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领导学_行政领导学免费
行政领导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行政领导学免费”。
行政领导学复习资料三
一、关于权力起源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哪些?
关于权力起源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
1、神权说。这是一种关于权力来源的愚昧主张,认为权力来源于上帝,进而创造出“神权论”或“君权神授论”,为封建专制统治辩护并服务。
2、德仁说。这一学说主张权力是一种来自道德教化的影响力。中国古代孔子的“德治”、孟子的“仁政”等思想,都属于此类学说。
3、智慧说: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提出了权力应该来源于知识的“哲学王”学说;近代英国思想家培根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及现代学者提出的“科技治国论”等主张,都属于此类学说。
4、暴力说:这一观点主张权力应以法律、军队等暴力工具为依托。中国古代的韩非、西方中世纪末思想家马基雅维里是该主张的重要代表。
5、契约论: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者为卢梭与孟德斯鸠等人。他们认为,国家是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契约建立起来的,国家的权力来自人民,而人民的权力则是天赋的。人民主权学说进而成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制度的理论基础。
6、资源说:这一学说把权力的来源归结为对组织资源的拥有与控制。这里的资源包括金钱、信息、武力、社会地位、立法权、投票权等。人们只要掌握了一定的资源,便具有了影响他人的力量。
7、接受论:这一观点是由巴纳德第一次系统地阐述的,他认为“应从组织成员是否接受一项命令、指示或建议的角度来考察权力”。此外,在西蒙的权威论中也有接受论的主张。
二、领导权力起源的因素表现在哪些方面?
总体说来,权力起源的因素主要体现于人所具有的一些固有的本质特征,具体表现为:
1、人以劳动作为自身存在的前提;
2、人具有高度的社会性;
3、人的欲望具有无限性。
三、领导权力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领导权力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发展阶段是紧密相连的,它经历了传统社会时期的领导权力、现代社会的领导权力和社会转型期的领导权力三个阶段。
1、传统社会时期的领导权力
传统社会时期的领导权力是指与传统农业社会相适应的领导权力,这种领导权力主要具备如下特点:第一,传统社会时期领导权力的社会职能与国家政治权力的统治职能明显地交织在一起。第二,传统社会时期领导权力与宗教权力或迷信权力等曾经相互结合。第三,传统社会时期领导权力与宗法权力等血缘关系权力有根深蒂固的联系。第四,传统社会时期领导权力与经济权力有相当直接的关系。
2、现代社会的领导权力
现代社会的领导权力是与现代工业社会相适应的领导权力,其与传统社会时期的领导权力相比,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第一,现代社会领导权力的自主性非常明显,社会管理职能日益突出。第二,现代社会的领导权力不仅实现了同外部权力的分离,其内部的功能分化也日益发达。第三,现代社会的领导权力是一种法理型的权力。
3、社会转型期的领导权力
在转型期社会,行政领导权力的现代性特征与传统性特征就盘根错节地交织在一起。这种转变中社会的领导权力可称为转型期的领导权力。把握转型期领导权力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对理解发展中国家的行政现代化是很有必要的。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中国的领导权力状况也异常复杂。一方面,领导权力本身的现代化还不够完善,它往往受到各种传统特征的影响,以致在很多情况下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现代化浪潮的冲击,类似于行政国家的现象在中国也开始出现,领导权力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时常错位,导致贪污腐败等现象时有发生。
四、对权力的概念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哪几种?
对权力的概念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五种:
1、力量说;
2、能力说;
3、控制说;
4、关系说;
5、零总和说。
五、什么是领导权力?它大致包含哪些内容?
领导权力就是领导者(权力所有人),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在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中,对被领导者(权力相对人)做出一定行为与施行一定影响的能力。
领导权力定义大致包含的主要内容有:
1、领导权力的主体。领导权力的主体包括党政机构的领导者、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者以及广大的社会组织中的领导者。
2、领导权力的目标。领导权力的根本目标是要通过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令和各类政策来有效地实现国家意志。
3、领导权力的作用方式。领导权力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强制性地推行政令。
4、领导权力的客体。领导权力的客体包括所有的居民以及由居民所组成的不同社会组织和社会集团。可以说,领导权力的客体囊括了领土范围内的整个社会。
六、领导权力具有的特征主要有哪些?
领导权力的特点主要有:
1、无形性;
2、依附性;
3、可塑性;
4、对象性;
5、强制性;
6、目的性;
7、交换性;
8、垄断性;
9、诱惑性。
七、什么是领导权力的结构?
