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林老师简介_李吉林老师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李吉林老师简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李吉林老师”。

李吉林,儿童教育家,全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1938年5月出生,江苏南通人。

1956年毕业于江苏省南通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任教于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至今。

荣誉: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第一届副理事长、江苏省教育学会第二届副会长,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是第七届、第八届人大代表并当选为第七届主席团成员,中央教科所、华东师范大学兼职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南通教育学院兼职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成绩:长期坚持教学改革,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创立了情境教育理论体系及操作体系,得到教育部及专家高度评价,出版《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李吉林情境教学详案精选》等6本专著,发表200多篇论文计300多万字。这些科研成果先后荣获国家教委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新闻出版署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等奖项。她主讲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电视讲座,由中国教育电视台通过卫星向华语地区播放,获全国电化教材师范最高奖。人生经历

1938年出生,父亲离世,苦涩的童年,受小学老师影响大。(上小学一年级时,班主任老师把她抱在自己的膝盖上,和她一起弹风琴;实习老师还送给她一只老大老大的皮球;每当交不起学费时,又总是老师帮助了她……)

1949年步入初中,成绩优异,又多才多艺,但笃定志向在现在的南通师范二附小工作。

18岁,初为人师的烦恼。(当她站在讲台上讲得兴致勃勃时,孩子们却叽叽喳喳,根本不听)

于是开始琢磨孩子们的心理,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进一步亲近他们。操场上,她和班上的男孩子一起踢足球,做游戏„„自身 十分注重培养各方面的素质。她的课很快受到学生的欢迎。

不久,为师范生上公开课,引起人们的关注。

1958年,南通市教育局派李吉林到省教育厅教材编写室编写教学参考书,李吉林利用这段时间向一些老前辈、老教师学习了不少宝贵的东西。

1962年,江苏省召开语文教学座谈会,李吉林发言。《江苏教育》杂志的编辑让她把发言整理成文章发表出来。

1966年,文化浩劫,公开课的教案和备课笔记,付之一炬。

在一个朋友家里,李吉林随意翻看着高尔基的小说《我的大学》,很快就被吸引住了。其中有一段话使她受到很大震动:“我并不期待别人的救助,也不指望有什么偶然的幸运,我的意志变得逐渐顽强起来,生活条件越是困难,我就越觉得自个儿越加坚定,甚至越加聪明了。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了解,人是在不断反抗周围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顶着压力和风险重新振作。她的学生很少写那些生字连篇的“讲用稿”和大批判稿,而是坚持写记叙文。那年光批改学生的日记就有2万多篇。身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又有年老体衰的母亲,丈夫也遭受迫害,所有的事情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多少个夜晚,孩子睡了,她还在看书、练字,写读书笔记。伴随她的虽然只有一盏孤灯,可她的心里却充满希望。

1978年,新时期最早的一批教改实践者。她被评为江苏省第一批特级教师。一改长期从事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路数,主动要求去教一年级。她改变了低年级语文教学仅仅以识字为重点的传统方法,一年级上学期就进行大量的“说一句话”的训练,3个月后开始“口头作文”,下学期进行每天“写一句话”的训练。二年级开始命题作文和写观察日记。提早起步,适当地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使儿童的智力得到较好的发展。

40岁,女儿、妻子、两个孩子的母亲,将这些与一个勇往直前的改革者联系起来,常人多少有些难以想象。二十多年来,李吉林以女性特有的韧性与顽强,承受种种挫折的煎熬和求索的艰辛,把实验坚持下来。她从外语暗示教学(当时也叫“情景教学”)中得到启发,又从我国古代“境界”学说中汲取丰富营养,经过反

复地实验、琢磨,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模式。在情境教学中,李吉林将学生引入“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情境,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愿望,促进了学生主动、创造性的学习。她的学生二年级时人均识字数为2680多个,达到四年级的识字水平,课堂阅读量是一般班级的6倍!五年下来,李吉林实验班的43个学生,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的有33人,作品达75篇,升学考试时,55.8%的学生作文成绩优秀。这个比例是当时整个区的优秀率的12倍。在致力于教学实践创造的同时,李吉林开始了她对情境教学和情境教育的理论反思和探索。

1979年,江苏省教育学会在南京成立,请特级教师李吉林携带论文出席会议。《怎样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发展儿童的智力》,引起反响。

