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布局参考材料_产业布局参考材料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产业布局参考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产业布局参考材料”。

昆明市工业产业布局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11-03-29 来源:昆明信息港

昆明市人民政府文件

昆政发“2010”47号

昆明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昆明市工业产业布局规划纲要(2010-2020)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1—

现将†昆明市工业产业布局规划纲要(2010-2020)‡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规划纲要‡要求,认真做好规划实施工作。

二○一○年五月十七日

昆明市工业产业布局规划纲要

(2010-2020)

一、发展基础及现状

(一)发展基础

——区位条件。云南省在中国-南亚-东南亚三大国际市场中处于几何中心位臵,省会昆明自古就是东亚大陆与中南半岛、南亚次大陆各国进行经济贸易及政治、文化交流的陆路枢纽。随着中 —2—

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全面启动,‚西部大开发‛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昆明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化门户和桥头堡城市。

——土地资源。2005年全市建设用地109864.65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23%。其中,城镇工矿用地45306.22公顷,占建设用地的41.24%。根据†昆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大纲‡建设用地控制指标,2015年和2020年,城镇工矿用地规模分别为58625.07公顷和65100.00公顷,占全市建设用地的43.11%和44.92%。土地资源开发及整合潜力较大。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蕴藏丰富,种类多、品位高、分布广、组合优、互补性强,主要有磷、盐、铁、铜、钛、煤、石英砂、粘土、硅石等,其中以磷、盐矿最为丰富。磷矿总储量约46亿吨,居全国七大磷矿之首;盐矿储量约138亿吨,居全国内陆盐矿第2位;东川是全国六大产铜基地之一。

——能源资源。水能丰富,拥有水电资源132.3万千瓦,可开发量39.7万千瓦,建设了宜良阳宗海、安宁昆明二电两大电厂。金沙

—3—

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禄劝乌东德电站、寻甸先锋褐煤深加工等项目已开工或即将开工。云南水能理论蕴藏量年电量9144.21亿千瓦,经济可开发量年发电量4712.83亿千瓦,昆明成为云南变电中心和西电东送的调度中心。

——气候资源。昆明属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地处滇中高原盆地腹心,平均海拔1887米,年平均气温15.1℃,年平均日照2200小时左右,被称为‚阳光之城‛,非常适宜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同时,适宜发展对恒温有严格要求的加工业,如电子信息、光学仪器仪表、数控机床制造、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加工业。

——产业基础。目前,昆明已成为云南省最重要的工业研发生产基地和西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2009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632.36亿元,占全市GDP比重3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75户,增加值占全市的84.56%,形成了以卷烟、黑色冶金、有色冶金、机电、化工、医药、能源、建材八大行业为主,涵盖37个工业大类的工业体系。

(二)布局现状

—4—

——从行业分布看,全市工业主要集中在卷烟、有色冶金、黑色冶金、机电、化工、医药、能源、建材八大工业行业。2009年,八大行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6.06亿元,占全市81.5%;主营业务收入1426.08亿元,占全市的78.9%;利税总额221.45亿元,占全市的81.4%。工业行业集中度较高,但结构不合理,资源加工型工业占主导,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强,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

——从区域分布看,全市工业主要集中在五华、盘龙、官渡、西山4城区和安宁市。主城区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在西部马街、高新区、昆沙路沿线,北部龙泉路沿线,东南部凉亭、小石坝和经开区等城市二环路以外近山地区。工业集中并非竞争和发展的结果,而是由于区位的相对优势引发的相对集中,企业间关联度不强,产业链结差,行业内部缺少协作,整体竞争优势不强。

——从园区布局看,工业向园区集中发展步伐加快。2009年,全市园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1亿元,占全市比重由2007年的48.1%提高到78.7%。但工业园区载体普遍规模不大,基础配套不完善,产业特色和优势不明显,支撑和引领作用不强。建立资源

—5—

更趋集中、产业更趋配套、布局更趋合理的工业园区体系是未来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三)主要问题

——区域工业分布不合理,工业发展不平衡。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城4区和安宁市分别占全市的72.44%和11.91%,晋宁、呈贡、宜良、东川、嵩明、寻甸分别占全市的3.59%、2.88%、2.57%、2.13%、1.26%、1.14%,富民、石林、禄劝仅占全市的2%左右。大部分工业集中在主城区,受环境因素和空间制约,影响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区域产业分工不清晰,产业集群化水平低。全市工业布局存在趋同现象,缺乏对不同门类、不同性质工业的集中安排和有效引导。各县(市)区产业结构差异不明显,工业产业及集群发展缺乏规范和指导,产业布局混乱,产业交叉布局,产业链难以形成,对城市化进程推动作用不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难以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

—6—

——工业用地布局矛盾加剧,布局急待升级调整。城市中心区或次中心区国有企业相对较多,工业占地面积较大,与其日益增长的土地价格不相适应,不利于发挥土地级差效益。非国有企业大多规模小、布局分散,缺乏统一的监督和管理,很大程度上造成城市用地布局混乱无序,从结构上抑制了工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发展思路、原则及目标

(一)发展思路

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战略,以创业创新为动力,科技进步为支撑,结构调整为主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做优做新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构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现代制造业为支撑、都市型工业为补充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构筑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以块状、片状形式发展,特色突出、布局合理、差别竞争、错位发展的‚三圈两轴多板块‛工业布局体系;构筑以大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企业组织体系,建设结构高度化、布局合理化、企业规模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

