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革命_教学革命读书交流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教学革命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学革命读书交流”。

3、小学尤其是低年级,出示学习目标、自学指导方法,不一定都要有屏幕显示,一般以口述为主,口述时要使用儿童语言,不宜用概念化的、抽象化的成人语言(如“自学指导”、“学习目标”等),教师的讲话要让每一位小学生听得懂、记得住、感兴趣。

4.、课堂上每个环节占用的时间,一般要比中学少,小学低年级要比小学高年级少,即小步走,学一点、教一点,再学一点、教一点,如是循环。原因有两个:一是小学生年龄小,持久性不强;二是小学教材简单、内容少。

5、小学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面对学生识字少,基础知识少,自学能力弱的现实,一定要实事求是,特殊情况须特殊对待。例如,教英语第一个单词,每个学生都不认识,那只得老师读,先教。不过,只要学生学到了一点知识,就可以让他们由旧知识去学新知识;只要有的学生学会了,就让会的学生去教不会的学生。

总之,在小学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灵活运用,不能搞形式主义,特别要注意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坚持可接受原则,要适应小学生,让小学生能够高高兴兴有效地学习。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操作方法及课例 小学生有学习语文的自学能力,即使一年级的小学生在入学前已经学会说话,也认得一定数量的常用字,依靠拼音基本能读出课文,说出大致意思。因此,“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完全能够适用。但是,小学一年级教师要了解学生入学与幼儿园是不是学会了拼音,已学会多少生字,注意一年级教学与幼儿园的衔接,这样有利于从实际出发,有效地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

我们永威学校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3个主要环节改为“几个比”即比读书、比认字、比写字、比默写、比说话,最后比当堂完成作业。一节课,不论“几个比”,都是每一个 “比”为一次“先学后教”。这样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变成了竞赛活动,每一次学生竞赛后,老师组织大家点评。但是,课型不同,应用时还要有所改动。现举例介绍如下:

(一)在“精读”课上的应用 一般采取一课时两次“先学后教”,最后“当堂训练”

1、板书课题

上课开始,教师三言两语(语速要慢,不可东拉西扯,离题远),有激情或制造悬念等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或者教师直接一边慢慢读题,一边板书课题。小学低年级一般为学生边唱笔顺,教师板书课题,学生听得懂、记得住。课题写在黑板中上方,字不宜小,不能潦草,笔画、笔顺不能错。怎么效果好,就用什么方式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板书课题,教师要通过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小学低年级以教师口述为宜。操作要领:

1、为了让学生要看清教学目标,屏幕上的字要工整,不要太小,屏幕上不要配鲜艳的装饰画面。

2、学习目标的内容主要是理解知识、培养能力,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应由教师把握,靠教师的形象、情感等渗透进行,一般不作为向学生揭示教学目标的内容。

3、学习目标要准确。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既不降低,该“会运用”的,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地降低到“知道”的程度上;也不拔高,该“知道”、“了解”的,不能要求“运用”,更不能搞错。

4、学习目标要具体,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富有鼓励性,比如“比谁能„„”

5、不要急于切换投影,使教学目标一闪而过,学生看不清楚。

6、揭示学习目标时,教师要注意情感投入,诱导学生尽快明确目标,教师不宜节外生枝,说闲话。

3、自学指导

揭示教学目标后,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自学。小学高年级自学指导的方式通过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可以节省时间,学生容易看得明白;小学低年级常以教师口述为主。自学指导的目的是让学生达到4个明确,即明确自学的内容、方法、时间、要求(即自学后如何检测)。操作要领:

1、语文课上的“自学指导”与数学课不同:数学课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搞一次“自学指导”,以后学生看书、练习、更正、讨论、完成作业,语文课往往需要搞几次“自学指导”,因此,“自学指导”不是集中在出示“学习目标”后,而是分散在几次“先学”前,每次“自学指导”时间不长,要简明扼要,针对性强。下面介绍的“自学指导的操作要领”是指几次“自学指导”应注意的方面。

