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校园文化建设规划_校园文化规划设计方案
(农耕)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校园文化规划设计方案”。
品读农耕传承文明
——徐庄小学特色学校建设规划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简要道出,抓学校特色发展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求得学校生存与发展,激活学校办学活力,我们充分尊重和利用农村独特而富有优势的教育资源——农耕文化,以农耕文化凝炼校园精神,有力地促进学校更加从容、自信地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一、特色建设意义
农耕文化是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服务和涉农娱乐为中心,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它还包括文学、戏剧、风俗谚语及各类祭祠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是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一种综合文化现象,它更是一种原生态文化。我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耕耘、蓄养已经绵延了上千年,年复一年的春种夏耕,秋收冬藏,不仅孕育出中华民族坚韧而质朴的品质,养育出伟大的中华民族,创造出辉煌的华夏文明;还滋养着中华民族休养生息、繁荣昌盛。
我校把“农耕文化”作为学校特色建设,主要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耕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包括祖辈们使用过的农具及农耕方式,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为此,我校把“拾起农耕记忆”与少先队道德建设相结合。通过认识农具、了解农具并亲手参与适当的农耕实践,让学生接受农耕文化的熏陶,感受农耕文化“勤劳、服务、创造”的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体验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例行节约的好习惯。
二、实施措施
(一)机制保障
1、成立特色学校“农耕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成立以校长周满东为组长;副校长王静为副组长;教导处、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分工及职责:
组长:负责特色建设的总体领导与策划,宏观调控特色建设的全过程。
副组长:构思并制订特色学校建设总体规划和有关规章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和考核。组织教师进行特色建设的理论学习。指导课题组实施课程计划,组织教师编写地方教材、撰写课题和督导各班对实践基地的建设、培育,对特色建设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做好特色建设的总结及经验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成员:负责各班的特色建设的实施,负责编写教材、教案,上好特色课,组织领导学生进行各种特色建设的活动,总结、归纳、整理本班的过程性成果资料,并展示、交流和存档。
2、课程开设
(1)实施农耕文化校本课程。
我们拟开设以《农耕起跑线》为教材的校本课程,一至六年级每周在地方课程中设一课时。以各学段分目标为抓手,有目的、有组织、有
计划地组织教学,通过进行教学实验,论证、检验这套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科学性、适应性、可操作性;研究教材对提高综合素养的作用。
(2)开发校本教材
紧扣“农耕文化”这一主题,编撰《农耕起跑线》校本教材。成立校本教材编撰小组,负责编撰教材(由语文组负责)。教材力求尽量收录农耕经典故事及诗词和歌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核心目标,体现目标、内容、形式上的综合性,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体系保障
(1)教研活动。学校针对在校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总结、反馈,及时召开教研活动,并形成相关制度。确保及时有效的解决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针对在教研活动中重复出现的问题,学校成立相关课题组。纳入课题研究计划,保证问题最终解决,有力促进学校特色建设。
(2)管理体系。由于校本教材不属于考试主课,为了保障不流于形式,学校特意安排教导主任亲自抓此项工作,确保每周对校本课程教学设计进行一次检查,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农耕课程讲课大赛,同时实行全天查课,确保能够按时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4、具体实施
(1)创设环境。围绕“农耕文化”这一主题,精心构建校园环境,展现农耕历史微缩景观、农耕文化长廊等设施,加强舆论宣传,从专题的角度,渲染农耕文化,创设良好氛围,为特色建设提供基础。
拟建学校建立农耕记忆展览室,让学生收集各种农耕历史物品。并且挖掘出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丰富知识的同时影响学生。同时学校还走出去、请进来,把一些老教师、老农民的农耕藏品拿到学校的农耕记忆展览室展出,让学生对农耕年代能有更多、更深的认识。
(2)具体做法。我校确定了以“展农耕器具”、“诵农耕诗词、读农耕故事”“实作农耕”等主题活动为主要载体的“农耕文化”办学特色: 展农耕器具
学校在文化味十足的“德育长廊”里开辟出一块农具展示文化区,依次摆上(犁头、锄头等)10余件充满乡土气息的农具,并配农具说明,让学生直观认识了解我们身边的农具,拾起对农耕文化的记忆。
诵农耕诗词、读农耕故事
一是落实学生“读书活动”,向学生推荐阅读农耕文化书籍,开阔学生读书视野,并从书中追寻生活的内涵: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们“作网”,开启渔猎经济时代;炎帝号称“神农氏”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农业时代;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促进数学、测绘、交通等相关技术的进步。进而在绵绵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懂得炎黄子孙植五谷、饲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才形成土地上精耕细作,生活上勤俭节约,经济上富国足民,文化上天地人和的优良佳境。二是学校将通过收集农耕古诗词、谚语、校本教材、开设“农耕”校本课程(拟设每周一节)、举行“农耕”擂台赛(拟每期一次)等形式,让农耕经典激起农耕情感,使学校成为诗的海洋。同时学校拟将通过校本教材“农耕故事”部分进行每学期一次的故事演讲活动,要求每班每月组织
一次,期末学校组织一次全校规模的活动,对于优秀的学生及指导教师进行奖励。
实作农耕
一是鼓励学生每周协助爸爸、妈妈学干一项农活,并写出自己的所作、所感,领悟生活在于劳作。二是学校在该项目中设计每班一块农耕试作基地,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栽种、培育、收获农作物,以此来体验父母的艰辛,采摘的欢乐,从而达到厉行节约的好习惯。同时也为科学文化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举办我是农耕书画家活动
活动要求每班学生在美术教师、班主任的指导下利用农产品进行美术作品创作,许多班级用玉米、小米、黄豆、绿豆等农产品粘贴出许多高质量的美术作品,同时该作品得到上级好评,曾在县、学区展出。该活动开展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美感,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美术兴趣。同时学校还举办农耕硬笔书法作品比赛,效果显著。
三、今后的打算和工作思路。
1、继续优化、美化校园农耕环境,为师生学习、生活创造更为和谐、舒适的环境文化。
2、发挥我校特岗美术教师的优势,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办出艺术特色。强化校园文化内涵的个性化,打造独具特色的素质教育新风貌。
3、拟建农耕展示厅,进一步展示大型农具和农作物模型。
4、进一步落实农耕课题和相关活动,力争常规化。
5、做大做强,培育几个备受社会关注的精品校园文化项目,成为我校的闪光点。
农耕文化涵养着农业发展,也涵养着中华民族。我们将坚守这一文化、发展这一文化,全力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探索并进一步完善农耕文化的内涵,着力实施好“品读农耕,传承文明,培育具有农耕情怀的智慧人”的育人目标。
品读农耕 传承文明——鲁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欢迎大家莅临我校指导工作。下面就我校开展创建特色学校建设具体情况向大家做一汇报,不......
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利用书画名家资源打造书法文化校园——大马村乡康庄学校 -文化是一所学校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最高层面的建设,它引领着学校各项建设,推进学校......
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篇1:校园文化建设方案五年规划音德尔镇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2013年—2018年)五年规划一、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兴安盟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
南充市顺庆区舞凤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五年规划(2006-201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总述。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的总和。建设校园文化是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组成......
赵家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教育理念,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提高学校品位的重要平台,也是学校德育体系中亟待......
