人说这弯弯的等号“≈”怎么用啊?你看56乘7是350吗﹖大约是350,就用弯弯的等号。明白吗?
【课件出示情境图】
一箱货物285千克,有6箱。车重986千克,桥限重3t。这辆车能过桥吗?
师:货车能不能安全通过大桥吗?
生:能,不能。
师:你说不能,来,你来说说。
生:把285千克看作300千克,6×300=1800千克,986千克看作1000千克,合起来是2800千克,限3吨,不能通过。
师:3吨多少千克?能过吗?
生:3000千克比2800千克多,能安全通过。
师:这个题是大估点肯定还是小估点肯定?
生:大估!大估都可以过了,比它小的,那就肯定能过。
师:你又说了“肯定”,我建议大家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肯定”同学。(鼓掌)你好有影响力哦!“大估”都不到3吨,肯定能过。
师:请问第三种情况出现了,你是选择大估还是小估呢?
生:…大估…小估…不确定。
师:这“肯定”又说什么了?又给别人不一样?
生:我说不确定。
师:你也跟着说?你也过来。还有“不确定”吗?人家要么大估要么小估。你说什么?
生:我说不确定。
师:为什么?
生:因为前面有大估,有小估。第三种情况我选择……
师:说不下去了。你说说。
生:如果你大估,还能通过,万一不能过……
师:你不忙说。还有不确定的说说。
生:如果大估的话,万一小了;如果小估的话,又大了。
师:哦,那“肯定”同学说说,为什么?
生:因为第三种情况你还没有说。我说大估,万一不合适;我说小估话,万一又不合适。
师:哦,你的意思是说什么?
生:要知道是什么题目,才能确定是大估还是小估。(掌声)
师:嘿,又一阵掌声响起来!
师:喊大估的就是你,声音那么大。听出点什么了吗?
生:应该不确定。因为你没告诉我们下一个题目是什么。
师:就是啊,你喊啥呀你!(笑声)第三种情况都还没有说,你怎么知道用什么估法。所以不确定。只要给出题目,适合大估就——(大估),适合小估就——(小估)。或者中估合适也可以。(笑声)好了,数学课就上到这儿,你到这儿听出了味道。你们听懂了吗?(听懂了)我们不能老是做个陷阱就往里跳啊!得像这位同学一样,学会用自己的脑袋思考问题呢!什么都还不知道就大估啊,小估啊的。这位同学就知道,不确定。要学会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我建议把最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位最有创意的同学。(掌声,握手)
师:你太有才了你!哎呀,该下课了,还上吗?
生:还上!
师:还上?都什么时候了﹖有收获吗?今天我遇到了最最优秀的班级。没有想到,你们刚刚进入三年级,就有这么聪明的头脑,大家这么会思考问题,特别是提了这么多问题,看看,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吗?(学生一一作答)上课的时候,你们问:学习估算值吗?
生:值!
师:你终于有了感悟了。那我们就把问号变为叹号吧!(板书:!)
吴正宪估算课堂实录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有关估算的问题。(板书:估算)关于估算大家已经学过,但是我不知道在你们过去的学习当中碰到过哪些困难、问题?还有你今天特别想和......
第二届研修员课堂实录估 算一、新课伊始 讨论估算方法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有关估算的问题。(板书:估算)关于估算大家已经学过,但是我不知道在你们过去的学习当中碰到过......
平均数师:我姓谢,来自重庆, 生:没关系师:小朋友们,上课的铃声马上就要拉响了,大声地告诉老师们,上课好还是玩儿好? 生:上课好 师:玩儿好不好?生:不好 师:你们说的是实话吗?生:是 师:让我说,玩......
《估算》的评课康小 孙锦会我观看了远程研修中《小学数学估算与精算的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中的课例展示二《估算》一课,由吴正宪老师执教,本课例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 —......
观《小学数学估算》有感 ------在反思中成长作为只有三四年小学数学教龄的新教师我循环看了吴正宪老师执教的《小学数学估算》一课。我摸索着、学习着、渴望着自己的教学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