2、自学的内容应引导学生看新知识部分,抓住新知识旧知识相衔接的地方重点看。

3、要紧扣学习目标精心出好思考题,因为思考题直接关系到学生自学的路子和效果。自学指导中常有思考题,一般采用课文后面的问题,也可补充,单思考题不宜太多(一节课两三题),多了就成了“满堂问”。思考题不能大而空,要明确具体富有启发性,便于学生理解课文,理解新知识,找到规律,能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自学的方法。怎样学得好,就怎样学。一般要让学生独立看书、思考,可在书上圈圈画画,做上记号,可质疑问难,但不宜边看书边讨论。

5、自学的时间。安排自学的时间不宜过长,要让学生紧张、快节奏地完成自学任务;时间也不宜过短,让学生有认真看书、思考的时间,切不可走过场,因为,看书时练习更正、讨论、当堂完成作业的前提,一定要讲究实效。

6、自学的要求。要鼓励学生认真看书,比谁自学效果好,能做对检测题(但检测题在自学指导中不能出现,一定要在看书结束后出示,否则会影响学生专心看书)。这样使自学变成了检测前的准备,使学生看书能够紧张地思维。

7、教师要满怀激情,精神抖擞,稳重端庄(不可用力拍手、敲桌子、桥黑板),语言要简洁(尽可能不讲一句废话),有条理,语调要抑扬顿挫,能流露出关心,信任学生的情感。

4、比读书(第一次“先学后教”)(1)先学。

自由读课文:①借助拼音读准课文;②有不解的词语,学生可圈、画、查、注、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2)后教。

1)指名学生轮流朗读课文。尽可能让后进生读,让多数同学都有机会,每人读一点;同时引导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指出并更正读错的字音,有错即停,有错就纠,教师仅仅帮助板书正确字音。如学生读错了,其他学生都不能纠正,教师再帮助正音。2)全班交流,理解词语。

①指名提出不理解的词语,由学生解答(兵交兵)②如有词语学生都不会或理解有误,教师再作解答

③如果学生提问,教师可提问有关重点词语检测,指名回答,学生评议纠正。注意:一定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在语境中去理解词语,切不可死记硬背。

5、比分段(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这个环节小学低年级可省去)(1)自学指导,要求学生边读课文边分段,写出段意(对于中年级或是结构复杂的课文,老师可以出示段意,让学生据意分段),几分钟后比谁的正确。

(2)学生读书,分段,写段意(先学)。操作要领:

学生看书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用目光巡视每一个学生,关注并确保每一个学生专心读书,紧张思维。教师不宜多走来走去,不能在黑板上抄题,不能走出教室,不能东张西望,不能辅导学生。教师对认真自学的同学流露满意的神情,对不够专心的后进生,可以说上一两句悄悄话,但不宜讲话过多,切切不可分散学生的注意力。(3)讨论(后教)

讨论顺序为:①分段对不对?如有几种分法,请学生各抒己见,说出“为什么”,段意归纳得对不对(准确、简洁)

②全文段与段之间有什么联系,理清文章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并举一反三,说说如何运用。

6、比说话(第三次“先学后教”:理解文章的中心特色)(1)、自学指导:指导学生读书,思考课后问题或教师补充的思考题。(2)、学生读书,思考,准备。(3)、回答问题,讨论(纠正、补充、各抒己见),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质疑,解疑。学生讨论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 ②③④⑤⑥

7、比当堂完成作业

内容:第一课时:①默写(听写)生字;②抄写积累词语、句子;③选词填空;④做《练习册》上相关类型题等。

第二课时:①背诵(默写)课文(段落);②学用写作方法,片段练笔;③展开故事,续写故事;④学文感言;⑤《练习册》相关类型题等。

以上训练内容根据教学需要设定。

(二)在“略读”课上的应用(读、思、议、练)

语文略读课文重在考查学生在精读课中所学的阅读知识与技能的运用能力。1个小时完成,上此类课,教师要充分体现一个“放”,即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思(先学)自议、自练(后教)。

1、板书课题

2、出示目标

3、自学指导

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思考:①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先写什么(理清文章层次);②思考课文后的练习题或者是老师补充的问题;③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为什么?④文章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我们作文时如何运用?(这些内容供参考,根据需要设定)

4、“先学后教”