要对低年级儿童进行合乎科学规律的教育,充分发展他们的智力,语文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以引导积累感知材料为基础,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为重点,以训练学生语言为手段。

在实践探索中,她认真研究了现代哲学、心理学和教育教学理论。她还博学四方,借到全国各地上课讲学的机会,向教育理论家、学者请教,与各地教育名家交流切磋。同时,作为一个对教育有着独到领悟和对儿童有着挚爱深情的专家,她理解儿童,尊重儿童,是儿童的知心人。她不止一次地强调,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是最富创造性、最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人类实践活动,它不可能也不应该单纯以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来分析研究——因为人永远不能等同于物。真正的教育实验研究应当植根于教育的现实中,应该是“现实的研究”也即“思量着做”和“做着的思量”,将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统一在具体丰富的教育活动之中,这样,教育乃至教育改革才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李吉林大胆地运用语文情境教学实验和思索的成果去开拓新的疆域。她首先向相邻的思想品德学科拓展,一改枯燥、空洞的说教,而以生动的道德情境、具体的道德形象,唤起儿童的道德情感,达到动情而晓理的境界,使道德教育真正触及、润泽幼小的心灵。接着是向音体

美学科渗透,获得成功后,李吉林又向自己比较陌生的数学学科挺进。她与数学老师一起研究如何将“数”与生活结合起来,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数”与“量”、“数”与“形”的关系,如何把儿童带入探究的情境,在模拟情境中加以操作,强化其应用性。这样,从一班到全校,从单科到多科,情境教学全面进入了各科教学,为情境教学向情境教育的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面对新世纪基础教育的挑战,李吉林高瞻远瞩,正式提出了情境教育的构想。她认为,以“思”为核心,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儿童“活动”为根基,以“周围世界”为源泉,相互渗透,融通课堂教育、课外教育与野外教育活动,联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整体联动,可以构成一个区域广远、目标一致的优化情境,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自由丰富的发展空间,促使学生在其间积极主动地活动,充分发挥情境教育特有的统整性、涵摄性的教育效应,实现儿童身心素质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情境教育基本理论及模式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关注。

通师二附小于1990年成立了全省(也许是全国)第一个以学校为基地的“青年教师培训中心”,李吉林亲任培训中心导师,从理论素养、教学技能、科研能力乃至人生志趣等方面对青年教师加以悉心扶持、培养。她说:“我不是农民,却是一个播种者。”

1996年12月,中央教科所和江苏省教育委员会联合举办了“全国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学术研讨会”,李吉林的研究成果和对中国教育所作出的贡献得到高度评价。

1998年11月,我国第一个以教师个体的教改研究成果命名的研究所——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在通师二附正式挂牌成立,李吉林亲任研究所所长。同时挂牌的还有“江苏省小学教师情境教学培训基地”。

一位与她相知颇深的老专家、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潘仲茗这样描述李吉林:“她热情地追逐着生活中和儿童心灵中一切美好的东西,用真挚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去拨动儿童的心弦,书写明天的诗。”

思考:我们从李吉林老师身上学习什么?

李吉林简介[材料]

李吉林简介李吉林,1938年5月出生于江苏南通。1956年至今,一直任教于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她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儿童教育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当选为七届、八届......

李吉林老师

教师是终生的学习者——“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专题研讨实录参与人员:李吉林:儿童教育家,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 (以下简称李) 李东宏:崇川区教育局 (以下简称宏) 严清:南通市教育......

李吉林老师事迹材料

李吉林老师事迹材料李吉林,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儿童教育家。她是情境教育创始人,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李吉林老师师德高尚,热爱儿童,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无......

李吉林老师读后感

学习李吉林老师事迹有感第一次听到李吉林老师的名字是在新教师培训时让我印象深刻的陈萍老师的嘴巴里说出的,李吉林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今天认真读了读了李吉林老师的先进事迹,我......

学习李吉林老师心得体会

学习李吉林老师心得体会李吉林老师事迹动人、令人感动,值得学习和深思,她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被她热爱教育事业、爱生如子、精心育人,特别是克服困难、乐观向上、......

《李吉林老师简介.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李吉林老师简介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李吉林老师 老师 简介 李吉林 李吉林老师 老师 简介 李吉林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