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习策略与指导浅析_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浅析
高中化学学习策略与指导浅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浅析”。
高中化学学习策略与指导浅析
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几年来,我一直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不少同学抱怨高中化学难学,我觉得这主要是因为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区别比较大的原因造成的,高中化学特别是有机化学,由于其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与生产生活联系甚为密切,学生一时不适应也在所难免。那么,如何让学生学好高中化学呢?下面就以我讲解苯酚的结构与性质为例来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在这节课的教学实践中,我首先从几个简单的官能团入手,预设了一个问题:任取下列基团---CH3、---CH2 CH3、---C6H5----、--C6H4---、-OH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化合物,请先写出结构简式,再判断是否属于同一类物质。期望通过这样一个有一定思维容量、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在动手搭建分子式的过程中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关注结构特点的思维过程,引发学生从结构来判断物质分类,对自己尚不熟悉的物质性质作深层探讨的兴趣。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在此体验过程中,有点慌。我们学校实验班的学生能较好地书写结构简式,只在一种情况下有点错误。在投影学生成果后讨论。
[片段1] 师:这些物质从元素组成上看可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那些烃的衍生物都含有官
能团-OH,它们属于同一类物质吗? 生:是。
师: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生:官能团
师:这些物质那些是你们见过的? 生:讨论
师:还有其它意见吗?
生:甲醇与苯甲醇不是同一类物质。
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出现了“意外思维”(即与我的期望不吻合的思维),导致意外的原因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即官能团的种类决定有机物类别;当都有官能团–OH时,分子中苯环的存在是否也影响有机物的分类?其实此时学生的思维与已有知识结构之间也出现了不平衡。此时,我注意到学生也在试图寻找这些物质结构上的不同,试图寻求物质分类的新依据,但又不能准确判断苯环的存在是否能决定有机物的分类,我以问题的方式加以引导学生找出结构上的差异。
[片段2] 师:甲醇与苯甲醇都叫醇。这些物质在结构特点上有何异同?
生:前三种-OH不与苯环直接相连,后两种-OH与苯环直接相连。结构不同。师:从结构上我们可以看出-OH与苯环直接相连,这一类物质被称为酚。同学家里的洗手液是芳香的,我们学校用的洗手液(碰巧含酚类物质)瓶体的标签上有一行字“含来苏尔成分”就是酚类物质,它香吗? 生:(大笑)臭。
师:酚类物质具有苯酚相同的气味,苯酚是最简单的酚。研究酚就从苯酚开始。
以上片段教学中,我主要想从结构着手引出酚的定义,先直接界定甲醇与苯甲酸都是醇类,引导学生注意–OH与链烃基直接相连,不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叫醇,若烃基与苯环直接相连,则物质的性质会与醇有许多不同,而被分为另一类物质——酚。然后通过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的含来苏尔成分的洗手液来导出与之具有相同气味的苯酚,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明确研究目标。导入新课以后,试图传递给学生一种探究物理性质的方法来指导学生研究苯酚的物理性质。
[片段3] 请学生从药品中找出固体苯酚,观察色、态、味并描述。学生合作实验探究。
生:无色、怪怪的气味(有人起哄说香味,学生都笑)、固体。师:
还有吗?
生:还有些粉红色(其他同学都认同)。师:
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少量的苯酚,生成一种粉红色的物质,研究物理性质色、态、味,还应从溶解性角度来研究。请实验探究一下,并描述现象。生某:冷水中有浑浊。师:
若加热,会怎样?
生:油状分层,在下层。估计是苯酚液体。师:
说明什么问题?
生:苯酚的熔点低,密度比水大。
在我的一段追问下,学生基本上能在实验中独立观察、总结得到无色固体、特殊的气味、密度比水大,熔点低,不溶于冷水,在热水中易溶等物理性质。这时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片段。
[片段4] 师:油层在下层。是苯酚液体,振荡后会看到什么? 生:不溶,振荡也不溶。为什么?
生:可能温度没达到(大多数认同溶解了)
看来学生在实验时的思维状态已不仅是停留在仅仅动动手,观察,描述现象上,而是在尝试着分析解决问题,思考力处于较高水平。笔者欣喜地感受到学生这种闪烁的“课堂智慧”在探究过程中出现了。知识不再死板,而是变得有意义起来。有同学在加热时,由于方法不当,胆小的同学尖叫了一声,于是我拿着一瓶酒精和一团棉花冲了过去,在确信无险情后,灵机一动提出一个问题。
[片段5] 师:刚才实验时,有惊无险。我准备了酒精和棉花,是给他消毒吗?
你得到什么启示?
学:说明苯酚有毒,有溶于强烈的腐蚀性,易溶于酒精。
学生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准确推测出苯酚的毒性、腐蚀性这一间接知识,这在现有的条件下,是很难用化学实验的方法来探究的。这样应景的处理方式,学生不难得出苯酚易溶于酒精的结论,这一过程虽然没有直接实验,但是让学生感受到直接应用苯酚物理性质的乐趣,开辟了获得知识的另一条途径,对苯酚的表象留下深刻印象。但这一课堂探究过程,虽然达到了知识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判断和思考力,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为苯酚的物理性质中,仅有溶解性与温度这一关系是难点,其他比较简单,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研究方案,实施真正的探究,而不是在我的密切指导下实验,这样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思考力水平。
苯酚的化学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课堂中,主要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对比研究。
[片段6] 师:苯酚和已学过的乙醇,他们的官能团都是-OH,乙醇能与钠反应,苯酚能与钠反应。乙醇是非电解质呈中性,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OH与苯环相连时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吗?
