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_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上海市嘉定区中光高级中学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又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根据《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及其《指导意见》、《上海市中小学健康教育实施方案》,整合学校、家庭与社区的优势资源,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和生命与关怀的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习关心自我,关心他人,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一、完善心育机制,铺设心灵放飞之路

组织机制:学校成立以路光远校长为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创建生命关爱中心,招聘国家二级咨询师担任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并聘请区德研室专家谭海燕老师指导工作,建立校—学生服务部--年级组--班级四级管理网络,努力做到管理落实、组织落实、责任落实。2009学年,学校整合心理卫生工作,组建心理卫生健康教研组,培养另一名专职心理教师,加强心理卫生健康教研组的力量。

经费机制:为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根据每学期心理健康工作需要,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常规性工作经费支出项目,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设施设备的添置、专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活动的开展等。

培训机制:学校在积极支持心理教师参与各种培训及研讨活动的同时,以班主任论坛、青年教师教育发展联合会、教师心理健康工作坊、心理辅导活动课大赛等活动为载体,定期邀请德研室专家、外聘专家或由本校心理老师开展培训,增强教师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科学认识青春期阶段高中生心理特点的意识,促进教师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心理学知识的能力。如学校在每两周一次的班主任论坛中,开设了班主任如何运用心理专业知识提高指导学生处理学业、心理等方面问题的能力;在青年教师教育发展联合会中,组织青年教师开展个人探索和生涯规划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自我了解,增强生涯规划的意识;学校每年结合区心理辅导活动课大赛,开展校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大赛,通过赛前培训、赛时听课、评课以及赛后总结,提高教师组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能力。

2011年6月,学校启动“快乐生涯”教师心理健康校园阳光行动,特邀上海市心理特级教师、七宝中学杨敏毅老师来校开展十期的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培训,帮助教师舒缓心理压力,消除职业倦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创造良好的心育环境,营造浓厚的心育氛围

(一)、建立功能齐全的生命关爱中心:

学校的心理辅导中心取名为生命关爱中心,建筑面积260多平米,投资20多万,设有教师办公室、心理辅导活动室、沙盘室、放松室、宣泄室、个别咨询室等,并建立了相关的生命关爱中心管理制度。生命关爱中心在工作日面向全校师生及家长开放,通过预约——咨询的方式开展咨询工作。

(二)、组建 “阳光部落”心理社团

学校组建了“阳光部落”心理社团,社团成员通过自主管理的模式,设立了秘书部和宣传部,定期开展心理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工作。

为了提高社团成员的助人能力,心理教师开设《校园“阳光使者”成长计划》校本心理拓展课程,通过每周两课时的社团活动,给社团成员讲解青春期心理特点及容易产生的心理困扰、观看优秀心理电影、收集具有一定启发作用的心理故事等,努力使社团成员成为校园心灵阳光使者,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及时发现以及帮助身边的同学。通过培训,社团成员积极关注身边的同学,及时把一些学生的特殊情况告知心理教师,从而避免了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开展心育活动,点燃熊熊心灵圣火

(一)心理启航教育

学校将心理启航教育纳入高一新生报入学教育活动,通过开展《新生活 新起点》讲座、学习新生入学教育手册中的《心理篇》、观看心理视频材料、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心理游戏等,帮助学生打开心扉建立良好的师生和生生关系,以崭新的姿态去迎接新的挑战,促进学生更快地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二)抓住心育主阵地——课堂 1.心理健康课:学校最初采取高一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高

二、高三以阶段性心理讲座及心理主题班会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工作。随着教师、学生及家长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学校在高一至高三普设分班心理健康课,确保每班每月两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

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心理教师制定了《中光高级中学心理健康课程规划》,通过模块教学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内容涉及学习管理篇、人际关系篇、自我探索篇、情绪辅导篇、青春辅导篇、性格分析篇等。

2011学年,心理教师在高三年级开设了每两周一节的《生涯导航课》,组织高三学生开展促进自我了解、自我发展的活动,指导生涯规划的方法,探索促进高三学生合理地进行志愿填报、生涯规划等的方法。

2.年级心理讲座:除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根据年级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况,由心理教师或外请专家不定期地开展心理讲座,如高一年级的《习惯的力量》、《自我认识 情绪 交往》讲座;高二年级的《莫让爱情之舟过早靠岸》、《请保护自己——预防艾滋病》讲座;高三年级的《如何在冲刺阶段备战高考》及《从容走向六月天》等专题讲座。

3.心理主题班会:学校每月开设一节心理主题班会,由心理教师确定班会主题,班主任有意识地运用心理辅导的理念、技巧和方法,将心理教育、思想教育与行为教育揉合在一起,开展心理辅导与德育专题教育有机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三)、细致地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高一新生入学后,心理教师通过网络心理测量软件平台,组织学生建立个人心理档案,心理档案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家庭地址、联系电话、父母工作状况、婚姻状况、学生对家庭氛围的评价,并组织学生完成性格测试、意志力品质测试以及新生学生适应状况测试,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和学校适应状况。