—7—

(二)基本原则

——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原则。按照‚全域昆明‛的理念,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互动发展,做到工业经济为城市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城市总体规划为工业发展提供空间支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工业发展提供土地保障。

——坚持非均衡发展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产业特色,培育主导产业,形成特色经济,突出重点、倾斜发展,在若干领域、若干区域,取得率先突破,带动昆明工业结构优化,增强昆明工业经济综合竞争实力。

——坚持集群化发展原则。引导有共同指向的产业向特定区域集聚,促进优势产业相对集中,形成按产业链纵向分工和相关产业横向聚集的格局;鼓励大企业整合各种资源,延伸产业链,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结合体。

——坚持关联发展原则。以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为龙头,引导产业沿产业链和价值链延伸拓展,积极发展上下游关联 —8—

产业,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高产业发展层级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

——坚持集约节约用地原则。积极推进土地资源市场化配臵,预留产业发展空间,强化土地用途管制,严格项目准入门槛,切实提高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推动工业发展模式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提升型转变。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保护生态环境、满足环境容量要求和控制污染物排放,工业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规范要求,探索循环经济新模式,使工业发展同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协调一致。

——坚持市场配臵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原则。工业产业布局尊重市场区位寻优选择,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作用,规范和引导工业布局趋于科学合理,避免定位同性、功能同质、产业同构,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三)发展目标

—9—

——总量规模提升。到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2009年的基础上实现倍增,突破1100亿元;到2015年再实现倍增,突破2200亿元;到2020年,突破5000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0%以上。全市工业集聚效应明显,空间布局合理,内部结构优化,整体竞争能力显著提高,新型工业化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

——产业结构升级。到2015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45%以上;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的85%以上;装备制造增加值占全市的15%以上,非烟工业比重提高到85%以上;打造20个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国内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到2020年,全面打造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形成国际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

——企业结构优化。到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500户,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达到300户以上;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2600户,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达到600户以上;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5000户,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达到1000户以上,形成大企业大集团为龙头,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企业组织体系。

—10—

——工业布局优化。坚持工业集中发展,提高工业用地产出强度。到2012年,完成主城区工业企业‚退二进三‛搬迁改造,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工业集中度达到85%以上;到2015年,工业集中度达到90%以上;到2020年,全面形成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以块状片状形式发展,特色突出、布局合理、差别竞争、错位发展的‚三圈两轴多板块‛工业布局体系。

——环境保护显著。到201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10%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达80%以上;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到202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8%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达到85%以上;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100%。

——劳动就业提高。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优先原则,通过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着力解决就业问题,实现工业化推进与扩大就业的协调发展,实现推进工业化-经济发展-扩大就业-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的良性互动。每平方公里产业用地解决5000人左右就业,积极推动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促进城市化发展。

—11—

三、产业发展方向及目标

围绕建设国际性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突破产业发展过分依赖资源开发现状,加快工业内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优先发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光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巩固提升烟草及配套、有色冶金、黑色冶金、磷化工、新型建材等重点产业,培育发展煤盐钛化工、石油化工、农特产品深加工产业,构筑现代工业产业新高地,融入全球制造业体系,形成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

(一)烟草及配套产业

——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现有品牌、技术、原料和市场优势,进一步提高创新、研发和市场开拓能力,构建参与国际竞争的营销体系,加强国际、地区间的联合、并购和重组,打造‚云烟‛规模超百万箱、利税超百亿元的世界知名品牌,巩固烟草及配套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

—12—

——发展重点:巩固提升以‚云烟‛、‚红山茶‛为主的优势卷烟品牌。发展发酵酶制剂、烟用包装印刷、醋酸纤维、香精香料、水松纸、丝束、复合铝箔、油墨、烟用葡萄糖、BOPP膜等为主的烟草配套系列产品。扶持‚红大‛烟叶种植,扩大优质烟叶种植面积。

——发展目标:到2012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00亿元以上;到2015年,达到250亿元以上;到2020年,把昆明建成国内最大的烟草及配套产业基地和卷烟辅料交易中心。

——产业布局:卷烟生产布局在五华工业园区;烟叶复烤布局在经开区;烟草配套产业布局在高新区和经开区。

(二)装备制造业

——发展方向:坚持产业集聚化、企业集团化、装备现代化,在电力装备、数控机床等领域形成若干特色突出的装备制造基地;重点扶持一批有发展潜力、产品附加值高、效益好的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发展;引进战略合作伙伴,进行战略重组整

—13—

合,开发一批重大技术装备,促进传统机械工业向现代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发展重点:以立、卧式加工中心、高速精密数控机床等为主的机床系列产品;以中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电力变压器等为主的电力装备及电工系列产品;以新型车用柴油发动机为主的汽车及配件;以自动化卷烟仓储、配送物流中心等为主的自动化物流设备;以钢轨打磨车、捣固车等为主的铁路养路机械设备;以矿山、冶金设备等为主的重型机械系列产品;以智能性、节能型烟叶深加工设备为主的烟草加工机械产品;以制糖成套设备为主的轻工机械产品。

——发展目标:到2012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50亿元;到2015年,达到350亿元以上;到2020年,把昆明建成国内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产业布局:电力设备、电工电器、轻工机械布局在高新区;汽车及零配件、烟草加工机械、机床、自动化物流设备布局在经开区;重型机械布局在杨林工业园区、空港经济区(官渡工业园 —14—

