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背后——教育学_教育学方面的读书笔记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教育的背后——教育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育学方面的读书笔记”。

教育的背后

——由《小孩不笨》说起

2006年,一部名为《小孩不笨》的新加坡小制作电影一石激起千层浪,这部讲述青少年成长问题的影片不仅引起了新加坡普通民众的热议,更是罕见地赢得了新加坡众高官的交口称赞。最终,这部影片成为近十年来新加坡最卖座的电影,同时也是新加坡有史以来票房第二高的影片,不仅如此,在整个华人地区它也获得了普遍好评。因为这部影片中所揭示的问题是大部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影片中家长们遇到的问题也正是大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影片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幽默的语言对白为我们解释了这样一个道理——没有教不好的小孩,只有不会教的大人。我觉的这值得每一个做家长的人或者是即将做家长的人深思。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不禁联想到中国当前的教育现状,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对教育的现状尤其是青少年教育的现状极为不满。是的,现在的孩子自私、脆弱、没有责任感、崇尚物质、没有信仰、讨厌学习。可是你能说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他们自己吗?

我觉得之所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家长、学校尤其是社会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很多父母提起自己的孩子总是一脸的无奈,为什么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他却从不珍惜?为什么我将几乎所有的心力放到他身上,他却连一句话都不想跟我说?为什么我把我所有的爱都给了他,却只换来他冷漠的表情?我想让他好好学习,将来出人头地,不要像我一样庸庸碌碌一辈子,这难道有错吗?为什么我对他苦口婆心的劝导,却总是换来他一脸的不耐烦?为什么我叫他往东,他偏偏要往西„„。可怜天下父母心,全天下的父母没有一个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好,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走自己走过的弯路,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吃自己吃过的苦。然而与此同时他们在孩子身上背负的也太多太多,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完成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希望孩子能给自己“争气”,希望亲手设计孩子的美好未来。当他们将这种想法付诸于实践的时候,就在无形之中剥夺了孩子自己长大的机会和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权利,这样做的结果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孩子整天受父母的支配,没有一点自主的权利,久而久之便会极度反感,这种反感会随著年龄的增长变为叛逆;另一种则是由于父母的大包大揽,致使孩子逐渐养成了依赖别人的习惯,很难独立生活。这样的孩子是温室里的花朵,经受不了现实生活的风吹浪打。我相信无论上述哪一种结果都是家长们所不希望看到的。所以亲爱的父母们,当你们因为自己孩子无心学习而伤神的时候,当你们因为孩子不听话而苦恼的时候,当你们因为孩子没有给自己“争气”而对他失望的时候,能够静下心来检讨一下自己,扪心自问这全是孩子的错吗。

我固执地认为,孩子应当拥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们的人生应当由自己设定,父母不应当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可遗憾的是在当前,孩子更像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受父母的支配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许多小孩子只有几岁,课程表却排得满满的,学完书法学奥数,练完舞蹈弹钢琴。他们所作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在客人面前表演背唐诗、说英语。这种表演是否对孩子有利暂且不论,但这种饥不择食的学习方式对孩子学习兴趣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我觉得家长们应当改变对孩子居高临下的姿态,不能用大人的观念去约束孩子的行为,只有用与孩子平视的心态和他们对话,才能深入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采取温和而有效的方法,不能一味地简单粗暴。简单粗暴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矛盾激化,“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已经不再适用于这个时代了。

作为一个同样经历过这种教育的人并且即将走上教育岗位的人,我觉得我有必要也有资格对家长们说这番话!在一个人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他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无疑是非常巨大的,学校教育应当秉承的原则就是针对学生的个体情况因材施教,以求使他身上的闪光点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果把顶尖的人才比作一件绝美的艺术品,那么学校则好比是一位艺术家,他应当不断地冲破束缚,创造前所未有的作品,而不是一味地重复自己。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前的学校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标准化生产车间,生产出来的产品(学生)整齐划一,千人一面。有一项统计显示当代中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几乎没有一个是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学校走出来的。每年的诺贝尔颁奖礼总会习惯性地刺痛国人脆弱的神经,难道使中国人不够聪明吗?这样的解释显然不能成立,远的暂且不说,诺贝尔奖得主中并不缺少华裔科学家的身影,但让人尴尬的是这些科学家全部都有接受过国外教育的背景。由此我们不难发现造成上述一系列尴尬局面的罪魁祸首就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当前的学校教育过于重视对学生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敏锐洞察力的培养。这种填鸭式教育短期内的效果可能是明显的,但就一个人的长远发展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当前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是创新,可是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好奇心早已被日复一日的机械式做题训练侵蚀得干干净净,他们挑战权威的勇气早已被老师的威严打断,这样的学生又怎能成为这个时代的顶尖人才呢?

然而,我们也不应当将这一切的过错全部归咎于学校,因为学校充其量只是教育的执行者,它并没有权决定学生的培养方向,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学生家长和当前教育制度的束缚。假设某个学校因为锐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滑坡,估计家长和上级主管部门早就不干了,因为他们要的是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不是看似虚无飘渺的综合素质。所以要想学校教育得到真正的转变,只从学校本身着眼那无疑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个镣铐加身的舞者又怎能舞出华美的舞蹈呢?

一切社会问题都是当前社会矛盾的反映,教育问题自然也不例外。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和国家机制的先天缺陷,导致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贫富差距被迅速拉大,大多数的财富迅速集中到了少数人的手中。财富秩序已趋于形成,普通人进入上层社会的途径变得愈来愈窄,多数人除了读书很难有别的出路,这一点在农村子弟的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途径的单一和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使得教育开始畸形发展。在当前条件下,全面考核的高成本及可操作性差的缺陷使得分数成为保证教育选拔公正性的仅存的方法之一。可是由此造成的后果显然是弊大于利的,家长们为了使孩子上到好学校,只能让孩子在补习班度过原本属于孩子自己的时间,而学校提高所谓的优秀率、升学率,拼命向学生灌输超出他的接受能力的知识和各种考试技巧。学生整天为了考试疲于奔命哪还有心思干别的事?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考试还能做什么?为了保证教育的公平公正却让大多数学生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这是否背离了教育公平公正的初衷?

诚然,基于当前的社会现状,想要在短期内从根本上改变教育发展的现状是不可能的,因为当前所存在的社会矛盾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善的。但我们不能因此便将这个问题留给后人,当今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为国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我们现时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和地位就像是美丽的泡沫,终究会消于无形。时不我待,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教育的出路,为自己也为后人争取宝贵的时间!

令人略感欣慰的是,已经有人在做这样的探索,比如最近北大推出的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招生政策,尽管结果可能背离了北大要求推荐偏才、怪才的初衷。但这一做法的积极意义无疑是值得赞扬的。比如北京四中原校长提出的优秀教师轮换制的设想显然对于缓解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是有效的。虽然前路依旧漫长,但如果全社会都能对教育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政府能够集全民之智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教育会回到原来的轨道的。

我期望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12/17/2009 3

教育学工作计划 教育工作计划

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确定行动步骤,并在面对变化和不确定性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划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

教育学教育心得体会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教育学教育心得体会,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教育学教育心得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迷茫男人”为你整理了“教育学教育心得”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教育学教育心得1“新教育实验”是当今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改......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2、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

教育学 教育法制(题)

第十三章 教育法制一、单项选择题((有时每题2 分,共40 分;大部分年份每小题1 分,共20 分) 1.如果学校或教师在工作中有某些过失,但这些过失不是构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原因,而仅是......

《教育的背后——教育学.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教育的背后——教育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教育学方面的读书笔记 教育 教育学 教育学方面的读书笔记 教育 教育学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