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223_公司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223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公司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及参考答案
案例分析:
张林这一辈子
张林,1949年生于中国北方一个小镇。正当他念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他不得不中断学业,后来又在上山下乡的浪潮中到一个偏远的人民公社插队。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他考入了某财经学院。毕业后,在某市的一家造船厂做成本会计,一年半后,他辞职不干到某市一家集装箱公司谋得一份管理职位,三个半月后,他被解雇了。在谋求新的工作岗位时,他到一家职业介绍所作了能力测试并寻求帮助和建议,测试结果表明他最适宜做推销工作。那家职业介绍所为他找了一份药品推销工作,任职于一家大型医药公司。他喜欢这一工作,在那里干了一年半。后来,他听说另一个更著名的药材公司有同类型的工作,便向该药材公司申请,并在1984年被雇用。进入90年代,他的女儿长大并考入一所著名大学,但他的妻子却下岗了。张林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也变得有点工作狂了,因为他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人劝告他去找一位心理医生解除他的心理紧张。他接受了劝告,找了一位著名的心理医生,作了一系列的咨询诊断。下面就是他在一次谈到他的工作历史时的诊断记录:
心理医生:你干过很多工作,那是因为你在财经学院毕业后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的缘故吗?
张林:确实是这样。我生活中最大的困难就在于决定我作为一名职员究竟想干什么。这曾经给我造成精神上极大的痛苦,甚至在今天仍是这样,我仍不能确定究竟何种类型的工作或职业最适合我。
心理医生:好,让我们先谈谈你在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你在造船厂做成本会计,为什么要辞掉这份工作呢?
张林:首先它很烦人。我不喜欢整天跟数字打交道,不喜欢只在数字上加减乘除。另外,我认为那份工作毫无前途,那时我有很大的抱负,我要做较高层的管理人员,挣较多的钱。心理医生:因此你去了那一家集装箱公司?
张林:是的,那是一个我可以向公司证明我的能力、真正的管理职位。
心理医生:但是你在那个工作岗位上遇到了点麻烦。
张林:我不适应那种类型的组织。我监督工人们操作制造箱子的机器设备。这些工人都是从最偏远的农村招来的,很难管理,至少对我而言是这样。他们对工作和公司没有积极的态度,毫无感情。我的老板,那个幕后指挥者,总是要求我对他们狠一些,督促我要求他们提高工作速度。告诉你一个例子,你或许就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了,我手下有一个老年妇女,大约有50岁,生产装冰箱用的箱子,因为箱子太大,所以她处理起来比较困难。我敢说,她已经竭尽全力了。但我看见老板站在她身后,手拿着秒表,大声叫着,呵斥她快点。我一点也不喜欢他那样做,就象我不喜欢穿着鞋磕着地走路一样。一次,老板请我们这些管理人员出去吃饭,那些同事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嘴脸极其令人厌恶。我自言自语地说:“这就是为了提升而必须做的事”。那之后不久,老板就叫我到他的办公室,告诉我不适合做这样的工作,他认为我不会或不愿强迫别人努力工作。
心理医生:你对此有何反应?
张林:我十分难过。那时我真不知道如何是好。我不能确定我究竟适合什么工作,因此我去一家职业介绍所去作能力测试。
心理医生:那么,测试结果怎么样?
张林:他们说我不适合做生产管理工作。测试结果显示我最适宜做推销工作。职业介绍所为我找了一家正招聘在东北南部从事推销工作的推销员的医药公司,并告诉我那家公司所
生产的产品名称及特征,我去面试并被录用了。经过两个多月的培训后,我为那家公司工作了一年半,然后到了**药材公司从事现在的工作。
心理医生:为什么你辞掉了那份工作?
张林:我希望得到提升,但这在那家医药公司根本不可能,因此当我听说**药材公司有一个机会时,我就去了那里。我告诉他们,我想呆在沈阳,但当时只需要大连地区的推销员。于是我申请将沈阳作为第一选择,而将大连作为第二选择。结果他们派我去大连地区工作,我仍然很高兴,现在我真的喜欢上那里了。
心理医生:张林,你为这个公司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因此你肯定喜欢它,与你为之工作的前一个医药公司相比,你觉得它怎么样?
