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___珍惜大学生活_开拓新的境界_绪论珍惜大学生活
绪论___珍惜大学生活_开拓新的境界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绪论珍惜大学生活”。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 大学生活是人生发展的新历程
• 要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适应大学生活的新特点
• 设计大学阶段的科学而全面的成长目标
• 成为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
认识大学生活的新特点
积极把握人生新历程的主动权
一.认识大学生活的新特点
1.个人生活环境的变化
2.学习特点的变化
3.个人所处位次的变化
4.人际交往环境的变化
5.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1.个人生活环境的变化
由以家庭为依托,变为独立参与学校集体生活。
• 离开父母、家庭的直接扶助,处于社会生活的断乳期。
• 更多的自由、自主、自立的机会,然而自由对于没有准备的人是痛苦的。• 抽样调查表明:8%的新生入学2个月左右感到严重不适。
2. 学习特点的变化
由一般的简单记忆和反复训练,转变为专业性的系统学习和独立研究。• 专业人才培养阶段,系统的理解与掌握。
• 自主判断教师讲授内容,做好笔记。
• 充分利用图书馆,课余时间大量阅读参考书和有关资料,加深理解。
3. 个人所处位次的变化
由遥遥领先的先进人物,转变为平淡无奇的一般状态。
大学同学来自全国,个个出类拔萃,但不可能都当第一。
个人智力发展的特点和高潮并不相同,不可能完全同步发展。
适应中学学习特点,不一定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特点。
持之以恒,重铸辉煌。
4. 人际交往环境的变化
由熟人社会的交往转变为生人社会的交往。
超脱血缘、地缘、人缘关系的旧模式。
自主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重建自己的归属感和友谊范围。
不把落后习俗带进高校。
5.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由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想像,转变为单调紧张的现实。
大学生活拒绝浪漫情调,正确对待学习压力。
生活方式单调,妥善安排时间。
面对现实,重新规范,找到新的生活乐趣。
二.积极把握人生新历程的主动权
自觉缩短“理想的间歇期”,确立新的发展目标
缩短间歇期,尽快进入新角色。
确立新的发展目标,要根据个人实际,切实可行,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调整。
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观念,向最佳境界推进。
正视自我,正视现实,加强意志磨练
正视同学间的差别,坚定信心,摈弃自卑感。
正视现实生活中面临的新竞争。适应竞争环境,抓住竞争机会,奋力拼搏。
加强意志磨练,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加强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1、确立独立生活意识
进入大学意味着独立地走向社会生活。就要摆脱依赖、等待和犹豫,树立自信、自律、自立、自强的精神,勇于面对社会和生活。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学会关心体谅他人,获得更多的友谊。
参加勤工俭学、勤工助学活动,增强自信心和自立感。
2、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面对新的生活环境,会遇到过去所没有遇到的问题、矛盾和困惑。如:人际交往、生活、学习等方面。都要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多向周围的同学、老师学习。
3、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在实践中不断磨砺,才能提高独立生活的勇气和能力。面对现实,重新规范,找到新的生活乐趣。
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1、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自主学习:自己主动地学习,有主见地学习。
自我管理学习:为什么学?如何学?何时学?
学习能力——自我控制能力
2、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学习—内在的财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克服片面学习观—目中无人
3、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科技革命兴起,知识经济萌生,使知识总量猛增,呈现两个特点:
知识增长速度加快
知识陈旧周期缩短
知识的无限性同人的学习时间有限性的矛盾
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4、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学习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专门模仿,一种是独创精神,学习与独创结合。
创新:提出新思想、建立新理论,提出新办法,做出新的成绩。
创造:“无中生有”“有开创性”。
创新:“有中生新”“有新颖性”。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主动接触同学和老师,扩大交往视野。
积极做好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正确处理同学之间出现的矛盾。
待人宽厚,严于律己。
第二节 肩负历史新使命
本节的教学难点:当代大学生个人成才如何与历史新使命结合。
本节的教学要点:当代大学生如何深刻认识肩负的历史新使命。
本节的教学重点:如何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1、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有位知名学者说过人生做两件事:“一选择目标,二冲向目标。”当代大学生一是选择大学深造,早日成才的目标,二是冲向这个目标,如何提高速率,降低误率。
当代大学生从生理年龄看,正处于青年中期,从心理年龄看正处于人生“第二期
心理断乳期”,从社会年龄看正处于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期。自从越过了那道神圣的分数线,原来的辉煌已成历史。大学高手云集,人才荟萃,大家在新的的冲刺。
2006年7月12日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提出“21世纪创
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大学科技创新”与“理论创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理念丰富了大学新的内涵。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要21世纪创新型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时代为大学生成才提供了的广阔空间。大学生当务之急:抓住历史机遇,笑对
挑战,放飞理想。寻觅个体成才与完成历史使命之必然联系,在社会系统工程图上找到个人成才的理性坐标。
2、在现实基础上迎接挑战
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
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面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
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3、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
4、美是人才素质的内容
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1、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爱因斯坦:“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李振谰主编《中外名言大词典》第78页,四川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当代大学生应把自己的崇高理想具体落实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始终以报效祖国和人民,以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己任。
2、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当代大学生应当坚持追求真理的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 把握正确的方法论 , 做科学探索和创新的先锋。创新学习是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
首先,要把创造性思维渗透到学习中去,大胆开拓,敢于突破,获得新知识;其次,要把知识与创造有机结合,把知识内化变成能力;
再次,要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发现别人未发现的东西。逐步养成科学的创造性思维的习惯,为将来的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3、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指出:“才者 , 德之资也;德者 , 才之帅也。”
当代大学生要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造福国家和人民。同时,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只有用德来统帅才, 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只有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目前社会上的学术腐败和高科技犯罪等现象,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德才兼备是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
4、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当代大学生应当学会以开阔的视野观察发展中的中国和日新月异的世界;用宽广的胸襟向历史学习 , 向人民群众学习。新时代的大学生 , 要把个人的 “ 小我 ” 融入国家和集体的 “ 大我 ” 之中,在维护和实现国家与人民利益的过程中创造个人的辉煌人生。