领导权力的结构是指领导权力的各种构成要素依附于一定的组织机构并进行有序性活动的过程中所构成的静态结构与动态结构的总称。
1、领导权力的静态结构。它主要包括领导权力主体、领导权力客体和领导权力载体三种构成要素。
2、领导权力的动态结构
领导权力的动态结构是由领导权力作用的方向、方式、轨道、层次、时间和结果等要素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权力运行模式,这种运行模式赋予领导权力的静态结构以生动的实际内容。
八、领导权力与权威是截然不同的。这种观点正确吗?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权威是指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或是在某种范围内最有地位的人或事物。权力与权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是相互作用的。
1、权力与权威的共性
权力与权威的共同性在于能够指导、影响他人的意识和行动。在权力与权威的指示与感召之下,人们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而按照权力与权威占有者的意志行事。
2、权力与权威的区别
(1)权力与权威的来源不同。在一个现代组织中,领导权力一般来源于法律、法规或组织规章条例的规定,具有外在的、法定的性质。领导权威则主要来源于个人影响力,具有内在的、个性化的性质。
(2)权力与权威的表现形式不同。领导权力主要以职权形式出现,其所发挥的指引与影响作用是以强制性为后盾的。而领导权威则主要表现为领导者自身的良好素质,往往是通过一种非强制性的影响力来统御被领导者与周围的人。
(3)权力与权威的影响时限不同。领导权力是通过命令、批示等强制手段产生影响的,具有直观、明显的特点。这种权力随着职位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职务的终止而消失。而领导权威则不同,它来自领导者的自身,通过领导者的崇高威望和优良品行感染并影响人们的言行,使人们在心理上认同,从感情上接受。这种威望在人们心目中存留时间的长与短,是与此人为人们所做的贡献大与小成正比的。
(4)权力与权威的作用效果不同。领导权力带有强制性和不可违抗性,在这种强大“外力”的作用下,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一般多表现为消极被动的服从,有时处于敢怒不敢言或敢言而不敢动的反抗状态。而领导权威产生作用的前提是人们心理上的认可与感情上的接受,在这种“内动力”的作用下,人们对领导者时常表现出一种由衷的尊敬与主动的服从和依赖,并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综上所述,领导者只有同时具备法定的权力与个性化的权威,才能实行最佳领导,并取得最好的绩效。
九、如何对领导权力进行合理的划分与配置?
领导权力的行使是以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为前提的,因为领导权力的行使必须首先立足于有序的组织机构,即所谓的在其职,谋其政。
1、宏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
宏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主要是从与社会大系统诸要素的互动中探索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
(1)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服从于国家的政治制度。
国家政治制度即国家政治体制,通常是指取得政权的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政权。它包括国家的管理形式、结构形式、选举制度、人民行使政治权利的制度等。
首先,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置身于一定的政体下进行,我国的政体是议行合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其次,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与我国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相一致。最后,领导权力的划分与配置必须与司法机关权力的配置与运用相配套。
(2)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有利于公民权利的充分享有。
我国作为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社会主义国家,领导权力作为一种公共权力,必须遵从人民群众的意愿,为实现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而运行,要利用手中的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与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
(4)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考虑民族传统文化的因素。
民族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共同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政治观念、价值观念与心理倾向等。民族传统文化对行政领导权力的划分与配置起着长久的、潜在的、无形的与不可估量的影响。
2、微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
微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主要是从行政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联系中寻求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
在组织系统内部,所有的领导与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以及运用展开的。而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又与组织系统内部的组织职能与组织人员等要素密切相关。
(1)组织职能的配置是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的基础。
(2)组织是领导权力合理划分与配置的载体。
(3)组织人员是领导权力行使的主体。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领导权力的划分与配置必须与社会大系统相适应,并充分考虑领导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从而把各种要素相互融合与协调,才能达到领导权力划分与配置的科学化与合理化。
十、行政领导权力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哪些?
1、正当性原则。正当性原则是指领导者在特定的职权范围内履行自己的职责,而无须顾及来自职权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干扰。
2、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是指领导者行使权力要充分注意组织内外的主客观条件,在现实基础上,在组织原则和社会道德规范内行使权力。
3、民主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是指领导者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实行决策民主化和领导班子中的集体领导原则。
4、效益性原则。效益性原则是指领导者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必须讲究取得成果的大小与快慢,即注重社会效益。这种社会效益包括政治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等。
5、权变性原则。权变性原则是指领导者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必须依据不同的环境和条件,审时度势,变换行使权力的方法和手段,调整领导权力的计划和目标。
十一、什么是领导授权?领导授权的主要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所谓授权,就是在组织系统内部,领导者将组织和人民赋予自己的部分职务权力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职能机构,以便下级机关能够在上级的监督下自主地行动和处理行政事务,从而为被授权者提供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客观条件。
领导授权的重要意义表现在:
1、领导科学授权是完成领导任务,实现现代领导目标的需要;
2、授权能够减轻领导者的负担,有利于其集中精力抓大事。领导科学授权能够锻炼被领导者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责任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有助于下属的锻炼、提高和发展,是培养干部,进而提高整个组织总体水平的需要;
3、领导科学授权能够改善上下级的关系,使之更为融洽,从而营造一种团结合作,奋发向上的组织气氛,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整个组织的效能。
十二、领导授权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1、领导授权在本质上是组织内部权力分配的特定形式;
2、领导授权实际上是领导活动过程的一部分,其核心内容是上级领导给下属分派任务;
3、领导授权是一种权责高度统一的行为。
导论:1、领导:指挥、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组织目的而努力的过程。2、行政领导:是领导活动的一种,指为了实现一定的行政目标,由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行政领导通过行使职权组......
《行政领导学》领导体制:就是指在组织内部与领导活动中,组织机构的设置和领导权限的划分及其形成的用以规范领导活动范围和方式的制度体系。领导素质:指充当领导角色的个体为完......
《领导学基础》名词解释1、领导是以实践为中心展开的,由具体社会系统中的领导主体根据领导环境和领导客体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系统的目标和任务,并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竞争和......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领导学基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权变领导理......
《领导学基础》论述题1、试述领导与管理的区别和联系(1)领导与管理的联系:①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出来的; ②领导和管理无论是在社会活动的实践方面,还是在社会科学的理论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