张林:它的产品比前医药公司的产品好,当然我很喜欢这一点。我不喜欢让医生用那些并非是市场上最好的药,卖最好的产品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而且医生们对我也很热情,国为他们知道我的产品质量最好。他们当然想用最有效力的药品。他们必须对他们的病人负责。心理医生:你没有得到提升,然而你现在仍在该公司工作。你感到满意吗?还是你计划从工作中找寻一些别的什么东西?
张林:是的,我喜欢自由自在,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特别是一些睿智的人,像医生。我从与我交谈的医生那里学习了很多东西,有时我没有很多时间去他们办公室聊天,但我们可以在我举行的会议或药品展示会上一起呆很长一段时间。我也经常和医生们出去吃饭。我喜欢在一个声誉较好的公司工作。我们公司有同行业最好的研究部门,而且总能研究出更好的药品让我推销。这家公司不生产“你是,我也是”之流的产品,而是尽力使产品具有独特性。
我的工作中也有一些我并不喜欢的东西。公司经常为某种药品展开促销活动。这些活动有些冒犯了医生,因此我不喜欢它们。医生们不喜欢哗众取宠或大肆喧染的营销,不喜欢那些不诚实的事情,或是那些只注重包装而不重视药品性能的作法。实际上,公司也不想花大力气开展营销活动,因为公司认为在产品的营销中起作用的是产品的质量而不是“营销压力”。有些药品,公司让我推销给医生,而且公司明知那些是积压产品,但我不愿意那样做,我想向医生推荐最优质的药品。我也不想为我不能施以任何影响的目标负责。公司总是为我制定目标,通常是这样一类目标,在三个月时间内,我必须在我负责的地区推销某种药品达到一定数量。但公司应该知道,除了我努力工作之外,还有很多因素都可能影响目标的完成。我也不喜欢文字工作。但我必须请医生在领用试用品时在我准备的材料上签字,还必须把我的药品样品的分配情况以及每周都作了什么写成报告上交备案,当然,我也知道这一步骤很有必要。
心理医生:你没有提到在旅行中和你被迫完成任务的那些孤独难熬的夜晚。难道它不是工作中消极的因素吗?
张林:是的,特别是在冬天。但是我常常在一个美丽的小镇工作,我喜欢开车的时候观赏景色,我几乎认识所有居住在那里的人。我和医生们聊天,在他们的接待会上畅谈,同我所认识的人聊天,包括那些在各种各样的饭店,汽车旅馆和服务站工作的人聊天。心理医生:看来你肯定是个性格外向的人,你和其他人聊天从不感到不自在吗?
张林:我和偶然遇上的人谈得都很投机。我相信这样可以学到一些东西。他们告诉我他们经历的一些事情,我们谈论婚姻、抚养孩子、政治、体育、世界大事等各种各样的话题,具体话题取决于别人对什么感兴趣。所以我从不感到孤独。但现在看来,我也许做了一些不应做的事,我毕竟是一个有家的男人,一个女人的丈夫。
心理医生:你对你的工作还有什么其它感觉吗?
张林:没有,我想我已经谈完了。我现在相当喜欢我的工作,不想再做什么别的工作。我告诉你,我是希望挣更多的钱。但我想我不会为了挣更多的钱而牺牲现有的生活模式。自
从我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以后,我意识到过一种幸福生活是何等重要。但我在一段时间内都不知道什么是幸福生活,而现在,我想我懂了。
问题:
(1)张林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人?他的个性、他的需求是什么?
(2)在与心理医生谈话的时候,张林的自我知觉有无问题?
(3)张林的工作态度如何?对这样的人如何调动他的积极性?
(4)张林现在的工作和过去的工作在多大程度上适合他?还有其他什么工作适合他吗?(5)张林的职业生涯设计与开发存在什么问题?
(1)张林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人?他的个性、他的需求是什么?
