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新课标培训有感_音乐新课标培训心得
音乐新课标培训有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音乐新课标培训心得”。
音乐新课标培训有感
暑假第一次参加了“音乐课程标准”修订版的培训,湖南艺术出版社的陈教授给我们进行了新课标的学习讲座,在聆听过程中发现新课标的很多理念和我们学校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有很多相似之处,回首近十几年来音乐教学走过的历程,让我感受到音乐课程的不断进步及不足。以下我就谈谈我的一些感想和感受。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新的音乐课标提出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想象和创造的环 境,始终使学生的学习处于积极状态之中。学生们越学越有信心,越学越有灵感,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彻底变以往的“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音乐教学观念的转变,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发挥音乐教育教学优势,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体现音乐课堂教学的人文特征。音乐教学的人文特征与其他人文学科不同的是:在音乐要素(节奏,曲调,和声,以及力度,速度,调式等)的探知、音响感受以及歌唱、奏乐等表演活动中发现音乐独特的艺术形态:和谐、优美、欢快、激昂并从中获得语文学习、美术学习不可替代的审美和情感体验。根据这样的理解,我觉得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和文化价值,尽量向学生传递优美、生动和多样式的音乐,如
(1)老师的演奏、歌唱、表演、语言都要力求准确、优美;
(2)课堂教学设计应从学生的经验和需要入手考虑,不好听、不好唱的音乐不要强调学生听和唱,或许学生会远离音乐课堂;
(3)不要为了综合而削弱音乐丢失了音乐的个性的特质。三.提倡学科综合。
“综合”应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课堂上和综合;二是课程的综合。音乐课堂的综合,应该是以音乐为主线的音乐间以及相关文化间的综合,要自然、生动。总之,主和次要明确。而课程上的综合应该是分别由不同艺术学科的形成单
独切入教学,构成的艺术综合课程。不要片面的把“综合”理解为在一堂课内多门艺术的拼凑和叠加。
音乐课堂不应该只关注音乐教学,舞蹈、戏剧、电影,也应适当的有计划的进入音乐课堂,拓展我们和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审美品位。
四.教学方式发生变化。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新理念,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有的学科包括音乐教师实施这一理念后,提出质疑。我个人的看法是:”合作学习对于音乐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一直存在于音乐课堂中,关键是合作质量和效果。音乐课堂教学切实离不开合作(全班、小组)。那么,我们要深入研究“合作学习”理论和方法,使之科学地运用音乐课堂中,优化教学过程与质量。
五.教学内容实现更新。
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要多元多样,不应该还是沿用传统习惯和教学模式,既:纯粹地围绕一个音乐作品以歌唱、欣赏为主的教学,或者是歌曲和欣赏综合的教学。应该建立更多样的教学模式,如,主题下的音乐要素体验与探索的综合音乐感教学(节奏、旋律、力度、音色)如,民族基本舞步、歌曲创作、打击乐器等的教学。努力拓宽教学内容和模式,让学生感受更丰富的艺术文化获得更生动而多样的艺术养分。
总之,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对学生都是一次美的熏陶。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世界,去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与创造美,塑造美的心灵,培养美的人格,让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
学号:1021100020 姓名:郑文静 班级: 103班读《音乐新课程标准》有感经过学习音乐新课程标准,对其有了新的认识。新课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行性,对音乐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这是难......
中学音乐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通过学习《音乐课程标准》修订版,使我对音乐课程有了全新的认识,是我提高实践新课程教学能力的当务之急。中学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
小学音乐新课标培训心得通过本次学习,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也对音乐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都有了新的认识,要实践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就必须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在教学过......
新课标催开音乐课堂之花 ——新课标培训学习心得临沂市莒南县实验中学 魏茂龙为期三天的培训学习转眼结束了。三天的时间很短暂,但充实丰富的学习却让我对新课标有了更深入的......
目 录第一部分 前言一、课程性质与价值二、基本理念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二、学段目标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一、感受与鉴赏二、表现三、创造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