(1)学生读书,边读边思考,圈、画、批、注。(2)“后教”。

①学生回答问题(一题一题进行);

② 讨论、同学补充、更正评议,各抒己见; ③ 教师点拨,归纳。

5、当堂训练

紧扣教材,根据知识设计训练题,或做《练习册》中训练题。

(三)在低年级“识字课”中的应用 对于低年级的“识字课”,可以采用“几个比”的教学方法。

1、板书课题

2、出示目标(用通俗易懂,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口述)

3、自学指导(用简单明了、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分别在每个环节进行之前口述,告诉学生自学的内容、方法、时间和要求)

4、比读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

(1)先学: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后教:①指名读,一人读一句或两句,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读;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问题,及时更正读音;教师板书正确字音。②解决板书的错字音(兵交兵→指名读)。③指名读一两个自然段后,投影出示部分要求“会认字”(以词语出现),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结合课文识字,为“认一认”打基础)

5、比认字(第二次“先学后教”)本环节中,“先学”与“后教”穿插进行,紧密结合,学一点,教一点,边“学”边“教”。(1)投影出示本课要求“会认字”。3分钟进行: ① 先以词出现,生字注拼音,学生自读。(先学)② 去调拼音,指名读(先学),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兵交兵”(后教)③ 单独出示生字,学生自读,同桌练读。(先学)

(2)检测会认字:做练习册(或小黑板上)连线题或是给生字注音,指名(2-3人)板演。(先学)

(3)学生上台改错,师生共同评议。(后教)(4)同桌对改、补错(互学互教)。

6、比流利朗读课文(第三次“先学后教”)

(1)先学: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后教:指名展示读。读不流利的句子,同学帮助,如有难读的句子或段落,教师可范读,然后重点学生练读。

7、比写(当堂训练)(1)先学:①学生认真观察要求会写的字,然后在课文后田字格中临摹。②检测:指名2—3人在黑板上田字格里写,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写。

(2)后教:①指名上台改,②师生评议,③学生写不好的字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8、比当堂完成作业

学生在练习本上认真练写。如果会认字较多,第一课时写字可只写两三个,剩余的可放在第二课时练习。

操作要领:要注重指导学生既要写对,又要写好。笔顺、笔画正确,间架结构均称,大小适中。

(四)高年级作文指导课

1、板书课题

2、指导学生自看“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提示,明确习作内容与要求。

3、学生自选材料,自编提纲。

4、交流提纲。指名读提纲(或投影出示),“兵交兵”评议,教师点拨指导,纠正选材、构思方面的倾向性问题。

5、当堂完成作业。

①学生写草稿(写完后,与同时写完的交流互改)。②誊写作文。

(五)中高年级作文课评讲课

1、导入、点明评讲议题。

2、出示典型(特别好的、特别差的)习作片段或全文。

3、学生看,思考,准备发言。

4、引导学生讨论(比较、归纳)

5、教师总结:理出方法,指导实践。

6、完成作文后作业(修改作文或片段练笔等)

(六)低年级说写指导课

1、板书课题 内容:①“语文园地”里的“口语交际”;②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③观察“人”、“物”、“景”、“图”;④创设情景(学生表演或播放情景小剧等)。

2、说话指导:让学生明白内容、方法和要求。

例: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个小表演,要求大家边看,边听,边想,看完后把表演的小故事完整的讲给大家听,还要讲出你的看法和想法,然后呢,我们还要把它写下来。

3、说前准备:学生观察(听、看、想)或回忆(身边事)等。

4、说话(演讲)比赛:要求学生说得具体、清楚、有序,让别人听明白。

5、指导学生评议:哪一点说得好,哪一点说得不好,为什么?应该怎么说?

