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教学大纲_古代汉语专题教学大纲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古代汉语专题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古代汉语课是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系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也是一门阅读古籍的工具课。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系统掌握古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有关汉字结构的基本理论和常用汉字的构造方式;具有阅读、分析、讲解文言文和分析讲解常用汉字结构(主要是繁体字)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从事古代汉语研究工作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要求系统讲授有关古代汉语词汇、语法、语音及汉字构造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同时讲授一定数量的古代文献材料。本课程由文选、常用词、通论三部分组成,文选部分主要讲授散文(第一至第五单元、第八至第十单元),在讲授过程中解决常用词的用法,通论部分主要讲有关词汇、汉字构造、语法、语音、古书注解,其他部分可指导学生自读。

(四)教学时数

本课程开设一学年144学时,中文系本科生第三、四学期(二年级)开设。

(五)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练习及实物参观相结合,讲解、训练并重,注意培养学生古代汉语方面的语感。练习题由任课教师安排设置,每学期不得少于4次;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精讲精读篇章。

二、本文

第一单元

教学要点:

精读《左传》文选5—7篇,讲授《通论》(一)至(四),结合课文重点分析《常用词》

(一)。

教学内容:

一、《左传》必读篇目(12学时):

郑伯克段于鄢(4学时)齐桓公伐楚(2学时)

晋灵公不君(3学时)齐晋鞌之战(3学时)

二、必讲通论(10学时)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3学时)

(二)古今词义的异同(3学时)

(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2学时)

(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2学时)

教学时数:

[22学时]

考核要求:

1.最少背诵《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齐晋鞌之战》三篇。解释和翻

译本单元所讲其他各篇。

2.掌握下列常用词的基本意义或古今意义的差别:言语访请谏舍次如侵袭亡逐

及执免享者薦图虞勤乏贰姑女防城池田。

3.了解常用字典辞书的编排及查检方法;掌握《通论》(四)所举例字的本义和

引申义;掌握《通论》(二)所举词例古今意义的差异,能区别常用的单音词、复音词和同义词;了解有关古代汉语词汇的基本理论。

4.能标点、翻译较浅近的文言文。

第二单元

教学要点:

精读《战国策》文选3~5篇;讲授《通论》(五)、(六);结合课文重点讲解《常用词》(二)。详细讲解汉字的基本结构方式。讲解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的特点及其相互间的区别。

教学时数:

[18学时]

教学内容:

一、《战国策》必讲篇目

冯谖客孟尝君(3学时)庄辛说楚襄王(3学时)

二、通论

(五)汉字的构造8学时)

(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4学时)

考核要求:

1.熟读、解释、翻译本单元所有文选。

2.掌握下常用词的基本意义:辞谢责属去违即就趋引却约解给会习疾病饿厌衰微强固再三后息。

3.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方式;掌握“六书”理论;能分析常用汉字的结构。

4.能区分古今字和异体字。

5.会写常见汉字的繁体和异体。

6.能标点、翻译一般文言文。

第三单元

教学要点:

讲授一定数量的《论语》和《礼记》篇目;结合课文学习重点讲读《常用词》

(三);详细讲读《通论》(七)至(十)。

教学时数:

[18学时]

教学内容:

一、文选(12学时)

《论语》必讲篇目:《侍坐》《季氏》,其他由任课老师根据情况自定;

《礼记》必讲篇目:《教学相长》《博学》《诚意》《苛政猛于虎》。

二、通论(6学时)

(七)判断句,也字(1学时)

(八)叙述句,矣字,焉字(2学时)

(九)否定句,否定词(2学时)

(十)疑问句,疑问词(1学时)

考核要求:

1.本单元必讲篇目必须背诵;《论语》文选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可增加一些背诵篇目,所讲篇目必须能解释、翻译。

2.结合课文学习掌握下列常用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示见憾怒愤拱窃诛脩讲

御右盗贼社稷文质色臭。

3.掌握古汉语判断句的特点和类型,掌握“也”字的基本用法。

4.掌握古汉语双宾语句、被动句、动量表达法的特点。掌握“矣”字,“焉”字的基本用法。

5.掌握古汉语宾语前置的类型及其语法条件。

6.掌握古汉语中否定词、疑问词的基本用法。

7.能标点、翻译一般文言文,并能解释其中有一定难度的词和特殊的语法现象。

第四单元

教学要点:

讲授2篇《孟子》文选:结合课文学习重点讲读《常用词》(四);详细讲授《通论》(十一)至(十二)。

教学时数:

[1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文选必讲篇目(6学时)

许行(5学时)舜发于畎亩之中(1学时)

二、通论(6学时)

(十一)词类的活用(3学时)

(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3学时)

考核要求:

1.背诵《舜发于畎亩之中》,其他篇目要能解释、翻译。

2.结合课文学习,掌握下列常用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之适逸偪决治树艺保爱诚淫凶饑孰鍾倍数宫旅徒年岁。

3.掌握词类活用的概念、类型,并能识别一般文献中的活用现象。

4.掌握古汉语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及所、者的基本用法;了解古汉语人称代词用得较少的原因;说明“者”字与“所”字结构的区别。

5.能标点、翻译较难的文言文,并解释其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第五单元

教学重点:

讲读一定数量的诸子散文篇章,结合课文学习讲解《常用词》(五),讲解《通论》(十三)和(十四)。

教学时数:

[20学时]

教学内容:

一、文选必读篇目:

《老子》四章(3学时)

《庄子》(8学时):胠箧百川灌河庄子钓于濮水惠子相梁运斤成风曹商使秦

《吕氏春秋·察传》(2学时)

二、通论

(十三)连词,介词(5学时)

(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2学时)

考核要求:

1.背诵《老子》四章,《庄子》部分的《百川灌河》、《庄子钓于濮水》、《惠子相梁》、《运斤成风》、《曹商使秦》。其他篇章要能解释、翻译。

2.掌握下列常用词的基本意义:说劝市假因为致得益完陈穷夷已必什伯晦朔世期官吏果实。

3.掌握连词而、以、且、则等的主要用法;掌握介词以、于(於)、为、与、之的主要用法。

4.掌握句首句中语气词夫、其、唯的主要作用。

5.掌握词头有、其、于、薄及词尾然、乎、焉、尔等的主要作用。

6.能标点、解释、翻译有一定难度的文言文。

第六单元

教学要点:

讲授能代表《诗经》常见韵例的诗6~10首,详细讲练归纳《诗经》韵类的方法,说明各大家研究的主要成果。讲明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的概念,并分析一定数量的用例。

教学时数:

[20学时]

教学内容:

一、必讲《诗经》篇目(12学时)

关睢卷耳桃夭芣苡北门静女黍离

二、通论

(十五)《诗经》的用韵(4学时)

(十六)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4学时)

考核要求:

1.背诵所讲《诗经》篇目,并能解释其词句,分析其用韵情况。

2.能举例说明《诗经》的韵例。能简单说明前人研究《诗经》时代韵部的成果。

3.了解三十六字母和古声三十二纽。

4.能分析判断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现象。掌握“联绵字”的特点。

5.能标点、解释、翻译有一定难度的文言文。

6、自读《常用词》

(六),了解其基本意义。

第七单元

教学要点:

简要说明古书注解的必要性;说明我国历代古注的大致情况;介绍《十三经注疏》中各经的注者和疏者;介绍经书注释的一般体例;介绍古代著名注释家的重要成就;简明介绍古书注解的常用术语和类型。

教学时数:

[1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楚辞》必讲篇目:山鬼卜居

二、通论

(十七)古书的注解(上)(4学时)

(十六)古书的注解(下)(4学时)

考核要求:

1.了解历代古书注解的大致情况。

2.记住《十三经注疏》中各经的名称,并熟悉《诗经》、《左传》、《论语》、《孟子》、《尔雅》的注者和疏者。记住《经典释文》的作者及其所注各书的名称。

3.解释下列词语:

正义传笺集解章句谓之之言之为言

读为读曰读若读如如字衍文脱文

4.标点、解释古文献及其较浅近的注解,并根据所给内容解释一些相关问题。

5.了解历代著名注释家的重要成果,如毛亨的《诗毛氏传》、郑玄的《三礼注》、孔颖达的《五经正义》、李善的《文选注》、朱熹的《诗集传》、《周易正义》、《四书集注》等,陈奂的《诗毛氏传疏》、马瑞辰的《诗毛氏传笺通释》以及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念孙《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王引之《经义述闻》、《经传释词》、阮元的《十三经校勘记》等。

6、自读《常用词》

(七),了解各词的基本意义。

第八单元

教学要点:

讲授适当数量的《史记》、《汉书》文选,使学生了解记传体历史散文的特点,并结合文选学习讲解一定数量的常用词,介绍一些有关的古代文化知识。教学时数:

[14学时]

教学内容:

一、文选必读篇目:

《史记》:淮阴侯列传(6学时)《汉书》:艺文志诸子略(4学时)

二、通论

(十九)古代文化常识(一)(课外自读)

天文历法乐律

(二十)古代文化常识(二)(课外自读)

地理职官科举

(二十四)古书的句读(2学时)

(二十八)古汉语的修辞(2学时)

考核目标:

1.熟读所讲文选,能解释、翻译之。

2.一般了解古代文化知识,如风师、雨师、云师、日御、月御等的名称;七政(七矅)、二十八宿、天垣、北斗、十二次、分野、阴历、阳历、平年、闰年、四时、二十四节气、天干、地支、六十甲子、一天之内各时段的名称、十二时辰、三正、民间传统节日的名称、五音、十二律、九州、各级行政机构及官职的名称、有关科举的一般常识。

3.掌握古书句读、古代汉语修辞的基本知识。

4.自读《常用词》

(八),了解各词的基本意义。

三、主要参考书目:

1.吴福熙主编《古代汉语》,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

2.郭锡良李玲璞主编《古代汉语》(上、下),语文出版社2000年3月第版。

3.段玉裁著《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出版。

4.唐兰著《中国文学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出版。

5.王力著《汉语音韵》,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

6.陆宗达著《训诂简论》,北京出版社1980年出版。

7.王力著《中国语言学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

8.王力著《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

9.赵克勤著《古代汉语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4年6月。

10、郭锡良著《古代汉语语法讲稿》,语文出版社2007年1 月。

11、南开大学《古代汉语读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1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13、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2版。

14、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1月第1版。

15、陈鼓应 《老子译注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5月第1版。

16、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4月第1版。

17、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2版。

18、彭铎《文言文校读》,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

文学院中文系汉语教研室

年11月试用稿

年4月修订稿

年12月重新修订稿

2199920032010

古代汉语 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古代汉语 英文名称:Ancient Chinese 课程代码:012541-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分学时数:7学分,126学时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文秘教育、对外汉语......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一、使用说明(一)课程性质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工具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专业提高课......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本大纲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古代汉语是综合性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一门基础课、工具课。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在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汉语言文学专业)一、课程名称古代汉语二、学分8学分三、总学时数144学时四、指导思想、目的要求古代汉语是汉语文学专业本科生的主干基础课。它以科学的语......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古代汉语是中文专业的一门语言工具课。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依据所修专业的需要,培养学生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三、本课程按教学计划......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古代汉语专题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专题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