5、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将书本知识与实际行动密切联系起来,知行统一是和道德人格紧密结合的。当代大学生应言行一致,踏实做事,使自己的道德人格不断完善。
(个案):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隶文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过:科学的最高目标是要不断发现新的东西,因此,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方式、别人忽略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当代大学生想在任何领域获得成果,必须要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方式、别人忽略的方式来思考问题。言行一致,脚踏踏地做事这便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关键。
第三节、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1、对全体公民而言的普遍意义
2、对大学生而言的特殊意义
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
气的重要基础.1、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就是要树立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弘扬爱国精神,践行报国之志,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富强祖国为最大光荣,抵制和反对损害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和行为。
其一,爱国之情,就是要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其二,爱国之情就是对祖国独特的文明和文化传统的了解、热爱和传承。
首先,将个人发展与祖国需要相结合。
其次,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其三,爱国之情就是要以祖国利益为重,满怀报效祖国的情怀。
其四,“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不仅是个道德问题,也是个法律问题。
2、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就是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心系人民,关爱他人、扶贫帮困、热心公益,通过各种形式为人民多做好事、为社会多做贡献,抵制和反对违背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思想和行为。
3、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就是要热爱科学、尊重科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按科学规律办事,抵制和反对各种违反科学的思想和行为。
4、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就是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勉敬业的精神和品德,抵制和反对一切贪图安逸、厌恶劳动的思想和行为。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农业生产周期长,容易受到天灾人祸的干扰,加之生产力水平有限,所以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中华民族很早就养成了辛勤劳动的优良传统,《左传》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几千年来它一直被视为中国人兴国兴家的法宝。
5、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就是要大力倡导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学会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抵制和反对一切损害他人、危害社会的思想和行为。中华民族“中庸和谐”的传统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孟子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和”容忍多样性的存在,在矛盾中求和谐,从差别中求统一。
中庸和谐的精神深深地渗透到中国人的思想深处,内化成一种民族心理,以中正和谐为理想境界,视天地人为统一整体。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体现出来,如修身讲究“心平气和”,治家讲究“家和万事兴”,经商讲究“和气生财”,治国讲究“和睦兴邦”、“和平共处”,容许“一国两制”等等。
民族团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 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
6、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就是要将诚实守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作为立人之本、成事之基,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生活中自觉做到恪守诚信,抵制和反对唯利是图、弄虚作假、背信弃义,不讲信誉等思想和行为。
7、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就是要自觉增强法律和纪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自觉遵守纪律,抵制和反对无视法律权威、轻视纪律规章、违法犯法、破坏纪律的思想和行为。
8、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就是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弘扬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精神,抵制和反对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贪图享乐、奢侈浪费等思想和行为。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丧身败家,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 司马光
勤俭两件,犹夫阴阳表里,缺一不可,勤而不俭,譬如漏卮,虽满积而亦无所存。俭而不勤,譬如石田,虽谨守而无所获。须知勤必要俭,俭必要勤。
—— 石成金
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
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传家宝。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我们党正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过去干革命需要艰苦奋斗,今天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需要艰苦奋斗”。我国现在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即使将来我们的国家真的富强了,赶上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仍然需要艰苦奋斗精神。
第四节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一、意义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人才之路。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二、方法:
1、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2、注重学习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3、注重联系实际。
4、注重知行统一。
思考题
1.结合自己的感受,总结大学新生活的新变化。
2.从自身素质的结构情况来看,有哪些值得加强和改进?
3.你目前还有哪些困难难于克服?
参考书目:
《论语》 《道德经》 《史记》 《左传》 《红楼梦》 《鲁迅选集》 《理想国》 《神曲》 《物种起源》 《论法的精神》 《社会契约论》 《共产党宣言》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红岩》 《傅雷家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毛泽东选集》 《邓小平文选》 《江泽民文选》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胡锦涛)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什么是大学?大学是什么?有什么?进入大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先来认识大学。(一)大学的内涵1.大学有大文化......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教学目的:通过绪论的教学,帮助学生分析大学生活的特点,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大学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懂得珍惜大学美好时光;指导他们走好大学之旅的第一......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章节与课题:适应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教学目标: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大学生活、学习,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教学目的:通过绪论部分的教学,要使学生们明确“基础”课的性质和目的,认识到学习“基础”课与自己的成长成才密切相关,能否学好这门课关系到自己的......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理论建设上的一个重大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