6、写话。写前指导:要求把说的话写下来,要写得通顺、具体、完整,把字写端正,不写错别字,不会写的字可以问同学,问老师,也可以用拼音代替,会用简单的标点符号等。

(七)低年级写话评讲课

1、导入,提出评议内容及要求。

2、投影展示(或指学生读)具有典型性(好、差)的学生习作,引导学生从句子通顺、意思清楚、内容完整、具体以及写字正确字体工整及标点符号方等面一一进行评价。

3、教师总结、归纳方法。

4、学生修改习作或进行相关片段练习。操作要领:

1、“说”是“写”的基础,要先说后写,说些结合。要指导学生说好,写好,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说些要求,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标点能力。

2、如果内容较少,也可以把“指导”与“评讲”合并为一个课时完成。

(八)在复习课上的应用

复习课的课堂结构,除辅助环节外,还有3个主要环节:练(先学)、改(后教)、练(当堂训练)。

1、练(先学)

目的:检测了解学生原有基础,发现问题,为“后教”提供依据,增强复习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操作要领:

1、检测题要依据新课程的标准,既要有基础性,更要有典型性、代表性,围绕单元内的主干知识命题。

2、教师要巡视,确保学生独立按时完成检测内容。

3、了解学生答卷情况,如果学生都提前完成了,或还有个别学生因不会做而做不下去了,就及时停下来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2、改(后教)

目的:引导学生纠错,更正每一题,学会每一类,汲取教训,避免下次重复类似错误。步骤:

①同桌互改。

②公布答案,统计错误率。

③针对问题,更正讨论。出示典型的错误答案或让做错的学生说说错在哪里。引导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④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掌握应注意的方面。操作要领:

1、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更正,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其他同学讨论解决,老师只讲大家都不会的。

2、不能就题讲题,要由一题讲出一个规律,一点带面,触类旁通。

3、练(当堂训练)

目的:在前面查漏补缺的基础上,适当拓展,综合训练,逐步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操作要领:

1、教师巡视,摸清有哪些倾向性问题。

2、课后及时批改并引导学生更正。课时安排:

对于低年级或平时的巩固性复习课(周、月)可以用一个课时来完成,15分钟左右练一练(先学),10分钟左右改一改(后教),再用15分钟左右练一练(当堂训练)。知识点较多的也可以用2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练一练(先学)、改一改(后教),第二课时更正、再练一练(当堂训练);还可以第一课时出示“复习指导”(内容、方法、时间、要求),前10分钟左右学生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记一记,复习相关内容,后30分钟左右练一练;第二课时10分钟左右改一改,后30分钟左右再练一练。

对于期末的综合性复习,常常按单元分类,一次复习一个单或两个单元,或者按知识类型一类一类复习,或者按阅读及写作分单元,一类一类复习。这样的复习课可以采用前边讲的2课时一循环,也可以采用3课时一循环:即第一课时练(先学,查漏),第二课时改(后教,补缺),第三课时练(当堂训练,巩固拓展)总之,不论几课时一循环,都是“先练”,发现问题,再“后教”(纠错),不能把复习课上成新授课,更不能使复习课变成老师重讲一遍课本。上边介绍的几种可行解构,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去灵活设定,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可死搬教条。但是,不管是“一学一教”也罢,还是“三学三教”也好,都不能流于形式,必须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原则,教师必须真正退居“二线”,当好导演,做好主持人,以饱满的热情和富有亲和力的教态,用恰切精彩的过渡语,用精当准确的指导语,用充满鼓舞性的评价语,去感染激励学生,引领学生紧张、快节奏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教学革命

湖北省第三届“我和我的书”读书征文:以生为本 以学促教——读《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有感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第六小学 陈晓晴联系电话:*** QQ:905591086 教......

教学革命

读《教学革命》有感第一次接触“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方法是在上次考试的时候,因为考试是要考说课的,于是就找了一位老师帮助写了一篇说课稿。在他给我讲述说课的概论的时候向我......

有感于《教学革命

有感于《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古蔺县二郎小学范秋玲作为一名教师,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课堂改革,可是改来改去,也不见得学生的负担有所减轻,每当看到学生沉重的书包,我的......

教学革命 心得体会

《教学革命》读书心得在暑期期间我读了《教学革命》一书,感受颇深。《教学革命》给我们详细讲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不是万......

教学革命心得体会

读蔡林森《教学革命》心得体会 读完蔡林森的《教学革命》一书,我的感受颇多,收获也很多。“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教学方法,并非教育规律本身。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不是万能的,......

《教学革命.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教学革命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教学革命读书交流 教学革命读书交流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