区);光学仪器仪表、铸造布局在海口、晋宁工业园区。

(三)生物及医药产业

——发展方向: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整合资源,大力推进中药现代化,加快生物医药、化学原料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药材种植发展,实施中药、生物医药、化学原料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倍增计划,延伸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形成现代医药产业体系。

——发展重点:以白药为主的云白药系列产品;以三七为主的中成药产品;以天麻为主的中成药产品;以青蒿素和蒿甲醚为主的中成药系列产品;以灯盏花为主的中成药产品和民族药系列产品。推进小儿麻痹疫苗、甲肝疫苗、抗癌药顺铂、抗艾滋病药复方SH、辅酶Q10和新生物制品药的产业化。

——发展目标:到2012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0亿元以上;到2015年,达到160亿元以上;到2020年,将昆明打造成世界知名的特色医药产业基地。

—15—

——产业布局:生物及医药布局在高新区、经开区及呈贡、五华工业园区。

(四)光电子信息产业

——发展方向: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工程化带动产业化,实现产品数字化、智能化和集成化,重点发展光电子、光机电设备制造业、电子材料业和软件业,把昆明培育成国内特色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发展重点:以红外热成像、微光夜视、光学应用系统等为主的光电子系列产品;以自动化物流系统、金融电子化装备、计算机部件、数字视听设备等为主的光机电设备系列产品;以红外功能材料、光电辅料、硅材料等为主的电子材料;以嵌入式操作系统热红外成像、三维图像处理系统、光电子集成电路设计和管理信息化系统等为主的应用软件系列产品。

—16—

——发展目标:到2012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0亿元;到2015年达到100亿元以上;到2020年,光电子信息产业整体水平进入中西部地区先进行列。

——产业布局:光电子信息布局在经开区、高新区。

(五)有色冶金产业

——发展方向:加快有色冶金行业‚高加工度化‛,以产品结构调整为主线,采用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围绕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有色金属材料和制成品。加大金、银、铂、钯、铑、铱、锇、锗、镉、铟等稀贵金属勘探力度,加强稀贵金属新材料的研发,实现产业化。

——发展重点:以铜盘条、电车线、电磁线、电解铜箔及管、板、带材为主的铜深加工产品;以型材、板材、线材以及各种铝箔、合金等为主的铝深加工产品;以超细锌粉、氧化锌粉、镀锌原料、硫化锌、硒化锌以及铅酸蓄电池、铅电极、UPS电源等为主铅锌深

—17—

加工产品;以稀贵金属为主的功能材料、环保材料、光电子材料和微电子信息材料。

——发展目标:到2012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0亿元以上;到2015年,达到160亿元以上;到2020年,把昆明建成全国重要的铜、铝研发生产加工基地。

——产业布局:铜、铝深加工布局在呈贡、宜良、东川工业园区;稀贵金属深加工布局在高新区。

(六)黑色冶金产业

——发展方向: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黑色冶金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层级。调整产品结构,稳步提高线材、棒材等传统建筑用材,加快发展中小型型材、板材、带材,发展特种钢材和合金钢,促进黑色冶金向大型化、集团化、专业化发展。

—18—

——发展重点:巩固提升以钢筋、线材、棒线材为主的建筑钢材系列产品;发展以热轧中厚板、冷轧板、镀锌彩板为主的板材系列产品;开发高精度的碳结钢、合金钢、不锈钢等为主的特种钢材产品。

——发展目标:到2012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0亿元以上; 到2015年,达到180亿元以上;到2020年,把昆明建成面向全省及周边地区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

——产业布局:铁钢布局在安宁工业园区。

(七)新型建材产业

——发展方向:改造提升传统建材产业,鼓励发展新兴建材产业,积极拓展产品应用领域,提高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优质浮法玻璃及深加工产品,扶持发展以利用工业废弃物为原料的新型墙体材料和以建筑钢结构为主的新型建材。

——发展重点:日产4000吨以上新型干法水泥产品;建筑安全玻

—19—

璃、车用玻璃和节能玻璃等深加工产品;以纸面石膏板、纤维增强硅酸钙板、石膏刨花板等为主的复合墙板和建筑装饰石材;以冷弯型钢、H型钢等为主的建筑钢结构产品;以硬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为主的新型塑料管材。

——发展目标:到2012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0亿元以上;到201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0亿元以上。到2020年,把昆明建成全省重要的新型建材加工基地。

——产业布局:水泥布局在宜良、富民、禄劝、东川工业园区;石材加工布局在禄劝、石林工业园区;钢结构、新型塑料管材布局在安宁、杨林工业园区。

(八)能源产业

——发展方向: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实施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努力提高全市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高效环保火电,建设昆明火电基地;积极发展水电,优化水火电结构;积极开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垃圾发电等新能源研究与开发利用。

——发展重点:以太阳能、风能、水电为主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 —20—

源,推进禄劝乌东德、东川白鹤滩水电站以及寻甸先锋褐煤深加工项目建设。围绕中缅油气管道、石油炼化、天然气入昆等重大项目,发展新能源。

——发展目标:到2012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0亿元以上;到2015年,达到200亿元以上;到2020年,把石油炼化及相关配套产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太阳能、风能、天然气等新能源利用取得明显进展。