答:从文中来看,张林是一位工作稳定,从事推销行业的中年男性。他虽然几次调换工作岗位,从小有成就,但他并不得志。他对目前的推销工作是基本适应的,但与他的某些个性倾向是有矛盾的,也就是说当前的职业对他来说并非最佳选择。
他的个性按麦迪的个性性格类型属于外向、高忧虑型,具有多血气质。他的外向、独立理智的个性使他对当前的工作能胜任的,但他多年形成的正直、善良的价值观与他所在的行业的追求利润最大化和经济效益不择手段的做法发生矛盾,而且他自己对单位给的报酬也不甚满足,所以产生苦恼。
张林的需求是要让自己的价值得到社会的承认,努力寻找独立发挥自我能力的机会,希望有较高的报酬,并且不与自己价值观念发生冲突的工作。
(2)在与心理医生谈话的时候,张林的自我知觉有无问题?
答:张林的自我知觉应该是没问题的。因为他很了解自己的情况,而且他也了解他所需要职业的情况,他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去寻找与他自己个性最匹配的工作,并且会努力的完成它。
(3)张林的工作态度如何?对这样的人如何调动他的积极性?
答:张林的工作态度很端正,他对自己所要卖出的东西要求很严,注重质量,总想把最好的卖出,对工作很负责任。对待像他这样的人应该多给他一点主动权,多关注他的工作,适当地给予他鼓励和表现,使他能有更大的空间发挥自己的特长。
(4)张林现在的工作和过去的工作在多大程度上适合他?还有其他什么工作适合他吗?答:张林开始做成本会计工作虽然是专业对口,但他与外向、独立的个性是不适应的。他做基层管理工作虽然可使他自我实现的需要获得一定的满足,但与他的正直、善良的价值观是有冲突的。他在推销员的岗位上是胜任的,但也要谋求更大的发展,获得更多的承认。同时,推销员的工作与他处世态度亦有矛盾。
他是个外向、独立、正直、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但也许更适合做教师或社会工作者。
(5)张林的职业生涯设计与开发存在什么问题?
答:张林的早期职业生涯设计是不合理的。关键是他对自己个性的特点和各种职业的特点缺乏分析和了解。如果满足于现状,不利于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也不利于自我发展。张林是个愿意不断追求自身价值的人,虽然年龄已大,他还是可以对自己的职业有较深的了解的情况下,做出适当的调整,取得更大成就。
课堂讨论案例: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小苗的成长
(要求同学们先看录像教材上的这个案例,并在授课老师的指导下,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讨论,然后由小组长综合本组成员分析的情况代表大家在全班发言,接着由授课老师讲评本案例;最后让每个参与讨论的学员在小组发言稿上签名后交给授课老师,记做形考成绩。)
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的科技人员苗晓光,是公司先进人物中的典型代表。他从学校的校门出来,就进了工厂,那么在企业里他就有一种追求,就是要用他在学校里面的所学,结合生产的需要,结合因为中国是个羊绒的大国,不仅仅是资源大国,也是一个生产大国,如何要把自己的所学,结合实践要发明创造出最好的分梳技术,这样一种抱负,这样一种追求,激励他将近6年的时间内,在研制小组的领导下,发挥了他自己的特长,终于在95年,我们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获得了专家鉴定,就是这项工艺BSLD—95的工艺技术,获得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这样一个评价。
苗晓光自己曾说“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在企业里想干一些事,象我们这样一些从学校毕业以后到基层工作的人,对自己来讲人一辈子要能干出点贡献。反正我是这么想的,其实事上也是这样,因为一个人要想干成一件事,没有企业领导的支持,没有周围人创造的环境条件,要干成点事也很难,象我们这个项目就是这样的,所以历时有6年。在刚开始研制的时候,因为我们厂处于低谷的特殊情况,一个是人们也不理解,因为消耗资金比较大,再一个是人力、物力的条件都不特别具备。这样情况下,李总来了(因为他是技术出身),当他了解到这个情况,又了解了分梳的重要性以后,决定把这个项目干下去。回想这个项目的完成,对我自己来讲觉得这本身也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也算是为企业做了一点贡献,今后的路还很长,我想这还只是走完了第一步,今后还有推广和有一个更好地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事物是没有止境的,我想在领导的支持下一定会做得更好。”