(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探索苯环对-OH的影响,描述现象,得出结论)学生实验探究(在浑浊的苯酚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变澄清了,说明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苯酚有酸性。
从已学过的乙醇的性质出发,比较烃基氢的活泼性质。我提出探究目标,由学生设计方案。学生直接用前面实验中获得的浑浊的苯酚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变澄清这一现象,得出苯酚的酸性比乙醇强,从而会很自然地进一步考虑苯酚为什么会有酸性以及它的酸性强到什么程度。我顺势解释了苯环对–OH的影响使–O–H键在水分子作用下更易断开,电离出H+,使苯酚显酸性;并通过设计一段讨论研究式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探讨研究苯酚酸性强弱的实验方案,并采用分组的方式实践,然后对实验方案进行分析,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优化方案,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使学生能完整地体验到这一探究的过程,并学会不仅停留在现象上,而是从现象入手去了解物质的本质性质和特点,掌握苯酚溶液具有弱酸性的知识内容。
[片段7] 师:当–OH与苯环相连时,会电离出H+,显酸性。怎样用实验探究苯酚酸性的强弱呢? 生:(讨论)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则,在澄清的溶液中加HCl或HAc。
(认可并开始实验)
生: 滴加HCl或HAc会变浑浊,生成的物质是苯酚,苯酚是弱酸。师:展示方程式。
如果仅从HCl与苯酚钠反应得到苯酚,能否证明苯酚是弱酸? 学:不能。从逻辑上讲,比强酸弱的酸不一定是弱酸。
师:因此需设计苯酚与弱酸(HAc或H2CO3)反应来证明苯酚是弱酸。若在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也有浑浊,同时有NaHCO3生成,不能生成Na2CO3,因为它的碱性太强。你从中又得到什么启示? 生:苯酚比碳酸弱。
师:苯酚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酸性极弱。俗称石碳酸。
[片段8] 师:小结苯环对–OH的影响。从理论上讲,物质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OH对苯环也应有影响。回顾一下苯与液溴的反应,在液溴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只能取代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说明苯环上的氢不活泼。当苯环与–OH相连以后呢? [演示](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及方程式)。
我在此时,很注意引导学生在研究学习中用辨证思维法来考虑问题,铺设了一个相对的问题,让学生回顾液溴(有毒)与苯环反应的方程式,再设一个悬念,问苯酚与浓溴水反应会是什么现象,并为学生演示。学生不能预想到有白色沉淀出现,所以十分惊奇,情绪很高。这一原理在水体污染测定中也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
师:由于–OH对苯环的影响使–OH邻、对位上的氢原子激化了,变的活泼了,只要浓溴水能生成白色的三溴代物,这个反应很灵敏,在实践中,可定性或定量地测定苯酚的存在,比如对水体中的酚污染的测定。
对颜色反应的探究,由于反应比较复杂,现象十分明显,所以我仅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反应,从现象出现的原因落脚到苯环与–OH的相互影响上来。
[片段9] 师:在苯环与–OH的相互影响下,它也跟某些无机盐类发生一些有趣的反应。如:酚类物质与Fe3+会呈现橙色、紫色等无彩缤粉的色,苯酚与Fe3+会呈现什么颜色呢?
(学生实验探究)生:紫色。
师:溶液还是沉淀? 生:是溶液。(大家都很确定)
师:这种神秘的物质曾困扰科学家许多年,直到近几年才知道是一种络离子。这种方法也可以定性检测苯酚的存在。(展示方程式)师:小结
人类对苯酚的研究史,也是苯酚不断的为人类服务的历史。请同学根据所查找的资料介绍一下苯酚与我们的生活
生:苯酚的用途十分广泛。如酚醛树脂,对甲基苯酚,甲酚皂等。
学生对苯酚用途的介绍,让大家耳目一新。大家了解到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物质(如渔网、药物等)都与苯酚有关,从而升华为一种生活智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和方法指导。老师必须能较好地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结合起来,课堂上注重对话与交流,注重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对问题解决的追求。把实验探究、问题探究很好地结合起来,使知识应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形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很好的调动,学习效果才能好,从而提高教学的开放性与实效性。
总之,我个人觉得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变着花样,也就是用不同教学方法,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所以高中化学的学习既要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又要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培养,只要这两者能密切的配合好,学生学起来就会感觉到非常容易。
高中化学自主学习策略摘 要:高中化学是一门比较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利用合理的学习手段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学习手段,能够很大程度的帮......
作者:上海市控江中学朱勤楚 学习是人类一种普遍的认识活动,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一个幼小无知的无法独立生存的婴儿,要成长为一个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人,除了自身的成......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语文学习的策略指导与指导策略,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第二课时—高中英语学习策略指导高中英语学习方法初中英语学习依赖性较强,学习进程多表现为被动和吸收,以机械记忆和机械练习为主。高中内容较多,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归纳......
初中英语学习策略指导突击扩大英语词汇量,扎实英语学习基础黄牛蹄中学田忠勤词汇是英语的灵魂,没有词汇就没有英语。词汇是学习英语的第一把金钥匙。所以,记词汇是学习英语的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