——产业布局:火电主要布局在安宁市、宜良县;水电布局在禄劝县、东川区;太阳能布局在石林、东川、寻甸、嵩明工业园区。

(九)化工产业

——发展方向:充分利用丰富的磷、盐、钛、煤等资源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精细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和有机化工,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化工产业,推进‚矿化电结合‛,提高化学工业的整体竞争力。

—21—

——发展重点:高浓度磷复肥,食品级、医药级、电子级、牙膏级精细磷化工产品;化纤级、医药级、食品级等高档钛白系列产品,海绵钛、钛材及纯金属钛高端产品;盐化工系列产品;煤化工系列产品;高效、低毒、生物农药系列产品;橡胶系列产品和塑料系列产品。

——发展目标:到2012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0亿元以上;到2015年,达到450亿元(含石油炼化);到2020年,把昆明建成全国最大的高浓度磷复肥基地和重要的石油、精细磷盐煤钛化工基地。

——产业布局:磷复肥布局在安宁、海口、晋宁工业园区;精细磷化工布局在寻甸、东川、禄劝、杨林、倘甸工业园区;盐化工布局在安宁工业园区;煤化工布局在寻甸工业园区;钛化工布局在富民、禄劝、五华、倘甸工业园区;石油炼化布局在安宁工业园区。

(十)农特产品加工业

—22—

——发展方向: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加工能力和水平,发展粮、烟、畜、菜、花、果、林深加工。加快优良品种基地建设,发展无公害食品和绿色产业,提升农产品加工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发展重点:粮油、乳制品、畜禽肉、马铃薯、洋蓟、蔬菜、水果等深加工系列无公害食品;无公害饲料和林木深加工系列产品。天然性、保健性饮料;发展花卉和林木深加工系列产品;构建农特产品的物流体系和营销网络。

——发展目标:到2012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0亿元;到2015年,达到50亿元以上;到2020年,把农特产品加工业培育成新的特色优势产业。

——产业布局:农特产品深加工布局在经开区、高新区及寻甸、东川、嵩明、禄劝、呈贡、晋宁、宜良、富民、石林工业园区。

四、工业布局规划

—23—

坚持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资源向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坚持工业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化,坚持工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适应,构筑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以块状、片状形式发展,特色突出、布局合理、差别竞争、错位发展的‚三圈两轴多板块‛工业布局体系,实现工业空间布局与城市建设良性互动,与昆明特有的山林、水系等自然生态要素和交通走廊、水源保护地等人工生态要素的有机融合。

(一)布局总体框架

——‚三圈层‛,即按照都市区、近郊县(市)和远郊县区三个空间层次,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交通等条件,与城市化发展相结合,形成产业定位、主体功能各具特色的内、中、外三圈层。

内圈层—都市型工业经济圈。以昆明中心城区为核心,包括五华、盘龙、西山、官渡建成区、呈贡新区(不包括洛阳、大冲片区)、旅游度假区,重点发展研发、信息、工业设计创意、总部经济、—24—

生产型服务业等都市型产业。区内限制发展新的二类工业、禁止发展三类工业,禁止发展有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危险性项目。

中圈层—制造型工业经济圈。包括高新区、经开区、五华产业园、官渡工业园、海口工业园、呈贡工业园以及安宁、嵩明、晋宁等近郊县(市)区,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烟草及配套、生物医药等现代制造业。环滇池地区主要发展一、二类工业,限制发展三类工业;安宁、嵩明可适当发展三类工业。禁止发展有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危险性项目,水源保护区内禁止发展工业项目。

外圈层—特色型工业经济圈。包括宜良、石林、寻甸、东川、富民、禄劝等远郊县区,大力发展具有资源比较优势的冶金、化工、能源、建材、农特产品加工等产业。限制发展有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危险性项目,水源保护区内禁止发展工业项目。

——‚两轴‛,即沿重要交通走廊和城镇发展轴线,形成以中心

—25—

城区为核心,安石、昆楚、昆石高速公路为东西横轴,昆玉、昆曲、嵩待、龙东格公路为南北纵轴的‚十‛字形工业空间布局结构。‚两轴‛贯穿全市各级开发区、工业园区,并向周边其它地区辐射延伸。东西产业轴贯穿安宁、海口、高新、五华、经开及官渡、呈贡、宜良、石林等工业园区,东连个开蒙、西接滇西。南北产业轴串接东川、寻甸、杨林、空港、经开、高新(马金铺)、晋宁等工业园区,北联曲靖、南通玉溪。

——‚多板块‛,即以工业园区为核心,构筑产业相对集中、层次分明、相互支撑、互为补充的多个工业板块。以板块建设彰显工业聚集区核心产业,放大政策优势,衍生人才优势,提高经济规模效应,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第一板块优化发展,第二板块调整发展,第三板块加快发展,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二)区域布局规划

按照比较优势、区位条件和环保要求,鼓励发展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产业;限制发展不符合行业准入 —26—

条件,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生产能力、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淘汰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