苗晓光指着公司奖给他的房子,激动地对人们说:“这就是公司奖励给我的一套住房,是公司最好的住房了,对我来说是非常知足的。因为什么呢?在这个项目搞好之前,公司曾两次给我调整住房,从原来我住房子的八平方米到16平方米,后来又给了一套两居室。后来公司认为贡献(与报酬)应该是相对应的,所以就奖给了我这套住房,建筑面积大约有90多平方米。对我自己来说,心里感到一种踏实、一种充满。在北京有套住房是比较难的,给套住房也是对我工作的一种承认。你看这里面房子的格局都是好的,不仅是在住房上领导给了奖励,而且在工作的其他方面,如:晋级、职称,还有工资待遇上也给了相应的奖励,我想我不能辜负领导对我的奖励,对自己来说也不能辜负一个知识分子在工作上应该更努力的工作,主要是为企业做出新的贡献。”
问题:请分别用内容型和过程型激励理论来分析小苗的成长过程。
答:
1.小苗之所以能够成长起来离不开领导的坚持不懈,要是当时领导放弃了这个研制的话,就算小苗再努力也没有用。
2.在当时那个特定的环境下,厂里比较困难,可是厂长依然坚决支持小苗的想法让小苗有一种感激之情,因而会更加刻苦地去研制这个项目。
3.在小苗成功研制后,领导给了他贡献与之相应的报酬,使他更感激,今后他一定会更加努力地工作,为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4.对小苗自己而言,他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且还获得了丰厚的报酬,让他有苦尽甘来来感觉,这样他会更发奋地继续工作。
5.作为领导,首先是眼光独特。通过小苗他看到了未来发展远景,在当时认为困难的条件下支持他,给了他动力,待他成功后,又给予了他丰富的报酬,使他更加贴心为企业卖力。领导这种激励的作法,不仅给了小苗动力,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
《组织行为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及参考答案
案例分析:
《第五设计院》
第五设计院是一个大型综合设计单位,建院很早,兵强马壮,专门承包冶金系统各公司、厂、矿的大、中型项目设计,以一贯的高质量设计博得本行业各界的普遍赞誉和尊敬。高级工程师马凯宁是该院现任第一设计室主任,担任现职已有七年之久,业务能力强,管理经验也颇丰富,被视为本院骨干,前程不可限量。
本室内的第七课题组由八名男工程师组成,他们共同在该组工作多年,彼此感情融洽,关系密切。该组原组长数月前调升另一设计室任副主任,组长一职暂告缺,目前先由组内资历最深的贾克乐工程师代理。
不久前,室内分配来一位新人苏黛薇,是刚从一所名牌工科大学毕业的研究生,是本院首批分来的硕士之一,年方26岁,出身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朝气蓬勃,大方直爽。老马派她到七组,立即参加了某矿山机修厂扩建工程的设计工作。同时参与这项任务的,还有同组的另三位工程师:代组长贾克乐(38岁,在本院已工作了15年)、萨本柱(40岁,来本院也有10年之久)和蓝狄承(32岁,来本院已8年)。
小苏是初来乍到,但为能分到五院工作,很觉高兴。她很喜欢分配给她的设计任务,觉得担子虽不轻,但却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提高快也表现了对她的器重,能充分运用她刚从学校学来的新知识,一展抱负。她在工作中埋头苦干,全身心都投到设计任务中。跟同组同事们的关系是友好的,不过无论上班时还是下班后,她很少跟他们有什么工作以外的非正式交往。
小苏对工作很认真,碰上困难问题,她会自动加班到深夜,查文献,翻资料,上计算机室,总要尽快搞个水落石出。因为她这样坚韧不拔,再加上基础扎实,所学的知识又新,所以总是比别的同事早好几天就完成了分派给她承担的那部分设计任务。她是闲不住的,总说:“我有使不完的劲。”任务一完,就坐立不安,总是又去找马主任要新任务干。有时,她就问贾工、萨工、或蓝工,能不能把手头的活分点给她,好帮他们加快进度。但每回都被断然回绝了。
她来院工作五个月后,有一回老贾来找马主任,说是谈谈组里的一件事。他们的对话如下:
马:有啥事?请坐下来谈谈。
贾:好,马主任。我本来不想打扰您,可组里好几位同志都非让我来找您谈谈小苏的事不可。小苏,苏黛薇,就是才来不久的那个什么硕士,她把咱组的人全得罪遍了,总是一副狂妄自大,不可一世的样子,好像就她是“万能博士”,啥事都懂。我们可不爱跟这种人共事。马:老贾,这我可有点不懂了。她干得很不错嘛。设计任务总是完成得很好,没出啥差错。布置的活全都干了,还要她咋的?