心理个别咨询工作通过学生主动预约、班主任或任课教师预约、家长预约以及心理教师主动预约四种形式开展。对于特殊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邀请小组成员、学生家长、相关学生班主任、年级组长和任课教师,通过会议形式共同商讨辅导方案,与会成员本着保护学生负责的原则,需遵守保密原则,为此,学校制订了《中光高级中学心理危机干预措施》。心理教师为来访者建立心理档案,详细记录来访者的问题以及辅导老师的分析、建议,并予以严格的保密。

(四)把握心育活动的大后方——家庭

学校每学期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开学典礼、感恩节、艺术节等大型活动;通过家长会,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使家长既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更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此外,学校通过分年级开设家校论坛,邀请学生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德研室专家、社区代表、年级组长、班主任、心理教师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探讨有效家庭教育方法。

学校通过推行“家长督学制度”、成立“社区、家校共建理事会”,每天安排至少一位家长参加学校“七个一”工作:1.检查广播操;2.与任课教师交流或听课;3.检查校园宿舍、食堂和卫生;4.参加学生的午餐管理;5.与学生交流,了解其他学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认识;6.与学校中层以上的领导交流;7.整理一天见闻,并填写家长督学日志,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建议。心理教师全面负责“家长督学”工作,充分利用这一契机,与家长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学生心理等各方面的问题,并探讨可以采取的对策方法,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细致化。

(五)、拓展心育活动的练兵场——社区

我校充分利用社区生活环境,使之服务于学校德育。社区内良好的环境建设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节假日,我校组织学生参加汇龙潭等社区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组织学生在社区居委会任职锻炼、在社区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为社区老人举办“最美不过夕阳红”的老年心理讲座等。学生们认真负责的态度获得了社区居委干部的一致好评,而他们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了能力的锻炼,增强了自信心。

心理教师积极参加心理活动,担任了区妇联心理咨询师志愿者、为嘉定镇街道社工开展心理知识培训、为嘉定镇街道贫困家庭子女开设心理讲座和咨询。在工作中,心理教师也充分调动社工资源,共同合作开展部分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探索家、校、社区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

四、科研引领,拓宽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离不开科研工作的引领,学校教师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动,先后有校级课题《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主题班会系列教育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区级重点课题《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性研究》、《普通高中构建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实践与研究》;市级课题《普通高中学生学习困难干预方法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校本分析》并荣获第五届上海市中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2010年6月,学校参加教育部基础二司下文委托华东师范大学承担的“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国家级课题,并成为该课题的全国40所实验学校之一,并根据学校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拓宽研究内容为学业指导、品德指导、健康指导、生涯指导等八个专项指导,希望在华师大专家的指导下,进一步拓宽和推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

在完善的心育机制保障下,学校创造出了良好的心育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心育活动,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学生、家长以及教师的心理保健意识得以增强。学生能够正确地对待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困惑,能主动预约心理咨询,改变了以往主要由班主任推荐的情况;家长逐渐树立了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在家庭教育等方面碰到困惑时,也能主动联系心理教师开展家校合作的心理辅导工作,更加有效地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以及青年教师,通过培训增强了科学地运用心理学知识以及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能够开展简单的心理个案辅导工作;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周边社区的辐射作用,学校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也获得了社区和相关理事单位的支持,为学校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生社会实践的基地。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成为了嘉定区生命教育试点学校、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实验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团中央《青年心理》杂志社);心理卫生健康教研组荣获嘉定区教育系统文明班组称号;“阳光部落”心理社团先后荣获嘉定区中学生优秀社团、嘉定区中学生优质社团、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优秀心理社团等荣誉;学校也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秀资源,积极参加区县级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交流工作,协助周边社区单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五、展望未来,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口

2011学年,心理卫生健康教研组教师着手编写校本教案集,希望通过高中三年系统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在传承“朴实、精进、致知、力行”的中光校训和“勤奋好学,求实进取”的学风中,培养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态度,提高生存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现有的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心育网络中,我们将不断创新、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路、途径、内容与模式,整合各方资源,逐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课题化和专业化。

关心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关心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人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忍不拔、勇于战胜挫折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重点是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是新课程有别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最显著的......

构建如春校园促进健康发展

构建如春校园 促进健康发展——春江小学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汇报创建“健康促进学校”(铜牌)是我校追求的一个目标。2011年9月,我校申报创建“健康促进学校”铜牌。一年来......

美术教育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美术教育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梁业越加强学生的美术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外在美和内在美,明白什么是美的言行。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潜移默化改掉自己的不良言行和习惯,认清美的本......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教师中心稿)

关键词:心理健康、和谐发展内容提要: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主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自身等因素影响。针对学生心理障碍,可以通过四个方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二......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发展 促进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发展 促进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