——五华区。重点发展烟草及配套、钛深加工、工业设计创意和总部经济等产业。

——盘龙区。重点发展烟草配套、食品、总部经济等产业。

——官渡区。重点发展铁路养护机械、包装印刷、模具及配套、临空产业,现代物流业等生产性服务业。

——西山区。重点发展高浓度磷复肥、机床机械、光学仪器及生产性服务业。

——东川区。重点发展以铜为主的有色冶金,精细磷化工,稀贵金属加工,新型建材,农特产品加工等产业。

—27—

——安宁市。重点发展高浓度磷复肥、钢铁及延展加工、盐化工、火电工业、饲料为主的食品工业、现代物流业,预留发展石油化工及配套产业。

——呈贡县。重点发展以农特产品加工为主的绿色产业,生物资源开发,以铝、铜为主的新型材料制造产业,总部经济及生产性服务业。

——晋宁县。重点发展精细磷化工,以机床及汽车配件、光学仪器、铸造为主的装备制造,以果蔬为主的农特产品加工等产业。

——富民县。重点发展以高档、高质钛材及钛白粉产品为主的钛产业,以农特产品为主的食品加工业,以优质水泥为主的建材业。

——宜良县。重点发展以火电为主的能源工业,以优质水泥为主的建材业,化肥(氮肥为主),家具及绿色农特产品加工等产业。

——嵩明县。以杨林工业园为产业聚集核心,其它重点城镇特色 —28—

产业为补充,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电力线路器材为主的装备制造、生物资源开发、日用化工、临空产业等。

——石林县。重点发展以旅游商品(含珠宝玉石)加工为主的轻工业,以农特产品加工为主的绿色生态工业,以优质石材为主的建筑建材产业(限于西街口镇区域)及光伏太阳能产业。

——寻甸县。重点发展褐煤系列深加工,精细磷化工,新型能源材料等重化工业及农特产品加工业。

——禄劝县。重点发展钛材、钛白粉为主的钛产业,精细磷化工,以水泥、石材为主的建材工业,农特产品加工业,利用水电资源推进矿电、矿化结合,适度发展载能工业。

(三)园区布局规划

按照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开发、高强度投入、高密度产出要求,全面提升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区功能和承载能力,依托重点乡镇,—29—

规划建设一批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市级特色工业园区;按照‚园区+基地‛的模式,创建20个产业集聚、用地集约、节能环保、产出率高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动、园区化承载‛战略,围绕十大产业打造20个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形成国家、省、市三级并进、布局合理、竞相发展的园区布局体系。

——高新技术开发区。突出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稀贵金属深加工及新材料、现代生物及医药、电力装备及电子信息产业,培育生物医药、电力装备产业集群,打造生物资源、电力装备产业基地。

——经济技术开发区。突出新型产业,重点发展光机电及信息、烟草及配套、生物医药及食品、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配件集群,打造光电子、信息、机床产业基地。

——滇池旅游度假区。重点发展休闲旅游度假、高原体训、康体健身及民族风情。

—30—

——石林台创园。重点发展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农产品加工配送和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培育农特产品产业集群,打造农特产品加工产业基地。

——阳宗海旅游度假区。重点发展休闲旅游度假、康体娱乐及旅游观光。

——安宁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磷盐化工、黑色冶金、石油化工,培育磷盐化工、黑色冶金产业集群,打造磷化工、钢铁产业基地。

——海口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磷化工、机械制造、光学仪器,培育磷化工产业集群,以海口、晋宁工业园区为主体,打造国家高浓度磷复肥产业基地。

——杨林工业园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现代物流,培育重型机械、多晶硅产业集群,打造重型装备、硅材料产业基地。

——呈贡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生物资源开发、新材料、农特产品

—31—

加工,重点培育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打造绿色食品产业基地。

——东川再就业特色产业园。重点发展有色冶金、黑色冶金、磷化工,培育有色金属产业集群,打造有色冶金产业基地。

——寻甸特色产业园。重点发展煤磷化工、新能源、装备制造,培育煤化工产业集群,打造煤化工产业基地。

——五华科技产业园。重点发展烟草及配套、生物技术及新材料、都市工业,培育烟草及配套产业集群,打造烟草及配套产业基地。

——空港经济区(官渡工业园)。重点发展临空产业、装备制造、生物科技、IT产业,培育民用航空物流装备、大型铁路养护机械、印刷包装产业集群,打造民用航空物流装备、大型铁路养护设备产业基地。

——晋宁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磷化工,光学仪器及商品铸锻件,以海口、晋宁工业园区为主体,打造国家高浓度磷复肥产业基地。

—32—

——宜良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建材、农特产品加工、金属原材料,培育建材产业集群,打造建材(水泥)产业基地。

——石林生态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旅游商品加工、农特产品加工、新能源,培育新能产业集群,打造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

——富民工业园区。重点发展钛加工、建材及生物资源开发,培育钛产业集群,以富民、禄劝工业园为主体,打造钛产业基地。

——禄劝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水电、建材、磷钛化工,以富民、禄劝工业园为主体,打造钛产业基地。

——天生桥特色产业园。重点发展铜精深加工、重型机械设备制造、精细化工。

——倘甸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新型建材及农特产品加工。

五、实施对策及保障措施

—33—

(一)加强规划实施组织领导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市工业突破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工作指挥部领导下,市工信委牵头,市规划、国土、住建、环保等部门组成专门工作小组,负责工业产业布局规划的组织实施、监督和考核。

——形成合力推动机制。市工信、发改、规划、国土、环保、住建等部门要密切合作,实行工业园区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园区建设与新城区建设、园区功能配套与产业配套相统一。城市总体规划要为工业发展提供空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保障工业发展建设用地。

——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建立规划实施的长效机制,抓紧制定工业项目入园审查管理办法,新建工业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用地控制标准由专门工作小组进行前臵审查,确保工业产业布局科学合理,促进产业集群和可持续发展。