贾:可谁也没布置过她搞乱组里的气氛啊?谁许她有权指手画脚来教导我们该怎么干活来的?我大小是代组长,也没这么干过。组里怨气挺大,再这么下去,我看全组的工作都要受影响。反正您看着办吧?
马:那好,我看就这样吧。下星期她就干满半年了,我正要找她谈一谈,给她讲评一下她这半年来的表现。我一定记住你刚才讲的,可我不敢保证你们说的她那种目空一切的态度能改得了。现在的年青人,难呀!
贾:我们也没指望她马上全改,可是她当众去指点别人该这样干,那样干,真叫人受不了。人家还以为她是在那儿做什么高级报告,用上那么一大堆什么高阶高次多变量方程,全是吓唬人的废话,啥用?她最好收敛点,不然真有人要打报告调走了。
事后,老马把该怎么跟小苏谈,仔细地琢磨了一下。他知道,这老贾虽说只是代组长,实际上他早就是大伙的“头”,这是代表组里其他人来谈的。到了下礼拜四下午,老马把小苏叫到自己办公室来了。下面一段话就是他俩谈话的后半段:
马:关于你这半年来的表现,还有一方面我得提醒你一下。我刚才已经说了,你在技术方面的工作,领导上很满意;不过你跟组内其他同事的关系,可有点问题。
苏:我不明白,您这指的什么问题?
马:好嘛,说具体点,你们设计组里有些人,对你那种“万事通”的态度,和总想告诉人家该怎么去干自己的活方面,很有些意见。你对人家得克制点,别公开去评论人家的工作。这一组的工程师们是挺强的,多年来的工作一直属于优秀的一类。我可不愿意你把他们搅得不能安心,影响工作质量。
苏:听我说几句行不行,主任?首先,我从来没公开批评过他们的工作,也没向您汇报过。起先,我把活先干完了,总要求帮他们干一点,这本是好心嘛,是不是?可次次都叫我“少管闲事”,以后我就光埋头干自己的活了。“休管他人瓦上霜”嘛。
马:这对嘛!这我明白。
苏:你不明白的是,在这个组干了这几个月,我可看出来,他们明明在磨洋工嘛。这些工程师们故意定一种很慢的工作节奏,远远低于他们的能力。哪能拼命干“四化”呀,明明是“力争下游”!他们感兴趣的是上班的时候听老萨那个半导体放的音乐,谈足球比赛,商量着“谢天谢地又是礼拜天”了,该怎么一块去看电影,逛商店;尽谈那些庸俗不堪的香港爱情电视连续剧。我很遗憾,让我跟他们一块那样混日子,没门!我从家里到学校,可不是这样受的教育。还有一点,他们压根儿就没正眼瞧过我,以为我不过是来破坏他们那个“快乐的俱乐部”的“黄毛丫头”。
马:你别胡说!给工程师做鉴定,写评语,是领导上的事。你的任务就是做好本职设计工作,别干扰人家干活。你要好好干下去,在这儿还是很有前途的;可你得光管你的技术活,管理方面是我的职责。
小苏离开老马的办公室时,觉得很伤心,也挺寒心。她知道自己一直干得很不错,而那些工程师们却远未发挥出他们的潜力。这是明摆着的嘛。她不知道该咋办?有点想哭,但马上忍住了。把头一抬,她又挺胸阔步朝设计室走去。
自考“组织行为学”辅导资料(1)组织行为学范畴:是指与组织行为学有关的重要概念的集合。主要包括:组织、行为、人的行为、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学1、答: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
1、如何加强群体的凝聚力?p161,p305 答:凝聚力是成员被群体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内的程度。影响凝聚力的因素有:(1)态度和目标的一致性(2)外部的威胁,适度的外部威胁可以增强群体凝聚......
《组织行为学》作业辅导资料1、下列哪些属于宏观组织行为的有: A 组织学习B 个体行为C 群体行为D 群际行为 正确答案:A 2、是指人或动物表现的,和生理、心理活动紧密相联的外......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 A.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 B.霍桑实验C.1914年利莲吉尔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 D.泰罗的《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