—34—

(二)推动工业集中集群发展

——强化产业政策导向。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及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制订全市工业产业发展目录和相关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支持重点行业和新型产业发展,淘汰技术含量低、污染严重的产业、技术和产品,提升整体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强化园区规划管理。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要求,把园区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对园区规划进行前溯性审查。严格功能分区,完善各开发区及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等各层次规划。统筹城区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园区与城区两位一体发展。

——严格产业功能定位。在招商引资、项目布点等工作中合理引导产业流向,为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提供承载。新上项目必须按照工业布局规划入园选址。对不按工业布局规划选址定点的项目不予备案,不予办理用地等相关手续。鼓励园区与园区之间相互推荐项目,税收及招商引资任务分成由双方协商确定。

—35—

——加大产业转移承接。以园区为载体,承接经济发达地区和昆明主城工业产业转移。建立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妥善处理区域内产业输出地和产业接收地利益关系。探索主城区与近、远郊区政府联合共建工业园区的新机制,按照产业链共同开发建设工业园区,促进城乡工业产业一体化发展。

——实施企业出城进园。认真组织实施主城区企业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搬迁入园异地发展,对已列入搬迁改造的主城区工业企业,不得在原址再行新建企业或项目。主城区现址增加总量、扩大规模的技术改造项目不予审批,对未进园又暂不能搬迁的企业,原则上不再审批其扩大用地规模。

——编制产业集群规划。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升级内在规律,编制全市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20个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规划及子集群发展实施方案,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指导,培育特色显明、优势突出、错位发展、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打造区域总部功能区。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引导规模品牌企业建设总部大厦,设立管理决策、财务结算、科技 —36—

研发、市场营销和培训教育为一体的总部基地,实现企业总部集群式布局,推动工业经济在更高层次跃升发展。

——加强园区环境保护。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昆明市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工业园区环境保护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推进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

(三)全面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推进工业用地集约化。牢固树立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理念,围绕工业发展做好用地保障,确保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建立科学的项目准入门槛,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估考核体系,推行投资强度指标衡量准入制度,提高土地配臵效率。

——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工业用地不低于园区规划总用地的50%,国家级开发(度假)区投资3000万元以下、省级工业园区投资2000

—37—

万元、市级工业园区投资1000万元以下工业项目不单独供地,进标准厂房发展。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园区建设标准厂房,引导中小企业合建、共建和租赁厂房,提高土地利用集约水平。

¬——提升土地产出率。工业项目投资强度,国家级开发区不低于300万元/亩,省级工业园区不低于150万元/亩,市级工业园区不低于100万元/亩。进入国家级开发区的工业项目,产值原则上不低于500万元/亩,进入省级工业园区的项目,产值原则上不低于400万元/亩,进入市级工业园区的项目,产值原则上不低于300万元/亩。

(四)建立健全工作长效机制

——建立监督考核制度。把工业产业布局规划实施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目标责任制管理,由市纪委(监察局)会同有关部门,对规划执行情况定期进行督查。完善工业园区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重点考核开发建设、经济规模、招商引资、产业培育、投入产出等情况。

—38—

——完善实施配套规划。市工信、发改、规划、国土、环保、建设等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职责,制定工业产业布局规划实施意见;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制定工业布局规划;市水利、供电、交通、市政、商务等部门要编制水、电、路、气、通讯等配套规划和现代物流规划,确保†纲要‡顺利实施。

(五)本†规划纲要‡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昆明物流产业规划

云南国际大通道渐渐美满。图为元磨高速公路红河大桥。配图

日前,在国度发改委公布的†天下物流园区生长计划‡中,昆明与北京、天津等位列一级物流园区结构都会之一。可以肯定的是,昆明能在天下浩繁都会中脱颖而出,是与物流需求范围、生长总体计划、经济生长潜力、物流需求增漫空间以及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行动用息息相干。

只管云南地处中国西南方陲,特别的地形地貌及后天财产张力的不敷,导致物流业迟钝前行。但比年来,省市当局在通道设

—39—

臵装备摆设、财产计划、底子办法、行业转型等方面为整个行业提供了较为有力的支持条件,并显现出肯定的结果。

云南省物流学会会长董弋萱就充实肯定了当地物流业来自当局、行业现有的生长上风。她以为,在国度层面助推力的的作用下,随着云南桥头堡设臵装备摆设及昆明国际物流关键都会的渐渐推进,昆明物流企业才气全面迎来自身的转型升级,进而促进整个行业的康健生长。

董弋萱说,当局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地区位臵的特别性以及行业协会的美满性是昆明被列为一级物流园区结构都会的重要支持。

2011年云南桥头堡设臵装备摆设计划之初,省当局就把面向南亚、东南亚设臵装备摆设‚国际大通道‛,进步物盛行业团体办事程度作为重要计划项目。

外部物流畅道上,固然相较沿海发达地区云南发显当代物流时间不长,但省、市各级当局提前策划,底子办法先行,先后建 —40—

成了昆曼、中越、昆缅以及中印等四条高品级国际公路,同时建成了航路笼罩东南亚大部分地区的长水国际机场,为昆明以致云南物流生长提供了物流畅道等底子办法设臵装备摆设。

同时,省市各级当局通过对位于安定大桃花片区的昆明南亚国际陆港、晋宁东南亚国际陆港以及位于王家营片区确当代物流园等一批当代物流园区的总体计划思绪,作为物流财孕育发生长的详细政策支持载体,同时共同云南物流信息大众平台、云南伶俐物流信息平台等以当局为主导搭建的平台以整合大众资源,终极实现了吸引来自天下各地的大型物流龙头企业在昆的投资。

‚固然云南发显当代物流时间不长,但在整个行业构造构架设臵装备摆设方面,云南物流体系的美满性在天下范围内都是屈指可数的。‛在董弋萱看来,随着政策支持以及当局引导机制的不停美满,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商业大通道的战略位臵得到进一步提拔,云南物流财产也渐渐从天下物流区位末了生长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度的流派关键中央。

一方面,这也将使云南物流企业从运业务务、办事本领以及

—41—

生长模式等方面也日益范例化、国际化,另一方面地区战略位臵的转变,促使云南物盛行业内部接洽与交换越发精密。

在此机会下,董弋萱发起昆明物盛行业还必要继承增强行业生长的统筹性与范例性,树立准确可行的行业尺度。另一方面,必要继承加大对物流人才的培养,保障物流企业人才需求,进一步提拔业务本领和技能。同时,当局更要继承加大中小型物流企业政策引导,对掌握新技能或大门生创业企业赐与肯定的搀扶和资助,使得中小型企业渐渐离开‚小、散、乱‛的生优点境。

记者付毅报道

支持一 国际大通道效应渐显

云南具有较好的地缘上风,内连西藏、四川、贵州、广西,外接缅甸、老挝、越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度地缘相邻、民族相亲、文化雷同。比年来,云南也正在积极美满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七通八达的国际大通道。

—42—

有专业人士阐发以为,通过‚国际大通道‛效应动员,云南物流财产将进一步通过当局引导、市场运作机制、企业生长等多元化投入。在将来几年中将以昆明为中央的云南群物流圈为主体,以物流信息化和物流专业化为助力,以物流底子办法和物流人才为支持的物流体系,构建以公路物流、航空物流、铁路物流为焦点确当代物流体系,进而为昆明打造天下物流一级全区基地提供底子支持。

根据天下物流园区生长计划,昆明作为一级园区基地结构。此举也将进一步助力昆明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商业大通道的优化,低落地区间物流环境的差别等题目对物流财产的生长限定。同时,通过推进昆曼公路方便化历程,加快以磨憨港口为主的港口当代专用货站、主动化立体堆栈、配送中央等办法设臵装备摆设,渐渐实现包装范例化,装卸机器化,运输集装箱化确当代化港口,从而进一步实现国际物流作业一连性、快速化的要求。

终极的目标是实现扩大云南与东亚、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的商贸物流往来,增强以茶叶、花草、药材、民族工艺品、林产化工等云南及周边上风财产产物为主的收支口商业。

—43—

别的,‚国际大通道‛效应已经升级了云南部分物流企业谋划运作模式,使之与更为尺度的国际化接轨。‚从运送配送模式、金融核算体系以及相干物流执法危害防控体系设臵装备摆设等涉及跨国物流业务的方面得到全新的优化升级。‛业内子士举例道,部分企业在对泰国举行物流配送时,已经将大多汽车以烧气为主物流风俗改为选用了混淆动力货车。如许一来,在进入泰国等利用自然气作为物流重要燃料的国度后,利用自然气将大量节省物流本钱。

随着当局、协会、企业和从业者等多方的共同高兴,‚大通道‛效应将继承买通连接中国西部地区以致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南亚、东南亚地区的物流快速通道,进而连续推动云南物流财产的生长。记者付毅报道

支持二 战略关键加快业务扩张

本年,首届南博会在昆明顺遂召开,云南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流派地区以及国际商业关键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突显。尤其是面 —44—

向南亚、东南亚等地区的收支口商业团体体量将到达一个新高度,可以预见云南对外商业将进入到一个生长速率空前迅猛的高速增恒久间。

作为支持云南国际商业焦点财产之一的物流财产,从天下物流战略结构来看,将进一步从原来的物流末了转化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物流流派,同时也将在桥头堡设臵装备摆设及国际化关键地区设臵装备摆设中起到不行或缺的作用。

业内子士认,云南借‚南博会‛之际,进一步买通与南亚、东南亚国度的商业通道,已经开端显现出泛珠三角9+2地区经贸互助的重要物流关键的作用。在‚中国-东盟自由商业区‛生长中成为东南亚经济区的物流中央,更是买通和创建我国连接南亚次大陆以至西亚地区印度洋大通道的出发点,这些都意味着云南省面对着生长成为国际地区商业物流构造中央的机会和潜力。

云南桥头堡设臵装备摆设的不停推进,进一步促使云南与南亚、东南亚的商业往来更为亲昵,对外商业程度明显提拔所带来的物流和商流已经形成云南省物流生长的壮大内涵动力。这对刺

—45—

激整个云南物流财产的物流需求和进步物流办事已经渐渐形成了巨大的推行动用。

同时,昆明以致云南的电子商务及其配套物流生长将被提拔到一个新的高度,加快国际商业电子生意业务信息中央设臵装备摆设也将随之得到更为遍及的支持。

有企业以为,借设臵装备摆设国际商业物流关键的东风,自身将进一步买通与南亚及东南亚国度物流畅道,加快实现‚大通关‛港口通关制度,并增强列国、港口、企业的互助与接洽,促使港口物流、单证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顺畅地运转。同时,夺取港口办理部分有用羁系和高效办事地联合,包管双边通关报检服从,简化审批步伐和办事关键,美满港口各方创建快捷有用的和谐机制,实现资源共享。

记者付毅报道

支持三 无纸化革新提速通关

—46—

本年,昆明海关凭据海关总署同一摆设,正式启动了通关作业无纸化革新试点事情,确定选取昆明机场海关及河口海关于年内开展试点。试点业务范围包罗昆明机场海关的空运收支口业务及河口海关的公路运输收支口业务。

云南迅捷安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就率先体验到无纸化通关的方便。在启动首日,迅捷安国际物流报告的首票无纸化报关单顺遂通过昆明机场海关考核。整个历程只必要通过网络直接向海关报告报关单及随附单证的电子数据,海关对电子数据举行阐发、鉴别和处理,就可通过网络关照企业办理放行手续。

通关作业无纸化是中国海关方便通关、办事经济的新的庞大革新举措之一。2012年8月1日,海关通关作业无纸化革新试点事情正式启动。为进一步进步通关服从,提拔羁系效能,扩大革新结果,海关总署决定自本年5月1日起,在前期试点的底子上在天下扩大试点范围。

无纸化通关的方便表现在:企业在办理货品收支境手续时,—47—

不必再打印纸质报关单及随附单证,而是通过网络直接向海关报告报关单及随附单证的电子数据。海关对电子数据举行阐发、鉴别和处理,并通过网络关照企业办理放行手续,最快通关时间只用了6秒,足不出户就能通关。

迅捷安国际物流相干卖力人表现,随着收支口业务量的日益增长,无纸化通关模式的试点,终极受益者照旧企业。特别是整个通关历程中淘汰了纸质单证的利用,越发切合低落能耗、环保生长的主题。

不但仅是昆明海关,云南查验检疫局也在推进疆域查验检疫业务‚在线盘问‛、‚电子报告‛、‚检企互动‛(‚民众在线办事平台‛项目)等信息化办事平台设臵装备摆设,开辟‚云南方境商业业务综合办理体系‛,使企业报检职员足不出户就能完成相应的报检步伐,不但进步了事情服从,加快了通关速率,另有利于企业节省资源本钱和人力本钱,简化企业的通关流程。

昆明海关相干卖力人表现,下一步昆明海关将鉴戒天下海关通关作业无纸化革新接纳先易后难、统筹计划、分步实行的推进 —48—

方法,筹划在积聚试点乐成履历的底子上再渐渐扩大革新范围,并视随附单证电子化、税费电子付出等项目标推进环境,渐渐扩大无纸化业务范围。

记者缪亚平报道

支持四

行业评级

促企业转型升级

作为当地为数未几的4A级物流企业之一,云南昆钢物流有限公司通过行业评级促使企业的物流办事从功效性办事向增值办事、办理办事、信息办事、资金办事以致整个提供链的延伸办事拓展,实现了由传统物流企业向第三方当代物流企业的变化。

—49—

自2007年以来,云南省物流与采购团结会在当局相干部分的支持下,先后构造评估了24个国度A级物流企业。这些企业作为我省优质物流企业的代表,引导并推动了我省物流企业向当代化物流企业转化。

行业人士坦言,云南当地物流企业‚散、小、弱、差‛的环境居多,几辆车、十几小我私家的物流公司触目皆是,相称多的企业仍旧处于原始落伍的谋划状态,团体气力较弱,财产会合度低。而除少数着名企业外,大部分企业办事本领和品格都不高,范围也不大,不少企业物流收入偏低,难以顺应物流增长的需求。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专业化程度不高,有本领为客户提供完备的物流策划方案、提供一体化物流办事,最大限度地低落物流本钱、满意客户需求的物流公司并未几。

在此底子上,当地物流企业的行业评级就显得很有必要,一些物流企业也积极举措起来,以期尽快进入国度A级物流企业行列。停止本年5月份,在天下授牌的2018家A级物流企业中,云南占24席。此中4A级6个,3A级13个,2A级4个,1A级1个。这些企业在报告A级企业历程中,办理模式、信息化程度、职员本质、办法设臵装备摆设等方面得到了提拔。

—50—

阿里产业布局

结合列表(表1)中的投资案例,看似令人眼花缭乱的投资行为背后隐含相对清晰的产业布局战略——阿里的投资战略基本围绕电子商务生态体系布局为基础及核心优势,进而重点布局移动互......

旅游产业布局现状

旅游产业布局现状现阶段我国的旅游企业主要布置在两个地区,或近旅游资源地布局,或近旅游中城市布局.近旅游资源地布局的企业一般是旅游产品的生产企业,包括餐饮、住宿、娱乐......

煤炭“十二五”产业布局推陈出新

煤炭“十二五”产业布局推陈出新(来源:中国能源报)"尽管我国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依然高达70%左右,但随着煤炭供需压力的不断加大,煤炭资源与水资源间的逆向分布、生产......

台州市产业布局规划(2020年)

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产业布局规划(2006年-2020年)的通知(台政发〔2007〕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台州市产业布局规划(2006年-2020年)》已经2006年市政府......

奉化市农业产业布局规划

奉化市农业产业布局规划前 言今后五到十五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分析把握农业发展方向,理清农业发展思路,既对我市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具有十......

《产业布局参考材料.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产业布局参考材料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产业布局参考材料 产业布局 材料 产业布局参考材料 产业布局 材料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